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是怎麼被發現的(南極是被誰發現的)

biang 中華百科 646

本文目錄

  1. 南極發現8億年前女孩是真的嗎
  2. 南極洲是怎麼發現的
  3. 南極洲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南極發現8億年前女孩是真的嗎

南極發現8億年前女孩很明顯是謠言,很早以前就有營銷号帶節奏,如今依舊還有此類謠言,大家不要輕信!而且,并沒有禁止不讓進南極,隻是有些地方不讓進,這是為了保護生态環境。

1、南極發現8億年前女孩是真的嗎

假的。

先上結論,這個很明顯是謠言,是一些營銷号散布出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測試智商,如果您繼續相信這種虛假信息,則意味着智商要比普通人低,大腦回路是奇特的,具有被詐騙的潛質,于是營銷号就會定向詐騙。

讓我們再談談這個主題。八億年前,地球上沒有動物,而南極的土地不在南極,沒有冰,所以怎麼談得上冰封?實際上,南極洲的冰層隻有幾百萬年的曆史,沒有您想象的那麼長。

2、南極為什麼禁止進入

劃定一些特殊區域,禁止遊客進入,非常必要的。

首先是保證遊客安全,探險總有意外,專業科考隊有國家或機構的支持,陣容強大,經驗多器材全,安全系數較高。戶外探險者劉銀川,徒步穿越可可西裡,單槍匹馬給養不足,導緻失蹤就是明顯的例證。

其次是環保問題,私人進入未開發區域,帶入污染與廢棄物,甚至發生盜獵,盜采事件,管理比較困難。

如果救援問題,個人行為引發的風險成本,讓社會買單,有違公平原則。

3、南極再往南走會怎樣

南極點再往南走就遠離南極了,因為南極已經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極是地球上沒有方向性的兩個點之一(另一個是北極)。站在南極上,東,西和南三個方向完全沒有意義,而向北隻有一個方向。

南極點不是南極冰蓋的最高點,覆蓋南極的冰雪每年以約10米的速度移動,因此,科學家必須每年重新校準南極的最新位置并設定基準。在南極,太陽每年僅升起并落下一次,有半年太陽從未落山,全是白天。太陽繞着南極旋轉,位于不離地平線不高且永不落山的地方。

南極洲是怎麼發現的

南極洲是1738-1739年由法國人布維發現的,他航海時發現了南極大陸附近的一個島。

南極洲因處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極的周圍而得名,咋1739年1月1日,法國航海家讓-巴蒂斯特·夏爾·布韋在航海時發現了南極附近的一個島嶼(今布韋島),但是由于大霧以及其他情況,導緻布韋沒有繼續考察,隻是記錄經緯度以及将該地命名為瑟庫姆錫興角。

南極洲又稱第七大陸,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幾乎都在南極圈内,四周瀕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

南極洲簡介

南極洲是圍繞南極的大陸,地球七大洲之一。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圍,邊緣有别林斯高晉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爾海等。南極洲由大陸、陸緣冰、島嶼組成,全境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大陸幾乎全被冰川覆蓋,占全球現代冰被面積的80%以上。大陸冰川從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羅斯冰障,周圍海上漂浮着冰山。

整個大陸隻有2%的地方無長年冰雪覆蓋,動植物能夠生存。氣候酷寒,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風速一般達每秒17~18米,最大達每秒90米以上,為世界最冷和風暴最多、風力最大的陸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幹燥,有“白色荒漠”之稱。

以上内容參考:百度百科-南極洲

南極洲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地理學中的一樁秘案

——1513年的南極洲古地圖的測繪南極洲在世界七大洲中是被人們發現得最晚的大陸。盡管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依據當時流行的“對稱美”的觀念,天才地精測到“南半球必定有一些大塊陸地存在,以與北半球的那些大陸相對稱”。然而這畢竟是人們對南極大陸的“合理想像”。

公元2世紀時,希臘地球學家托勒密在其專著《地理學》一書中則斷言:地球的南半球是和亞洲、非洲相連接的大陸塊,浩瀚的非洲大沙漠應該一直延伸到南極地帶。這一權威論斷直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人們完成了三次著名的冒險遠航後才被打破。但是由于大塊浮冰區和冰山的重重包圍,也由于惡劣的氣候條件,使人們對南極洲的認識十分艱難。

直到1675年,英國人安東尼奧·德、拉·羅奇在一次航行中偶然發現了南喬治亞島,南極洲才首次進入人類的視野。又過了100年,英國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庫克在給英國海軍部的報告中描述了他的南極探險。他的考察船曾到達南緯71°10″,這裡距南極大陸海岸僅200公裡,但是在風暴和浮冰的阻隔下,他們終于未能登陸。由此他在報告中斷言:“我已在這樣高的緯度完成了對南半球海洋的環行,并已達到了不可能有大陸存在的地步,至少是探險家們所示接近的頂點。”可見,在19世紀之前人類對南極這塊神秘大陸的認識是十分貧乏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無知的。

可是1956年,美國海軍部文職人員、一位以研究舊海圖見長的阿林頓·馬勒裡宣布,他在一份1513年繪制于羊皮紙上的古地圖的摹本上發現了南極洲部分陸地。在這份地圖的下方用淡淡的顔色繪出了未被冰川覆蓋的南極北端沿岸地區——莫德女王地,其地形特征與1949年人們測定的南極地形輪廓驚人地相似。這一重大發現引起學術界的極大震動:因為人們确切地知道,1895年1月,挪威船長倫納德·克裡斯坦森領導的考察組在阿德爾角登陸成功,這是人類第一次腳踏南極大陸的實地。1933~1955年,美國著名探險家理查德·伯德才使用船隻和飛機對南極大陸12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及其周圍水域進行了勘探和測繪,1934~1941年間再次對太平洋海岸線進行了标界,對從羅斯海到威得爾海之間200萬平方公裡的未知地區作了考察。那麼,在此前400多年的古地圖上怎麼會有南極洲的地形圖呢?

美國學者查理斯·哈普古德教授決心解開這個令人費解的謎。經查證,地圖的繪制者是皮裡·雷伊斯。他原是一名頗有名氣的海盜,後來效力于蘇萊曼一世的遠航船隊。在地圖的說明中他聲稱,繪制這幅地圖時他參考了20份海圖。于是哈普古德着手搜尋皮裡·雷伊斯同時代及其以前人繪制的地圖和海圖。其間,哈普古德教授又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一位名叫奧倫狄奧斯·菲南烏斯繪制于1531年的地圖上,他清楚地看到與北極遙遙相對的南極,其大陸形狀幾乎同現代地圖繪制的一樣準确。該地圖上的莫德女王地與皮裡·雷伊斯地圖相同,所不同的是這份圖上的南極大陸地形中有突兀而起的山巒和奔流入海的河流。

真是舊謎未解新謎又生:地理學家的研究早已證明,地球冰川時期最後階段結束于大約公元前1萬年。其時南極洲的冰川曾向北延伸到今天的阿根廷的巴塔戈尼亞地區。即使現在冰川已收縮至南極洲大陸架一帶,整個南極大陸仍幾乎全被冰川覆蓋,何來奔湧的河流和無凍的海域呢?

大惑不解的哈普古德教授不想輕率斷言這是地圖作者的意想之作。經過格外缜密的考察和研究,教授了解到,南極洲邊緣羅斯海的海底岩層是南極冰川時期以前,經河水沖刷入海沉積而緻。這些沉積物已愈萬年,最晚的是五千年左右。他的考察和研究還證實,公元前3世紀初,在埃及托勒密王朝時代,亞曆山大城的博學園曾是收藏和研究古代航海地圖、日志、文物和史料的中心。隻是當羅馬的恺撒入侵埃及後,博學園毀于戰火,許多珍藏的古代地圖及其摹本或散亂丢失,或被轉移到拜占庭帝國。而當1204年威尼斯人攻占拜占庭時,一部分地圖又被掠往歐洲。據此,哈普古德教授在1966年正式出版一本名為《古代海王地圖》的專著,就南極洲古地圖之謎他作出如下推斷:早在史前時代可能就有人繪制出南極大陸綠洲時期的地形地貌圖,這些圖是遠古時代一些富有探險精神的航海家根據實際情況繪制的。1513年皮裡·雷伊斯繪制的地圖是參照了藏于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王宮或圖書館内的古地圖和摹本。這是對南極洲古地圖之謎的一種言之成理的破解。

這一觀點在學術界引起又一次震動。贊成者認為,據此現代人應對遠古時代人類的航海能力和範圍以及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作出全新的評價。反對者更不乏其人。他們指出,哈普古德的推斷雖然言之成理,但卻持之無據。他的書中推測性的論點過多,卻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證據确鑿證明史前時代即有人繪制了世界地圖。他們诘問道:如果史前時代就有過南極綠洲時代的地形地貌圖,它們又能奇迹般地流傳到皮裡·雷伊斯生活的時代,那麼為什麼現在這些史前地圖或摹本又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這确實頗讓教授難以對答。

于是,20世紀70年代初一位想像力異常豐富的瑞士業餘考古工作者埃裡奇·馮·丹尼肯提出,皮裡·雷伊斯的地圖是描摹了太空拍攝的一幅照片。這幅照片是外星人從他們空間站俯視地球時拍下的。這一大膽的假設更難得到确切的求證了,而且一些學者輕而易舉地推翻了這一說法。因為據說是照片翻版的皮裡·雷伊斯地圖上所繪制的許多地方,其地理位置就與實際不符。即便有人再用滄海桑田、闆塊漂移之類的說法予以解釋,恐怕也難令人信服。

但是這樣一來,對早在人們探測南極大陸及其海域400多年前,就有人繪出南極大陸的古地圖又怎麼解釋呢?看來猜測、争論及至考察、研究還将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