搖籃語文怎麼寫(搖籃咋寫)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搖籃怎麼造句三年級
  2. 一年級語文搖籃寫句子
  3. 祖先的搖籃還可以怎麼寫
  4. 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

搖籃怎麼造句三年級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征,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來源清俞樾《春在堂随筆》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纖巧勝。”夏_尊葉聖陶《文心雕龍》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樂華用鉛筆記錄下來。”

下面為您提供關于【搖籃怎麼造句三年級】内容,供您參考。

1、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現在是紅色旅遊勝地,不少人前去參觀瞻仰。

2、外婆一邊唱着童謠,一邊輕輕地搖着搖籃。

3、小寶寶在搖籃裡甜蜜地睡着了。

4、地中海沿岸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5、黃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

6、_黃河流域是形成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

7、他反對推到獄牆,因為他期望它們将會以某種方式變成一個溫暖的保護所,一個搖籃,一個舒适的角落,在那兒他将會被安全的照顧。

8、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9、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家鄉人,還是生活在當地的外鄉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華人,誰不對自己的家鄉有份難舍的情懷,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鄉,喜愛理由何止一百條。家鄉是生命的搖籃,記載着自己的人生軌迹,想起自己的家鄉,就會想起家鄉的親人,想起帶給自己快樂的童年和充滿激情的青春,除了她固有的可愛以外,家鄉已經被注入了情感内涵,這種情愫已經融進了我們的生命。

10、人生就像搖籃,即使平靜,也是動蕩的。

11、可愛的家鄉,你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生活的港灣,是我夢想的終點。

12、雪的聯想這樣泉思如湧,在冰與火的原野上空肆意燃燒,雪不僅僅是冬的象征,也是春的使者,夏的萌芽,秋的搖籃,還是生命的蟄伏暗湧,沒有什麼能擋得住它剛柔并濟的腳步,穿過季節,超越時空,在一首詩的源頭上,順流而下,駛向浩瀚的大海。

1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我心中的黃河是氣勢磅礴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滾滾黃水,九曲回蕩,一路奔湧。

14、海洋是生物的搖籃,是地球的血液。

15、那沃野千裡的兩河流域,是古印度文化的搖籃。

16、此後在那些夜晚裡,如果月亮圓了,便表示小孩心情好;而孩子若是哭了,月亮便會缺角,好像變成一張可愛的搖籃。

17、我唯一的信仰就是能牽著誰的手一直走下去,走到盡頭再看錯在哪裡。這些單純而且可愛的幻想一生隻會有一次,它卻可以輕易地被扼殺在搖籃裡。

18、祖國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您讓我們長大,是您給了我們一切.我為您驕傲,我為您自豪.祖國,我愛你。

19、愛情的火在眼睛裡點亮,凝視是愛情生活的滋養,它的搖籃便是它的墳堂,讓我們把愛的喪鐘鳴響。

20、校園是給予我知識的搖籃;校園是教導我做人道理的窗戶;校園是指出我錯誤的指路明燈;校園是讓我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别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号、問号或感歎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并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着敬意擡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裡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随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拟詞造句,可以借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仿佛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盡管??可是??”造句:“盡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并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并有将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一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并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一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一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

一年級語文搖籃寫句子

人生就像搖籃,即使平靜,也是動蕩的。

集體是力量的源泉,衆人是智慧的搖籃。

學習從搖籃到墳墓,學習知識對每一個穆斯林男女是天命。

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搖籃、沖鋒的戰旗、斬棘的利劍。

嬌生慣養是培養低能兒的搖籃,高山寒土使蒼松翠柏更加挺拔。

祖先的搖籃還可以怎麼寫

還可以是:祖先的搖籃是大海,祖先的搖籃是大地,祖先的搖籃是藍天。

祖先詞語來源:

1、民族或家族的上代先輩。

《參同契》卷下:“子繼父業,孫踵祖先。”唐元稹《贈王承宗侍中诰》:“詩書禮樂,禀訓於祖先;勇敢谟猷,自生於誠腑。”元張國賓《合汗衫》第四折:“若說着俺祖先,好家私似潑天。”

《西湖佳話·葛嶺仙迹》:“葛洪到此,素心已遂,道念愈堅,因拜謝了天地祖先,立願施藥濟世,不欲複在世緣中擾擾。”馮至《伍子胥》一:“祖先的墳墓,他不想再見;父親的面貌,他不想再見。”如: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

2、演化出現代各類生物的各種古代生物。

如: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即始祖。也指始祖以下的曆代先人。《三國志.魏志·毛玠傳》:“今真奴婢祖先有罪,雖曆百世,猶有黥面供官,一以寬良民之命,二以宥并罪之辜。”《周易參同契》卷下:“子繼父業,孫踵祖先。”

擴展資料

《祖先的搖籃》是一首兒童詩。這首詩突出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主題。

課文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轉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學生的腦海裡留下了祖先們在美麗的森林裡美好生活的場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祖先的搖籃》是冀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4課的課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祖先(漢語詞語)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祖先的搖籃(課文)

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1

教學目标: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内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讨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錄音機、舒緩的音樂磁帶、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配着舒緩的音樂進入新一課的學習?闆書課題。配樂朗誦詩歌。

2、聽完詩歌,師問學生配着這麼美妙的音樂你們想讀嗎?

上課伊始是學生充分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音樂的美,配樂的美,是學生産生讀文的_。

二、初讀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遊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6、指名朗讀課文。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三、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組内說一說。

3、派代表說一說。(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教師适時點撥下面幾點

1、搖籃在文中指什麼?(祖先生活成長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麼?提煉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讓學生模仿祖先的樣子做這些動作,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帶着你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再次細讀課文,發散學生的思維,從多角度去理解課文。

小組内交流想法,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課文,并學會傾聽别人的意見。在小組交流和班内彙報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盡量肯定他們有價值的意見,給予表揚。

把朗讀作為孩子們抒發自己心中感悟與品味語言的方式。

四、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幹些什麼?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想象,和發問使學生産生探索人類祖先奧秘的興趣。

五、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讨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确的寫字姿勢。

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2

【教學目标】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祖先的搖籃、遙遠、蒼蒼茫茫、天長地久、污染、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等詞語的含義。

2、按要求預習課文,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課文内容,體會詩的情趣。

3、正确搭配詞語;能照樣子學寫句子;嘗試選擇場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紹“天然博物館”

4、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增強自覺保護生态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感情朗讀中,感受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意趣。

【教學難點】

注意這首詩的詩行排列特點,領悟到含蓄隽永的韻味。

【教學媒體】

原始森林的圖片

【學生課前準備】

預習,自學課文。

1、正确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

2、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麼?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3、提出疑問,做出标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預習反饋。

1、闆書課題,齊讀,說說“祖先的搖籃”在詩中指什麼?

2、媒體出示:“原始森林”畫面,理解“蒼蒼茫茫”的意思。

3、指名分節朗讀詩歌,注意詩句的停頓,随機正音。

樹陰賽跑污染神聖

4、讀了詩歌你了解到什麼?有什麼疑問?

二、品讀詩句,釋疑感悟。

(一)學習第1節

1、帶着問題輕聲朗讀:“祖先的搖籃”是什麼樣的?

2、指名朗讀、交流。(闆書:一望無邊)

(二)學習第2、3節,理解“美好”、“遙遠的回憶”

1、自讀,想像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讀後交流)

2、引讀,理解“那回憶,多麼美好,又多麼遙遠……”一句。

3、讨論交流。

4、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第4節。

1、自讀,思考:為什麼說原始森林是“人類文明的起點”、“神聖的天然博物館”?

2、讨論交流。(闆書: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

3、師生合作讀最後一節,加深體會。

三、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聯系全文,思考讨論:怎樣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護環境,維護生态平衡的辦法和措施。(闆書:天長地久不被污染)

3、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4、總結

四、展開想像,學習表達。

1、指導完成課後第3題。

2、指導口述“介紹天然博物館”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背誦。

2、完成課後練習題2。

六、闆書設計:

美好、遙遠的回憶

天長地久

祖先的搖籃文明的起點

(一望無邊)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館

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以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滿童真童趣的幻想、優美的語言,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遙遠而又神秘的遠古時代,去探尋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方。詩歌共有5小節。第1小節由爺爺的話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的說法,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由此,我産生了豐富的想象,而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實的童年生活。課文最後,樹葉的響聲使我的思緒回到現實中來,并與詩歌的開頭相照應,将情感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學情分析

關于人類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話題,孩子們很感興趣,教學時,可以從此話題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生對于祖先的搖籃的理解有些困難,教師要注意引導和提示。

教學建議

1、識字時,可以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寫字時,注意偏旁部首的寫法,教師可以結合學過的字,引導學生交流寫字的方法。

2、采取以讀為主的教學策略,注意詩歌中有的語句比較長,而且排成兩行,教師應該通過範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注意語句中的停頓。

3、以畫助讀,展開想象。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之後,可以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想象,動手畫畫這美麗的搖籃。

教學目标

知識與技能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内容說一說。

4、學習準确使用動詞,理解課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2、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交流讨論,理解、感悟課文。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讀好問句,學習準确地使用動詞。

3、理解課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難點

1、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内容說一說。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新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标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學習準确地運用動詞。

3、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學習準确地運用動詞。

難點

理解課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三、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搖籃嗎?搖籃是幹什麼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兒嗎?請看錄像。(播放原始森林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3、闆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4、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四、學生自學

出示自學要求:

(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3)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麼?課文的大意是什麼?

(4)讀完課文後,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檢查自學情況

1、同學們已經自學了課文,下面老師來看一看你們自學的情況怎麼樣。

(1)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2)檢查字詞:你在自學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讀。

(3)提出問題:你在自學課文時有什麼疑難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2、學習動詞。

讀一讀以下短語,注意加點的詞語。再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帶有動詞的短語,讀一讀。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陽賞明月數星星

(1)齊讀短語。

(2)分組讨論:加點的詞語是什麼意思。(指名說)

(3)教師提示:加點的詞語都是動詞,表示人做一件事時的行為、動作。

(4)學生可以演一演上面這些動詞表示的動作。

六、初讀課文,了解祖先的搖籃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數一數這首詩共有幾小節。

2、指名讀課文第1小節,其他同學思考:祖先的搖籃是指什麼?(指名說)

3、分組讨論:第1小節寫了祖先的搖籃的什麼特點?

(寫了祖先的搖籃很大。)

4、指導朗讀,從中體會搖籃的大。

七、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的字,小組讨論如何記憶字形,如何把字寫好看。

2、指導學生注意書寫。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寫一點。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邊筆畫數較多,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不能漏寫筆畫。

3、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臨寫。

八、梳理闆書

祖先的搖籃

祖先的搖籃原始森林

祖啊濃望藍

摘掏賽憶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标

1、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2、仿照課文第2、3小節說句子。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點難點

重點

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難點

1、仿照課文第2、3小節說句子。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複習導入

1、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相應的字卡。

2、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遊戲)

3、齊讀課文。

四、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師配樂範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1)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2)再讀課文,找一找有關句子,說說課文中為什麼把原始森林稱為祖先的搖籃?

(3)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裡做了些什麼?

2、學習第2、3小節。

(1)同桌互讀,說說我們的祖先在搖籃裡有着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2)我們的祖先曾在這裡做了些什麼?(指名說)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裡摘野果、掏鵲蛋、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蝈蝈,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範讀第2、3小節,引導學生讀好問句。

(5)學生練讀第2、3小節。

(6)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第2、3小節。

(7)想一想,在祖先的搖籃裡,人們還會做什麼?仿照第2、3小節,說一說。(分組讨論,自由發言)

3、學習課文最後一小節。

(1)全班齊讀。思考:你讀懂了什麼?(引導學生理解蒼蒼茫茫)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說一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保護環境)

4、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搖籃中會做些什麼?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置身于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中,你會做些什麼?

六、梳理闆書

祖先的搖籃

摘野果和野兔賽跑

掏鵲蛋看蘑菇打傘

逗小松鼠捉紅蜻蜓

采野薔薇逮綠蝈蝈

原始森林蒼蒼茫茫

七、教學感悟

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為祖先的搖籃,深情地回想我們的祖先質樸率真的田園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遠青翠蒼茫,大自然永遠清秀明淨,表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我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标。整堂課從課前學生的預習到讀通詩句到初步感受詩意,從讀好詩句到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在讀中體驗、感受,養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4

[教學目标]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按要求預習課文,邊讀邊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按要求預習課文,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準備]

1、通過查找圖片資料,了解“原始森林”。

2、錄制“配樂詩:祖先的搖籃”。

[教學過程]

一、引人新課

1、播放:配樂詩“祖先的搖籃”。

2、揭示課題:祖先的搖籃。

說明: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通過聽配樂詩朗誦,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詩歌的意境美,使學生産生喜愛詩歌的情感,激起學生讀文的欲望。

二、預習反饋

1、指名分節朗讀詩歌,檢查讀文。

2、交流字詞學習情況:你在預習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3、提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

說明:預習課文是四年級學生應養成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特别重視,注意引導和培養。課前要明确要求,課上要及時檢查、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自覺認真預習的'習慣,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輕聲地讀讀詩文,邊讀邊了解:“祖先的搖籃”指什麼?

(1)出示相關句子: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2)播放錄像,畫面顯示“原始森林的蒼蒼茫茫”。

(3)看錄像後交流:原始森林給人的感覺。

(4)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5)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麼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2、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裡幹些什麼?

3、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裡幹什麼?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裡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蝈蝈,會有怎樣的感覺?

(3)練讀2、3節。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

4、學習課文最後一節。

(1)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理解:地久天長、神聖)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

5、選擇喜歡的一節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6、有感情地讀全詩。

二年級《祖先的搖籃》語文教案5

教學目标

1、能按要求預習課文,邊讀邊思。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搖籃、蒼蒼茫茫、文明、博物館、神聖”等詞語的意思。通過聯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試着解決閱讀中的問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按要求預習課文,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先預習課文,明确預習要求:

(1)有感情地把詩歌朗讀幾遍;

(2)自學生字新詞,思考:搖籃是什麼意思?“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麼?

(3)提出疑難問題。

(4)根據需要和可能搜集有關資料。

2、學生預習課文。

3、揭示課題:祖先的搖籃。

闆書課題:6祖先的搖籃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2)交流字詞學習情況。

你在預習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抽讀

(3)提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

師:你在預習課文時有什麼疑難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2、複習預習方法。

師: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預習的方法。

齊讀。

3、研讀詩歌的第一章節。

(1)出示圖片内容:

屏幕上顯現出森林裡廣闊深邃、濃烈粗犷的多姿多彩畫面。

教師朗誦《祖先的搖籃》。

(2)談話引導:

“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麼?

生: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闆書:原始森林

畫面顯示“原始森林的蒼蒼茫茫”。

師:說說這些圖片給你什麼感受?

生:面積大、一望無邊,那濃郁的樹陰,碧綠碧綠、清涼清涼。

師:看,這“搖籃”多麼大呀!(師作解釋:“搖籃”是供嬰兒睡的家具,形狀略像籃子,多用藤或竹制成,可以左右搖動,使嬰兒容易入睡。引申意:幼年或青年時代的生活環境或文化、運動等的發源地。)你們想去看一看嗎?想去親近一下這個“搖籃”嗎?

4、過渡:下節課我們一起走進這蒼茫的大森林,去尋找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吧!

三、複習鞏固

1、“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麼?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第一章節。

3、背誦第一章節。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搖籃濃綠賽跑遙遠蒼蒼茫茫、地久天長污染文明神聖博物館

3、根據課文内容寫句子。

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是(人類文明的起點),是(神聖的天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