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麼吃人(古代人吃人的現象)

biang 中華百科 1.0K+

本文目錄

  1. 中國古代的“人吃人”現象是怎麼回事
  2. 古代美女是怎麼被吃掉的
  3. 古代人一天吃幾頓飯
  4. 古代專門吃皇帝糞便的人

中國古代的“人吃人”現象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問的就很血腥,但是這樣的血腥事情,每朝每代都會發生。

“人吃人”現象的出現根據目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種是,肚子餓了,沒糧食吃。每逢災年,顆粒無收,大批的災民怎麼辦?會有人餓死,餓死的人會被吃掉。享受了飽腹感之後,沒死人可以吃,就會吃活人了。在最原始的欲望面前,人和野獸沒有兩樣。

另一種是打仗之後,吃掉敵人,以示慶賀。但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年代都比較早,比如黃帝部落打敗了蚩尤部落,那會兒還是原始社會吧,野蠻是真的。

但是還有一個比較近的時期,就是曆史書上幾乎不提的五胡亂華時期,有一胡叫,羯。這個部落對漢人及其殘忍,簡直當畜生養着,他們對漢人女人的政策就是晚上玩弄,白天吃掉,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又不種地,就隻有吃人。據說,那個時期,漢人數量銳減。于是才有了冉賢大帝的殺胡令!

還有一種也現象應該是暴君的特殊癖好了吧。因為我們這個集權的國家,君主不仁,喜歡吃人肉。代表就說說商纣王吧,如果你看過相關的文學作品,應該就知道他吃了比幹的心髒吧。

現代的話,也有,但是多是些反社會人格的人做出的可怕的犯罪事件,總體來說,還是占着少數的,但是人類的内心的确埋藏着黑暗,等生存面臨困難或是現有文明蕩然無存之時就是黑暗降臨之時。

古代美女是怎麼被吃掉的

一、在遭逢大饑荒的年頭會出現吃美女的慘象。這種現象當然是違背人性的,但在那種每個人都面臨著餓死威脅的情況下,不能打仗、不能幹重體力活而肉又好吃的美女自然首當其沖地成為受害者。隋末的朱粲,是一位著名的吃人魔王。當時襄陽、鄧州一帶大災荒,白米萬錢一斛還買不到,百姓相食成風。朱粲乘亂起兵,常捕捉民間幼兒蒸熟吃肉。他對軍士說:“世上最美的食物,還能有超過人肉了,隻要國中有人,我就不用擔心沒有軍糧。”于是下令,讓部下分道捕獲婦女和兒童,蒸熟分配給士兵當飯。每攻下一座城鎮,朱粲就傳命把弱小的女人和兒童分給各部,需要時就殺著吃。五代時的趙思绾和朱粲是一丘之貉。他領兵占據長安時,城中沒有吃的,就殺婦女兒童為軍糧,按一定的數目分給各部,每當犒軍時,就殺上百人。趙思绾愛吃人的肝,他把活的美女綁在木柱上,剖開肚子,割下肝髒,炒熟飽餐,把肝吃完,那被割下肝髒的美女還在慘叫。趙思绾從作亂到敗亡,共吃人肝六十六副。[史載安史之亂時,張巡守睢陽,兵士共食三萬人。當時人們相信這是事實,非常吃驚,韓愈卻獨持不同意見,認為是不可能的,并寫文章進行考辯。後世也曾有人重論此事,說張巡的軍隊所食三萬不是百姓,而是陣亡的士兵的屍體。但張巡殺死愛妾、把美女熬成肉湯,犒賞多日無食可進的士兵,以此作堅固軍心的手段,使得睢陽不但得以保全,甚至還能夠反敗為勝故事,倒的的确确是一個有案可稽的曆史真實。這段熬食美女的故事,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還被傳為精忠報國的千古佳話。清順治九年(1652),南明将領李定國率兵攻新會,城中糧盡,清軍守将就殺居民為食。有個姓莫的媳婦與婆母相依為命,守将要殺食婆婆,美女莫氏叩頭請求替婆婆死,守将說:“真是一位孝順的好媳婦!”就答應了她的要求,舍了婆婆,把美女烹而食之。又有一個姓李的美女,丈夫被守将抓去,将被殺,李氏哭著說:“丈夫還沒有兒子,如果殺了他,就絕了他家的後代了,我即使活着又有何用?請把我吃了吧!”守将也答應了,就烹食李氏美女,把她的骸骨交給她的丈夫帶回家安葬。新會縣城被圍困八個月,守軍吃掉民衆近萬人,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有戶人家的女人孩子全部被吃,隻有他一人幸免兵亂過後,這位幸存者有一天在路上遇見了清軍守将,就跪下向他下拜。守将感到驚訝,問:“你拜我幹什麼?”那人說:“我的老婆孩子都安葬在你的肚裡了,她們都沒有墳墓。如今寒食節臨近,我不朝著你的肚子下拜又到哪裡去拜呢?”作者:六月乖乖 2008-1-25 10:57回複此發言-------------------------------------------------------------------------------- 4回複:曆史上有多少美女曾被烹食...慘絕人寰二、出于兇殘的本性或怪異的嗜好,以吃人肉、喝人血來滿足殘酷的欲望。因此類事例被吃的美女甚多,說起來駭人聽聞。十六國時,石虎的太子石邃兇殘無度,他看見美貌的尼姑就抓過來,白日裡求歡,奸污後把她殺死,把她的肉和牛羊肉一同煮食,并且把肉賜給左右的人一起品嘗人肉的滋味。東晉孫思作亂時,擒獲縣令就把他剁成肉醬,并且把他的美女妻子和美女女兒殺死吃肉。誰不肯吃這美女肉就把他支解處死,連他的肉也一塊吃掉。隋代末年,諸葛昂和高瓒是一對豪侈兇殘之徒。他倆互相争強賭富,都想占上風,彼此設宴相請,都千方百計誇耀奢華,以超過對方為滿足。有一天,高瓒宴請諸葛昂,把一對十來歲的雙生子烹熟,頭顱、手和腳分别裝在盤子裡,端上宴席。滿座客人見是人肉,掩口欲吐。不久,諸葛昂宴請高瓒。他讓自己的一位愛妾敬酒,那美女無故笑了一下,諸葛昂怒叱美女一頓,命令她退下。不一會,把這位美女被整個放在大蒸籠裡蒸熟,擺成盤腿打坐的姿勢,放在一隻特大的銀盤子裡,她的臉上重新塗好脂粉,身上用錦蓋著。這道“菜”擡上來後,諸葛昂親手撕她大腿上的肉給高瓒吃,同席的賓客都捂著臉不敢看。諸葛昂神态自若,撕扯美女乳房上的肥肉大吃大嚼、盡飽而止。施州刺史獨孤莊喜歡吃人肉,他生病時不想吃飯,隻回憶起平時吃過的人肉味道不錯,這時他的部下有人死了一名婢女,就叫人割下她肋下的肉煮熟給他吃。後漢蔡王劉信是一個極端殘忍的家夥,他掌管禁軍時,左右若有人犯罪,就抓來他的妻子和孩子,當著他的面零刀割她們,讓犯罪者吃自己老婆的肉。被零割的美女身首異處,手足分離,滿地鮮血橫流,劉信舉杯飲酒,并讓樂隊奏樂,毫無憐憫的表情。

古代人一天吃幾頓飯

古代人一天通常吃兩頓飯,即朝食(旦食)和夕食(晡食)。

在古代中國,由于農業社會的生産方式和生活習慣,人們通常一天吃兩頓飯。第一頓飯叫做朝食,也叫旦食,一般在日出之後、上午的時候進食。這頓飯對于農民和勞動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需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支持一上午的辛勤勞動。朝食的内容通常比較豐富,可能包括粥、飯、蔬菜、肉類等食物,具體取決于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個人的生活水平。

第二頓飯叫做夕食,也叫晡食,一般在下午到傍晚的時候進食。這頓飯對于人們來說同樣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他們補充一天中消耗的能量和營養。夕食的内容可能與朝食相似,但也可能因為季節、地域和個人的口味偏好而有所不同。

當然,古代人的飲食習慣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節日、慶典或者重要的社交場合,人們可能會吃更多的飯或者更豐盛的食物。此外,不同社會階層和職業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比如,古代的貴族和富人可能會吃更多的飯和更精細的食物,而窮人和勞動者則可能隻能吃更簡單、更粗糙的食物。

總的來說,古代人一天吃兩頓飯的習慣是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和生活方式相适應的。這種飲食習慣既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文化和生活水平。

古代專門吃皇帝糞便的人

在古代中國,有一種人被稱為“臭味相投者”,他們以專門吃皇帝糞便為生。這聽起來可怕和惡心,但在當時的社會中,這是一份非常重要和高尚的職業。

這些人一般都是由皇帝禦廚精選出來,然後進行專門訓練。他們必須從小就開始吃皇帝的糞便,以确保他們與皇帝的腸道菌群相符合,從而保證食物消化順暢。此外,這些臭味相投者還需要遵循嚴格的規定和衛生标準,以确保他們所吃的皇帝糞便是無害的。

這項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監測皇帝的身體健康狀況。由于皇帝的腸道菌群可直接反映出其身體健康狀況和消化系統問題,因此這些臭味相投者可以從糞便中發現皇帝的身體問題,并及時向皇帝的醫生報告。這使得皇帝的健康得到及時監測和治療,從而确保了皇帝的長壽和健康。

盡管臭味相投者這個職業聽起來非常惡心和不可思議,但在古代中國,它被視為一項高尚的職業。臭味相投者必須承擔巨大的責任,并保持高度的衛生标準,以确保皇帝的健康和長壽。這個職業不僅需要身體上的勇氣,還要有精神上的毅力和決心。雖然這個職業已經消失,但其曆史和文化價值仍然值得我們珍視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