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經曆了哪些困難(革命先烈的艱辛)

biang 中華百科 686

本文目錄

  1. 緬懷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内容有哪些
  2. 革命烈士有哪些代表人物
  3. 關于緬懷先烈的歌曲有哪些

緬懷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内容有哪些

1、紅色傳承要求我們理解共産黨的紅色精神,更讓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紅色精神是具有跨越時代的精神品質,可以成為新時代的價值走向,可以具有普世價值的光芒。

2、以紅色作為時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務實的落點在于教育.呼喚有志青年憂國憂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在那美麗的藍天之,是五星紅旗在迎風飄揚,莊嚴的旗幟閃耀着正義的光芒。

3、堅持紅色傳承,就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紅色基因新的時代養分。紅色基因産生于革命戰争年代,是革命戰争年代的産物,盡管有其固有的“内核”和不變的“根本”,但是它并不是保守僵化、一成不變的,而是随着實踐的發展不斷與時俱進,豐富發展的。

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黨史故事,唱響傳播紅色文化的時代強音。在悲壯的湘江戰役中,紅軍将士踐行着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多于我軍數倍的敵軍進行了浴血奮戰。紅34師全體将士舍命阻擊,師長陳樹湘斷腸明志。

戰士們的舍生取義彰顯出紅軍将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氣概和鐵血救國、正義事業必勝的英雄信念。湘江戰役的故事蘊含着偉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紅色文化,是今天開展紅色教育的寶貴資源。講好湘江戰役故事,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

引導大學生學習、傳播和繼承紅色文化、紅色精神,有助于展現地方黨史、凝聚民心,有效抵禦曆史虛無主義的侵蝕。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從而激發全體師生的愛黨愛國之志、增強奮進奮發之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革命烈士有哪些代表人物

1、孟起安

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後,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鬥争,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後任五抗會主任。

194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幹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

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鬥争。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衆開展遊擊鬥争。由于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後港,不幸被捕。

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甯死不屈,堅持獄中鬥争。

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杆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内),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家夥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産黨萬歲!”倒在血泊中。

2、王璞

王璞從小跟随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着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着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裡。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

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衆開了槍,制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衆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衆,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号,并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号。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闆,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于中國革命博物館。

3、劉傳文

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

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辍學,爾後,跟他叔父劉鏡淵(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麼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

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後,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後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于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

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霭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後,英勇善戰,用心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後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于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衆,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後,他又到羅崗霞岚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岩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後,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雲當。他以前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

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因此,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随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後,興甯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部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将傳文老屋内的賞田三鬥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标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畲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

前進,由于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後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4、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蕩”。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鄉幹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将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共産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産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将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産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将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5、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遊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着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曆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後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産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産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隻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僞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僞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鬥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镪水毀屍滅迹,時年29歲。

關于緬懷先烈的歌曲有哪些

1)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

歌手:胡松華

2)歌曲:英雄贊歌

歌手:張映哲

3)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手:兒童歌曲

4)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5)歌曲:紅星閃閃

拓展資料

1)1963年,全國掀起了向雷鋒學習的高潮。《唱支山歌給黨聽》就是在這次高潮中産生的一首優秀歌曲。它的歌詞節錄于《雷鋒日記》,是雷鋒從報上摘記的一首詩,作者為陝西銅川礦務局焦坪煤礦的職工姚曉舟(筆名蕉萍)。作曲家朱踐耳将其譜成山歌風味的獨唱曲,作為故事片《雷鋒》的插曲,由胡松華首唱。

紅色影響:這是一首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訴求十分強烈,凡有過相似經曆的人,都能産生強烈共鳴。經農奴出身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瑪再度演繹,很快流傳全國,幾十年久唱不衰。

2)是出現在電影《英雄兒女》中的一首歌曲。相關劇情是:王成英勇犧牲之後,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王芳得知哥哥王成壯烈犧牲後,想以歌唱的方式緬懷并寄托自己對哥哥的思念和崇拜。當她在創作中遇到困難時,部隊首長也介入到歌曲的創作中,《英雄贊歌》在曲折中誕生。張映哲同志是歌曲原唱。

3)《歌唱二小放牛郎》。抗日戰争時期,在河北省涞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姓閻,因是村中的孩子王,所以稱為王二小。據當時晉察冀軍區一軍分區司令楊成武回憶,王二小與一軍分區的一個連長關系很好,涞源縣當時屬一軍分區。

王二小犧牲時才十三歲,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

幹部和老鄉因此脫離了危險,英勇犧牲的王二小事迹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着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4)《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作于1956年,是電影《鐵道遊擊隊》的插曲。該電影反映抗日戰争時期,活躍在山東棗莊臨山一帶的鐵道遊擊隊的戰鬥生活。曲作者運用山東民歌中富有典型意義的音調創作了這首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現了遊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的堅強革命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随着影片的放映,這首歌曲赢得了廣大群衆的喜愛,在全國傳唱幾十年而不衰。

5)《紅星閃閃》(RED STAR ROGUE)是一首歌曲,被多數的群衆和兒童翻唱過,是一首很老的歌曲,是為了紀念毛主席,閃閃紅星傳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