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書畫托心是什麼意思
托心,即托畫心,是字畫裝裱的一道工序,指将書畫作品軟片(業界術語,指做了字畫的宣紙)在背後托裱一層,上牆後掙平(術語)。一般在牆上貼一星期後取下,此時托過的畫心,非常平整。此時托過的書畫作品,叫做托片。如果你看網上出售字畫,注明是“托片”,就是這個背後托過一層的東西。你買這個,如果賣家是郵寄,必須請他給卷在硬紙筒上,到手後最好是請人裝裱好。否則,經過折疊,就不平整了,再裝裱就費事了。
将作品拍照,必須托心,然後再拍照。
無須托裱是什麼意思
無須托裱
這是書畫界的術語。
作品完成以後,需要裝裱,裝裱是書畫作品使人觀賞、美觀的手段。就像人們穿了好看的衣服一樣;有的作品就不需要裝裱,此時就需要‘托’一下,托比裝裱簡單得多,不需要裝裱過程的‘绫羅綢緞’,不需要作品在裝裱時的‘畫軸’。
無需托裱,就是原畫收藏,暫時不需要托一下和裝裱。
書法作品須托是什麼意思
托是托底,作品的背面再覆蓋一層宣紙。如果是繪畫,托底以後,墨與色的微妙可以更好地顯示出來。
裱是用绫,絹子等鑲邊。
宣紙在托裱前,可以随便折。
托裱以後,作品不能折了,隻能卷。不管是攜帶,郵寄,保管都不方便了。因此,不少展覽或者競賽在作品征集通告中,甚至專門注明不接受托裱作品。
書法征稿時 請勿裝裱 和托裱有什麼區别嗎
1、概念不同:
請勿裝裱
說的是在什麼紙上寫好作品之後,什麼也不做,直接把作品郵寄出去,不進行任何裝裱工序,他們拿到之後另外進行統一的裝裱,或者因為作品衆多,裝裱後評選的時候還得打開懸挂等等,不方便,不如不裝裱,他們拿到後直接打開給評委看,看過之後直接扔一邊,有效率。
托裱
作品在紙上寫好之後,為了保護作品,在背面再覆蓋一層宣紙,讓畫芯比較硬實,方便主辦發拿到之後直接帖在木闆上,然後直接加框,達到展覽的目的,用完之後,直接撕下來,也不會損壞畫芯。
2、用處不同:
“請勿裝裱”一般使用在量大的初選中或者對投稿的作品不再進行任何後續處理,選不上的就扔掉了
“托裱”一般用在作品有價值,作者有名氣,或者可以進行後續處理上,比如展覽完舉辦方收藏,拍賣等情況,這樣,為了避免作品損壞或者簡化裝裱程序,有利于舉辦方進行大批量的統一風格的裝裱,才會要求提前進行托裱。
擴展資料:
裝裱的方法是先用紙托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绫、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後安裝,軸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為卷、軸、冊頁和片。經裝裱後的書畫,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觀賞。
明代周嘉胄所著《裝裱志》,清代周二學所著《一角篇》及現代馮鵬生所著《中國書畫裝裱概說》杜子熊所著《中國書畫裝裱》;都是系統論述書畫裝裱的專門著作。
書畫裝裱大緻是三個程序:托芯、鑲料、覆背。托裱其實就是托芯,就是在作品的背面粘上了一層紙使之掙平。但是不能折疊了,否則那些折痕印再也抹不平了。建議參展時不要托裱,以免弄傷作品。對于拼接的作品可以找裝裱店用漿糊和局條接起來即可,不必托裱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書畫裝裱
書法作品請勿機裱托膜是什麼意思
貼裝自粘膜的使用方法是先用水濕潤圖像芯,然後用貼裝機高溫壓制取出圖像芯,将與圖像芯對應尺寸的自粘膜切割,貼在圖像芯背面,使用高溫裝訂組裝機,取出方形圖像芯,取下圖像芯背面的粘合膜保護紙,将圖像芯放在包裝紙上,并用貼片機将其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