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書法是什麼字體(王羲之蘭亭序字帖真迹)

biang 中華百科 828

本文目錄

  1. 王羲之是什麼字體
  2. 王羲之屬于什麼字體
  3. 王羲之書法特點是什麼

王羲之是什麼字體

王羲之的字體主要有行書、草書以及楷書。

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作是《蘭亭序》,楷書的代表作是《樂毅論》,而草書的代表作則是《十七帖》。

王羲之處在一個書體變革的時代。王羲之早期的時候,是章草成熟的時代,王羲之早期作品繼承了章草的特點。王羲之之所以稱為書聖,是因為他完成了從章草到行草的過度,他中後期的作品使字體脫盡了隸書的味道,即楷化的過程。所以說,王羲之的字體是行草。

要明确的是,行和草之間沒有一個分明的界限,王羲之的字多介于他們之間,不同的字帖有不同的定位。王羲之的字體特點也是比較清秀清新的,而且筆法很精妙,行筆潇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後人評價他的字體是“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的書法線條之中很多是以提按為主,偶爾會運用絞轉筆法,在轉折的地方用筆幹脆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之感,顯示出王羲之非凡的運筆技巧。

王羲之的行書有一個特點就是運用隸書的筆法寫行書,從他的集字書法之中可以看出,他的行書很多以中鋒行筆,而篆書用筆一大特點就是筆筆中鋒,所以他的行書之中的轉折接近于平動使轉,所以他的書法之中線條充實厚重。

王羲之行書之中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章法精湛,王羲之的書法流暢飄逸,但是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呼應緊密,整幅書法帶有一氣呵成之感。王羲之書法之中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格調和氣韻,這也是很多書法家所追求的藝術境界。

王羲之屬于什麼字體

王羲之的字體是什麼體?

行書、草書。最有名的是《蘭亭序》

王羲之寫的是什麼字體

王羲之有真書(即楷書)、草書、行書三種字體都有作品(摹本)流傳于世。

真書有黃庭經曹娥碑等

草書有十七帖喪亂帖、姨母帖等手劄

行書有蘭亭序還有後世集字的聖教序等

王羲之的書法《蘭亭集序》是什麼字體?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它隻能是行書喽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行書法帖。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叙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浮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

王羲之最拿手的書法字體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做答: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對真書、草、行主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今人劉铎對王羲之的書法曾稱贊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锲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于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于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假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衆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問此事,仍坐在東邊的座位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隻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隻有東廂房那位公子坐在東邊的座位上上毫不介意,隻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郡鑒聽後,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歡迎追問,希望得到你的滿意。

王羲之是寫的什麼字體

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

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極的,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什麼字體?

行書

王羲之《蘭亭序》是用什麼字體寫的?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你說他用什麼寫的。。。

王羲之有是什麼字體

被尊為“書聖”的王羲之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綜合曆代書評,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極的,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今草)。

楷、行、草三體,自漢魏以來,在逐步演變。演變的方向,是删繁就簡,趨于快速實用。演變的途徑是民間匠人、官方書佐和達官顯要、清流雅士的各自努力,相互影響,經由高門大族傑出書家的錘煉升華,彙成主流。王羲之便是這些傑出書家的典型代表。

楷書

楷書體或稱正書體、真書體,是在隸書體嬗變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書體。在漢簡中,已見雛形。在隸書盛行的東漢,楷書隻在民間流行。到了東漢末、三國、西晉,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加工和提煉,形成了不同于隸書的體勢,才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一種趨時的書體。王羲之的楷書‘俱變古形’,對今體楷書的定型做出了積極貢獻。

東晉時期,王羲之異軍突起,書寫的小楷書,已受時人珍視。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太師箴》、《洛神賦》、《勸進表》等。唐朝初年,唐太宗在收羅王書時,将《樂毅》、《黃庭》、《畫贊》、《蘭亭》等帖收入内府。

王羲之的楷書,直接由衛夫人和叔父王傳授,屬于三國時魏國鐘繇系

統。他在楷書方面的‘俱變古形’,應該是相對于鐘繇的楷書風貌而言的。鐘繇的楷書真迹,當時王羲之能見到的很多,确有記載的有《尚書宣示表》。那是他的從伯父王導從琅邪帶到建邺(今南京)後,又送給他的。後來,王羲之又将這本真迹借給了小他三十歲的王修。王修死時,其母将《宣示表》陪葬。所以,傳世的《宣示表》,實際上是王羲之的臨本。而這個臨寫的《宣示表》,與傳世的鐘繇的《薦季直表》,都是按官樣書式所寫的奏表,可以代表鐘繇的楷書風采。鐘繇的楷書還具有濃厚的隸書

筆意,特别是漢末、三國時期的隸書中那種着意翻挑、飛揚的筆勢,在他的楷書裡十分明顯。但是,這種翻挑與飛揚的筆勢,在王羲之的楷書裡不見了,代之以回鋒收筆、規整勻稱的楷勢。

作為初具規模的楷書,鐘繇楷書的筆畫形态,有的長而逾制,有的臨時從宜,一字之内,筆畫之間的結構關系尚不明确,因此,規範不全,結合松散,豎短橫長,狀似扁隸,有橫張之勢。這類态勢,在王羲之楷書中已大為改觀。王書将縱向筆畫向下

伸引,使其挺直,用筆内NE361,其他點畫對稱呼應,所以有縱展之勢。

王羲之的用筆,一改鐘書的隸筆起止,在起筆處有挫衄的按筆動作,多以方筆入

紙;而收筆處不著意折筆重按,而是輕提回帶;在運筆速度上是緩前急後;在筆畫形

态上求其勻整遒緊,勢如列陣。經過這樣的改造,楷書字體在王羲之手裡,筆畫之間

的配置關系基本确立,結體變橫張為縱展,規整勁健,雍容爾雅,儀态大方。

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經過這一鼎革,王羲之将楷書引入了端莊而生動的‘今體’

階段。而這個變化的最後完成,是在法度森嚴的唐朝。

行書

與楷書一樣,兩漢時期,行書已在民間流行。從漢簡中,可以看到早期的行書。

這種早期的行書也是由隸書的實用書寫逐漸發育而成的一種新興的書體。它簡潔,開

張,結體松動,隸味很濃。

到了東漢,行書走入上流社會,得到不斷的整理和規範。張懷NF146《書斷》

載:行書集大成者是東漢的劉德升,他被稱為‘行書之祖’。劉德升,‘字君嗣,颍

川人,桓、靈之時(一四六年-一八八年),以造行書擅名,雖以草創,亦甚妍美,風

流婉約,獨步當時’(同上書)。行書體當然不是劉德升一人所‘造’,但劉德升有無

人可代的整理之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鐘繇......

王羲之書法特點是什麼

王羲之書法特點是:

1、筆法精妙,行筆潇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有如行雲流水,骨格清秀,點畫遒美,疏密相間,布白巧妙。

2、全篇疏密有緻,開合寬窄,出于自然,做到了筆意顧盼。視向偃仰,若斷還連,氣脈貫通。

3、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

4、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内蘊含着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鈎折捺,極盡用筆使鋒之妙。

5、同一個字用不同寫法寫出,讓整體結構更加美觀。

王羲之的作品

《蘭亭序》晉朝人叫《臨河序》,後人又稱為《修禊序》、《禊帖》、《蘭亭詩序》,計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據說,東晉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三月三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蘭亭流觞飲酒,賦詩唱和。

王羲之面對良辰美景、高朋摯友,用蠶繭紙、鼠須筆,乘興寫下了這篇遒媚勁健,絕代亘古的序文,王羲之回家後又重寫了數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自己也特别愛重。

交付子孫傳藏,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無嗣,交弟子辯才保存,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千方百計得到了《蘭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