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葫蘆長什麼樣子
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HS,由于長期栽培,果形變異很大,因不同品種或變種而異,有的呈啞鈴狀,中間缢細,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長數十厘米,有的僅長10厘米(小葫蘆),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構狀,成熟後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頂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
食用價值:
葫蘆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祯《農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幹。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饪鹹宜,最為佳蔬。可見古人是把葫蘆作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幹曬。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葫蘆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後便失去了食用價值。
什麼樣的葫蘆好
1、(細長)的葫蘆。
2、(可愛)的葫蘆。
3、(雪白)的葫蘆。
4、(七彩)的葫蘆。
5、(漂亮)的葫蘆。
擴展資料:
形容詞的用法:
1、性質形容詞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飾。如“不大、很大、不生動、很生動”。少數狀态形容詞不受“不”和“很”的修飾,如不說“不冰涼、很冰涼、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級、很初級”。
2、能修飾名詞,經常作謂語或定語。如“大眼睛、高樓、冰涼的酸梅湯、初級職稱。”
3、部分形容詞可以重疊。如“大大、長長、高高”。
4、可以帶賓語。
葫蘆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1、細長的葫蘆。
2、可愛的葫蘆。
3、雪白的葫蘆。
4、七彩的葫蘆。
5、漂亮的葫蘆。
6、圓鼓鼓的葫蘆、圓乎乎的葫蘆。
7、幹巴巴的葫蘆、髒兮兮的葫蘆。
8、白淨淨的葫蘆、光滑滑的葫蘆。
9、滑溜溜的葫蘆、圓溜溜的葫蘆。
10、脆生生的葫蘆、油亮亮的葫蘆。
11、綠油油的葫蘆、晃悠悠的葫蘆。
12、灰撲撲的葫蘆、黑黝黝的葫蘆。
13、半拉拉的葫蘆、沉甸甸的葫蘆。
解答填空題的基本要求:“正确、合理、迅速”解題。
其特點:填空題題小,跨度大,覆蓋面廣,形式靈活,可以有目的、和諧地綜合一些問題,突出訓練我們準确、嚴謹、全面、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基本運算能力。
從填空内容上,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定量填空。
另一類是定性填空。它隻寫答案,缺少選項提供的目标信息,結果正确與否難以判斷,一步失誤,全題零分。要想又快又準的答好填空題,基本策略是在“巧做”二字上下功夫。
葫蘆是什麼樣子
一、葫蘆因其品種多樣,造型各異,其主要分類分以下幾種:
(一)大葫蘆(“瓢”葫蘆)
果實下部圓大,直徑25—30厘米左右,上有一粗短的柄,皮厚1—1.5厘米。這種葫蘆個頭很大,嫩時皮質白嫩,是農家的佳蔬,有多種吃法。成熟後皮質堅實,鋸成兩半,作舀水的瓢。
(二)亞腰葫蘆
它的形狀長得很可愛,象兩個摞起來的球體,上小下大,中間有一個纖細的“蜂腰”。亞腰葫蘆大小差别很大,據說大者有一米高,小者隻有豌豆大小,名日‘草裡金’,非常難的。最經常見到的亞腰葫蘆大者高20—35厘米,小者10厘米左右,可做為盛酒的器皿,主要用以觀賞。
(三)扁圓葫蘆
其形圓而扁,小的直徑3-5cm形似蘋果,大的直徑7—9厘米,又形狀像大個柿子,所以又被稱甚為“蘋果葫蘆”、“柿子葫蘆”。
下圖前三為扁圓葫蘆,後為亞腰葫蘆
(四)長柄葫蘆
下部渾圓,上面有一個細長的柄,長尺餘。形狀像個長油錘,這種葫蘆嫩時亦可食用,老熟後古代主要用來做葫蘆笙,現在則鋸開作勺或瓢。
(五)瓠葫蘆(瓠子葫蘆、瓠子)
其形呈圓筒形,粗細長短不一,象條大絲瓜。嫩時外皮呈綠白色,柔嫩多汁,可以食用。成熟皮色偏白,質地不太堅硬。除食用外,可以用來範制長形葫蘆器。
二、葫蘆的形狀各異,就是同一種葫蘆也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我國的葫蘆品種主要有25種(文玩葫蘆):
1.小瓢葫蘆
多為圓形,桃形為上品,尺寸為2~5厘米,常用于把玩。
2.中瓢蘊蘆
果實圓大,直徑8~25厘米,嫩時皮質白嫩,成熟後皮質堅實,鋸成兩半,作舀水的“瓢”,是制作工藝葫蘆的好材料。
3.大瓢葫蘆
果實巨大,直徑在30厘米以上,越大價值越高,達到50厘米以上的堪稱精品,是制作工藝品的上成葫蘆。
4.小亞腰葫蘆
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亞腰葫蘆就是葫蘆的代名詞,玩的最多的也是這小亞腰葫蘆,這種葫蘆高7~15厘米,單果重80~150克,株結果40~60個,葫蘆小巧玲珑,是制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5.中亞腰葫蘆
它的形狀長得很可愛,像兩個摞起來的球體,上小下大,中間有一個纖細的“蜂腰”,果重1~2千克。
6.大亞腰葫蘆
又名濟公葫蘆、寶葫蘆,既可觀賞又可食用,8字形,上端小,下端大,連接部位較細。70~90天采嫩瓜食用,株結3~5個,是制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7.扁圓葫蘆
其形圓而扁,直徑7~9厘米,因形狀像大個柿子,所以京津一帶稱其為“柿子葫蘆”,而山東、蘇北一帶則叫做“油葫蘆”。
8.長柄葫蘆
極為奇特的觀賞葫蘆,嫩瓜食用比普通的菜葫蘆好,細嫩清甜,味道十分鮮美,最為奇特的是每一個葫蘆都具有長達40~60厘米均勻的手柄,連同葫蘆全長可達60~95厘米,産量奇高,可範制、勒紮、擠扣适宜加工成高檔工藝品,種後85天左右結瓜。
9.蘋果葫蘆
蘋果葫蘆因為其外形酷似蘋果,單果重320~380克,株結果30~45個,産量高,既能鮮食又能加工做工藝品。
10.新疆葫蘆
在維吾爾語中叫做“喀巴克”,是維吾爾族世代相傳種植的地方特産,新疆日照豐富,種植的葫蘆個頭巨大,稍作抛光、加工、雕刻、彩繪,便可成為藝術佳品。
11.疙瘩葫蘆
通常以奇為美,在直徑10~20厘米的葫蘆上遍布大小不一的疙瘩,有的竟大如小兒拳頭,形狀幹奇百怪。疙瘩葫蘆最讓人琢磨不透也最讓人心醉的是由于無法人為控制疙瘩生長的大小,疙瘩的形狀帶有非常大的偶然性,這卻也正是它彌足珍貴之處。
12.佛手葫蘆
型如佛手而得名,直徑15厘米左右,适宜雕刻、烙畫。
13.手撚葫蘆
大小在2~5厘米。10月份成熟,新葫蘆要放置1年以上才能把玩,經過把玩的手撚葫蘆表殼光亮,顔色會變成深紅色。手撚葫蘆以小為貴,越小價格越高。
14.花生葫蘆
形狀如花生,适合把玩。
15.鶴首蒴蘆
非常奇特的觀賞葫蘆品種,果實下部是不規則高球形,奇形怪狀,表面有明顯的棱線突出起,呈不規則凹凸面,顔色墨黑,直徑8厘米,高40~60厘米,上方具細長柄,整個葫蘆外形酷似“鶴首”,栽後80天結瓜。
16.冬瓜葫蘆
外形酷似冬瓜,高約30~50厘米,适合制作工藝品。
17.雞蛋葫蘆
直徑約3~6厘米,非常精緻,質地堅韌,表面光滑,色呈土黃,形似雞蛋,故稱雞蛋葫蘆。一般以圓形的居多,橢圓形的較少,适于微雕。
18.小棒葫蘆
此葫蘆的不同在于,形狀不是“8”字形,而是長頸,長8~20厘米,是工藝品的好材料。
19.中棒葫蘆
長20~50厘米,70~90天采嫩瓜食用,株結5~8個,是制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20.大棒葫蘆
長50厘米以上,可以烙畫、雕刻、範制、彩繪,是制作工藝品的好材料。
21.小長柄葫蘆
高7~15厘米,可用來做工藝品。
22.大扁圓葫蘆
直徑30厘米,可用來制作工藝品。
23.元寶葫蘆
形狀如元寶,适合把玩。
24.梨形葫蘆
形狀如鴨梨,适宜制作工藝品。
25.本長葫蘆
指天然長成,不加人工範制的葫蘆蟲具。本長葫蘆雖系自然天成,卻極受玩家的高看。
什麼樣的小葫蘆最好看
1、(可愛)的小葫蘆。
2、(漂亮)的小葫蘆。
3、(細長)的小葫蘆。
4、(實用)的小葫蘆。
5、(小巧)的小葫蘆。
形容詞解釋:
1、可愛(拼音:kěài),漢語詞彙,意思是令人敬愛的。也指令人喜愛的,讨人喜歡的,深受熱愛的。
2、漂亮是漢語詞彙,拼音:piào liang,屬于一個輕聲詞,是一個贊賞誇獎的詞彙,褒義詞,形容事物出彩,人物或物體好看,也可以形容事情做得非常好,具有一定的鼓勵性。
3、細長,讀音xì cháng,漢語詞語,意思是與長度或高度比起來直徑很小的。
4、實用,漢語詞語,拼音是shí yòng,意思是有實際使用價值的。
5、拼音xiǎo qiǎo,釋義:古代對圍棋段位的稱号,相當于現代的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