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什麼是陶瓷 瓷器

通俗地講: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幹燥,焙燒等工藝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包括的範圍較廣,有些能耐水,有些并能耐酸.廣泛應用于建築,化工,電力,機械等工業及日用裝飾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依陶瓷制造的工藝方法制成的制品,也叫做陶瓷,如塊滑石瓷,金屬陶瓷,電容器陶瓷,磁性瓷等.廣泛應用于無線電,原子能,火箭,半導體等工業.目前,将所有陶瓷制品通稱為"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
陶器和瓷器是人們經常接觸的日用品,有時從表面看來很相似,但是,它們畢竟各有其特色而不同。
陶器一般是用陶土作胎。燒制陶器的溫度大體在900-1050℃之間。若溫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燒壞變形。陶器的胎體質地比較疏松,有不少孔隙,因而有較強的吸水性。一般的陶器表面無釉,即使有釉也是低溫釉。
我國燒制陶器的曆史約有1萬年之久。原始社會制造陶器,開始是用手工捏制的方法制成一定器形,後來發展為将陶土搓成粗細一樣的泥條,再把泥條盤築成一定器形,将其内外用手抹平。到父系社會階段出現了輪制法。進入封建社會後,又發明了模制法,即将陶泥填入模中,脫出器物的全形。人們推測,最原始的燒制方法是堆燒法,把曬幹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燒。在六七千年前,開始使用陶窯燒制陶器。
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據陶器的顔色,把陶器分為紅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繪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紅陶是原始社會最常見的一種陶器,它的顔色有如紅磚色。這是在燒窯時,充分供應氣體,形成氧化氣氛,使陶土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便呈現出紅色了。
灰陶即指陶器為灰色或灰黑色。這是在燒窯後期,控制火候,形成還原氣氛,由于窯中缺少氧氣,陶土中鐵的氧化物轉化為二價鐵,陶器便呈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最常見,一般都比較粗糙。
彩陶是陶器入窯前,在陶坯上進行彩繪,燒後有赭、黑、白等色。西安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盆即為一例。
白陶,即白色的陶器,這是新石器時代後期才有的,主要是因為陶土中氧化鐵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幹擾便呈現白色了。
彩繪陶也是帶彩色的,它和彩陶的區别是陶器燒成後再着色。由于顔色沒有經過焙燒,與坯體粘結不牢,很容易脫落。西安出土的秦兵馬俑就屬于彩繪陶。
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主要見于母系氏族社會階段。這是在焙燒後期用濃煙熏翳,使煙中的碳微粒滲入,充填陶器的空隙,便能呈現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殼一樣薄,被稱為“蛋殼陶”,十分珍貴。
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層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鈣、氧化鈉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燒融後呈一種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進一些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钴等,焙燒後就會出現綠、藍等色澤,常見的唐三彩就是釉陶。
陶器不是中國獨特的發明,考古發現證明,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相繼發明了制陶術,但是,中國在制陶術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大步――最早發明了瓷器,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瓷器和陶器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但是兩者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系。如果沒有制陶術的發明及陶器制作技術不斷改進所取得的經驗,瓷器是不可能單獨發明的。瓷器的發明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制陶過程中,不斷認識原材料的性能,總結燒成技術,積累豐富經驗,從而産生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有關陶器與瓷器的區别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二、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并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并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兩種,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挂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以上幾個方面中,最主要的條件是原材料和燒成溫度,其他幾個條件,都與這兩條密切相關。因此,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燒成溫度的技術,并認識到高嶺土與一般黏土的區别,便具備了發明瓷器的條件。
網紅陶瓷是什麼意思啊
網紅陶瓷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陶瓷産品,它們通常采用設計新穎、款式流行、色彩亮麗的方式,吸引年輕人的關注。相比傳統陶瓷産品,網紅陶瓷更注重設計感,讓人看到它就會想起時下流行的元素。而且,它們除了具有裝飾功能,也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給人帶來美好的使用體驗。
網紅陶瓷在推廣傳播方面采用了互聯網營銷的方式,一些生産商或品牌會在知名的社交平台上發布宣傳照片或視頻,借助明星效應或網紅效應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此外,他們也更傾向于使用年輕人喜歡、熟悉的表達方式,運用網絡流行語、梗等增加宣傳效果,吸引更多的目光和關注。
網紅陶瓷的熱潮在一些城市的陶瓷産業區有所反映,陶瓷廠商或工藝家們開始注重産品設計的改良和升級,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一些博物館、展覽館等地方也開始陸續舉辦網紅陶瓷主題的展覽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和認知這種新型陶瓷産品,也推廣了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陶瓷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1.陶瓷在建築領域的應用廣泛,例如用于制作高虛磚瓦、排水管、面磚、外牆磚以及衛生潔具等。
2.我國的建築材料中,青磚是通過使用含有Fe2O3的黃色或紅色粘土為原料,在臨近止火時采用還原焰煅燒,使Fe2O3還原為FeO從而呈現青色制成的。
3.陶瓷可分為普通陶器和精陶器兩大類。普通陶瓷主要包括土陶盆、罐、缸、甕以及耐火磚等,這些制品具有多孔性和着色坯體。
4.精陶器的坯體吸水率在4%至12%之間,因此具有滲透性但無半透明性。這類陶瓷通常為白色,也有帶色的産品。釉料多采用含鉛和硼的易熔釉。
5.與炻器相比,精陶器因熔劑含量較少,燒成溫度不超過1300℃,因此坯體未能充分燒結。與瓷器相比,精陶器對原料的要求較低,坯料具有較好的可塑性,燒成溫度也較低,從而降低了變形的風險,簡化了生産工序。
6.然而,精陶器的機械強度和沖擊強度較瓷器和炻器要小,同時其釉料較軟。一旦釉層損壞,多孔的坯體容易沾污,從而影響衛生。
陶瓷釉是什麼材料
陶瓷釉是一種特殊的陶瓷材料。陶瓷釉也稱為玻璃釉或琉璃釉是制作陶瓷的特殊材料。它是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原料按照比例加水研磨調制而成的,經研磨、加水調制後,塗敷于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的焙燒而熔融,溫度下降時,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質薄層。陶瓷釉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觀性、保護陶瓷表面以及改變陶瓷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具體來說,陶瓷釉可以使陶瓷器增加機械強度、熱穩定性、介電強度和防止液體、氣體的侵蝕,還有增加瓷器美觀和便于洗拭、不被塵土粘染等作用。同時,陶瓷釉還可以掩蓋坯料的瑕疵,極大地改善了産品的裝飾性,并有效地阻止色料中的有害物質的溶解,增強其殺菌、防靜電、發光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