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國家缺女人(哪個國家缺女人)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男多女少的國家有那些
  2. 全球缺女人的國家
  3. 亞洲最缺女人的國家排名
  4. 哪些國家可以一夫多妻

男多女少的國家有那些

标題:男多女少的國家有哪些?

印度是有名的佛教之國,與我國的關系源遠流長。但事實上,從古至今,幾乎很少中國人會願意娶印度女人為妻。這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種姓制度。印度自古便流傳着一種古老的傳統觀念,叫種姓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分别是教育、政軍、商業和奴隸。種姓越高的女人就越受歡迎,種姓低的女人則不受重視。

第二,文化差異。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差異很大,包括宗教、生活習慣、教育等各個方面。這些差異可能導緻中國人對印度女人有一些偏見,從而不願意娶她們為妻。

外國女人嫁給中國男人的是少之又少。中國男人确實不如印度男人,印度男人在各個方面比中國男人優越。印度男人對自己的伴侶十分在意,會用最大的努力去保護自己的愛人,也決不讓自己的女人受辱,甚至願意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中國人有了妻子後,還會常常到外面找外遇,在中國這已是家常便飯。但對印度人來說,這是不可理解的,他們很注重家庭,有了妻子後都會修身養性。

很多中國人常常拿别人作比較,拼死也要找出人家的缺點,譬如:印度人很不衛生,中國人衛生多了;印度人很窮,中國人富有多了;印度人黑得猥瑣;中國人白得正直多了。當一個人說出這樣的話,他的個人素質已一覽無遺。或許有人還不知道,當他們拿别人的缺點捧高自己的優點時,并不會顯現出你有多好,那隻會令人對你有很大的反感。

想娶外國的中國人,就該好好反省,或許娶中國女人也很好,誰知道呢?這裡沒貶低之意,也沒有幫印度人說話,有的是實話實說,能不能接受别人的評估就看個人素質。

全球缺女人的國家

1.全球性别比例大緻平衡,但各國差異顯著。卡塔爾是女性最少的的國家,男女比例為1.9:1,而拉脫維亞則是男性最少的國家,男女比例為0.85:1。

2.根據1995年聯合國的數據,全球人口達到56.55億,其中女性28.12億,占總人口的49.63%,性别比為101.5。在發達地區,女性人口占51.39%,性别比為94.5;在發展中地區,女性占49.18%,性别比為103.3。

3.發達地區和發展中地區的性别比差異主要由人口年齡結構造成。目前全球人口結構特點如下:14歲以下兒童中,男性略多于女性,性别比一般在104-107之間,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除外;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中,男女比例接近;65歲以上人口中,女性普遍多于男性,印度等少數國家除外。

4.南亞是性别比最高的地區,而前蘇聯地區、德國等則是最低的。根據聯合國預測,2000年全球性别比為101.4,發達地區為94.7,發展中地區為103.2,最不發達地區為100.4。

亞洲最缺女人的國家排名

1.卡塔爾:位于中東的卡塔爾是亞洲最缺女人的國家之一。根據統計,男性比女性多出約九成,女性僅占總人口的23.47%,這是世界上最不平衡的性别比例之一。

2.印度:在印度,全國範圍内的平均男女比例為1000:927。然而,首都新德裡的男女比例更為失衡,僅為1000:819。在新德裡南部地區,一個以富人和名人著稱的地方,男女比例差距更大,達到了1000:762。這些數據來自最新的人口統計分析。

哪些國家可以一夫多妻

1、喀麥隆

喀麥隆實行一夫多妻制,一個男人有四五個老婆很正常,幾十個老婆的還有,每個老婆住一座圓形的土屋,男人單獨住,男人給老婆排一個值日表,每天晚上老婆按照值日表上的安排去男人的屋子裡“值日”,長得漂亮一點的機會就多一點。

2、坦桑尼亞

坦桑尼亞有一個馬賽部落,馬賽人以牛的數量和妻子的多少來衡量這個男人的窮富,老婆是用牛換的,牛多了換來的老婆越多,這個男人就越有面子。老婆多了也就不珍惜了,閑着也是閑着,老婆和别的男人睡覺并不生氣,隻要孩子歸自己就行。

3、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的猶羅巴族人也是一夫多妻,妻子越多男人地位越高,越受人尊敬,據說有一位名字叫阿布萊卡的酋長有400個妻子(夠他忙活的,一晚上一個一年都輪不到頭),妻子可以買賣,最低價在700美元,如果一個女人嫁給了隻有一個老婆的男人,她就會認自己很不幸。

4、南非

南非的祖魯人也實行一夫多妻制,南非總統祖馬就是祖魯人,他已經有五個老婆了,最近又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農村部落娶妻子還是用牛換,娶一個妻子要十幾頭牛。

5、阿拉伯

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實行一夫多妻制,但最多隻能是四個。阿拉伯國家對婦女實行嚴格的限制,女人外出一定要穿深色的長袍子,隻能露出眼來,女人不可以有婚外情,否則就會被綁在柱子上被亂石砸死。

6、孟加拉

孟加拉國實行娶老婆繳稅制度,隻要你有錢能繳稅你就可以多娶老婆,第一個老婆免稅,第二個老婆交1萬塔卡,第三個老婆3萬塔卡,第四個老婆4萬塔卡......以此類推。

7、斯威士蘭

斯威士蘭是非洲一個面積很小的的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的地位是世襲的,國王可以擁有無限個妻子,國王每年都要選妃子,青春少女都希望自己被選中。

國王親臨現場開始選妃子了,衆多少女鼓掌歡迎,希望餡餅砸在自己頭上,國王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妻子了。

許多妃子因為一年中沒有機會受到國王的“寵幸”,耐不住寂寞,便會出現偷情的行為,一但被發現,妃子和偷情的男人就要受到這樣的懲罰,這個被懲罰的人就是斯威士蘭的一位部長。

8、伊朗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按伊斯蘭教義一個男子可以最多娶4個妻子,一般可以可以娶四個老婆的都是伊朗的有錢男人,他們對待四個老婆要平等,一旦要離婚法律規定男人要弄得傾家蕩産。

9、伊拉克

1991年海灣戰争已經給伊拉克社會的方方面面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尤其是生活在傳統與現代中的伊拉克婦女,"一夫多妻制"已深入人心。她們很多人認為:一夫多妻制是一個好事,給婦女權力是"完全錯誤的",當前伊拉克婦女最緊迫的問題是能夠結婚的有錢男人太少了。

10、塔吉克斯坦

目前在塔吉克斯坦,男女比例是1:7,這說明在塔吉克斯坦出現了"男人稀缺"的現象。塔吉克斯坦總人口約為700萬,其中近100萬人由于貧困和失業而流亡到國外,大多數是去了俄羅斯,另外,1992年至1997年的塔吉克斯坦内戰造成了近50萬人死亡,其中大多數為男性,這些原因對塔吉克斯坦的人口影響是巨大的,特别是造成了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由于男少女多,使得一夫多妻現象非常普遍,盡管這是政府禁止的。

11、阿富汗

大部分阿富汗人認為,多妻是富有的象征,隻要能夠供養得起,就可以擁有多個妻子。依據伊斯蘭法律,一個男子可同時擁有四個妻子,但需具備相應的經濟能力,平等地對待她們。多妻是富人的特權,一個窮光蛋擁有數個妻子是不可想象的。

12、美國

不要以為存在一夫多妻制的地方都是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美國有個摩門教的教徒,不僅可以"一夫多妻",甚至可以"一妻多夫"。現在該教分支"耶稣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雖然已于1890年正式宣布結束多妻制度,并從1904年開始,将實行多妻制度的會友開除教籍,或禁止他們加入教會,但教會的标準經文中,關于多妻制度的《教義和聖約》第132章仍然保留着。

13、越南

越南人由于長年戰亂導緻男人數量減少,女人無依無靠,于是也出現"一夫多妻"現象。他們更喜歡用糧食來表示老婆在家中的地位。比如:他們把大老婆稱為"大米飯",二老婆稱為"二米飯",三老婆是"米粉",四老婆是"面條",五老婆是"方便面"。其寓意也頗為貼切:"大米飯"作為主食,人人不可或缺;"二米飯"雖然有變化,但終歸還算主食;"米粉"則是點心,是主食的補充;"面條"是很餓時拿來充饑的;"方便面"卻是很随意的東西,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放一邊。雖然現在越南法律也已實行一夫一妻,但一夫多妻仍舊流行。

14、印度

印度東北部米佐拉姆邦的一個村莊裡,67歲的印度男子齊奧納共有39位妻子、94名兒女、14名兒媳婦和33個孫子孫女。他最年長的妻子紮琪安吉已69歲,掌管着其餘38位妻子的日常生活,安排她們從事洗衣、做飯等家務。家裡有自己的學校、操場、木工房、養豬場和養雞場,還有一個能供應全家人的大菜園---這個超級大家庭每餐可吃掉30隻雞、60公斤馬鈴薯、100公斤的米,就連煮飯的火也得燃燒一整天。

錫安納是世襲的查那教派教主,該教允許一夫多妻制,而他是這個教派的首領。錫安納稱,"照顧她們是很艱巨的任務"。

15、馬來西亞

2010年2月,馬來西亞的阿夏立的大家庭已有4個妻子和17名年齡介于7歲至21歲之間的孩子。43歲的一家之主阿夏立往返于妻子們分開的住處,每晚輪流替換,周末則是家庭共聚的時光。這個家庭的所有人相信,一夫多妻是治愈通奸與色情等社會弊病的良方。他們還加入"伊克萬一夫多妻俱樂部",而這個組織以提升"一夫多妻"婚姻的名聲為宗旨。

不過并不是全部馬來西亞人都可以一夫多妻,華人不可以,華人是一夫一妻制的。

馬來人和當地伊邦人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但是後面三位都是要第一位合法妻子點頭簽字才可以娶的,若第一位妻子沒有同意,則男子不能與其他女子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