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有心計的有哪些(古代妃子有心計的有哪些名字)

biang 中華百科 922

本文目錄

  1. 《甄嬛傳》中幾位妃子,你覺得誰是最有心計的
  2. 古代嫔妃侍寝都有哪些規矩呢
  3. 後宮群人物有哪些
  4. 中國古代十大奇女子是哪些

《甄嬛傳》中幾位妃子,你覺得誰是最有心計的

甄嬛,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點小心思。

讓人寒心

他是好人,從不會傷害人。可是她傷害了溫實初。除了初戀,她幾乎與任何人都相配。隻說一個到了淩雲峰,甄嬛決定回宮,求溫實初幫忙。溫實初說萬無一失,一旦發現就是死路一條。

就在這五十多集的時候,溫實初幫了甄嬛幾次,甄嬛心安理得也就罷了。也許她覺得這隻是“舉手之勞”。但是你想清楚了嗎,你肚子裡還有一個小肚子,混雜着王室血統是誅九族的大罪,你憑什麼要溫實初拿命陪你下注?是什麼原因?您可以這樣做,隻是因為您沒有放棄。

但是溫實初,他沒有。您放心吧,賭一把說不定會有個好結局。勝利,從此邁向人生的巅峰。失敗,而且不會更糟。但那溫實初呢?他并不像你那樣陷入低谷,他還能過得很好,還能養活家人。他有才幹和理想,有懸壺濟世的志向,他依然年輕,前途無量。

你們讓他拿生命,生命和你賭?任憑你聰明絕頂的洞察力,你能保證不冒風險嗎?一經東窗事發,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甚至連親族都有。沒有什麼所謂的,你要溫實初怎麼辦?即使是這樣,你還是會把人逼到賊船裡去,你對“實初兄弟”可真好。

道德綁架、情感綁架

請太醫幫忙沒問題,拉溫實初自立陣營沒問題,畢竟妃嫔都是這樣。可甄嬛壓根兒沒有和溫實初做過戰友。每一次求援,都要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那點微薄之情拿出來。他似乎并沒有借此束縛溫實初,而是飛走了。進食照片真難看。

尋求無度的,不知分寸的。甄嬛不隻是溫實初,更是甄嬛自己的命。必須溫實初幫她裝病,不管欺君之罪。心安理得地在淩雲峰享受他的照顧。最後一句話,“我懷着允禮的孩子,我要回宮,到黃桑那裡去。你們一定要幫助我,否則就是無視我們多年的情分.”?總之,如果溫實有九條命,那麼甄嬛就會得到八條命。另一個在眉姐姐那裡呢。

甄嬛,深宮不易,為自己着想沒有錯。但不要輕視他人,也不要輕視他人。這世界上肯對你真誠,全心全意為你,要知道,隻有這幾個人而已。隻有那個人才能不求回報。從來不拖泥帶水的,就是這樣一個人。永遠守護着你的,還是那個男人。但你隻是在利用他。

價值觀不同

因此說,隻有不同的人生哲學,不同的價值觀,才能做出不同的選擇。有些人為了生存,有些人為了内心的安定,本無對錯,也不分高下。甄嬛堕入宮廷,這一點大家在《甄嬛傳》中可能很難理解,因為人家的後半生基本上是要風雨飄搖,真正的勝利者。

但從《如懿傳》中可以看出,她仍然是一名失敗者。一則,她變得利益至上,因而患得患失,口頭禅常常是“皇帝這是當務之急”“哀家手中一定要有個阿哥”“皇帝和哀家又疏遠了”“畢竟不是親生的”“後宮還是要有些自己的人”…另一方面,由于權力不夠,甄嬛也無法避免某些悲劇。為兩個女兒着想,真是太周到了。你們可以看出,原來無所不能的甄嬛,也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甄嬛入宮以後,大多是順風順水,所以觀衆看的可能也就沒有危機感了。那宮中是什麼地方呢?有食物的地方。每個步驟都是生死攸關的,錯的一步就會翻來覆去,步步為營就會步履維艱。初出茅廬避寵入宮,若溫實初不幫甄嬛,甄嬛要麼得寵被人針對,要麼揭發欺君的罪行,多半沒有好下場。

舒痕膠一事,溫實初提醒甄嬛停止服用舒痕膠,提防安全隐患。若不是這樣,甄嬛喜歡舒痕膠,時間久了絕對有不育的危險。這樣的種種,也許溫實初似乎隻是一個小幫手,但他卻一直實實在在的在護着甄嬛的命,一直。假如甄家還有救命的恩典給溫家,那麼,溫實初早就有這個恩典了。

古代嫔妃侍寝都有哪些規矩呢

古代皇權社會,皇帝後嗣血脈乃是關乎國家興亡的大事,因而從侍寝人選到侍寝流程均有相關制度,皇宮中甚至專門有部門負責此事。此外,古代極為重視綱常倫理,皇宮之中尤為如此,曆朝曆代嫔妃侍寝,“禮”均占據着極為重要的分量。

侍寝人選,清朝以前皇帝随心所欲,清朝時期首創翻牌子

古代,除了少數帝王之外,大部分帝王的後宮都極為龐大,更有甚者多達數千上萬人,如此龐大的後宮規模,要挑選侍寝嫔妃乃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情,與清朝的翻牌子制度不同的是,清朝以前有不少皇帝都玩出了新花樣。

1、輪流侍寝。這是一種較為公平的侍寝制度,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按照位分的高低,前半月由低到高輪流侍寝,下半月由高到低進行侍寝,位分最高的皇後可以在十五、十六兩天獨占。不過,這種方式雖然看似公平,但卻因限制太過嚴格,因而少有皇帝會遵守。

2、羊車望幸。這是晉武帝司馬炎發明的一種方法,也就是用羊車載着自己在後宮的小路上漫無目的遊蕩,羊車停在誰的門前,便由誰來侍寝。這種方式在南北朝時期廣為流傳,南朝宋文帝也曾采用這種方式。

△羊車望幸

3、锉角媒人。這是唐玄宗發明的一種方法,他每天将嫔妃集中在一起,然後讓他們投骰子,投中者中最優勝者,便由其當夜侍寝。而在私下裡,宦官将這種骰子稱為锉角媒人。

4、蝶幸之法。春秋季節,唐玄宗會令後宮女子們在門前栽花,玄宗自己則追着蝴蝶遊走,蝴蝶落在誰的門前,當晚便留宿在該嫔妃處。不過,自從楊貴妃入宮之後,由于她獨寵後宮,以上兩種方式便都不用了。

5、風流箭。這是唐敬宗發明的一種方式,以皮竹做弓,紙做箭,紙中間密貯龍麝末香。嫔妃們聚集在一起,唐敬宗射出一箭,中箭者不僅毫無痛楚,且濃香觸體,并由被射中的嫔妃侍寝。

6、挂燈籠。這是明朝的規定,每當天色漸黑時,嫔妃們便會在所住宮門之前,挂起兩隻紅紗燈籠。皇帝選擇到某處留宿之後,該宮門上的燈籠便會被卸下來,表示皇帝已經選定了侍寝的妃子。于是,負責巡夜的内監,便會傳令各宮卸燈寝息。

7、翻牌子。這是清朝特有的方式,後宮每個嫔妃都有一塊綠頭牌,牌面上是該妃子的姓名。備晚膳時,敬事房太監太會初步拟定一個名單,将十餘塊或數十塊綠頭牌放在一個大銀盤中,謂之膳牌。皇帝晚膳用完,太監舉盤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沒有興緻,則說聲“去”。若有所屬意,就揀出一塊牌,扣過來,背面向上。

以上便是古代帝王選擇侍寝嫔妃的方式,總體來說清朝以前的皇帝大多随心所欲,這導緻很多嫔妃入宮多年卻始終得不到寵幸,甚至連皇帝都忘記了她的存在。而清朝的翻牌子卻能有效避免這一點,畢竟司禮監會根據侍寝記載率先選擇一定的範圍。

後宮群人物有哪些

1、正一品官職名稱:大長公主、長公主、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公主。從一品官職名稱:郡主

2、正二品官職名稱:昭儀、昭媛、充儀、充容、充媛、淑儀、德儀、婉儀、芳林

3、正三品官職名稱:婕妤、良娣

4、正四品官職名稱:美人、良媛

5、正五品官職名稱:才人、承徽、尚宮、尚儀、宮正、女史

6、正六品官職名稱:寶林、司記

7、正七品官職名稱:禦女、昭訓

8、正八品官職名稱:采女

9、正九品官職名稱:奉儀另外不列品級:宮女、民女

擴展資料

毒婦、呂雉:漢高祖後,高祖死将其寵妃戚夫人灌啞藥,熏聾耳,挖眼,割四肢舌頭,扔入茅坑,稱“人彘”連其親兒子都看不下去。

韋後,與其女安樂公主合謀殺死親夫中宗李顯。蕭皇後;命犯桃花的人,先後是隋炀帝的皇後,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以及李世民的昭容。

傳奇人物:王志;漢武帝劉徹的母親,工于心計,原嫁金家,生一女後改嫁景帝。羊獻容:前趙劉曜皇後,是中國曆史上唯一曾為兩國皇後的女人,晉懷帝即位後被尊為惠皇後,前趙封号為獻文皇後。

中國古代十大奇女子是哪些

一、蘇小小

江南自古多名妓,錢塘的秀山媚水就曾經育出過不少才貌俱佳的青樓紅顔,南齊蘇小小就是其中的一個。

蘇小小出身于錢塘一戶殷實人家,她家先世曾在東晉朝廷為官,晉亡後舉家流落到錢塘。蘇家利用随身攜帶的金銀珠寶為本錢,在錢塘作買賣。

到了蘇小小父母這一代,已成為當地的富商。蘇小小是父母的獨生女兒,所以自小被視為掌上明珠,因長得玲珑嬌小,就取名小小。

蘇家雖是商賈之家,但沿襲了祖上香書遺風,聰明靈慧的蘇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可惜好景不長,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就相繼謝世,蘇小小失去了依靠,仍住在城中舊院裡,睹物思人,易引起傷感的情緒,于是變賣了在城中的家産,帶着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

事情傳開後,錢塘的仕宦客商、名流文士都慕名來西冷橋畔造訪。然而蘇小小卻愛上一個名門公子阮郁,倆人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萍水姻緣畢竟缺乏根基,半年之後,阮郁的父親在建康聽到兒子在錢塘與妓女混在一起的消息,立即派人把阮郁叫了回去,嚴加看管在家中,不許他外出半步。

阮郁走後,蘇小小在家閉門不出,整日仰頭企盼,等待情郎的歸來。一個月過去了,不見情郎的蹤影;一年過去了,連一點音信也沒有。

蘇小小由渴望、失望到絕望,終于病倒在床上。此時卻遇一書生--鮑仁,上京赴考,無奈盤纏短缺,無法成行.蘇小小變賣首飾,傾囊相助.就在次年春上,蘇小小受了些風寒,因調治不及,加之心境憂郁,年僅二十四歲的她竟就這樣香消玉殒,魂飄九霄了。

這時鮑仁已在京城金榜題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錢塘,專門趕到西冷橋畔答謝蘇小小,誰料卻正趕上她的葬禮。

鮑仁白衣白冠撫棺大哭,繼而遵照蘇小小對賈姨的囑托,把她安葬在離西冷橋不遠的山水極佳處,墓前立碑,上刻“錢塘蘇小小之墓。”

後來,諸多到錢塘的文人騷客都自願到蘇小小墓前憑吊,于是當地人在她的墓前修建了一個“慕才亭”,為來吊唁的人遮蔽風雨,亭上題着一副楹聯:

千載芳名留古迹,六朝韻事著西冷

二、薛濤

大唐三百詩三百,不長傳奇,唯一的一朵叫薛濤。

在唐朝,歌舞坊很多。一個弱女子,歌舞坊的日子是不是一種煎熬,我不知道;我隻知道,“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歌兒就在耳邊溫柔地飄。

在唐朝,女道士很多。沒有作過道士,那女子一定很沒面子。是因為這個,你才做了道士?我不知道。我隻知道,貴妃開先例,時人争仿效;時髦且走紅,似花枝頭俏。

在唐朝,詩人就更多。你的詩人價格也一定不會太高,就像今天,依然有人在說,你的詩好的不多,雖然流傳下來的不少。我不想争辯,不管怎麼說,能流傳就好。

薛濤啊,而今詩歌做了棄婦,一個小詩人突然想與你唠叨。作為同道,他不想做田洙,但知道有你秉燭夜談,那日子一定不叫日子,叫快樂萦繞。

三、李師師

詩曰:

嚲眉鸾髻垂雲碧,眼入明眸秋水溢。鳳鞋半折小弓弓,莺語一聲嬌滴滴。

裁雲剪霧制衫穿,束素纖腰恰一搦。桃花為臉玉為肌,費盡丹青描不得。

說的正是李師師的美貌。

在《水浒》裡頭,宋江為了招安大計,竟去求李師師,代為引見給當朝皇上徽宋,從而讓李師師和梁山泊上百條好漢一樣名聲大噪。甚至于,老百姓們知道李師師而不知有蕭讓、樂和這些沒有象李逵那樣更易出名地專攻打殺卻比李師師更精于彈唱雕刻書法等藝術細活的好漢們。

上述也許隻是評書藝人為了吸引觀衆而編造的素材,但李師師迷倒了宋徽宗卻是真的。本來就笃信道教且癡于書畫而沒有好好做皇帝的徽宋就又多了一項業餘愛好——逛窯子(當然是微服私逛了),終至北宋滅亡。

據說,李師師還迷倒了朝中寵臣、宋詞好手——周邦彥,以至于徽宗醋意大發,硬是将周好手外貶了事。

另外,還有傳聞,李綱主持東京保衛戰時,李師師有過将全部家财捐贈出來助宋軍抗金的義舉。如此,将她排在第四位,就更沒人有意見了吧?

四、梁紅玉

梁紅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宋徽宗崇甯元年,祖父與父親皆武将出身,後征方臘戰敗獲罪被殺。紅玉由此淪為為官妓。與韓世忠識,相惜,婚之。宋金交戰,梁紅玉親自參與并獻計,以少于敵軍十倍的兵力困金兀術于黃天蕩達四十八天之久。

由此名震華夏,威揚夷狄。後來韓世忠、嶽飛、劉俊三路北伐,梁紅玉随率一女兵隊伍,屢敗金人、屢立奇功。試問這樣一位不輸須眉、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第一的名頭,舍她其誰?

五、陳圓圓

、陳圓圓,雖遠不如梁紅玉英姿飒爽,但她以她的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傾倒了大順王朝,也傾倒了許多年後的無數的男人,傾倒了将她排在名妓第二位的我。即便李自成不敵悍滿,但吳三桂若不投降多爾衮,滿人最少要晚入關幾十年。

所以說,陳圓圓以她個人魅力的影響着别人而改變了曆史。在随後的日子裡,身負國賊之名的吳三桂以陳圓圓作為精神支柱,自山西,渡黃河、入潼關、克西安、平李闖、定雲南、驅永曆,可謂風塵仆仆,東征西伐,為清廷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六、柳如是

明末清初名妓,生于1618年,本名楊愛,一說楊朝,楊影憐。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

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涯.柳如是愛戀過江南正義人士宋徵輿、陳子龍,但是,情場履受挫折,極不如意。

後嫁予東林領袖錢謙益,是常熟著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馳名文壇,家中府第連雲,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财力雄厚。因被指控納賄舞弊,革職在家已十二年。

當時,錢已六十歲,早年也是功名事業心極重之人,滿懷匡濟澄清雄心壯志,隻是宦途坎坷,叠遭大挫,才變得消沉頹放,終日在秦樓楚館中廝混,結果得了個“東林浪子”的外号。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農民軍**明朝**。

這場事變,倒是折騰出錢謙益幾分血性來,積極參與到反清複明鬥争中去,家中資産幾乎用盡。錢謙益85歲因貧病交加死于家中,時柳如是不足五十歲,錢謙益的喪事由她一手操辦。

但錢謙益屍骨未寒,族人就眼紅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負柳如是是個女流,就結夥聚衆鬧起事來。原配陳氏等失寵多年,早對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門叫罵不絕,千兩銀子散光了,衆人還是喧集如故。

柳如是氣得發抖,在安排好錢謙益的後事和懲辦鬧事一班人的計策後,懸梁自盡,這一年,柳如是49歲。

一代風流,玉殒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七、董小婉

較之上面兩位,董小婉的名氣似乎還要大些。作為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或《七劍下天山》中冒浣蓮她媽,這點滴之無絲毫炫耀之處的“資本”倒是可是忽略不計了。

作為清朝四大疑案之首的“順治出家”的第一号女主角,傳聞(真實性未必遜于正史)董小宛為冒辟疆小妾,被洪承疇獻給順治為妃。後董小宛被皇太後賜死,順治轉而消極厭世,竟去五台山出家為僧。

如果是這樣,即順治繼續在位的話,那麼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且十分兒女情長的他會象他的兒子玄烨那樣果斷作出裁撤三藩、會收台灣後聽施琅苦勸力排衆議而堅定不放棄台灣、會對沙俄、回疆、準噶爾采取強硬措施而維護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并保持其穩定昌盛嗎?我看未必。所以,換個角度并大而言之,董小婉改變了曆史。

當然,如果有異議者,偏要認為頭天上早朝時神态還正常身體還健康第二天早上宮中養心殿卻突然傳出其死訊直到下葬群臣都沒有見過其遺體的順治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且與董小婉沒關系的話,那就另當别論了。不管如何,董小婉卻真的是借此而更加有名了

八、李香君

李香君體态嬌小玲珑,膚色瑩白如玉,綽号“香扇墜”,在秦淮八豔中,她沒有顧橫波、陳圓圓那樣的豔麗妩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聲譽。

她忠于愛情,矢志為侯方城守貞;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铖面前公然唱出“于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甯不教須眉愧煞。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九、賽金花

賽金花的魅力在于:當與賽金花同時代的慈禧高坐廟堂讓她的大臣們白天跪倒她的三寸小腳跟前時,賽金花卻接着側卧暖床讓這幫人晚上繼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連李鴻章這個國家“上梁”都難以幸免,其它那些衙門裡的“下梁”們就可想而知了。

什麼封疆大史德曉峰對賽金花是一見“重”情,什麼戶部尚書立山以千兩紋銀買與賽金花“來日方長”等等。然而,賽金花最重要的一位情人卻是與她的首任丈夫兼狀元公洪鈞出使歐洲四國的時候認識的德國駐俄陸軍中尉瓦德西。

若幹年後,時任聯軍司令的瓦德西率領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時,賽金花以舊情人的身份力促瓦德西整饬紀律,制止士兵淫亂搶掠,大量保全北京城百姓們的生命财産,并使北京城的治安保持了良好的狀态。以緻于有詩雲:“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争傳賽金花。”

另外,賽金花對當時和議的達成,八國聯軍退出北京城一事出力尤多。以緻于成了:朝局之轉變,民生之利鈍,不在衮衮諸公之手,而系在一妓女手中。真是千古之未有、世界之奇談。

賽金花一生中嫁過三人:先嫁同冶年間狀元公洪鈞,後嫁滬甯鐵路總稽查曹瑞忠,最後嫁的是民國政府參議員的魏斯靈。魏斯靈死後,為魏家所逐,閉門寡居,凄苦度日十五年餘。死後,家鄉人集資了其後事。

這真是:"救生靈于塗炭,救國家如沉淪,不得已色相犧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頌;乏負廓之田園,乏立錐之廬舍,到如此窮愁病死,無兒來哭,無女來啼。"

十、小鳳仙

小鳳仙生于貧苦家庭,根紅苗正,對封建社會資本主義有天生的階級仇、民族恨,為了實現山青青,水碧碧崇高的革命理想,忍辱負重,投身于妓女行業,為什麼,一輩子,在鄉下當農婦,能幹出一番革命事業嗎?不能!

小鳳仙此時也随革命滾滾洪流,來到了北京,在作為紅燈區的八大胡同陝西巷“雲吉班”挂牌上崗。八大胡同在當時可謂譽滿京華,盡管是紅燈區,但政府高官雲集,妓女跟高官,而且是現任的高官關系十分密切。

洪憲帝制時,“娼妓請願團”與“六君子請願團”赫然同列,便是例證。這下知道了吧,小鳳仙為什麼要進京當妓女,是因為一輩子在家當農村婦女,是見不到的什麼大人物的,隻有在做了妓女之後才能見到,小鳳仙在挂牌上崗後,就見到雲南都督蔡锷将軍,這下好了,人生難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難覓,彈琴吹箫,小鳳仙欣喜若狂找到真正的革命對象了。

蔡锷戰後赴日本就醫,不治逝世。“九萬裡南天鵬翼,直上扶搖,憐他憂患餘生,萍水相逢成一夢:十八載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顔色亦千秋”。

小鳳仙靜坐船頭,憤撥瑤琴,思念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頌如歌如贊禮,贊的是将軍拔劍南天,我願作長風繞戰旗”。小鳳仙如泣如訴如悲啼,投湖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