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有哪些(野史有哪些書籍)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三國野史有哪些
  2. 有哪些野史
  3. 著名的野史有哪些
  4.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野史有哪些
  5. 曆史上有趣的野史有哪些

三國野史有哪些

三國野史有多種。

野史概述

三國時期的曆史資料豐富多樣,除了正史記載外,還有許多野史資料。野史,即非正式的曆史記載,主要來源于民間傳說、地方志、筆記小說等,對于研究三國曆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些野史内容多樣,包括人物傳記、戰争故事、社會風俗等。但由于其非正式的屬性,其中部分内容可能存在誇大或虛構的情況。

部分三國野史内容

1.《世說新語》中的三國故事:《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所著的一部筆記小說集,其中包含了大量關于三國時期的逸聞趣事。這些内容雖非正式的曆史記載,但為研究三國曆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三國演義》中的虛構情節:《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和其他相關史料創作的一部曆史小說。小說中除了曆史事件的描寫外,還加入了許多虛構的情節和人物,這些情節雖然并非真實曆史,但作為文學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民間傳說與風土人情記載:除了上述書籍外,許多地方志和民間傳說也包含了豐富的三國時期的曆史信息。這些内容主要描述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間故事,對于了解三國時期的社會文化有一定幫助。例如關于諸葛亮的出生地、一些戰役的細節等,都有許多民間傳說流傳至今。

由于野史種類繁多,内容龐雜,對于研究三國曆史的人來說,需要謹慎甄别,結合多種資料進行綜合研究,以還原曆史的真相。

有哪些野史

野史有很多種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

1.稗官野史:這些野史通常記錄了一些官方正史沒有涉及的社會風俗、民間傳說和逸聞趣事。它們可能來源于民間文獻或曆史筆記,内容較為輕松有趣,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俗和民情。

2.秘史、野史筆記:這類野史通常涉及皇室秘聞、宮廷鬥争、權臣生涯等敏感話題。由于未受官方審查或編輯,它們可能包含一些内幕和真實事件的另一種解讀。這類野史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和争議性。

3.地方志與鄉土野史:這些野史關注特定地區的曆史、風土人情和人物故事。它們通常由地方文人撰寫,記錄了一方的風土文化變遷和曆史傳承,具有很高的地域性和文化價值。

野史相對于正式的曆史書籍,其編寫并未經過官方審查或編纂,因此在内容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它們可能來源于多種渠道,如民間文獻、曆史筆記、未公開的官方檔案等。野史往往涉及一些敏感話題或者不為人知的秘密,因此常常具有争議性和引人關注的特點。同時,由于野史的來源多樣性和編寫者的主觀性,其真實性和可信度需要讀者審慎判斷。在了解野史時,最好将其與正式曆史相結合,互為印證,以獲得更全面和準确的曆史認識。

請注意,由于野史種類繁多,内容各異,以上列舉的隻是其中的一部分。如需了解更多關于特定領域的野史,建議查閱相關領域的專業資料或咨詢專家。

著名的野史有哪些

1.《隋唐嘉話》:唐代劉枒所著,記載了隋唐時期的逸聞瑣事。

2.《唐國史補》:唐代李肇撰寫,補充了國史的遺漏,涉及唐代政治、文化、社會各個方面。

3.《因話錄》:唐代趙璘所著,以閑談形式記錄了當時的人物和事件。

4.《涑水記友迅聞》:宋代司馬光編撰,記述了其與友人的交往及所見所聞。

5.《歸田錄》:宋代歐陽修撰寫,記錄了他歸隐田園後的所見所聞,以及對于時事的評論。

6.《夢粱錄》:宋代吳自牧所著,描繪了南宋都城臨安的生活景象。

7.《玉好櫻此堂嘉話》:元代王珲與陶宗儀合著,收錄了元朝的奇聞轶事。

8.《辍耕錄》:元代陶宗儀編撰,記載了作者的生活經曆及當時社會的風貌。

9.《菽園雜記》:明代陸容所著,内容廣泛,涉及曆史、文化、地理等多個方面。

10.《七修類稿》:明代郎瑛編撰,是一部綜合性的筆記體著作。

11.《湧幢小品》:明代朱國桢撰寫,以小品文的形式,記錄了明代的社會風俗和人物事迹。

12.《萬曆野獲編》:明代沈德符所著,以編年體的形式,記述了萬曆年間的故事和傳說。

13.《廣陽雜記》:清代劉獻廷撰寫,内容涉及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

14.《池北偶談》:清代王士禛所著,以閑談的形式,記錄了作者的生活見聞和讀書心得。

15.《揚州畫舫錄》:清代李鬥編撰,詳細記錄了揚州的風物人情和繁華景象。

16.《藤陽雜記》:清代戴璐所著,記載了其在藤陽地區的所見所聞。

17.《嘯亭雜錄》:清代昭梿編撰,是一部記述清朝宮廷和名人轶事的筆記。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野史有哪些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野史:崔鴻的《十六國春秋》、《越絕書》;趙晔的《吳越春秋》;丘悅的《三國典略》;魚豢的《魏略》;劉肅的《大唐新語》;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李肇的《國史補》;習鑿齒的《漢晉春秋》;常璩的《華陽國志》、《逸周書》。

記載:

一般認為是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與官修的史書不同的另一種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說法,稗官者,采錄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漢書·藝文志》引如淳所說,"細米為稗,街談巷說,甚細碎之言也。王者欲知裡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唐陸龜蒙《奉酬襲美苦雨見寄》詩:"自愛垂名野史中,甯論抱困荒城側。"元薩都剌《上趙涼國公》詩:"如此聲名滿天下,人間野史亦堪傳。"

這種闾巷風情、街談巷說、遺聞佚事的紀錄,也叫"稗史",如魯迅所多次稱道的《明季稗史彙編》之類。魯迅所說的"雜記",大概即"稗史"之類。稗是野生的草,稗史其實就是野史。

曆史上有趣的野史有哪些

曆史上有趣的野史有以下這些:

1、他本是皇子,12歲國破家亡,跟14歲的姐姐一道,被敵國皇帝收入後宮,成為一名男寵。14年後,皇帝遭受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一次慘敗,他趁勢舉兵,聚衆十萬攻入長安,迫使皇帝被叛将殺害。他是慕容沖,西燕威帝,寵愛他的是一統中國北方的苻堅大帝,那次著名的慘敗是淝水之戰。

2、他母親是朝鮮公主,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青幫“大”字輩,門徒100多,不贊成父稱帝。一生高朋滿座、散金無數,而身後隻剩20塊錢。1931年41歲時病逝,出殡時有4千多僧尼道士、上千妓女送行,名人雅士中有前總統徐世昌、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等。他是袁世凱之子——袁克文。

3、他是皇帝卻坐過牢,為了不讓百姓避諱而自己改名。他是漢武帝曾孫,戾太子之孫,出生不久即因巫蠱事件牽連被投入獄中,差點被處死。後流落民間,親曆民間疾苦。昭帝崩,昌邑王被立皇帝一月被廢,霍光将他迎入宮立為皇帝。他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史稱宣帝中興。他是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