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各種攻和受的含義
攻
gōng
【動】
(形聲。從攴(pū),工聲。本義:進攻,攻打)
同本義(與“守”相對)〖assail;attack;assault〗
攻,擊也。——《說文》
攻靈公于桃園。——《左傳·宣公二年》
寬則兩軍相攻。——《戰國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傳·僖公四年》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公輸》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孫子·謀攻》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漢·賈誼《過秦論》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
又如:攻車(古代的一種兵車。用于進攻);攻鈔(攻打劫掠);攻圍(攻敵時切斷敵人要塞與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圍);攻無不取(隻要進攻,必能奪取)
指責〖censure;accuse;blame;bringchargeagainst;railat〗
五曰攻,六曰說。——《周禮·太祝》。注:“以辭責之。”
攻者責也。——《論衡·順鼓》
又如:攻瑕指失(批評缺點,指出失誤);攻瑕索垢(批評不足,尋找缺點);攻摘(批評指摘)
引申為以藥物治療疾病〖cure〗
凡療瘍,以五毒攻之。——《周禮·天官·瘍醫》
又如:攻療(治療);攻治(醫治);攻熨(原指以藥物炒熱敷患處,散寒止痛。引申為改正);攻瀉(飲服烈性藥物使之宣瀉)
緻力研究,專心從事〖assiduouslystudy;specializein〗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唐·韓愈《師說》
又如:攻苦食淡(緻力于勤苦之事,食用無味之物。引申為艱苦自勵,一心求學);攻苦(從事于勞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學);攻習(攻讀;奮力學習)
治理,加工〖administer;process;work〗
攻,治也。——《廣雅·釋诂三》
庶民攻之。——《國語·楚語上》
農攻粟,工攻器,賈攻貨。——《呂氏春秋·上農》
賢第新成,攻堅。——《漢書·董賢傳》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攻
gōng
【形】
通“功”。器物精好堅利〖firm〗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詩·小雅·車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強。——《荀子·議兵》
先者難為知,而後者易為攻也。——《淮南子·原道》
又如:攻牢(堅固);攻緻(堅固緊密);攻完(堅固完好)
攻
gōng
【名】
通“功”。功績〖achievement〗
易攻伐以治我國,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攻必克,守必固
gōngbìkè,shǒubìgù
〖ever-victoriousandimpregralle〗軍隊的一種素質。意為軍隊進攻就一定能攻打下來,防守就能堅決守住
攻城打援
gōngchéng-dǎyuán
〖wipeoutthesupportingforceswhiletakingthecity〗以攻城為誘餌,實則準備消滅來援之敵的作戰方法
攻錯
gōngcuò
〖overcomeone'smistakesbylearningfromothers'mistakes〗琢磨玉石。後來用以比喻拿别人的長處補救自己的短處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詩·小雅·鶴鳴》
攻打
gōngdǎ
〖fallupon;attack〗∶軍事力量進攻,襲擊
攻打敵人的橋頭堡
〖takeanoffensive〗∶沖擊,尤指對城堡或者防守的陣地發起軍事沖鋒或者猛攻
攻打太原
攻讀
gōngdú
〖specializein〗∶專攻,主修一門學科以便獲得該學科的學位和文憑
他正在哈佛攻讀法學博士學位
〖diligentlystudy〗∶勤勉地讀書、學習或研究
十年堅持攻讀馬列著作
攻關
gōngguān
〖stormastrategicpass〗∶攻打關隘
攻關斬将,勢如破竹
〖brainstorm〗∶集中力量研究、攻克某一課題或項目
攻關莫畏難,苦戰能過關
攻擊
gōngjī
〖launchanoffensive;attack〗∶發起或發動進攻
發動總攻擊
天空劃過幾顆紅色的信号彈,攻擊開始了。——茹志娟《百合花》
〖strike〗∶對…發動軍事進攻
機群在攻擊目标之後安全返回
〖attack〗∶激烈指責;中傷
不準進行人身攻擊
攻擊行為
gōngjīxíngwéi
〖aggression〗心理生物學能力的一種形式,或者是先天性的,或者是由于受挫而引起的反應,或者因受挫而加強,表現為
公開的破壞、打架、加痛苦于人、性暴行或強行奪取
隐蔽的敵對态度、妄想占有或貪心
攻堅
gōngjiān
〖assaultstrongdefensiveinstallation;stormfortifications〗∶攻打強敵或敵人的堅固防禦工事
攻堅部隊
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轫(柔,怠惰),乘瑕則神。——《管子·制分》
〖surmounttechnicaldifficulty〗∶花大力氣去突破科學、生産技術上的難題
地震預報是科學攻堅的重要項目
攻堅戰
gōngjiānzhàn
〖stormingofheavilyfortifiedpositions〗進攻敵方堅固防禦工事的作戰
攻讦
gōngjié
〖rakeupsb.'spastandattackhim;flay;censure〗揭發他人的過失或隐私而加以攻擊(多指因個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攻克
gōngkè
〖capture〗∶攻下城鎮、據點
攻克敵軍據點
〖overcome〗∶戰勝
攻克技術難關
攻略
gōnglüè
〖stormandcapture〗進攻占領
攻難
gōngnàn
〖impeach〗責難,責備控告
攻破
gōngpò
〖break-through;breach〗攻下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gōngqíwúbèi,chūqíbùyì
〖takesb.bysurprise;catchaweaselasleep〗趁敵沒有防備時加以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措手不及的突然攻擊
在戰術上,我們要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使敵人來不及組織力量抵抗
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gōngqíyīdiǎn,bùjíqíyú
〖attacksb.forasinglefaultwithoutconsideringthewhole〗把矛頭對準對方的某一點,其他情況概不過問
對人要全面考查,不能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攻取
gōngqǔ
〖stormandcapture;attackandseize〗∶攻打并占領
攻取據點
〖digout〗∶開采提取
攻勢
gōngshì
〖offensive〗∶進攻的态勢
采取攻勢
〖push〗∶組織好的強大軍事行動
春季攻勢終于在俄國戰場開始
攻守
gōng-shǒu
〖offendanddefend〗攻擊和守衛
攻守同盟
gōng-shǒutóngméng
〖offensiveanddefensivealliance〗∶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在戰時聯合進攻或防衛
〖pacttoshieldeachother〗∶現在常用來比喻當事人相互串通,互不揭發
你們訂了攻守同盟嗎?怎麼都不肯說?
攻書
gōngshū
〖deligentlystudy〗勤勉讀書
入學攻書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gōngwúbùkè,zhànwúbùshèng
〖all-conquering;evervictorious〗軍隊的一種素質。意為進攻,沒有攻不下的;作戰,沒有不取得勝利的,百戰百勝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捍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
攻襲
gōngxí
〖surpriseattack〗進攻襲擊
攻襲敵陣
攻下
gōngxià
〖capture〗∶占領,奪得
國王的軍隊攻下了該城
〖take〗∶見“攻克”
〖overcome〗∶打敗
攻陷
gōngxiàn
〖capture〗攻克敵人防禦工事
攻心
gōngxīn
〖makeapsychologicalattack;capturethemind〗從精神或思想上瓦解對方,使其心服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攻心戰
攻占
gōngzhàn
〖attackandoccupy〗通過攻擊而占據
攻占敵人碉堡
受
shòu
【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兩手中間有一隻舟,表示傳遞東西。本義:接受;承受)
同本義〖receive〗
受,相付也。——《說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說受,則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禮·天官·司書》
主婦拜受爵。——《儀禮·特牲饋食禮》
則受之。——《周禮·司幹》。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儀禮·喪服》。注:“猶承也。”
颛顼受之。——《國語·楚語》。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宮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列女傳》
臣修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訂立婚約);受宮廳(衙門中的廳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誨);受冊(接受冊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蒙受;遭受〖suffer;besubjectedto〗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民到于今受其賜。——《論語·憲問》
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賈誼《論積貯疏》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如:受侮;受敵;受污(遭受污染)
得到〖get〗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戰國策·齊策》
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賞識、禮遇);受名(獲得名稱);受直(得到報酬);受癟;受享(享受)
收進,取回〖takeback〗
舞者既陳,則授舞器,既舞則受之。——《周禮·春官·司幹》
買入,收入〖buy〗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管子》
又如:受主(買主)
容納〖contain;accommodate;hold〗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杜甫《南鄰》
通“授”。授予;交給〖give〗
若有諸公大夫則使人受俎如賓禮。——《儀禮·鄉飲酒禮》
以勞受祿,則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論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通“授”。教授;傳授〖teach〗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娶〖remarry〗。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受保人
shòubǎorén
〖insurant;insured〗以其生命、身體健康或财産作為保險對象的人;保險單所有者
受潮
shòucháo
〖beaffectedwithdamp〗指物體被潮氣滲入
這些書受潮了,得拿出去曬曬
受懲罰
shòuchéngfá
〖smite〗受到懲治處罰
受寵若驚
shòuchǒng-ruòjīng
〖feelextremelyflattered;besurprisedattheunexpectedhonour;receivefavourwithawedexcitement〗因受到過分的寵愛而感到意外的驚喜和不安(多含貶義)
過道台承中丞這一番優待,不禁受寵若驚,坐立不穩,不知如何是好。——《官場現形記》
受挫
shòucuò
〖bebaffled;sufferasetback〗遭受挫折
計劃受挫
受敵
shòudí
〖beattackedbyenemies〗受到敵方的攻擊
四面受敵
受罰
shòufá
〖suffer;bepunished〗受到處罰
使他為所犯的錯誤受罰
受粉
shòufěn
〖bepollinated〗雌蕊接受傳來的雄蕊花粉
受雇
shòugù
〖pay;beemployed〗受人雇用
受雇擔任保镖
受害
shòuhài
〖sufferinjury;fallvictim〗∶遭受損害
受害不淺
〖bekilled〗∶被殺害
不幸受害
受寒
shòuhán
〖catchacold〗受涼
受賄
shòuhuì
〖accept(ortake)bribes〗接受賄賂
貪污受賄
受夾闆氣
shòujiābǎnqì
〖sufferwrongfromtheboards〗夾在中間受氣,兩頭不讨好
受夾闆罪
shòujiābǎnzuì
〖bebulliedfromtwoside〗夾在中間受罪,兩頭不讨好
受獎
shòujiǎng
〖berewarded〗受到獎賞、獎勵
優勝者受獎
受戒
shòujiè
〖beinitiatedintomonkhoodornunhood〗佛教徒通過一定的宗教儀式接受戒律
也虧我救你性命,摩頂受戒,做了我的徒弟。——《西遊記》
受驚
shòujīng
〖befrightened〗因受突然的刺激或威脅而被吓壞
馬受驚了
受精
shòujīng
〖spermatize;fertilization〗
人或動物的雄性生殖細胞和雌性生殖細胞結合
植物有性生殖時精子和卵細胞結合
受窘
shòujiǒng
〖beembarrassed;beputinanawkwardposition〗陷于為難的境地
我第一次看見這個新道學家受窘
受看
shòukàn
〖good-looking〗指看着順眼;美觀
這種造型很受看
受苦
shòukǔ
〖sufferhardships〗遭受痛苦
咱們倆在舊社會都是受過苦的
受累
shòulèi
〖getinvolvedonaccountofsb.else〗∶受到牽連
不過,人民究竟是受累的,因為物價由于遊客的要求而被擡高
〖beputto(much)trouble〗∶受勞累;操勞
他為了我們大家,可沒少受累
受冷
shòulěng
〖catchacold〗着涼;受涼
受禮
shòulǐ
〖receivepresents〗∶接受禮物
不吃請,不受禮
〖receivesalute〗∶接受人敬禮
受理
shòulǐ
〖seized〗∶接受辦理;接受處理
受理人民來信
〖acceptandhearthecase〗∶法院接受案件,進行審理
上訴通常要由高一級法院受理
受涼
shòuliáng
〖catchcold〗受了風寒而生病
受命
shòumìng
〖receiveinstructions〗∶接受命令或任務
臨危受命
巴黎天文台台長勒維烈受命對這次風暴進行調查。——《風海風暴和天氣預報的産生》
某則以為受命于人主。——宋·王安石《答司馬谏議書》
〖God’swill〗∶受天之命
自古受命而王
〖acceptinstructions〗∶受教
〖齊景〗公曰:“不幸有社稷之業,不擇言而出之,請受命矣。”——《晏子春秋·谏上》
聽從号令〖obeyorders〗
徒屬皆書:“敬受命。”——《史記·陳涉世家》
受難
shòunàn
〖suffercalamitiesordisasters〗蒙受災難
受苦受難
受騙
shòupiàn
〖betakenin;becheated;bedeceived〗被人欺騙
他們再也不受騙
受聘
shòupìn
〖betrothalgifts〗∶舊俗定親時女方接受男方的聘禮
〖engage〗∶接受聘請
她受聘在新歌劇中擔任主角
受氣
shòuqì
〖bebullied〗被人欺侮
兩頭受氣
受窮
shòuqióng
〖bepoor〗遭受窮困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
受權
shòuquán
〖beauthorized〗接受委托做某事的權力
外交部受權發表如下聲明
受熱
shòurè
〖beheated〗∶變熱;溫度升高
物體受熱則膨脹
〖haveheatstroue(orsunstroue)〗∶中暑或得日射病
受辱
shòurǔ
〖beinsulted;behumiliated;bedisgraced〗侮辱
不甘心受辱
受傷
shòushāng
〖sustainaninjury;beinjured;bewounded;beharmed〗受到傷害
頭部嚴重受傷
受賞
shòushǎng
〖beawarded〗受到獎賞
立功受賞
受審
shòushěn
〖standtrial〗∶接受審問
〖beontrial〗∶處于審查中
受事
shòushì
〖theobjectoftheactioninasentence;object〗∶語法上指動作的對象,即動作所及于的人或事物
〖takeoverajob〗∶接受職事或職務
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
受胎
shòutāi
〖beimpregnated;becomepregnant〗受孕。婦女或雌性動物體内受精
受聽
shòutīng
〖pleasanttohear〗聽着入耳;好聽
你怎麼就不能說些受聽的話
受托
shòutuō
〖beintrust〗接受人委托
受托照看房子
受洗
shòuxǐ
〖bebaptized;receivebaptism〗接受洗禮成為基督教徒
受降
shòuxiáng
〖acceptasurrender〗∶接受敵方投降
受降儀式
〖surrender〗∶投降
快快下馬來受降
受享
shòuxiǎng
〖enjoy〗享受;享用
視天下為莫大之産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受刑
shòuxíng
〖beputtotorture;betortured〗受到拷打、折磨
受訓
shòuxùn
〖receive(orundergo)training〗接受培訓、訓練
教練組成立以後,小隊裡評議讓他到組裡受訓。——《套不住的手》
受業
shòuyè
〖learnfromateacher〗∶跟随老師學習
(曹)交得見于鄒君,可以假館,原留而受業于門。——《孟子·告子下》
〖student〗∶學生對老師的自稱
受益
shòuyì
〖benefit〗得到好處
書使我受益不淺
受用
shòuyòng
〖benefitfrom〗∶接受财物作為官府開支;受益
受用不盡
〖feelcomfortable〗∶舒适
今天身體有點不受用
〖enjoy〗∶享受
共同受用
受孕
shòuyùn
〖becomepregnant〗懷孕
受災
shòuzāi
〖sufferfromdisaster;hitbyanaturaladversity〗受到導緻巨大的物質損害、損失和不幸的一次突然的災難
受災地區
受支配
shòuzhīpèi
〖vassalage〗受外界力量安排
受情感支配的理智
受制
shòuzhì
〖becontrolled〗∶受控制
受制于人不免被動
〖suffer〗∶受害;遭罪
受阻
shòuzǔ
〖balk〗∶用阻撓和障礙使别人受挫
〖detain〗∶被阻止
再往前航行,他們在檀香山受阻
受罪
shòuzuì
〖endurehardships〗∶受折磨
天天在這裡挨凍受罪
〖meetwithatrouble〗∶泛指遇到煩惱的事
這差事真叫人受罪
形容受的詞語
難受
[nán shòu]
1.身體不舒服:渾身疼得~。
受苦
[shòu kǔ]
遭受痛苦:~受難。
消受
[xiāo shòu]
1.享受;受用(多用于否定式):無福~。
受權
[shòu quán]
接受國家或上級給予的權力(處理某事):新華社~發表聲明。
受用
[shòu yòng]
享用;得益:學會這種本領,一輩子~不盡。
[shòu yong]
身心舒服(多用于否定式):聽了這番話,他心裡很不~。
接受
[jiē shòu]
1.收取(給予的東西):~禮品。~捐款。
受傷
[shòu shāng]
身體或物體部分地受到損傷。
承受
[chéng shòu]
1.接受;禁(jīn)受:~考驗。這塊小薄闆~不住一百斤的重量。
受洗
[shòu xǐ]
(基督教徒入教時)接受洗禮。
忍受
[rěn shòu]
把痛苦、困難、不幸的遭遇等勉強承受下來:無法~。~苦難。
遭受
[zāo shòu]
受到(不幸或損害):~打擊。~失敗。身體~摧殘。
[shòu huì]
接受賄賂:貪污~。
經受
[jīng shòu]
承受;禁受:~考驗。~多次打擊。
受罪
[shòu zuì]
受到折磨,也泛指遇到不順利、不愉快的事。
受驚
[shòu jīng]
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脅而害怕。
受涼
[shòu liáng]
受到低溫的影響而患感冒等疾病。
受理
[shòu lǐ]
1.接受辦理:~速遞業務。
。
受用什麼四字成語
受用什麼四字成語
表裡受敵内外受到敵人的攻擊。
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辭多受少辭:推辭掉。受:接受。推辭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代人受過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别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擔驚受怕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耳聽心受用耳朵聽,并記在心裡。
膚受之訴比喻被人說了有關切身利益的壞話。
膚受之言膚:膚淺;受:感受。指膚淺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論。也指不切合實際的言辭。
伏法受誅伏法:由于違法而受處死刑;誅:殺死。犯法被殺。
腹背受敵腹:指前面;背:指後面。前後受到敵人的夾攻。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親身。心裡很感激,就象自己親身領受到一樣。
臨危受命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末學膚受指學問沒有從根本上下功夫,隻學到一點皮毛。
逆來順受指對惡劣的環境或無禮的待遇采取順從和忍受的态度。
全受全歸封建禮教認為人的身體來自父母,應當終身潔身自愛,以沒有受過污辱損害的身體回到父母生我時那樣。
授受不親授:給予;受:接受。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指儒家束縛男女的禮教。
受寵若驚寵:寵愛。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私相授受指不是公開的給予和接受。
無功受祿祿:舊時官吏的薪俸。沒有功勞而得到報酬。
小受大走輕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态度。
引頸受戮戮:殺。伸長脖子等待被殺。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倒黴。
挨凍受餓指無衣無食的窮困境況。
熬枯受淡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熬清受淡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八面受敵①謂功力深厚,能應付各種情況。②硯名。
背腹受敵指前後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吃驚受怕受驚駭。
大請大受指優厚的待遇。
擔驚受恐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吓、恐懼之中。
耽驚受怕擔受驚吓。
盜嫂受金以之為因小眚而遭讒被疑的典實。
膚受之愬指讒言。膚受,指浮泛不實,或指利害切身。
含冤受屈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同“含冤負屈”。
急脈緩受比喻用和緩的辦法應付急事。也比喻詩文在進行中,故意放松一筆,以造成抑揚頓挫之勢。同“急脈緩灸”。
計功受爵衡量功績而授予爵祿。受,授。
計功受賞按功勞的大小給于獎賞。同“計功行賞”。受,授。
躭驚受怕猶言擔受驚吓。
論功受賞評定功勞,接受賞賜。
忍饑受餓忍受饑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束身受命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後、聽從命令。
四面受敵各個方面受到敵對勢力的威脅或攻擊。
五積六受形容不便活動,隻能呆闆地坐着。
相安相受指互相幫助,使彼此安居。
虛己受人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
沿才受職根據人的才能授以相稱的職務。
膺箓受圖①指帝王得受圖箓,應運而興。圖,河圖;箓,符命。②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膺圖受箓道教指經過修煉,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也指帝王得受圖箓,應運而興。圖,河圖;箓,符命。
與受同科行賄和受賄的人受到同等的處罰。
挨打受氣挨:遭受。受人打罵與虐待
挨打受罵挨:遭受。受人打罵與虐待
受用什麼什麼四字成語受用不盡受到啟示,用不盡得到很多好處的意思。、造句:學校裡學到的知識一生受用不盡。...受用不盡的财富使人堕落。老師的教誨讓我受用不盡~~~學校裡學到的知識一生受用不盡。做志願者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增長的閱曆和獲得的珍貴友情卻是我受用不盡的财富。父親的話讓我一生受用不盡。反義詞:無近義詞:享用不盡
受用一生是四字成語嗎受用一生不是四字成語,最多算一個四字詞語。
分析:成語都是有一定寓意和出處的。
魚用什麼四字成語如魚得水rúyúdéshuǐ
[釋義]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适合的環境。
[語出]明·高啟《鞠歌行》:“物有合;勢必從;如魚得水雲與龍。”
[正音]得;不能讀作“dě”。
[辨形]魚;不能寫作“漁”。
[近義]情投意合如虎添翼
[反義]寸步難行
[用法]用作褒義。現多用于形容找到非常适合自己的環境。一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結構]動賓式。
用什麼之什麼四字成語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着;讨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安之若命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适。
卑之無甚高論表示隻就淺易的說,沒有什麼過高難行的意見。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操之過急操:做,從事。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嗤之以鼻嗤:譏笑。用鼻子吭聲冷笑。表示輕蔑。
持之以恒持:堅持;恒:恒心。長久堅持下去。
持之有故持:持論,主張;有故:有根據。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
處之泰然處:處理,對待;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若無其事的樣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鎮定。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
丹之所藏者赤比喻交朋友必須謹慎選擇。
當之無愧無愧:毫無愧色。當得起某種稱号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
當之有愧當:承受;愧:慚愧。承受某種榮譽或稱号與事實不相符,感到慚愧。常作自謙之詞。
動之以情用感情來打動他的心。
放之四海而皆準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适用。
付之丙丁指用火燒掉。
付之東流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随着流水沖走了一樣。
付之一炬付:給;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給燒了。
付之一歎歎一口氣。多指對不滿意的某件事表示無可奈何。
付之一笑用笑一笑來回答。比喻不計較,不當一回事。
甘之如饴甘:甜;饴:麥芽糖漿。感到象糖那樣甜。指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公之于衆公:公開;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衆:大衆。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國之幹城幹城:批禦敵的武器和工具,這裡比喻捍衛者。國家主權的捍衛者。
恨之入骨形容痛恨到極點。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統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
呼之欲出呼:叫,喊。形容人像畫得逼真,似乎叫一聲就會從畫中走出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
悔之不及後悔也來不及了。
悔之無及後悔也來不及了。
見之不取,思之千裡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後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居之不疑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毫不懷疑。
拒之門外拒:拒絕。把人擋在門外,不讓其進入,形容拒絕協商或共事。
來之不易來之:使之來。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稱衰老之語。
溜之大吉偷偷地跑掉為妙。
溜之乎也溜走(諷刺的、風趣的說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棄之如敝屐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棄掉。
棄之可惜扔掉它未免可惜。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後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趨之若鹜趨:快走;鹜:野鴨。象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趕去。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竭:盡,完。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
卻之不恭卻:推卻。指對别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人之常情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繩之以法根據法律制裁。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
失之毫厘,謬以千裡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過。形容當面錯過。
十之八九比喻有極大的可能性。
束之高閣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損之又損形容極為謙虛。
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豔麗。後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諧的說法。
天之驕子驕子:父母溺愛驕縱的兒子。老天爺的寵兒。原指強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後也指為父母溺愛、放肆不受管束的兒子...
聽之任之聽、任:随,任憑;之:代詞,代人或事物。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
心之官則思心: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說做心,現指腦筋;官:官能,作用。腦筋的官能就是...
行之有效之:代詞,它,指辦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實行起來有成效。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
玄之又玄原為道家語,形容道的微妙無形。後多形容非常奧妙,不易理解。
言之成理之:代詞,指所說的話。話說得有一定道理。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言之無物指文章或言論空空洞洞,沒有實際内容。
言之有理說的話有道理。
言之有物物:内容。文章或講話有具體内容。
言之鑿鑿鑿鑿:确實。形容說得非常确實。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仰之彌高愈仰望愈覺得其崇高。表示極其敬仰之意。
一之謂甚甚:過分。做了一次,已經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
置之不理之:代詞,它;理:理睬。放在一邊,不理不睬。
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置之腦後放在一邊不再想起。
置之死地有意使人處于無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置之死地而後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腸狠毒。
置之死地而後生原指作戰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隻有戰死的境地,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後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
愛之欲其生指喜歡一個人時總想叫他活着。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避之若浼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操之過蹙猶言操之過急。指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操之過激指處事過于激烈。
操之過切指處事過于急切。
差之毫厘,失之千裡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付之度外度外:心意計度之外。放在考慮之外,形容不計安危、成敗的行為。
付之梨棗指刻版刊印書籍。梨棗:舊時刻書多用梨木棗木,古代稱書版。
甘之如荠荠:甜菜。荼菜雖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覺得就像荠菜一樣甜美。後指事如樂意為之,雖苦亦甜。同“甘心...
甘之若素若素:就像往常一樣。雖然遭受不平,但甘願承受,就像平素一樣。
歸之若水歸附的勢态就像江河彙成大海一樣。形容人心所向。
麾之即去命令他走就離開。形容服從指揮,聽候調遣。
悔之晚矣後悔已經晚了。
蹇之匪躬指為君國而忠直谏诤。同“蹇蹇匪躬”。
理之當然理所當然,理應如此。
羅之一目網之一孔。比喻區域性在整體中才能起其作用;脫離了整體,區域性便不起作用。
莫之與京莫:沒有什麼,沒有誰。京:大,高。大得沒有什麼可與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無與倫比。亦作“大莫與京”。
牛之一毛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棄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樣把它抛棄。比喻毫不可惜。
棄之度外指根本不放在心上。
趨之若骛鹜: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趕去。
如之奈何怎麼辦。
失之東隅東隅:日出的地方。比喻這個時候遭到損失或失敗。
失之毫厘,差以千裡指細微的失誤,可導緻巨大的差錯。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指細微的失誤,可導緻巨大的差錯。
失之千裡,差若毫厘指細微的失誤,可導緻巨大的差錯。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收之桑榆指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後指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束之高屋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驷之過蠙用以比喻光陰飛逝。同“驷之過隙”。
驷之過隙用以比喻光陰飛逝。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他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他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
順之者興,逆之者亡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召:召喚。揮:擺手。手一召就來,手一擺就去。形容非常聽從指揮。
桃之夭夭喻事物的繁榮興盛。亦形容逃跑。桃,諧音“逃”。有時含诙諧義。
天之僇民受天懲罰的人;罪人。同“天之戮民”。
天之戮民受天懲罰的人;罪人。亦作“天之僇民”。
托之空言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不預沒有預先說明。
言之過甚話說得太過頭了。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亦作“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言之有故所說的話有根據。同“言之成理”。
言之有禮說的話有道理。
言之有序說話和寫文章很有條理。
一之為甚做了一次,已經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同“一之謂甚”。
一之已甚做了一次,已經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同“一之謂甚”。
用之不竭竭:盡。無限取用而不會使用完。
喻之以理喻:曉喻,開導。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人。
運之掌上運:運動,運轉。運轉于手掌之上。比喻極其容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緻之度外指不放在心上。同“置之度外”。
置之不顧置:放著;之:代詞;顧:照管。放在那兒不管。
置之高閣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跑步用什麼四字成語大步流星
dà bù liú xīng
【解釋】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四:“聽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邁過去,把它牽上。”
【結構】偏正式
【用法】隻用于走路;不适合用于奔跑。一般作狀語。
【辨形】流;不能寫作“留”;步的下部不能寫作“少”。
【近義詞】健步如飛、追風逐電、風馳電掣
【反義詞】蝸行牛步、慢條斯理、姗姗來遲、老牛破車
【辨析】~和“健步如飛”;都形容走得很快;不同在于:①~側重在“大步”;指腳步邁的距離大;“健步如飛”側重在“健步”;指有腳勁;善于走路。②同樣形容腳步快;但“健步如飛”的速度比~快。
【例句】他走路總是~的。
豐碑用什麼四字成語『包含有“碑”字的成語』“碑”字開頭的成語:無第二個字是“碑”的成語:(共3則) [b]背碑覆局[k]口碑載道[s]樹碑立傳第三個字是..
受組什麼四字成語逆來順受、
四面受敵、
受寵若驚、
感同身受、
擔驚受怕、
挨凍受餓、
忍饑受凍、
幽囚受辱、
傳道受業、
受用什麼四字詞語表裡受敵内外受到敵人的攻擊。
傳道受業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辭多受少辭:推辭掉。受:接受。推辭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代人受過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别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空手用什麼四字成語『包含有“空手”字的成語』(共4則)
[b]白手空拳
[c]赤手空拳
[l]兩手空空
[m]妙手空空
『赤手空拳』
『拼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首拼』 cskq
『釋義』赤手空手。兩手空空。比喻沒有任何依靠。
『康熙字典』赤、手、空、拳。
『出處』元·馬緻遠《任風子》第一折争奈他赤手空拳。”
『示例』老人沒了主意,日本兵有槍,他自己~。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