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你欣賞過哪些古今名畫請把名稱寫下來。
《洛神賦圖》顧恺: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恺之繪制(宋摹),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詩”,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賦》了,顧恺之依據《洛神賦》,畫了流傳千古的名畫《洛神賦圖》,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洛神賦》原屬圓明園珍品,這幅畫現在有四個摹本,分别藏于遼甯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等處。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最早的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該畫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将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于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着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緻,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蒙娜麗莎》(意大利語:La Gioconda;法語:La Joconde;英語:Mona Lisa)列奧納多·達·芬奇:是文藝複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繪的肖像畫,其之代表作。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樣,常常被人審查、研究或是演繹。它的擁有者,法國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盧浮宮供公衆欣賞。它是直接畫在白楊木上的,面積不大,長77厘米,寬53厘米。畫中描繪了一位表情内斂的、微帶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稱作是“神秘的笑容”。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是意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畫面中的人物,以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收藏于意大利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最後的晚餐》取材于《新約聖經》,據《新約聖經·馬可福音》記載:耶稣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猶太教祭司長陰謀在夜間逮捕他,但苦于無人帶路。正在這時,耶稣的門徒猶大向猶太教祭司長告密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猶太教祭司長就給了猶大30塊錢。于是,猶大跟祭司長約好:他親吻的那個人就是耶稣。逾越節那天,耶稣跟12個門徒坐在一起,共進最後一次晚餐,他憂郁地對12個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12個門徒聞言後,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最後的晚餐》表現的就是這一時刻的緊張場面。
《蛙聲十裡出山泉》齊白石:《蛙聲十裡出山泉》是1951年中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為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副水墨畫,作品源于老舍先生給齊白石的求畫信的影印件。畫面中山川、河流、蝌蚪無不生動鮮活。這幅畫就是秉承中國畫“重墨不重色”的特點,巧妙而娴熟的用墨,使畫面有了色彩的感覺。
古今名畫名稱有哪些
1、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有:《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辇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
2、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的豐碑,華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動的曆史、無聲的樂章;承載着古老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用色彩記錄了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曆史和橫亘萬裡的錦繡河山。
唐朝著名畫家有哪些
1、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後。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
2、閻立本(約601年—673年),雍州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唐代政治家、畫家。
隋朝,閻立本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監。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閻立本繼任兄長閻立德為将作大匠,同年由将作大匠遷升為工部尚書。總章元年(668年)擢升為右相,封博陵縣男。當時姜恪以戰功擢任左相,因而時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之說。
3、周昉(公元8世紀-9世紀初),唐代著名畫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詳。出身顯貴,先後任越州、宣州長史。
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态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
4、李思訓(651-716,一作648-713),唐代傑出畫家。字建睍,一作建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之孫,原州都督府長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
以戰功聞名于時,唐玄宗時期晉封彭國公,卒後追贈秦州都督。曾任過右武衛大将軍,世稱“大李将軍”。
5、張萱,漢族,長安(今西安)人,唐代畫家,開元(713-741)年間可能任過宮廷畫職。以善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著稱,在畫史上通常與另一稍後于他的仕女畫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畫史著錄上記載張萱的作品計有數十幅。
你欣賞過哪些古今名畫
《洛神賦圖》顧恺:洛神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恺之繪制(宋摹),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詩”,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賦》了,顧恺之依據《洛神賦》,畫了流傳千古的名畫《洛神賦圖》,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洛神賦》原屬圓明園珍品,這幅畫現在有四個摹本,分别藏于遼甯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等處。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原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最早的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該畫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将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于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着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緻,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蒙娜麗莎》(意大利語:La Gioconda;法語:La Joconde;英語:Mona Lisa)列奧納多·達·芬奇:是文藝複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繪的肖像畫,其之代表作。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作品,很少有其他作品能像它一樣,常常被人審查、研究或是演繹。它的擁有者,法國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盧浮宮供公衆欣賞。它是直接畫在白楊木上的,面積不大,長77厘米,寬53厘米。畫中描繪了一位表情内斂的、微帶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稱作是“神秘的笑容”。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是意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畫面中的人物,以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收藏于意大利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最後的晚餐》取材于《新約聖經》,據《新約聖經·馬可福音》記載:耶稣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猶太教祭司長陰謀在夜間逮捕他,但苦于無人帶路。正在這時,耶稣的門徒猶大向猶太教祭司長告密說:“我把他交給你們,你們願意給我多少錢?”猶太教祭司長就給了猶大30塊錢。于是,猶大跟祭司長約好:他親吻的那個人就是耶稣。逾越節那天,耶稣跟12個門徒坐在一起,共進最後一次晚餐,他憂郁地對12個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12個門徒聞言後,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最後的晚餐》表現的就是這一時刻的緊張場面。
《蛙聲十裡出山泉》齊白石:《蛙聲十裡出山泉》是1951年中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為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副水墨畫,作品源于老舍先生給齊白石的求畫信的影印件。畫面中山川、河流、蝌蚪無不生動鮮活。這幅畫就是秉承中國畫“重墨不重色”的特點,巧妙而娴熟的用墨,使畫面有了色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