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土庫曼斯坦的地獄之門來自哪,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神奇的大自然中令你想不到的事不盡其數,特殊事物的出現讓人們重新審視了自然界和自己。一般在讀者心目中,地獄之門代表着死亡大門的打開。而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并非如此,這扇神奇大門的打開,在當時震驚了整個世界,直到現在也沒有人可以讓它關閉。
在土庫曼斯坦的卡拉庫姆大沙漠中部,有一個大火連綿燃燒、直徑約70米的大隕坑。一次意外的探測,讓蘇聯人發現了這個地方。大坑的出現是由于蘇聯的地質學家人為原因所造成的。神奇的是,坑内燃燒的大火46年從來沒有熄滅過。這一現象讓人歎為觀止,并把這個人造大隕坑稱之為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
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所處的地方原先是一個天然氣田。1971年,蘇聯地質學家在進行鑽探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充滿天然氣的地下洞穴。達瓦劄是這的一個村落,它的附近地區有豐富的天然氣,還有3個天燃氣坑。地質學家為了更好的利用這片資源,經過商議後決定在這裡開鑿天然氣。
在開鑿過程中,由于鑽探設備的崩塌,形成了一個直徑約70米的大坑。他們怕坑中有毒氣體釋放出來危害人類,地質學家們最後決定點燃漏出來的天然氣,大火開始連綿不斷的燃燒。直到現在,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大火整整燒了46年卻還沒有熄滅,讓很多人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
地表大火的持續燃燒,根本火源就是天然氣地下火沒有撲滅。他們開始想通過打一口井來讓大量氣體彙集其中,但這需要大量的儲備設施,是很難實現的。後來,使用了很多常規手段後都沒有将火撲滅。一次的探讨中,蘇聯人決定将一枚當量30千噸的核彈在地下引爆,并成功閉鎖了油氣井,火坑靜靜的燃燒,以防不必要的爆炸發生。
站在很遠的地方,你就會看到前面的熊熊烈火進入眼簾,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超高溫大火的存在,讓人們從來不敢靠近它,沒有人的前往,當然也沒有人來探究過這個火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們隻能在心中大體的猜想這個大火坑的樣子。
地獄之門的存在吸引了很多探險人士前來。2013年冬季,世界著名的冒險家喬治·康羅尼斯也想來見證一下這個從關閉的大門。他冒着超過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降30.48米進入了這個遍地是火苗的大坑中。幸運的是,他成功了,這一偉大的壯舉,讓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地獄之門的人,并用照片來講述了這個大坑的真實面貌。
當年物探隊在此地進行了多方位的探測,也想通過某些方法使火坑熄滅。擔心的問題太多了,讓他們無從下手,一方面要考慮到天然氣提爆炸該怎麼辦,有毒氣體冒出來怎麼辦;另一方面,這麼大的坑,釋放的天然氣該如何收集,這都是他們多不能解決的,才一直對大坑沒有采取應對措施。
這個火坑能持續燃燒究其根本還是有火源的存在,它的附近還存在着天然氣。但這是人們所不能開采的。人類的力量雖然很巨大,但也不能和大自然抗衡。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在以後的勘測中,我們不能隻顧眼前的利益。要做到三思而後行。
西伯利亞“地獄之門”是如何形成的
要搞分明這個問題,我們需求理解一下西伯利亞所處的天文環境。在人們的印象中,西伯利亞常常是荒蕪、甯靜和冰冷的代名詞,一到每年的秋冬時節,以至不斷到初春時節,由西伯利亞冷高壓所産生的冬季風,最遠能夠影響到中國的海南,以至菲律賓的呂宋島等地域。
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域面積最大的區域,它是由東西伯利亞山地、中西伯利亞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組成的,面積超越1270萬平方千米的寬廣地域。這一地域的“四至”來看,它東起傑日尼奧夫角,西至烏拉爾山脈,西南抵哈薩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北臨北冰洋,簡直全境在俄羅斯境内,相當于占了俄羅斯疆土面積的65%以上,可謂“巨無霸”。
從經緯度來看,西伯利亞屬于高緯度地帶,其中心坐标約為東經112°50'、北緯63°50',由于這一地帶緯度較高,取得的太陽熱量較少,因而氣候嚴寒,凍土和永凍土廣布。而題主所說的西伯利亞“天堂之門”應就是指巴塔蓋卡坑。巴塔蓋卡坑地處俄羅斯的維科揚斯克,這一地域緯度相對更高,且地勢相對平整,凍土層更為寬廣,由于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極端天氣增加等要素的影響,該地域的凍土層存在消融的現象,地表土層下沉而構成大大小小的坑洞,每年的雨季到來時則加速了凍土的消融使得坑洞面積擴展,因而也就有了巴塔蓋卡坑這個長約1600米、剩約100米的“天堂之門”。
不過,這個被稱為“地域之門”的巴塔蓋卡坑的構成完整是一種自然現象,而與它相距約11000裡之遙的土庫曼斯坦沙漠中的“地域之門”,則是由于人為緣由而惹起的。
土庫曼斯坦的地獄之門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土庫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庫姆沙漠中的達瓦劄鎮附近有一個地獄之門,它的火焰燃燒了幾十年,卻還是依舊熊熊大火,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它會保持一直燃燒?小編帶你探索它的神奇,了解它的形成過程。
達瓦劄是土庫曼斯坦阿哈爾州的一條村落,位于卡拉庫姆沙漠中部,在阿什哈巴德以北約260公裡。達瓦劄約有居民350人,絕大部份是塔克族(Teke)的土庫曼人,仍保持着半遊牧的生活方式。2004年Derweze村已廢棄。
達瓦劄附近地區有豐富的天然氣,有3個天燃氣坑。其中一個被點燃,被稱為地獄之門,一個水坑,一個泥漿坑。
1974年前蘇聯的一支鑽探隊和地理科學家在該地區鑽探天然氣資源,在探測的過程中,地下突然坍塌,留下一個直徑約50-100米的大洞,所有的設備都陷入一個巨大的地下洞穴中。
他們發現這個洞穴中充滿了天然氣,随時都有爆照的可能,所以沒有人敢靠近洞口去調查。他們還擔心洞穴中有有毒氣體存在,所有無奈之下點燃了洞口的氣體,但是40多年過去了,地獄之門一直處于燃燒的狀态,火焰也未曾熄滅。
1971年土庫曼斯坦的地質學家在勘探天然氣的時候發現的巨大洞穴,同樣也是為了防止有毒其他的溢出,在土庫曼斯坦政府的同意下對地獄之門進行燃燒,火焰一直持續要現在。地獄之門現在已經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地獄之門附近的村子都依靠這一個景點賺錢,幾年前,總統别爾德穆哈梅多夫總統曾下令熄滅那些詭異的火焰。
2013年冬季,世界著名的冒險家喬治·康羅尼斯冒着超過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降30.48米進入這個滿是火苗的大坑,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土庫曼斯坦“地獄之門”(The Door to Hell)的人,并發布照片向世人展示了其真實面目。
昆侖山地獄之門是怎麼形成的
昆侖山死亡谷令人望而卻步的昆侖山“地獄之門”昆侖山死亡谷,号稱昆侖山的“地獄之門”。相傳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甯願因沒有肥草吃使牛羊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昆侖山那個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這個谷地即是死亡谷,谷裡四處布滿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獵人的鋼槍及荒丘孤墳,向世人渲染着一種陰森吓人的死亡氣息。
西伯利亞“地獄之門”是怎麼形成的
實際上,被說地獄之門是有些誇張的。這是對不了解地獄之門來源即形成的誇張解釋!造成這個深坑的原因實際上是地質坍塌,但規模确實很大!例如,國内地質塌陷坑,例如煤礦開采區的塌陷或地下水的過度使用。塌陷區的大小為100米,但是這個西伯利亞“地獄之門”深坑确是太大了。
俄羅斯研究人員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這個巨大的神秘深坑可能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導緻的多年凍土層融化以至于中層坍塌所緻。
西伯利亞的Vikisk地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最近對深坑的調查顯示,大約20萬年前,土壤被永久凍土凍結,導緻全球氣候變化溫暖,所以該地區出現了許多深坑。
随着1960年代森林地面的清理,人們開始發現巴塔加卡深坑深坑的塌陷結構,此後溫度逐漸升高,深坑的塌陷逐漸擴大,永久凍土層融化,土壤層開始下沉。直到2008年的一次大規模的洪流使得這個地方的坑變得更深了。所以當地人隻敢小心翼翼地走近該地區。
其中一些被稱為是地獄之門的入口。但是對于科學家來說,隕石坑更是讓人害怕的。西伯利亞隕石坑是由永久凍土層(即連續兩年以上保持該狀态的永久凍土層)融化之後而形成的。總之就是,不規則的丘陵和洞穴地形被稱為熱熔岩溶地形。而西伯利亞“地獄之門”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導緻凍土層融化以至于中層坍塌所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