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書法家有哪些(宋朝書法家有哪些人物名字)

biang 中華百科 889

本文目錄

  1. 宋朝盛行什麼書法宋朝有什麼著名的書法家
  2. 宋朝書法家都有誰代表作是什麼
  3. 宋代著名書法家有哪些
  4. 宋代書畫家有哪些

宋朝盛行什麼書法宋朝有什麼著名的書法家

宋朝書法家有哪些(宋朝書法家有哪些人物名字)-第1張圖片

宋朝盛行什麼書法

1、北宋:行書、草書、楷書三者俱備。宋代書法,承唐繼晉,上技五代,開創了一代新風。北宋著名代表書家有:蔡襄、蘇轼、黃庭堅、米芾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

宋朝有什麼著名的書法家

1、黃庭堅,黃庭堅,字魯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甯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黃庭堅論書、鑒畫、評詩均以韻字為先,他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2、蘇轼,蘇轼,字子瞻、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宋朝書法家都有誰代表作是什麼

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轼、米芾、黃庭堅、蔡襄)

1、蘇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自号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谥文忠,詩、文、書、話俱為大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一作蔡京)并稱書法史上的“宋四家”。

幼學王羲之,後習顔真卿,楊凝式,筆圓韻勝,天資煥發,亦擅畫竹石古木,自寫胸臆,妙的形似,天趣盎然,著有《東坡全集》、《東坡題跋》。

2、米芾(1051—1108)是北宋著名大書畫家、鑒藏家。字元章,号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嶽外史。祖籍太原,後遷居襄陽,人稱“米襄陽”。

宣和年間為徽宗趙佶召為書畫學博士。米芾能詩善文,書畫尤具功力。篆、隸、行、草、楷各體皆能,行草造詣尤高。他自稱“刷字”,是指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盡力,追求“刷”的韻味、氣魄、力量,追求自然。

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牍、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快刀利劍的氣勢。蘇轼稱米芾書法“風樯陣馬,沉着痛快,當與鐘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其傳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詩卷》、《蜀素帖》、《方圓庵記》、《珊瑚帖》等。

3、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詩書之家,隻有縱覽六藝,博學多聞,治平年間中進士。

“蘇門四學士”之一。政治上與蘇共進共退,屢遭貶谪。以文學著稱,追求奇拗詩風,開創江西詩派,影響很大。尤以書法為世所重。為宋四家之一,是宋書尚意的重要人物。

蘇書尚天趣,黃書尚韻味;黃書結體而取縱勢。與蘇轼一起将宋代書法的人文氣推向高峰。黃庭堅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重“韻”,持重風度,寫來疏朗有緻,如郎月清風,書韻自高。

他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轼寒食詩跋》,用筆如明代馮班《鈍吟雜錄》所講:“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

4、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遊人,官至端明殿學士。北宋書法家,“宋四大家”之一,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

“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蘇轼(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莆(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

從書法風格上看,蘇武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

蔡襄著作的《茶錄》是《茶經》後又一部重要的茶葉專著,是論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譯成英文、法文,傳播國外。另有《荔枝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藝栽培學專著。著有《端明集》(亦稱《蔡忠惠集》)傳世。

擴展資料:

宋代書法:

從公元960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間,書法發展比較緩慢。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書王著摹刻禁中,厘為十卷,這就是《淳化閣帖》。

”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賜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書法,是宗“二王”的。此後《绛帖》、《潭帖》等,多從《淳化閣帖》翻刻。這種輾轉傳刻的帖,與原迹差别就會越後越大。所以同是宗王從帖,宋人遠遜唐人。所以一些評家以為帖學大行,書道就衰微了。

這是宋代書法不景氣的原因之一。其次如米芾《書史》所指出的“趨時貴書”也造成了宋代書法每況愈下。米芾分析說:“李宗锷主文既久,士子皆學其書。肥扁樸拙。

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趨時貴書矣。”宋室南渡之後,如《書林藻鑒》講:“高宗初學黃字,天下翕然學黃字;後作米字,天下翕然學米字;....蓋一藝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風靡有如此者。”

在這種風氣籠罩之下,書法家能夠按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去繼承,革新的就不太多了。此宋代書法不十分景氣的原因之二。總之,帖學大行和以帝王的好惡,權臣的書體為轉移的情勢,影響和限制了宋代書法的發展。

其著名代表書家有:蔡襄、蘇轼、黃庭堅、米芾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宋代書法

宋代著名書法家有哪些

1、黃庭堅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黃庭堅論書、鑒畫、評詩均以韻字為先,他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

2、蘇轼

蘇轼(1037年1月8日,一說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3、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号海嶽外史,又号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轼、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4、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興化軍仙遊縣慈孝裡赤嶺(今福建省仙遊縣)人。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

5、趙佶

趙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書畫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為遂甯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後向氏于同月立趙佶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趙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蔡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米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蘇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庭堅

宋代書畫家有哪些

北宋書法家曆來以“蘇(轼)、黃(庭堅)、米(芾)、蔡(襄)”為代表。北宋影響較大的書法家還有薛紹、蔡京、趙佶、文彥博、王安石、司馬光等。

南宋的書法,行書成就比較高,趙構、張昂之、陸遊、張孝祥、範成大、趙孟堅等,都是當時有影響的書法家。

綜觀宋代書法,尚意之風為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宋書不是簡單否定唐人,也不是簡單回歸晉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響了宋人的書法觀念,而詩人、詞人的加入,又給書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強調意趣的前提下,宋代書法家重視自身的修養,胸次高,讀書多,見識廣,詩詞、音樂方面的功力也為前人所不及。

畫家還有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對五代、北宋的山水、人物畫進行了重大變革,創立了南宋的“院體”畫風,形成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其中以馬遠、夏圭為其中代表人物。馬遠出生于丹青世家,他繼承家學,取法李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自成一派。他畫山石用筆好像斧劈木一樣,方硬多棱角,畫樹木時多橫斜曲折,畫樓閣大都運用界尺加襯染,水墨蒼勁,雖不作層層渲染,但着重濃淡層次的變化,遠近分明。其構圖常取一角、半邊的景緻,被稱做“馬一角”。夏圭與馬遠同創水墨蒼勁一派,但又有自己的個人風格。他在構圖上喜歡取半邊之景,側重一隅,意境開闊,被稱為“夏半邊”。兩人新的山水畫風,左右了南宋150餘年的畫壇,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馬一角夏半邊的出現同時也是南宋江山破碎的時代背景的文藝上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