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下雨必先有雲。雲是接近地面的暖濕空氣上升遇冷後,裡面的水蒸氣凝結成的。雲裡的小水滴或冰晶逐漸變大以後,空氣支持不住了,落下來就是雨。可見,下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潮濕的暖空氣;二是空氣要有強烈的上升運動。夏天,我國經常刮從海上吹來的東南風,就把海上潮濕
的空氣源源不斷地送到陸地上來了。同時,夏天,正是太陽直射地面的時候,比哪一個季節都熱,接近地面的空氣也最熱,很容易發生強烈的上升運動。因此,夏天下雨的時候比較多。
夏天經常下的雨有四種:
1.北來的冷空氣跟南來暖空氣交鋒的時候,形成大片雲雨區下的雨。
2.接近地面的暖濕空氣急劇上升,形成雷雨雲下的雷雨。
3.由台風帶來的台風雨。
4.暖濕空氣受到山坡阻擋,順着山坡上升遇冷凝結成雲下的地形雨。
其中冷暖空氣交鋒下的雨最大,次數也最多,幾乎占全年下雨量的60%以上。
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也有南來的暖空氣,但是冬天北來的冷空氣還沒有完全撤退,很容易形成交鋒的場面下大雨。同時,夏天的天氣熱,空氣經常處在頭重腳輕不穩定的狀态之下,很容易沿着山坡上升,給地形雨創造條件。另外,台風和打雷閃電也是夏天的特産,别的季節很少。這樣一來,夏天的雨水就自然比别的季節多了。
版權聲明:本站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Wechat:1316747175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