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四川魚香肉絲的做法

biang 美食天地 982

正宗四川魚香肉絲的做法-第1張圖片

魚香肉絲的曆史其實并不長,隻有不到100年,民國初年由四川廚師創制。1909年的《四川通覽》中收錄了1328多種川味菜肴,其中還沒有一味是“魚香味”的,可以推知魚香肉絲應産生在1909年之後。

魚香肉絲的魚香味,其實是由泡辣椒、川鹽、醬油、白糖、姜末、蒜末、蔥、料酒等調制而成的一種複合味,和魚本身沒有直接關系。魚香味的調制辦法來源于四川民間烹魚的方法,特别借鑒了豆瓣魚的調味方法,所以叫做魚香味。

實際上,魚香味和“魚”并不是完全不沾邊。據我的考證,在川菜還比較傳統的上世紀80年代之前,四川很多地方做泡菜的時候,要加鮮的鲫魚進去,不是為了吃鲫魚,而是為了養水,增加泡菜的鮮味。做魚香肉絲最正宗的就是用鲫魚泡菜水做成的泡辣椒來炒,我曾經親自用鲫魚泡水做泡椒來做魚香肉絲和其他菜式,味道的确更加鮮美。

“魚香”具有鹹、甜、辣、酸、鮮、香等特點,堪稱味覺盛宴,魚香系列的菜品也已經發展到了上百種,但其魚香的真相也逐漸被模糊。我在這裡要強調下魚香肉絲這道菜的正味和正做。

魚香肉絲所有的肉絲最正宗的是選取“肥三瘦七”的豬肉,而現在的魚香肉絲已經很少講究這點,大多是直接用瘦肉炒制了。單純用瘦肉的問題是,因為少了肥肉的中和,炒出的魚香肉絲會發柴,缺少爽滑香醇的味道。

把“肥三瘦七”的豬肉切絲後,放在碗中,用料酒加精鹽碼味(現在很多飯店的做法直接省略了這一步,尤其是不加料酒),然後和水豆粉拌勻;把玉蘭片和木耳切成絲,泡紅椒剁細待用;姜蒜剁成末待用;用白糖、醋、蔥花、料酒、水豆粉、鮮湯放入碗内,調和制成芡汁待用。

把炒鍋放在火上,加混合油(豬油和菜籽油各一半,取菜油的清香、豬油的醇香),待八成油熱,放入肉絲炒散,然後沿鍋邊淋少量白酒起白煙霧(這是為了和後來的醋混合形成特殊香味),再入泡紅椒,炒至吐紅,續加姜蒜末炒香,下木耳玉蘭片略炒。這時再烹入魚香芡汁,炒成,起鍋裝盤。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蔥花要在姜蒜之後和芡汁一起放入,民間烹調常說“生蔥熟蒜”,這裡就是應用這一規律。蒜在泡椒吐紅之後入鍋,被炒熱之後,它的辣味和辣椒的辛辣混合,會産生一種芳香,再和醋的味道結合,就轉化成為神奇的魚香味,加上白酒和醋結合形成的香,魚香又增加了厚度,才能形成“鹹、甜、辣、酸、鮮、香”六味俱全的正宗魚香味。

現在不少人做魚香肉絲還加豆瓣,這是大錯特錯了,因為豆瓣會蓋掉不容易調出的魚香味。

要調出正宗的魚香味道,要嚴格控制各種調料的比例,蒜、蔥、姜的比例是3∶2∶1,醬油和醋的比例是1∶1,在口感上,正宗魚香肉絲入口的味覺層次依次是鹹、甜、帶辣微酸。蔥在魚香味道的形成過程中非常重要,選用四川的火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