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劄是什麼意思
劄的意思是:古代寫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信件;劄子,舊時的一種公文。
一、漢字字源
形聲字。木表意,篆書之形像樹木,表示古代用來寫字的小木片。本義是古代用來寫字的小木片。
二、組詞
劄記、手劄、書劄、信劄、筆劄等。
三、字形演變(如圖)
擴展資料:
一、劄記 [ zhá jì ]
随時記錄下來的讀書心得或見聞。
二、手劄[ shǒu zhá ]
親筆寫的信。
三、書劄 [ shū zhá ]
書信。
四、信劄[ xìn zhá ]
書信。
五、筆劄 [ bǐ zhá ]
劄是古代寫字用的小木片,後來用筆劄指紙筆,又轉指書信、文章等。
筆劄是什麼意思
筆劄的解釋
(1) [paper and pen]∶紙和筆(2) [articles;letter;written composition]∶指文章、書信等詳細解釋(1).毛筆與簡牍。亦泛指文具用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許,令尚書給筆劄。”《後漢書·曹褒傳》:“慕叔孫通為漢禮儀,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寝則懷抱筆劄,行則誦習文書。”清方文《懷吳日生》詩:“此日大官分筆劄,上林諸樹盡含香。”(2).寫作;書寫。《北齊書·李繪傳》:“素長筆劄,尤能傳受,緝綴詞議,簡舉可觀。”《初刻拍案驚奇》卷九:“那府中事體煩雜,宣徽要請一個館客,做記室代筆劄之勞。”(3).指負責文牍的職務。《世說新語·文學》“左太沖”劉孝标注引《左思别傳》:“父雍,起於筆劄,多所掌練。”(4).借指文章、書畫。漢荀悅《漢紀·成帝紀一》:“時人為之語曰:‘谷子雲之筆劄,樓君卿之唇舌。’言其甚見信用也。”《續資治通鑒·宋仁宗至和二年》:“襄工筆劄,帝尤愛之,禦制《李用和碑文》,诏使襄書。”(5).特指書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漢來筆劄,辭氣紛纭。觀史遷之《報任安》,東方朔之難公孫,楊恽之酬會宗……志氣槃桓,各含殊采。”唐無名氏《玉泉子》:“王生之子不知其故,偶獲孜與父平昔所嘗往來筆劄,累十幅,皆孜手迹也。”(6).指文才。《魏書·酷吏傳·高遵》:“涉曆文史,頗有筆劄,進中書侍郎。”宋王谠《唐語林·豪爽》:“﹝嚴武﹞累于飲筵對客騁其筆劄。”筆劄:猶筆記;手書的文字。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夫書記廣大,衣被事體,筆劄雜名,古今多品。”《舊五代史·周書·太祖紀一》:“帝性聰敏,喜筆劄,及從軍旅,多閱簿書。”明王世貞《題宋仲珩方希直書》:“希直不以書名,而方剛不折之氣,流溢筆墨間,其名磨損不可辨,蓋永樂中有禁,收公筆劄者同罪故耳。”
詞語分解
筆的解釋筆(筆)ǐ寫字、畫圖的工具:毛筆。鋼筆。鉛筆。筆架。筆膽。組成漢字的點、橫、直、撇、捺等:筆畫。筆順。筆形。筆道。用筆寫,寫作的:筆者。代筆。筆耕。筆談。筆誤。筆譯。筆戰。筆名。寫字、畫畫劄的解釋劄á古時寫字的小木筒:劄記。信件:手劄。信劄。舊時的一種公文:劄子。夭死。部首:木。
信劄是什麼意思解釋
信劄是指一種簡短的信件或便條,通常不會花費太多筆墨。它的傳遞速度較快,常常被用于緊急情況下的通訊或交流。信劄具有隐私性較低的特點,因此在需要保密的情況下并不是一種合适的通訊方式。
曆史上,信劄是非常重要的通訊方式之一。在沒有現代通訊設備的情況下,人們常常使用信劄來傳遞信息。在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文化名人使用信劄來交流,如唐代詩人杜甫、宋代文學家蘇轼等。這些信劄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是重要的曆史文化遺産。
随着電子郵件的普及,信劄逐漸被取代。雖然現代郵件系統也有類似的短信和即時通訊功能,但它們往往帶有更多的信息和圖像。然而,盡管現代通訊方式已經發展了很多,但信劄在某些特定場合下仍然非常有價值,它可以使我們回憶起一段特殊的曆史時光,或者傳遞某些敏感的信息。
書劄是什麼意思
“書劄”指書信。又稱手劄、信劄、尺牍。在日本,書劄稱“消息”。如平安時期“三迹”之一的藤原行成的許多“消息”都很出名。在古代,寫字用的小木片叫“劄”。在紙張尚未發明和應用之前,當時一般把文字都記錄在竹木片上。
出自《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質》:“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劄。”
造句:
一、中國青年報的一個記者說博物院私自出售書劄是至今最嚴重的事情。
二、博物院聲稱,雖然書劄是其工作人員用博物院的錢購得,但從來沒有在官方登記造冊。
三、老人從懷裡掏出一本厚厚的書劄,接着說到:“這裡面記載我的行醫日志和我總結出的經驗心得,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
箋劄是什麼意思
箋劄:指書信。
詳細釋義:指書信。袁枚《随園詩話補遺》卷二:“康熙間,叔父健磐公訪戚鎮江,寓某鐵匠家,與其妻張淑儀有文字之知,彼此暗投箋劄,唱和甚懽,而終不及于亂。”葉廷琯《吹網錄·胡注失收考異》:“餘因胡心耘得交季言,箋劄常通,終未一面。”牋劄:亦作“牋劄”。書信;公文。王谠《唐語林·賞譽》:“﹝劉贍﹞少為漢南鄭司徒掌牋劄”。
箋的解釋:箋(箋)注釋:箋注。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便箋。信箋。書信:箋劄。箋牍。華箋。文體名,書劄、奏記一類:箋奏。奏箋(多呈皇後、太子、諸王)。
劄的解釋:劄古時寫字的小木筒:劄記。信件:手劄。信劄。舊時的一種公文:劄子。夭死。
箋的例句:
1、一封信箋傳真情,一方話語表牽挂,一窗暖陽譜溫馨,一席祝福慰君心:放寬心胸萬事好,看淡世事煩惱抛,放平心态歡聲笑,祝你愉快樂逍遙。
2、寄一紙素箋傳我一簾相思;剪一段時光刻我一生眷戀;走一路紅塵訴我聲聲問候;聽一曲飛花寄我綿綿祝願。願快樂的你攜一縷花香入睡,無憂的你伴一方淡然入心,幸福的你攬一抹暖陽入懷。
3、正欲往下念,孟昶示意将花箋傳遞入手,但見數行纖體唐楷,跳躍其間:“丹霞亭浸池心冷,曲沼門含水腳清。
4、兩顆紅心一線牽,兩種相思一箋傳。兩相祝福暖心間,兩份衷情訴纏綿。今朝願望願變圓,朝朝暮暮圖長伴。借道短信送情緣,願你是我另一半。
5、弟居南都為異客,及逢兄婚兩相隔。欲書紅箋傳慶賀,提筆難盡複又擱。南國香桂北方歌,淮南青發秦晉合。遙寄長思情一脈,惟願兄嫂永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