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我國四大名玉有哪些-和田玉資訊

中國“四大名玉”包括新疆的和田玉、遼甯的岫玉、河南的獨山玉以及湖北的綠松石。這些玉石各具特色,以下是對它們的簡要描述:
1.和田玉:這種玉石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殷墟婦好墓中的玉器。自春秋戰國時期起,和田玉成為主要的玉材,主要采集籽料,直到清代才開始開采山料。和田玉的價值在于其顔色和質地的純淨度。著名的乾隆年間大禹治水玉山,使用的青玉材料重達1.07萬斤,開采自密勒塔山。
2.岫玉:産自遼甯省岫岩縣,以其山清水秀、物産豐富而著稱。岫岩玉經過千萬年的自然演化,吸收了千萬年的日月精華,形成了聞名于世的岫玉。岫玉分為老玉和軟玉兩類,老玉質地樸實、凝重、色澤深綠,而軟玉質地堅實溫潤,多呈綠色,其中純白和金黃色的尤為珍貴。
3.獨山玉:又稱南陽玉,産于河南省南陽市獨山。獨山玉質地堅韌微密,色澤斑駁陸離,有綠、白、黃、紫、紅等多種顔色,是玉雕的首選材料。
4.綠松石:因顔色和形狀類似碧綠的松果而得名,是世界上稀有的貴寶石之一。綠松石是次生礦物,由含銅、鋁、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崗岩石中淋濾而成。綠松石是最早被用作裝飾物的礦物品種之一,其制品如今已成為重要的收藏品。
中國四大名玉有哪些
中國有四大名玉,分别是新疆的“和田玉”、陝西藍田的“藍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以及遼甯岫岩的“岫玉”。
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車至塔什庫爾幹、和田至于阗、且末縣綿延1500公裡的昆侖山脈北坡,共有9個産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抛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間。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幹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采的稱山料。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材,均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開采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萬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藍田玉,是我國開發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藍田縣位于西安市東南,縣城距西安40公裡。縣境除東、南部為秦嶺山區外,餘為川原丘陵地帶。繞流長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浐河即發源于此,著名的白鹿塬便夾居于灞、浐之間。戰國時期,秦置藍田縣,因為玉之美者曰藍,縣産美玉,故名藍田。藍田玉初見于《漢書·地理志》,美玉産自“京北(今西安北)藍田山”。其後,《後漢書·外戚傳》、張衡《西京賦》、凱姿《廣雅》、《水經注》和《元和郡縣圖志》等古書,都有藍田産玉的記載。至明萬曆年間,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所謂藍田,即蔥嶺(昆侖山)出玉之别名,而後也誤以為西安之藍田也。”從此引起後世人的紛争,有的說藍田根本不産玉,有的說即使産玉可能是萊玉(色綠似菜葉的玉石)。
獨山玉,又稱"南陽玉"或"南玉",産于南陽市城區北邊的獨山。也有簡稱為“獨玉”的。為全國四大名玉之一。獨山玉質堅韌微密,細膩柔潤,光澤透明,色澤斑駁陸離。有綠、白、黃、紫、紅、白6種色素77個色彩類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開采獨山玉,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獨山玉的制品。西漢時曾稱獨山為“玉山”。獨山玉由于色澤鮮豔、透明度好等優點,跻身我國“四大名玉”之列。高檔獨玉的翠綠色的品種,與緬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陽翡翠”之譽。一般獨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種陳設件以及手镯、戒指、項鍊等飾物。
岫岩玉,産于中國遼甯省岫岩,岫岩縣是一個山清水秀、物産豐富、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經過千萬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萬年的日月山川之精華,從而蘊育産生了聞名于世的國寶珍品——岫岩玉。岫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産量之大和用料之多,在"四大名玉"之中均占首位。但因其硬度低,在玉器被擦拭保潔的過程中,容易被磨損而使本來不強的光澤逐漸變暗淡,遠不如翡翠玉器那樣越擦越亮,故岫岩玉屬低檔玉料。而在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擺件中,因對玉的硬度要求較低,所以仍是頗受歡迎的玉種。
中華玉文化中的四大名玉有哪些你都知道嗎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中國的玉不僅有7000年的輝煌曆史,且分布地域極廣,蘊量豐富。早在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就有意識的把揀到的美石制成裝飾品,防止野獸偷襲同時美化自己。中國玉石種類繁多,最著名的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獨山玉,遼甯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綠松石,并稱中國的四大名玉。
和田玉
和田玉俗稱真玉,是世界公認的軟玉之王,分布于塔裡木盆地之南的昆侖山。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并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礦等。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其主要品種有:羊脂白玉、白玉,黃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紅玉等等幾種。其中羊脂白玉又稱“白玉”、“羊脂玉”,為和田玉中之上品,極為珍貴。和田玉玉質為半透明,抛光後呈質狀光澤,硬度5.5——6.5度。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采的為山料。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顔色與質地之純淨度。
獨玉
獨玉的礦區地處南陽市北郊的“獨山”,又稱“南陽玉”。獨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純淨,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抛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種以上的色調組成多色玉,顔色豔,硬度大于6.5。品種主要有:白玉,綠玉、綠白玉、紫玉、黃玉、芙蓉紅玉、墨玉及雜色玉等。獨玉開采曆史悠久,陝西神木石茆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玉斧及現陳列于北京市北海公園團城内的元代“渎山大玉海”都是獨玉琢成的。獨玉的開采在漢代已有相當的規模,至今南陽獨山還有一千多個古代采玉的礦坑,可見獨玉的開采曆史悠久,規模之盛,品類之豐,至今仍可形成規模生産。
岫玉
岫玉因主要産地在遼甯岫岩縣而得名。岫玉形成于鎂質碳酸岩的變質大理石中,我國這種玉種的礦床很多。岫玉外觀呈青綠、黃綠、和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後呈蠟狀光澤,硬度為3.5-5度。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所用的玉材産于岫岩縣境内的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種出土玉器多數玉材與岫岩瓦溝礦産岫玉相似。瓦溝礦岫玉開采曆史悠久,儲量豐富。為我國當前主要的産玉礦區,岫玉産量占全國60%左右。
綠松石
綠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時代已被人所知,把它視為神秘之物。甘肅永靖出土有距今3800年前的綠松石珠子20枚。古有“荊州石”或“襄陽甸子”之稱綠松石為銅的氧化物隐晶質塊體。或結核體,深淺不同的藍、綠等顔色,常含有鐵線,硬度為5-6,蠟狀光澤。湖北産優質綠松石,中外著名,其工藝品甚的人民喜愛,暢銷世界各國。
從礦物學角度,玉的化學成分是矽酸鹽,其中軟玉多是矽酸鈣而硬玉的成分是矽酸納,但綠松石不是矽化物,是磷化物,是完全水化的磷酸銅和磷酸鋁的化合物。
中國四大名玉有哪四種
中國四大名玉:和田玉、藍田玉、獨山玉、岫玉。
四大名玉即中國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陝西西安的“藍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及遼甯岫岩的“岫玉”。
1、和田玉玉質為半透明,抛光後呈油脂光澤,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間。
2、藍田玉,是中國開發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曆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即被開采利用。
3、獨山玉又稱"南陽玉"或"河南玉",産于南陽市城區北邊的獨山。也有簡稱為“獨玉”。
4、岫玉産于中國遼甯省岫岩,因主要産地在遼甯岫岩而得名。岫玉是一種軟玉,屬蛇紋石。
藍田玉的主要特點:
一貫中華曆史的藍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漢白玉、黃玉等。質地堅硬,色彩斑斓,光澤溫潤,紋理細密,由于含有氧化的矽、鋁、鎂、鈉、鈣、銅等元素,往往一玉多色,乳白、青、黃、紅諸色錯雜,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藝美術品原料。
1、色調:藍田玉顔色有典型的淺橄榄色或淡黃綠色,因為蛇紋石是橄榄石蝕變形成的,所以,有橄榄石顔色的遺留。
2、手感:手感輕,蛇紋石的比重比較低,和水晶的比重差不多。所以,拿在手裡,不會感覺很沉。
3、包體:像所有的蛇紋石質玉石一樣,藍田玉也有白色的雲翳狀包體。
4、光澤:蛇紋石的光澤普遍不太好,很少有能達到玻璃光澤的,一般的蛇紋石都是蠟狀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