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昆蟲備忘錄怎麼寫
4*.昆蟲備忘錄
課題昆蟲備忘錄課型新授課
設計說明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介紹了蜻蜓、瓢蟲、獨角仙、螞蚱這幾種昆蟲的特點,體現了作者善于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因為是略讀課文,所以教學時,我以學生自讀自學為主,利用表格形式清晰展現各種昆蟲的特點,用制作自己的昆蟲備忘錄的作業,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學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認生字。(學生)
2.收集幾種昆蟲的圖片及有關資料。(師生)
3.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标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幾種昆蟲的特點。
3.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學習重點認識生字,了解幾種昆蟲的特點。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标檢測
一、談話導入。(用時:7分鐘) 1.你熟悉和喜愛的昆蟲是什麼?說說你對它們的了解。
2.課件出示文中的幾種昆蟲圖片,你認識它們嗎?
3.小結,闆書課題。 1.學生交流自己熟悉和喜愛的昆蟲。
2.與同學交流,說說課件中出示的昆蟲名稱。
3.齊讀課題。 1.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昆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昆蟲備忘錄蝸牛怎麼寫
昆蟲備忘錄蝸牛:
蝸牛是軟體動物,屬于腹足綱,柄眼目,蝸牛頭上長着有兩對觸角,眼睛長在長觸角的頂端,它的腹面有扁而寬大的腹足。蝸牛會分秘黏液,可以減少摩擦力并幫助它爬行,即使在非常非常鋒利的地方也不會受傷。蝸牛在陽光下的視力隻有5毫米,在月光下的視力卻有6厘米。它的黏液被人研究過,可以當做面膜使用,具有美白和滋潤的效果。
《昆蟲備忘錄》這篇課文作者以昆蟲的特征為描述對象,側重記叙了複眼、花大姐、獨角仙、螞蚱幾類昆蟲。文章将這些昆蟲的知識通過兒童化的語言,多樣的表述方式介紹給大家,讓人産生無限的想象和探究的興趣。
《昆蟲備忘錄》講的是四種昆蟲:蜻蜓、獨角仙、瓢蟲和螞蚱,揭示了它們各自的小秘密。語言生動、有趣,很诙諧。描述生動,特點突出,表現了童真童趣,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捕蠅草怎麼寫備忘錄
你問的是捕蠅草怎麼寫作文嗎?具體可以從捕蠅草的外觀特征,習性、生長特點等角度去描寫。
範文:
生活中,我們最讨厭的蟲子就教文字和蒼蠅了。它們總是嗡嗡地飛來飛去,傳播疾病,很是讨人厭。然而,有這樣一種植物,卻是蚊子和蒼蠅的克星——捕缱草!
捕繩其意于維管植物,它的莖很細小,但是它能很好地把水運輸到各個部位以供使用。它的葉子由中心拉出來,覆于輪生的葉子,葉柄像葉子一樣扁平,一般是紅色或橙色。
捕繩草原本是不吃蟲子的,然而捕魂草的營養不是土壤能夠全完提供的,為了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捕魂草不得不改食昆蟲。捕遍苴是怎麼吃蟲子的呢?我現在就告訴你吧!捕蠅草的葉柄有一個個長着尖剌的小夾子,好似一張大_巴。這就是捕強章的“秘空武器",隻要蟲子一飛進去,夾子馬上合起來,像胃裳一樣的消化液馬上把蟲子的營養分解,傳送到各個位置。
在所有食蟲植物中,科學家還是最喜歡捕通尊。科學家達爾文發現捕蠅草的剛毛受剌激後,過一段時間,葉片才開始運動。根據這個發現,科學家博登·桑德森發現,動作電位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通過葉子調節捕食活動。
捕魂其身上還有很多奇妙的東西,等着我們未來的科學家去發現呢!
捕蠅草介紹:
捕蟲草屬于維管植物的一種,擁有完整的根、莖、葉、花朵和種子。它的葉片是最主要并且明顯的部位,擁有捕食昆蟲的功能,外觀明顯的刺毛和紅色的無柄腺部位,樣貌好似張牙利爪的血盆大口。因為葉片邊緣會有規則狀的刺毛,那種感覺就像維納斯的睫毛一般,所以英文名稱為VenusFlytrap,在茅膏菜科捕蠅草屬中僅此一種,捕蠅草被譽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
星天牛用作文怎麼描述(備忘錄)
在我小的時候,無論是家裡,街上,野地裡到處都有許多小昆蟲,3歲時家裡窮,沒有更多讓我玩的玩具,是它們陪着我走過了兒童時代,慢慢地就對一些昆蟲産生了獨特的情感,每種昆蟲都有一種獨特的玩法,現在想起來也就有了不同的記憶。像天牛、毛毛蟲,蜻蜓、螳螂、知了……還有些不知名的蟲子,它們都是我們的玩伴,是它們帶給我許多的樂趣。
夏季是天牛出現的季節。在這個時段,天牛也是我兒時能給我們帶來歡樂的一種昆蟲之一了。天牛是一種夏天趴在楊樹柳樹上的昆蟲,它們對樹木的危害是相當大的。星天牛背部有;着黑底白星的硬殼,每鞘翅上有多個白點。它體長40mm左右。頭上長着兩隻長長的黑白相間有點像竹竿的枝節觸角,所以也叫花角蟲。大多在樹上發現時,看到的天牛是兩個在一起,個體較大的天牛半背着一個個體較小的天牛,小的也隻是用前面的一對足抓着較大的背部,如果你不把它們抓起來。任你如何挑動它,很難分開的。
每年夏天,總有那麼幾隻天牛碰到我們而開始了它們悲慘的命運。村裡的孩子們隻要有一個孩子一聲喊:抓天牛,開飛機啦!”馬上會有一群小朋友相應。在炎熱的中午,大人們都在歇晌的時候,我們開始抓天牛。有的爬樹,有的用棍子撥、用不同的方法在樹幹上捉一些天牛,它們總是很友好的配合着我們行動,很少有見人就飛的,隻會急速地爬幾下,做一些無用的掙紮,到這時一般是跑不出我們的手心的,乖乖地就成了我們的俘虜。捉到一些後,有的小夥伴用細線綁住天牛的脖子,拿着繩子的另一頭放飛它,看着它們在我們線的長度範圍内沒有休止、沒有方向地亂飛,我們在一邊嬉笑着、蹦着、跳着。有的小夥伴把天牛的六條腿掐掉.然後抛起,可憐的天牛,不停地在空中飛,沒有腿的天牛始終找不到落腳的地方,每每地都掉下來。重新揀起來時,耳邊聽到的是它們吱吱叫聲,好像在訴說着,你們真讨厭、可惡。天牛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固執,總喜歡往一個方向爬,如果将它行進的方向掉個頭,它轉了個身,還往原來的方向爬,可是将天牛無規則地快速轉幾個方向,它的方向感就會出差錯了,飛出去的時候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這似乎有點殘忍,卻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昆蟲曾伴随我度過了純真又調皮的童年時代,是它們将我們和大自然拉得更近。
以上文章摘自作業幫,希望對你有幫助,好好學習哦
昆蟲備忘錄的作者是汪曾祺通過搜集資料我知道了什麼
汪曾祺的《昆蟲備忘錄》體裁是科普文。
《昆蟲備忘錄》這篇文章詳細、深刻地描繪幾種昆蟲的特點:蜻蜓、瓢蟲、花大姐等等。他懷着對渺小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去描寫,甚至歌頌微不足道的昆蟲。
昆蟲備忘錄
我從小學三年級《自然》教科書上知道蜻蜒是複眼,就一直捉摸複眼是怎麼回事。“複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那它怎麼看呢?是每個小眼睛都看到一個小形象,合成一個大形象?還是每個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個完全形象?捉摸不出來。凡是複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麻蒼蠅也是複眼,你走近蜻蜒和麻蒼蠅,還有一段距離,它就發現了,嘈—,飛了。我曾經想過:如果人長了一對複眼?還是不要!那成什麼樣子!
螞炸河北人把尖頭綠螞炸叫“挂大扁兒”。西河大鼓裡唱道:“挂大扁兒甩子在那荞麥葉兒上”,這句唱詞有很濃的季節感。為什麼叫“挂大扁兒”呢?我怪喜歡“挂大扁兒”這個名字。我們那裡隻是簡單地叫它螞炸。一說螞炸,就知道是指尖頭綠螞炸。螞炸頭尖,徐文長曾覺得它的頭可以蘸了墨寫字畫畫,可謂異想天開。尖頭螞蚌是國畫家很喜歡畫的。畫草蟲的很少沒有畫過螞炸。齊白石、王雪濤都畫過。我小時也畫過不少張,隻為它的形态很好掌握,很好畫,—畫紡織娘,畫帼帼,就比較費事。我大了以後,就沒有畫過螞炸。前年給一個年輕的牙科醫生畫了一套冊頁,有一開裡畫了一隻螞炸。螞昨飛起來會格格作響,不知道它是怎麼弄出這種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