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是在哪個國家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是在哪個國家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是在哪個國家誕生的?
第一張信用卡發行于20世紀20年代。幾家美國石油公司想出了一個主意,即發行一種卡,允許顧客憑卡購買汽油并且以後付賬。那是一種簡單而實在的想法,但在後來很長時間内都沒有流行起來。另一種早期信用卡是“就餐者俱樂部”的卡,1950年由紐約的拉爾夫·施内德爾發行。這種卡允許俱樂部成員在27家紐約餐館就餐。
信用卡分為貸記卡和準貸記卡,貸記卡是指銀行發行的、并給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額度内先消費後還款的信用卡;準貸記卡是指銀行發行的,持卡人按要求交存一定金額的備用金,當備用金賬戶餘額不足支付時,可在規定的信用額度内透支的準貸記卡。所說的信用卡,一般單指貸記卡。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哪個國家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在英國。是英國郵政于1840年5月1日發行(5月6日正式開始使用)的一枚面值1便士的郵票,由于票面底色是黑色,所以後來這枚郵票被稱作為“黑便士”郵票。
世界上第一台電腦是在哪個國家誕生的?
美國
世界上第一個環境标志是在哪個國家誕生的
在中國
中國環境标志 I型認證:
中國環境标志是中國官方的産品證明性商标,依據ISO:14024标準,是中國最高級别的産品環保标志,獲準使用該标志的産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産、使用和處理過程中符合特定高标準的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産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環保優勢。
中國環境标志二型認證:
是依據GB/T 24021 idt ISO 14021《環境管理環境标志與宣告自我環境宣告》要求,由第三方對組織的自我環境宣告進行評審,經第三方評定機構确認并通過頒發證書和簽訂标示轉讓合同,表明組織的自我環境宣告符合GB/T 24021 idt ISO 14021《環境管理環境标志與宣告自我環境宣告》要求的活動。
世界上第一張郵票出生在哪個國家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出生在英國。
英國郵政于1840年5月1日發行(5月6日正式開始使用)的一枚面值1便士的郵票,由于票面背影是黑底,所以後來這枚郵票被稱作“黑便士”郵票,這枚郵票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枚郵票。
世界上第一張郵票出現在哪個國家
英國1840年黑便士
:baike.baidu./link?url=yPCoop6u9D6ZTzOvXVo8_73U4WXYzQgYWjzQXq5VorC0hbKe96alkrZ4GrCSyHHD
世界上第一計算機是哪一年在哪個國家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于1946年2月14日。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制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計算機(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于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裝置。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産活動和社會活動産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并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充套件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産業,帶動了全球範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資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世界上第一包餐巾紙在哪個國家誕生?
餐巾首先是面團一次性餐巾紙的斯巴達人稱為'apomagdalie',表一混合物切成小塊,在冷軋kneeded,自定義,導緻使用切片面包抹手。在羅馬古代,餐巾稱為sudaria和mappae是長度在小型和大型。該sudarium,拉丁語“手帕”,是一個口袋大小的布料所賺取的印迹地中海氣候溫暖的眉頭用餐時改小。該mappa是一躺位大布遍布采取的糧食保護邊從沙發上的。織物也用于雜交的嘴唇。雖然每個客人提供自己mappa,對離境mappae充滿了美食盛宴剩下的,一直持續到今天一個習俗,在餐廳“狗袋。”早在中世紀,從表中消失,餐巾,手和嘴巴上的東西也可以被消滅,在手,衣服回來,或者是一片面包。後來,一些設施回來了,桌子上有三個布約4至6英尺長,5英尺寬奠定。第一布,稱為沙發(來自法國,coucher,意思是“躺下”)之前被解雇的地方縱向主人的。長毛巾稱為surnappe,意思是“在布上,”被鋪在沙發上,這表示客人的地方設定一兌現。第三是布餐巾,像一個社群從桌邊贓物挂起。一個例子可以看出,在由Dierik較量最後的晚餐(1415年至1475年),在聖彼得教堂,魯汶,比利時挂起。在中世紀晚期的公用餐巾紙減少到對我們的平均浴巾的大小。餐巾紙已經從織物上到一個以上的仆人省覽的左臂挂著一塊布。該餐廳領班,酒店,在負責人的節日,作為辦公室及職級,身披一張餐巾紙,從他的左肩的象征,地位較低的折餐巾在他們的左胳膊縱向仆人,一習俗,到十八世紀繼續。在今天的美國,餐巾放在了首頁左側。但是在歐洲,餐巾往往是奠定在正确的勺子。餐巾是一個在中世紀宴會儀式的一部分。該ewerer,該浴室的負責人,攜帶一條毛巾,上帝和他的貴賓用來擦拭手的。貝葉挂毯描繪的碗,餐巾一ewerer手指跪在桌子高。在潘特刊登了portpayne,尊貴客人餐巾折裝飾品攜帶的面包和上帝所用的刀由莊園,從這些自定義的空間分辨他的。摺疊的餐巾放在這個地方的設定左邊,開口端所面臨的主。勺子是包裹在另一餐巾,餐巾紙和三分之一是在第一和第二餐巾奠定。為了證明淨瓶沒有毒害,元帥或持票人吻杯上的毛巾抹了耶和華上帝用他的雙手,左肩披着毛巾。“如果餐巾分布,你應放在左肩膀或手臂,高腳杯和刀去到右邊,左邊的面包。”伊拉斯谟,德Civilitate Morum Puerilium,1530到了十六世紀,餐巾接受完善的餐飲,在不同大小的各種事件作出布。尿布,餐巾的一個英文單詞diaspron,來自希臘字,是一個白色的棉布或亞麻織物圖案織具有體積小,重複的,鑽石形。是一個大型的餐巾紙餐巾紙在餐桌上使用。排序規則餐巾紙德是一個較小的餐巾使用,而站着吃,類似今天這樣一個雞尾酒餐巾紙使用。阿touaille是一個披着毛巾輥超過木管或牆壁作為公用毛巾的挂。這也意味着要在壇上布長度或表附上面包,或者用來保護一個枕頭或披着裝飾品圍繞一個女人的頭布奠定。在17世紀以前,标準的餐巾紙約為35英寸45英寸長,一個廣闊的容納規模廣泛,人們用他們的手指吃掉誰。從本質上講,餐巾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桌布廣度。然而,當叉被皇室接受在十七世紀,餐巾紙中下降了貴族和整潔的餐飲強調使用。根據本瓊森,“福克斯抵達英國從義大利到餐巾節約'。”講德語的人被譽為是這樣一個整潔的餐巾食客,他們很少使用。在交岔路口,在十八世紀的接受社會各階層帶來了整潔以餐飲和降低了36英寸大小的餐巾約30英寸。今天,餐巾是在各種尺寸,滿足各種娛樂需求:為multicourse餐大,簡單的選單,下午茶和雞尾酒中小型。法國法庭判處貴族的禮儀規範,其中詳細說明的方式使用餐巾,何時使用它,以及如何開展遠在膝蓋上。法國論文1729追溯到說,“這是不君子用牙齒餐巾為抹在臉上或刮,最庸俗的錯誤來擦拭一的IT鼻子。”和去年規則禮儀來自同一奠定了協議:“該公司的最高級别的人應該展現在他的餐巾首先,所有的人等待着,直到他已經這樣做了,才展現他們的。當傳送的所有前的是社會平等的,都一起開展儀式,沒有。”時尚男士的時間穿着筆挺僵硬地豎起衣領,保護,同時與周圍的脖子上系了餐巾用餐風格。因此,表達“入不敷支。”當與花邊襯衫方面開始流行以來,餐巾塞進扣眼或頸部或用針連線了。 1774年,法國的論文宣稱,“餐巾蓋在膝蓋前方的身體到了,下面開始從衣領,而不是塞進衣領說。”大約1740年,桌布餐巾作了配套。據薩瓦裡德Bruslons,“十二餐巾,台布,大一個小,他們組成一個所謂的這些天'表服務。”
世界上第一副撲克是在那個國家誕生的?
霍契曼經過考證則指出:
“世界上第一副撲克牌是埃及人于1300年使用的”
由于撲克牌成為中世紀歐洲貴族們的玩具,因此質地越來越考究,印刷越來越精美,使撲克牌成了珍貴的藝術品。
沃克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瑞士撲克牌的圖案是一組盾、花、鈴和橡樹果,德國撲克牌的圖案是心、鈴、橡樹果和葉子,而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撲克牌使用的是官杖、杯子、劍和錢币的符号,至于印度的撲克牌的圖案,是10個護持神的化身或占星術的圖案。”
而霍契曼呢?他收藏了17世紀佛羅倫薩的微型撲克牌,也收藏了為紀念1878年巴黎博覽會用鋼闆雕刻、手工着色的精美撲克牌。
最出人意外的是,撲克牌居然一度曾成為國王的教科書。那是因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太年輕,紅衣主教擔心他不肯學習,就把神話、寓言、地圖之類繪制在撲克牌上!
不料,許多貴族争相效仿,于是印制了各種“地圖撲克牌”。有的旅遊者身邊帶着“地圖撲克牌”,既可以玩兒,又可以用撲克牌上的地圖尋找道路!
世界上第一台空調誕生哪個國家
誕生在美國。威利斯·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是現代空調系統的發明者,開利空調公司的創始人,因其對空調行業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為“空調之父”。
信用卡最早是由哪個國家的人發明并使用的?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國。
發明人: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
最早發行信用卡的機構并不是銀行,而是一些百貨商店、飲食業、娛樂業和汽油公司。美國的一些商店、飲食店為招徕顧客,推銷商品,擴大營業額,有選擇地在一定範圍内發給顧客一種類似金屬徽章的信用籌碼,後來演變成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為客戶購貨消費的憑證,開展了憑信用籌碼在本商号或公司或汽油站購貨的賒銷服務業務,顧客可以在這些發行籌碼的商店及其分号賒購商品,約期付款。這就是信用卡的雛形。據說有一天,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在紐約一家飯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後發現他的錢包忘記帶在身邊,因而深感難堪,不得不打電話叫妻子帶現金來飯店結賬。于是麥克納馬拉産生了創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麥克納馬拉與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資一萬美元,在紐約創立了“大來俱樂部”(Diners Club),即大來信用卡公司的前身。
信用卡曆史
信用卡的發展曆史:
最早的信用卡出現于19世紀末。19世紀80年代,英國服裝業發展出所謂的信用卡,旅遊業與商業部門也都跟随這個潮流。
但當時的卡片僅能進行短期的商業賒借行為,款項還是要随用随付,不能長期拖欠,也沒有授信額度。
據說20世紀50年代的一天,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在紐約一家飯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後發現他的錢包忘記帶在身邊。
不得不打電話叫妻子帶現金來飯店結賬,因而深感難堪,于是麥克納馬拉産生了創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
1950年春,麥克納馬拉與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資一萬美元,在紐約創立了大來俱樂部,即大來信用卡公司的前身。
大來俱樂部為會員們提供一種能夠證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會員憑卡片到指定27間餐廳就可以記賬消費,不必付現金,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
這種無須銀行辦理的信用卡的性質屬于商業信用卡。195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作為金融機構首先發行了銀行信用卡,成為第一家發行信用卡的銀行。
擴展資料:
信用卡的有點:
1、不需要存款即可透支消費,并可享有20-56天的免息期按時還款利息分文不收。
2、購物時刷卡不僅安全、方便,還有積分禮品贈送。
3、持卡在銀行的特約商戶消費,可享受折扣優惠。
4、積累個人信用,在您的信用檔案中增添誠信記錄,讓您終生受益。
5、通行全國無障礙,在有銀聯标識的ATM和POS機上均可取款或刷卡消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信用卡
信用卡發明者黑人
你是問信用卡發明者黑人是誰嗎?信用卡發明者黑人是約翰·比金斯。第一家銀行發行的信用卡的發明者是紐約布魯克林弗拉特布什(Flatbush)國家銀行的黑人約翰·比金斯(JohnBiggins)。所以信用卡發明者黑人是約翰·比金斯。
信用卡是多久發明的?
一卡行天下
——1950年信用卡的發明和使用1950年,35歲的美國曼哈頓信貸專家麥克納馬拉發明了信用卡。第一批200名晚餐俱樂部會員可以在紐約27家飯店賒賬用餐。信用卡不僅可以免去人們腰纏萬貫走南闖北的麻煩和危險,同時它還将民間的閑散消費資金集中到銀行,增加了銀行信貸資金的來源。
五十多年前的一天,美國曼哈頓信貸專家35歲的麥克納馬拉在一家飯店用餐後,由于錢不夠,隻好打電話讓妻子送錢來。這使他感到很狼狽。但他認為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的設想組織了一個“就餐者俱樂部”,參加的人攜帶一種就餐記賬卡就可在餐館記賬消費,而不必付現金。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
信用卡對人們有什麼好處呢?一位朋友這樣對我說:以前他走南闖北做生意,都要帶很多現金,不僅麻煩而且危險,有了信用卡,他就不必再腰纏萬貫地出門了。另外,由于信用卡可以“善意透支”,即持卡人在發卡銀行規定的限額内透支,并在規定的時間内償還本息,這就等于說你可以随時向銀行借點錢用用。
信用卡對銀行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對銀行來說,它最不喜歡的是兩種人。一種是永遠不借錢的人,因為銀行不可能從他身上獲得利息。要知道信用卡超過還款期的利息要高于任何一種貸款的利率。另一種是還不了錢的人,這會直接影響銀行的收入。但實際上,對于信用卡的使用者來說,後者幾乎不存在問題,因為銀行在給持卡人建立信用卡之前,都經過缜密的調查,他們的固定資産經得起“信任”。而對持卡人來說,一次“犯規”就将被打入信用消費的“另冊”,直接影響自己的商業信譽和将來享受的信用額度。銀行竭力推行信用卡,不僅由于信用卡能将民間的閑散消費資金集中到銀行,增加銀行信貸資金的來源,擴大轉賬結算業務,更重要的還在于人們有了信用卡就難免不透支,而透支往往會使銀行獲得高利息。
我們拿美國的花旗銀行作個例子。1990年,花旗銀行獲純利9億美元,其中80%是信用卡的收益,而信用卡收益的75%又是來自于透支利息收入。為了保住這種收益,花旗銀行向它的持卡人保證:使用花旗銀行信用卡購買的商品,一旦出了問題,由花旗銀行全面承擔責任。
由于一般的信用卡為普通塑料磁條卡,比較容易造假或冒名使用。為此,人們又發明了許多安全卡證,如靈巧卡、智能卡等。智能卡上裝有用集成電路制作的微處理器,具有控制存儲功能。持卡人可以自行編制程序、輸入密碼,他人無法使用,也無法仿造。貝爾通信研究所還發明了一種能對聲音作出反應的信用卡,卡片上的電腦芯片以數碼方式記錄下用戶口令。使用時說一遍口令,卡片便能進行自動比較,相符才能使用。它識别聲音的能力很高,準确率達98%,不怕有人和模仿。
1985年3月,我國的第一張信用卡——中銀卡,由中國銀行珠海分行在廣東珠海發行。1993年,我國實施以銀行信用卡聯網發展為目标的“金卡工程”,促進了信用卡的普及,全國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每年遞增76%,特約商戶每年遞增51%,1999年,我國的信用卡總量估計已超過了17000萬張。在信用卡普及的國家裡,一個人有好幾張卡,自動櫃員機可以24小時辦理各種業務。
世界上的第一枚郵票出自哪個國家
第一枚郵票的誕生
郵票的誕生,是由于郵資的征收對象的改變:不再是收信人,而是發件人付費。這是一種“預付模式”(先付費後使用)。而且郵資的費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費也變得簡單起來,通信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于17世紀中葉。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采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标簽,出信給用戶。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目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标簽,可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标簽随用随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在1836年來自盧布爾雅那的奧地利人勞倫斯·科師爾(Lovrenc Košir)向奧地利政府提出建議,引入郵票簡化郵政服務。蘇格蘭書商詹姆斯·查門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遞交了類似的建議。建議可能為羅蘭·希爾所采納,而後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對郵政進行改革。希爾因此成為郵票使用的倡導人。
在19世紀早期,郵資是按郵件送遞路程遠近和信件紙張數量分别逐件計算的,即“遞進郵資制”,費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規定,郵程在15英裡之内收費4便士;20英裡内收費5便士;300英裡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郵遞條件還會另加郵資。郵資非常昂貴。據記載,一封從倫敦到愛爾蘭的信件就要花費一個鐵路工人一個月工資的兩成。如此高昂的郵資不僅平民望而卻步,連國會議員也難以承受,為此國會竟決定議員可享有免費郵件。結果一些議員将這些免費郵件大肆贈送給親朋好友,免費郵件竟占郵件總數的75%,郵政部門因此虧空嚴重。而民間也想盡辦法逃避郵資,諸如請人代送或拒絕收件等方法層出不窮。
希爾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為《郵政改革—其重要性與現實性》的書籍,主張取消郵件免費特權,在英國本土郵件重量隻有低于0.6盎司一律隻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預付郵資,還提出用一種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付郵資,引起廣泛回響。1839年7月22日,希爾的郵政改革主張終于在下議院通過。8月17日,該方案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通過,決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實行。1840年3月,第一批郵票240個郵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開機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發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因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稱之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這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圖幅為19mmX23mm,無銘記,無齒孔,有背膠,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兩枚郵票設計也是多得羅蘭·希爾。為之他收到數千份設計,最後都為他棄之不用。郵票上的畫像來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歡的1837年紀念币。面值1便士的郵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則是藍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則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廠(Perkins, Bacon Petch)承擔。而黑便士郵票也有其不足之處,郵票上的黑色郵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鑽空子(漏洞)将其反複使用。為此,之後的1便士郵票改用紅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紅便士宣告誕生。
世界第一枚郵票出現在哪裡
世界上第一張郵票是英國1840年5月6日發明的“黑便士”。
寄信貼郵票,是英國于1840年首創的。提出這個辦法的是一位名叫查爾戳士的蘇格蘭印刷商,将之付諸實施的是社會改革家希爾爵士。1840年5月,英國發行了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票面黑色,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頭像;面值為一便士。這是世界上第一枚由國家機構正式發行的郵票。按規定,凡是半盎司(約合15�5克)以下的信件,隻要貼上一便士郵票,就可寄往英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