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聲有哪些拟聲詞(敲門聲有哪些拟聲詞組成)

biang 中華百科 932

本文目錄

  1. 敲門聲的拟聲詞是什麼
  2. 開門聲的拟聲詞有哪些
  3. 敲門聲什麼填拟聲詞
  4. 拟聲詞有哪些呢
  5. 敲門聲拟聲詞有哪些

敲門聲的拟聲詞是什麼

敲門聲的拟聲詞如下:

1、嘩:象聲詞,如:鐵門嘩地拉上了。

2、嘭[pēng]:象聲詞,如:一陣嘭嘭的敲門聲。

3、乓:象聲詞,形容關門聲等。

4、呀:象聲詞,門呀的一聲開了。

5、嘩:象聲詞,如:鐵門嘩地拉上了。

6、咣[guāng]:象聲詞,形容撞擊振動的聲音。如:咣的一聲,關上了大門。

7、咚:或咚,象聲詞,形容敲門等聲音。

特點:

1、能重疊。

2、修飾限制名詞和動詞。

3、可以單獨成句。

因為拟聲詞多半用來描繪、形容,因而有人把它歸屬形容詞。也有人把主觀的感情、情緒所興發的聲音(例如唉!啊呀!烏乎!)歸入拟聲詞。都是不妥當的。形容詞和拟聲詞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疊形式有強調意味和感情色彩,拟聲詞的重疊形式是純表音的,不産生任何附加意義(注一)。

拟聲詞在語法上不像形容詞可以受程度副詞和否定副詞的修飾,例如我們不會說"雨點十分嘩拉嘩拉地下着",也不會說"風不呼呼地吹着"。拟聲詞也不能用"A不A"的方式表示疑問。拟聲詞可以和數量詞結合,而形容詞不能。

雙音節的重疊,拟聲詞可以是 AABB式(哐哐啷啷),也可以是ABAB式(哐啷哐啷)也可以是ABCA式(咚的嚨咚),形容詞通常隻是AABB式。拟聲詞在句中的位置比較靈活,有較大的獨立性,形容詞則不具備這樣的特性。

開門聲的拟聲詞有哪些

如下:

1、咣當[guāng dāng]象聲詞。門開的聲音,形容撞擊振動的聲音。

2、咔[kā]撞擊發出的聲音。如:咔的一聲關上了門。

3、嘭[pēng]象聲詞。如:一陣嘭嘭的敲門聲。

4、咣[guāng]象聲詞。形容撞擊振動的聲音。如:咣的一聲,關上了大門。

5、砰咚[pēng dōng]象聲詞。如:爸爸大怒,随着門砰咚一響走了。

6、呱哒[guā dā]如:呱哒,風把門吹開了。

特點:

1.能重疊。

2.修飾限制名詞和動詞。

3.可以單獨成句。

因為拟聲詞多半用來描繪、形容,因而有人把它歸屬形容詞。也有人把主觀的感情、情緒所興發的聲音(例如唉!啊呀!烏乎!)歸入拟聲詞。都是不妥當的。形容詞和拟聲詞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疊形式有強調意味和感情色彩,拟聲詞的重疊形式是純表音的,不産生任何附加意義(注一)。拟聲詞在語法上不像形容詞可以受程度副詞和否定副詞的修飾。

例如:我們不會說"雨點十分嘩拉嘩拉地下着",也不會說"風不呼呼地吹着"。

敲門聲什麼填拟聲詞

敲門聲的虛拟詞填寫應該為:咚咚咚。

正确使用詞語,才可以讓語言的表達,更加精準而具有形象生動的作用。

正确使用詞語,必須要正确了解詞語的詞性詞義,這樣才可以達到運用自如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一)從詞語的感情色彩方面進行辨析

色彩是指詞義附帶的某種傾向、情調;有的表現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

根據感情色彩的不同可将詞語分為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三類。

1.褒義詞:具有肯定或贊許的感情的詞語。如:鼓勵、成果、抵禦、聰明、節儉、呵護。

2.貶義詞:具有否定或貶斥的感情的詞語。如:煽動、後果、抗拒、狡猾、吝啬、庇護。

3.中義詞:不表示褒貶的詞語。如:鼓動、結果、抵抗。

(二)從詞語的語體色彩方面進行辨析

詞語除感情色彩之外,還有莊重和诙諧、謙敬和諷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雖然意義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場合,稱之為語體色彩。

主要表現為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别。對話、文藝作品多用口語,口語具有通俗樸實生動的風格。書面語有文雅、莊重的風格,多用于鄭重場合、理論文章或公文。

如:“表彰—表揚”、“貴賓—客人”、“陪同—陪伴”、“散步—溜達”、“馬鈴薯—土豆”,這幾組詞語義同而語體色彩不同,前者屬于書面語,後者屬于口語,使用時适合不同的場合。

語體色彩還有莊重和诙諧、謙敬和諷刺、委婉和直露等的不同。如不帶感情色彩,用于與自己不親近的人;而“逝世”則用于自己尊敬的對象。

“囑咐”多用于臨别場合,語氣态度懇切;而“吩咐”多用于并不遠離的對象,帶有命令口氣。

拟聲詞有哪些呢

1.呲呲:常用來形容電流、火焰等細微的聲響。

2.當當:類似于鐘聲或者敲門聲的聲音。

3.咕嘟:通常用來形容液體沸騰或者人口渴喝水時的聲音。

4.噼啪:類似于紙張撕裂或者樹枝折斷的聲音。

5.嘩啦:常用來形容水流動或者門關閉的聲音。

6.刷刷:多用于描述刷子、掃帚等清潔工具的動作聲音。

7.铿铿:類似于金屬撞擊或者硬物敲打的聲音。

8.滋滋:常用來形容電流、火焰或者食物烤焦的聲音。

9.淅淅:類似于小雨落下的聲音。

10.哐嗆:形容金屬器物碰撞後發出的聲音。

11.嘩嘩:多用于描述水流聲或者風吹過樹葉的聲音。

12.剛揪:形容迅速關閉水龍頭時的聲音。

13.铿铿:用來形容刀具切割或者砍伐的聲音。

14.碦擦:點火時的摩擦聲或者打火機的聲音。

15.撲哧:形容火苗突然點燃的聲音。

16.滋滋:油在高溫下發出的響聲。

17.噼裡啪啦:油花四濺,食物下鍋時的爆裂聲。

18.嘩:形容液體傾倒的聲音。

19.铛:鍋鏟與鍋底接觸時産生的金屬聲。

20.铿裡框朗:形容炒菜時鍋鏟與食材碰撞的聲音。

21.嘩啦啦:形容大量液體流動或者口水吞咽的聲音。

需要注意的是,拟聲詞與形容詞有明顯區别。拟聲詞主要模拟自然聲音,而形容詞則是用來修飾名詞,表達事物的性質、狀态等。此外,拟聲詞在語法上不能像形容詞那樣接受程度副詞或否定副詞的修飾。例如,我們不會說“雨點十分輕微地下着”(拟聲詞重疊形式不表示程度增強),“風不呼呼地吹着”(拟聲詞不能被否定副詞修飾)。

敲門聲拟聲詞有哪些

1、咚咚

解釋:象聲詞。

出處:老舍《二馬》第二段六:“又正了正領帶,拉了拉衣襟,然後才咚咚的下了樓。”

2、砰砰

解釋:象聲詞。用力敲門聲。

出處:鄧友梅《話說陶然亭》:“這天晚上……居民組長砰砰地敲門,叫他上民兵小分隊聽廣播去。”

3、乒乓

解釋:象聲詞。

出處:駱賓基《千人塔下的聲音》二:“﹝在洞口﹞大聲朝下吃吃地虛吓着,一面乒乓跺着兩腳。”

形容敲門聲的其他象聲詞:

1、嘩:象聲詞,如:鐵門嘩地拉上了。

2、嘭[pēng]:象聲詞,如:一陣嘭嘭的敲門聲。

3、乓:象聲詞,形容關門聲等。

4、呀:象聲詞,門呀的一聲開了。

5、嘩:象聲詞,如:鐵門嘩地拉上了。

6、咣[guāng]:象聲詞,形容撞擊振動的聲音。如:咣的一聲,關上了大門。

7、咚:或咚,象聲詞,形容敲門等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