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在古代,皇上想要臨幸宮女,宮女可以拒絕嗎
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的皇帝可以說是掌握着最大的權利,皇宮的文武百官都直接受皇帝的命令與安排。當然皇宮裡面的宮女也是要服從皇帝的命令。
皇宮裡面有數不清的漂亮的宮女,按照當時的規律,并且也為了皇室的權利與權威,也隻有皇帝可以臨幸宮女,并且在皇帝臨幸完了一個宮女之後,一般都要給這個被臨幸的宮女一個名分的,這樣也屬于給這個宮女一個交代了。
影視劇中都說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人,其實這也隻是一個籠統的數字罷了,可能也要帶上那些宮女吧。
當然,如果那一個宮女被皇帝注意到了,皇帝想要臨幸她是完全可以的哦。舉個例子,在甄嬛傳中,如果雍正皇帝在後花園賞花的時候突然被一個氣質好,相貌好的宮女吸引到了,雍正皇帝完全是可以憑借着自己的權利去獨寵這位宮女的,甚至可以把這位宮女封為自己的妃子也不為過,更不要說隻是簡簡單單的臨幸了。
在中國曆史上,就是這樣,皇帝就是天,完全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情,如果皇帝想要臨幸宮女,宮女是不可以拒絕的。你明白了嗎?
那些被君王意外臨幸的宮女們,她們下場怎麼樣
關于君王意外臨幸宮女這個問題,我隻能說電視劇這個電視劇比較假,誤導了你們。能夠被稱作意外的就是皇帝不清楚,這種在曆史上意外臨幸宮女的少之又少。
即使帝王喝醉了之後,也是會随時有太監跟在他的身邊。特别是皇帝行房事,都是有一個專門的太監負責記錄的,有些奇葩一點的朝代,皇帝房事會記錄的清清楚楚,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太醫還會根據這個冊子給皇帝調養身體,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怕妃子出軌。不然有人懷孕了并沒有與皇帝行房,那不是給帝王戴了綠帽嗎?
因為古代的親子鑒定沒有這麼先進。所以皇帝做了規定,隻要自己行房事都要做下記錄。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除非那個宮女長得特别漂亮,在喝醉之後,這個宮女負責服侍皇帝,君王特别動心,才有可能會臨幸宮女。
但是像這種喝醉的場景少之又少,古代的酒的度數本來就不高,要想喝醉那得喝多少。喝了這麼多酒,有的是貴妃和貴人來伺候,還輪不到一個宮女來照顧,為了安全,也會随便讓一個宮女在身邊伺候。
但是萬事也無絕對,有時候貴妃身邊的宮女特别漂亮。君王有時候想玩一下一龍雙鳳,隻有這種情況,但也都不屬于意外。這種情況一般就會冊封這個宮女為貴人什麼之類的。後宮的等級好像有一點多。至于到底是封個什麼等級,還得看皇帝的喜好以及這個宮女之前的表現。
曆史上的令貴妃,從開始就是一個宮女出生,但她能夠被皇帝臨幸,除了她本身漂亮的原因以外,還是借着皇後的方便,不過她能成為貴妃也是憑借他的手段一步一步的爬上去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為了生存,很多宮女都會避免意外被皇帝臨幸,畢竟有時候皇帝隻是一時興起,如果有嫉妒心特别強的皇後貴妃。那麼這個宮女基本上就會涼涼。特别是那種皇後貴妃沒有懷孕,但宮女出生的卻懷孕了,這種沒有過人的手段,基本上就是等死吧。
古代宮女被皇帝臨幸後再抛之腦後,會有怎樣的下場呢
明朝萬曆皇帝的王恭妃就是這麼一個被皇帝臨幸後抛之腦後的宮女
王氏出生于中下級軍官家庭,萬曆初年,朝廷為明神宗朱翊鈞在民間大範圍選美,當時年僅13歲的王氏也被選入宮中,隻不過沒能進前三名,落選的王氏就留在了宮中當了宮女。
王氏雖然落選,但是還是較為出色,所以被分到了慈甯宮侍候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後,萬曆九年(1581年),萬曆皇帝到慈甯宮給太後請安,見到王氏一時興起,把王氏拉到一個房間就臨幸了她。
要說萬曆皇帝真是典型的渣男,把王氏臨幸了就翻臉不認人,居然将這事隐瞞起來,即沒跟人說,也沒冊封,就連寵幸後該給的賞賜都沒有,這在宮中找誰說理去?
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王氏跟朱翊鈞就這麼一次,居然懷上了,肚子一天天大了之後被李太後發覺了,李太後就追問王氏怎麼回事,王氏哭着說了被萬曆皇帝臨幸的事,李太後就把朱翊鈞叫來,這個混蛋皇帝還不承認,想賴賬,你說你賴賬這不是要把人逼死?在宮裡不是被皇帝臨幸大了肚子,那還有什麼活路?
幸好李太後英明,命人拿來皇帝的《起居注》,查一下皇帝當天的行蹤,都能對的上,這下萬曆皇帝才不得不承認,李太後要萬曆皇帝給王氏一個位份,朱翊鈞還說王氏隻是個宮女太擡舉了,在李太後的堅持下,王氏才被封為恭妃,萬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王氏生下一男,就是後來的明光宗朱常洛。
生下庶長子的王恭妃母子生活的并不如意王恭妃生下朱常洛并沒有得到萬曆皇帝的歡心,對于萬曆皇帝來說,王氏隻不過是他一時興起而已,如果不是有李太後,王氏在宮裡必定生活的很慘,有可能連性命都不保,萬曆皇帝後宮中所寵愛的是鄭貴妃。
鄭貴妃姿色嬌媚,生性活潑,萬曆皇帝對她情有獨鐘,萬曆十四年(1586年),鄭貴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萬曆皇帝愛屋及烏,對朱常洵特别寵愛,這就有了明朝出名的國本之争。
按照宗法皇太子應該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因為萬曆皇帝的皇後沒有生育嫡子,作為庶長子的朱常洛應立為皇太子,但是萬曆皇帝卻有意立朱常洵為皇太子,這樣圍繞着冊立皇太子的問題,大臣們與萬曆皇帝鬥了十五年。
朱常洛的母親王恭妃不受萬曆皇帝的寵愛,連帶着朱常洛也不得歡心,朱常洛身為皇子,到了13歲才開始讀書,這還是在大臣們一再請求之下才被允許,要不然朱常洛差點成了文盲。
萬曆皇帝與大臣們因為國本之争鬧得滿城風雨,最後李太後看不下去了,親自出來幹預,問萬曆皇帝為什麼不立庶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萬曆皇帝說:“他是宮女生的。”李太後聽後大罵道:“不要忘了,你也是宮女生的”。萬曆皇帝聽後羞愧萬分,最後才迫不得已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但是因為萬曆皇帝的寵愛,朱常洵一直住在宮裡,直到李太後施壓才搬到封地。
朱常洛雖然被立為皇太子,王恭妃也被進封皇貴妃,但是日子一樣不好過,因為立儲這件事,萬曆皇帝對王恭妃從無感升為厭惡,盛寵的鄭貴妃對王恭妃更是恨透了,視她為眼中釘,使盡各種手段排擠和虐待王恭妃母子,萬曆皇帝卻不管不顧,兒子當了太子,王氏反而被幽禁在深宮中,無人問津,受着迫害,整整十年不能與兒子見面,在她身患重病的時候,萬曆皇帝也沒去看她。
直到死之前太子朱常洛請求才見到了母親最後一面,當朱常洛趕到母親居所時,景陽宮門窗深鎖,當朱常洛見到母親的時候不禁悲從心起,此時王恭妃的眼睛已經哭瞎,母子兩抱頭痛哭,因為有鄭貴妃的眼線,母子兩隻敢相對而哭,不敢說話,王恭妃在宮中苦熬了近30年,卻始終沒有盼到出頭之日,更别說死前見上萬曆皇帝這個丈夫一面。
王恭妃的身後事也不順當作為一名宮女被皇帝臨時起意而寵幸了一次,王氏悲慘的人生從生到死,王恭妃死後,萬曆皇帝對她的喪事并不放在心上,一點舊情都沒有,打算将王恭妃草草安葬了事,最後還是群臣極力上谏,萬曆皇帝才同意按品級下葬,可是因為一再拖延,等王恭妃下葬棺椁都已經停放了十個月,加上天氣炎熱,可想而知王恭妃的屍體早已腐爛不堪。
萬曆四十年七月十七日(1612年),王恭妃才被下葬到明十三陵陵區内東井左側的平岡地,而随葬品少的可憐,棺内除了為數不多的絲織品,隻有幾枚銀錠和一些銀制品。不派人守墳也不撥給守墳的費用,直到後來發生“梃擊案”,為替鄭貴妃開脫,平息輿論,才撥給守墳人和守墳費用。
萬曆皇帝駕崩後,朱常洛即位,想着給母親追封皇後位的,隻可惜才當了一個月皇帝就死了,直到王恭妃的孫子明熹宗即位,接着他父親的遺诏,追封了祖母王恭妃為孝靖皇太後,從東井把棺椁遷來,與萬曆皇帝和孝端皇後一起葬入定陵,并補充了三箱随葬品。
王恭妃可以說是宮女被皇帝臨幸後抛之腦後的典型,皇帝臨幸又抛之腦後,基本上就是對這個宮女沒什麼感覺,所以下場一般都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