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史上荒淫無道的統治者有哪些
史上荒淫無道的統治者有桀,周厲王,秦二世,商纣王,隋炀帝.
1.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後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稱夏桀,帝發之子,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預測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陽)。
桀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後直逼夏朝重鎮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說山西運城西)。後被湯追上俘獲,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數年後死于南巢。
2.周厲王姬胡(?―公元前828年),姬姓,名胡,周夷王姬燮之子,西周第十位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将其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878年—公元前841年。
周厲王在位期間,任用榮夷公實行“專利”,即以國家名義壟斷山林川澤,不準國人(指工商業者)依山澤而謀生,借以剝削人民。他違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澤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2]緻使百姓起來反叛,襲擊周厲王,周厲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縣東北),最終死于彘地,谥号厲王。
3.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亦稱二世皇帝,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前207年在位。
胡亥少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台,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并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終于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複國運動。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于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4.帝辛(?--約公元前1046),本名受德,帝号辛王,後世稱商纣王,是商朝最後的一個君主,都于沫,改沫邑為朝歌(今淇縣)。約前1075年—約前1046年在位。
帝乙死,應立長子啟,因啟毒賤不能立,而立少子辛為帝。帝辛自幼聰敏過人。<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史記·殷本記>也說"帝纣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帝辛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産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特别是讨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了商朝的安全。
毛澤東在評價帝辛時說:"其實纣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統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産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詩裡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
5.隋炀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興,[2]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3],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争,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緻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緻了隋朝的覆亡。
我國古代才女有哪些
1、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号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緻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2、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1]。16歲入樂籍,與韋臯、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制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制,稱“薛濤箋”。
脫樂籍後,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後人将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于《錦江集》。
3、班昭
班昭(約45年-約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
4、左芬
左芬(?—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詩人。少好學,善屬文。為晉武帝貴人。今存詩、賦、頌、贊、诔等20餘篇,大都為應诏而作,《離思賦》最著名。原有集,已失傳。
5、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後,西漢時期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為蜀郡臨邛的冶鐵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薛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卓文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左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班昭
短命王朝有哪些
中國曆史各王朝的知識點總結記憶
夏——流水帳、虛無飄渺。
商——第一個革命成功的王朝,也是甲骨文盛行的朝代。
西周——第一個亡于遊牧民族的王朝,也是第二個革命成功,又是唯一一個國人敢把自己國君驅逐的王朝。
東周——五百年無作為,王權國力越來越衰弱的朝代。産生了大量的智慧、賢惠的人物,也産生了大量的成語。
秦——一統天下,産生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的王朝。也是宗室無權,用法過度,宦官首次執掌政權的朝代,爆發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西漢——成功消除少數民族威脅和唐一樣輝煌的王朝。也是從完整意義上統一華夏,第一次出現出現太後全面幹政的王朝,
東漢——第一個宦官嚴重亂政的王朝。由豪強支持誕生,中間陷入外戚和宦官的權力更替鬥争的怪圈,爆發中國曆史上第二次農民大起義,最後又被豪強所取代。
新——空想社會主義改革失敗的朝代,中國史學上第一個僞朝。
曹魏——對諸王宗室壓制最嚴的朝代。
蜀漢——權臣掌權不亂政,皇帝昏庸各不幹。
東吳——第一個派軍隊到海外的王朝。
西晉——諸侯作亂最嚴重,導緻中國300年大分裂的朝代,産生了中國曆史上智力嚴重有缺陷的第一個皇帝。
東晉——始于權臣,終于權臣,從開國到亡國一直在權臣的陰影下、皇權始終比較弱的朝代。
(北朝)北魏——第一個入主中原接受漢化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
(北朝)東魏——傀儡王朝,皇權最弱的朝代
(北朝)西魏——也是皇權最弱的傀儡王朝。
(北朝)北周——辛辛苦苦統一北方,卻為他人做嫁衣裳。
(北朝)北齊——國力先強後弱、皇帝先明後昏,最終亡于北周。
(南朝)宋——南朝中最強盛、疆域最廣。
(南朝)齊——年輕皇帝幹傻事最多、下場也最悲慘的王朝。
(南朝)梁——佛教最盛行的王朝,中國的皇帝第一次萌發了出家的念頭。
(南朝)陳——第一個把自己的姓作為朝代名的王朝,南朝中最弱的一個。
隋——一統天下,和秦有點相似的王朝,二世而亡。出了中國第一個争議較大、且最荒淫無恥的皇帝。
唐——第二個出現太後全面幹政的王朝,也是第二個宦官嚴重亂政的王朝。曆史上一般被認為是最輝煌的,是現代中國人回憶中最感受到驕傲的朝代。也是唯一一個出了女皇帝的朝代。還是個後期宦官在中國曆史上最橫行的一個朝代。
後梁——中國史學上第二個僞朝。
後唐——報仇報的最徹底,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典型王朝。并且弄丢了傳國一千多年的國寶和氏壁。
後晉——第一個媚事于異族的朝代。第一個屈辱的中原王朝。
後漢——最短命的王朝。
後周——積極開拓剛發展就突然遭扼殺的朝代。其後幾百年中原對外無大的作為。
北宋——政治制度最好的一個王朝,文功達到頂峰的王朝。相比其他王朝有下列特點:無女禍、無外戚禍、無邊鎮禍、無亂民禍、無宦官禍、無權臣禍。(這些無都是相對的,不是一點不存在)。但又是開拓疆土最失敗、武備較差、對外戰事最不利、受少數民族騷擾嚴重的一個的大王朝。
南宋——和北宋差不多,但比北宋多一份屈辱,少一份土地,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受少數民族屈辱的王朝。
遼——未能入主中原但對中原構成威脅的少數民族王朝。滅宋能力不夠,與宋結為兄弟之國。被宋金合滅。
金——入主中原,未能統一華夏的少數民族王朝。滅了宋一半江山,和宋成為君臣之國,後改成叔侄之邦。被蒙古和宋合滅。
元——異族入侵,全面控制華夏的第一個王朝。攻宋最猛,徹底亡了宋朝。
明——光複了華夏,但是是中國曆史上第三個宦官嚴重亂政的王朝。也是皇權最集中的王朝。爆發了中國曆史上第四次農民大起義。
清——異族入侵,全面控制華夏的第二個王朝。第一個迫使漢族把衣冠服飾改成異族的少數民族執政朝代。出現了中國曆史上繼呂後、武後第三個全面幹政的女人慈禧太後。
曆史上有哪些“斷袖之癖”的名人
古代一些人為什麼會有喜歡男子呢,都有什麼故事讓他們變成這個樣子,為何在現代的同性不得世人贊同呢?你知道曆史上偶哪些這樣的“斷袖之癖”的名人?
漢朝的哀帝和成帝都有斷袖之癖,當然哀帝的故事那是說了又說,沒有什麼新意。成帝和張放的故事也許比他們還精彩,成帝是一個不喜歡處理繁瑣的國事的人。
他的第一個愛人便是張放,為了表示對張放的寵愛,還把自己皇後的親侄女送給張放,當做定情信物。不喜女子,卻寵愛男子,讓許皇後的家人和其他外戚非常的不滿,以此為借口誇大攻擊張放禍害成帝。最後張放被皇太後流放到偏遠的地方,隔開他們二人,當然地域的隔閡無法打破他們的愛情,兩人依舊有來往。
東晉桓玄寵愛的丁期,傳說這個丁期是個美貌的男子,每次群臣議論朝政的時候,丁期都會坐在他的後面,吃飯的時候,吃完盆中食物,便直接把盆子遞給他,即使是很多客人在場也照樣如此。當桓玄兵敗的時候,丁期用自己的身體為他擋刀。
一個人不管是男女之間,還是同性之間,隻要能為了對方着想,那便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愛情。如果隻是為了一時的樂趣,丁期不可能會為了桓玄擋刀,用自己的生命護住愛人。
陳文帝是陳朝建立者陳霸先的侄兒,是南北朝時期南陳的君王。他是一個英明神武的君王,被他的叔父稱為能夠振興家族的人,而事實證明,他的為政舉措楚楚以老百姓的利益着想。文帝有一個寵愛的臣子名叫韓子高,這個人是他在當臨川王時遇到的一個美男子,算是一見鐘情。從此以後不管去到哪裡,文帝都會把他帶在身邊,就連他的妻子都沒有那麼好的待遇。
當然因為文帝是算是一個明君,對于他和韓子高的愛情故事被後世之人寫在小說之中,就如同這些作者親眼看到的一樣。明朝有一本書《男王後》,便是以他二人為主角著作的。
斷袖之癖從古便有,不用覺得新奇,如果覺得很奇怪,那隻能說知道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