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吃動作的字有哪些(關于吃的動作詞的四字成語)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表示吃的動作字
  2. 用口做偏旁表示吃的動作。有哪些
  3. 2.寫出跟“吃的動作”有關的字
  4. 與吃的動作有關的字有哪些
  5. 跟“吃的動作”有關的字有哪些

表示吃的動作字

咀,品,咬,啃,嘗,吞,吸,吮,嗫。具體解釋如下:

一、咀:jǔ

咬碎食物。

二、品

1、物品:商~。産~。戰利~。

2、等級:上~。下~。精~。極~。

3、封建時代官吏的級别,共分九品。

4、種類:~種。~類。

5、品質:人~。~德。

6、辨别好壞;品評:~茶。這人究竟怎麼樣,你慢慢就~出來了。

7、吹(管樂器,多指箫):~箫。~竹彈絲。

8、姓。

品筆畫

三、咬

1、上下牙齒對着用力夾住或弄碎東西。

2、鉗子夾住或齒輪、螺絲等互相卡住。

3、指受責難或受審訊時牽扯别人(多指無辜的):反~一口。

4、話說得肯定:一口~定。

5、讀準字音;對字句的意思過于計較:~字清楚。~文嚼字。

6、狗叫:雞鳴狗~。

四、啃

一點兒一點兒地往下咬:~骨頭。~老玉米。~書本。

五、嘗

1、吃一點兒試試;辨别滋味:~~鹹淡。

2、經曆;體驗:艱苦備~。~到了體育鍛煉的甜頭。

3、曾經:未~。何~。

4、姓。

用口做偏旁表示吃的動作。有哪些

點偏旁是:灬漢字:點讀音:diǎn、diɑn部首:灬筆畫數:9筆畫名稱:豎、橫、豎、橫折、橫、點、點、點、點解釋:

1.細小的痕迹或物體:~滴。斑~。~子(a.液體的小滴,如“水~~”;b.小的痕迹,如“油~~”;c.打擊樂器演奏時的節拍,如“鼓~~”;d.主意,辦法,如“請大家出~~”;e.最能說明問題的關鍵地方,如“話沒有說到~~上”)。

2.幾何學上指沒有長、寬、厚而隻有位置的幾何圖形;兩條線相交處或線段的兩端。

3.數學上表示小數部分開始的符号(.),稱“小數點”,如“231.4”。

4.量詞,用于小的或少的:兩三~雨。幾~淚水。

5.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起~。極~。居民~。

6.項,部分,方面:優~。要~。特~。

7.漢字筆形之一(丶):~畫。三~水。

8.加上點子,引申為修飾:标~。評~。~綴。畫龍~睛。

9.使一點一滴地落下或發出:~種。~射(自動武器有間歇的射擊)。~眼藥。

10.一落一起或一觸即離的動作:~頭。~穴。

11.引火:~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查對:~數。~名。~卯(舊時稱官衙、軍伍卯時開始辦公、操練,官員查點人數)。

13.指定,選派:~菜。~将(jiàng)。聽衆~播。

14.指示,啟發:指~。~撥。

15.計時的單位:更~(分為五更,一更又分五點)。三更三~。鐘~。

16.污:~污。~辱(使受污辱)。

17.指正餐以外的暫時充饑,亦指糕餅一類的食物:~心(“心”讀輕聲)。~補(吃少量的食品解餓。“補”讀輕聲)。

18.同“踮”。組詞:1、點石為金2、文無加點3、點金成鐵4、裝點5、點綴

2.寫出跟“吃的動作”有關的字

跟“吃的動作”有關的字有:吞、啃

釋義:

一、吞

1.不嚼或不細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

2.兼并,侵占:吞沒(mò)。吞并。

二、啃

1、一點兒一點兒地往下咬:啃骨頭。啃老玉米。啃書本。

組詞:吞咽、吞吐、齧啃、啃聲、啃齧

詞語解釋:

1、吞咽

亦作“吞嚥”。咽下;不咀嚼而咽下。艾蕪《印度洋風土畫》:“麻面小夥子認真地說了之後,還吞嚥一大口唾液。”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多嚼嚼,不要囫囵吞咽。”

2、吞吐

言語支吾,含混不清。老舍《趙子曰》第二十:“作官的時候出鋒頭是心裡的勁兒,越吞吐掩抑越見長處。”

3、齧啃

啃咬。比喻破壞或折磨。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詩:“那些被烽火所齧啃着的地域,無數的,土地的墾殖者……擁擠在生活的絕望的污巷裡。”《新華文摘》1982年第9期:“絕望象耗子似的在齧啃他們的心,有的人忍受不了,呻吟起來。”

4、啃聲

出聲;說話。田漢《盧溝橋》第二幕:“成天成夜地在我們國土上實彈演習,還不許我們啃聲。”

5、啃齧

啃咬。比喻折磨。茅盾《追求》六:“然而無名的憎恨依然支配她。煩躁依然啃齧她的心。”

與吃的動作有關的字有哪些

嚼。

嚼拼音:jiáojuéjiào

簡體部首:口部

部外筆畫:17畫

總筆畫:20畫

繁體部首:口部

部外筆畫:18畫

總筆畫:21畫

五筆:KELF

倉颉:RBWI

鄭碼:JPXD

四角:62046

結構:左右

電碼:0920

區位:2932

統一碼:56BC

筆順:丨フ一ノ丶丶ノ丨フ丨丨一フ一一フ丶一丨丶

基本字義:

嚼jiáo

用牙齒咬碎:細嚼慢咽。味同嚼蠟。

嚼jué

義同(一),用于某些複合詞:咀嚼。

嚼jiào

〔倒(dǎo)嚼〕反刍,牛等動物把粗粗咀嚼後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裡細細咀嚼。

相關組詞:

咀嚼[jǔ jué]

(動)用牙細嚼食物。

咀嚼[jǔ jué]

比喻對事物反複體會:耐人~。

嚼舌[jiáo shé]

(動)搬弄是非或無謂地争辯:别背後~,有話當面說。

嚼裹兒[jiáo guor]

指生活費用:辛苦一年,掙的錢剛夠~。也說繳裹兒

嚼子[jiáo zi]

馬口中所含的鍊狀鐵片,兩端系上缰繩,以便駕馭馬匹。

跟“吃的動作”有關的字有哪些

跟“吃的動作”有關的字有:吞、啃

釋義:

一、吞

1.不嚼或不細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

2.兼并,侵占:吞沒(mò)。吞并。

二、啃

1、一點兒一點兒地往下咬:啃骨頭。啃老玉米。啃書本。

組詞:吞咽、吞吐、齧啃、啃聲、啃齧

詞語解釋:

1、吞咽

亦作“吞嚥”。咽下;不咀嚼而咽下。艾蕪《印度洋風土畫》:“麻面小夥子認真地說了之後,還吞嚥一大口唾液。”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三章:“多嚼嚼,不要囫囵吞咽。”

2、吞吐

言語支吾,含混不清。老舍《趙子曰》第二十:“作官的時候出鋒頭是心裡的勁兒,越吞吐掩抑越見長處。”

3、齧啃

啃咬。比喻破壞或折磨。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詩:“那些被烽火所齧啃着的地域,無數的,土地的墾殖者……擁擠在生活的絕望的污巷裡。”《新華文摘》1982年第9期:“絕望象耗子似的在齧啃他們的心,有的人忍受不了,呻吟起來。”

4、啃聲

出聲;說話。田漢《盧溝橋》第二幕:“成天成夜地在我們國土上實彈演習,還不許我們啃聲。”

5、啃齧

啃咬。比喻折磨。茅盾《追求》六:“然而無名的憎恨依然支配她。煩躁依然啃齧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