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如果出現消化不良的話,那就會出現便秘、厭食等症狀。長期如此必然不利于身體的健康,因此必需要解決消化不良的情況。那麼,消化不良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
1、喝酸奶
酸奶含有乳酸菌,進入腸道後能刺激胃液分泌,加速腸胃蠕動,以達到促消化的目的。不過如果是吃太多,肚子撐的痛時不要喝酸奶,以免感覺肚子更撐。最好是吃完粽子1小時後再喝。
2、揉按腹部
揉肚子主要是為了手動的加速腸胃蠕動,增進新陳代謝。不過肚子脹的厲害時,要特别注意力度,可以躺靠在椅子上,輕輕在肚皮打圈,用力按可能會引起腹痛。
3、散步
端午節吃多了粽子不消化,要多運動一下,為避免腹痛,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在室外散散步就可以了,速度3-4公裡/小時即可。
4、吃健胃消食片
健胃消食片可以幫助理氣和胃,吃粽子吃多了不消化,可以吃幾片,一般2-3小時後,腹脹的感覺就會消失。
5、按壓穴位
按壓大陵穴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調。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勞宮穴在手掌心的位置,簡單的找法是把手握成拳頭,中指指尖點到的位置即是勞宮穴。這個穴位在五行屬火,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腹脹不消化。
消化不良的症狀表現
1、上腹痛
上腹痛為常見症狀,部分患者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狀。上腹痛多無規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與進食有關,表現為飽痛,進食後緩解,或表現為餐後半小時到三小時之間腹痛持續存在。
2、腹脹
早飽,腹都是消化不良的常見症狀,可單獨或以一組的疼痛出現,或着不伴有腹痛,早飽是指有飽感,但進食不久後即有飽感,以至于吃的食物明顯的減少。上腹脹多發生于餐後,或呈持續性進餐後加重。早飽滿和上腹脹常駐伴有嗳氣。惡心,嘔吐并不常見,往往發生在胃排空明顯延遲的患者,嘔吐多為當餐胃内容物。
3、其他症狀
不少患者同時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這些症狀在部分患者與“恐癌”心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