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抽象畫是什麼
抽象畫是一種不涉及具體物象、以直觀視覺要素表達的藝術繪畫形式。
抽象畫是一種不依賴視覺上的自然形式或具象事物的繪畫方式。它主要依賴于色彩、線條、形狀和質感等視覺元素來傳達藝術家的情感和理念。抽象畫常常無視傳統的透視和比例規則,而是通過運用各種自由的、非具象的表現手法,以展現内在的精神和感情狀态。抽象藝術的實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一些藝術家,如畢加索、蒙德裡安等,他們嘗試打破傳統的繪畫規範,創造出全新的視覺表達方式。抽象畫的特點在于其主觀性和個性化,藝術家通過個人情感和直覺來創作作品,使得每一幅抽象畫作都是獨一無二的。
抽象畫主要通過色彩、線條和形狀來傳達藝術家的情感和思想。色彩是抽象畫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藝術家通過運用不同顔色和色彩組合來傳達情感的變化和内在的節奏感。線條是構成抽象畫作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可以表達動态、節奏和流動感。形狀則能夠表達穩定和靜止的感覺。此外,抽象畫還常常運用質感和肌理效果來增強作品的視覺效果和觸感性。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抽象藝術獨特的語言體系,使得抽象畫作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和個性化的藝術形式。
總的來說,抽象畫是一種不受自然物象束縛的繪畫方式,通過運用色彩、線條、形狀等視覺元素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和思想。它強調藝術家的主觀性和個性化,使得每一幅抽象畫作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抽象畫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成為了現代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觀衆提供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和感受。
什麼是抽象畫畢加索的畫算是抽象畫嗎
抽象畫是相對于具象畫、意象畫而言的,表現形式上着重畫面的線條、色彩等的形式美,沒有很明确的造型要求,是作者思想情緒的直接宣洩,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随意性.
畢加索是二十世紀西方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一生畫風豐富多變,是立體主義畫派的創始者,一生可劃分為九個時期.
1、青少年時期
2、藍色時期
3、粉紅色時期
4、原始時期
5、立體主義時期
6、新古典主義時期
7、變形時期
8、表現主義時期
9、田園時期
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也不同,但應該不屬于抽象畫派的.
什麼叫抽象畫
抽象畫是一種不依賴視覺現實的具象内容,以純粹的形式和色彩,通過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和創意表達,呈現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抽象畫不同于具象畫,它并不描繪可識别的物體或場景。抽象畫主要依賴線條、色彩、形狀和質地等藝術元素進行創作,不依賴于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形象。這些元素可以獨立或組合使用,用以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創意理念,以及更深層次的心理和社會内涵。藝術家在創作抽象畫時,追求的是一種個性化的視覺表達和情感傳遞。他們的靈感可能來源于自然、日常生活、音樂或其他非視覺元素,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法和技巧,将這些元素轉化為抽象的藝術形式。
抽象畫的特點在于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視覺沖擊力。藝術家通過色彩、線條和形狀的組合,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視覺體驗。抽象畫的色彩往往具有強烈的對比度和飽和度,通過色彩的組合和變化,表達藝術家的情感和思想。線條和形狀則可以表現出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和個性特點,通過靈活的組合和運用,創造出豐富的視覺層次感。抽象畫的創作過程往往是非理性的、自由的,藝術家通過直覺和靈感進行創作,追求的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和情感體驗。
總之,抽象畫是一種不依賴視覺現實的具象内容,以純粹的形式和色彩,通過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和創意表達進行創作的一種藝術形式。它以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視覺沖擊力,為觀衆帶來深刻的藝術體驗和情感體驗。
什麼是抽象畫,簡單說
什麼是抽象畫?要如何欣賞抽象畫?一直是「可意會,難言傳」的問題。
大寫實vs.大抽象藝術的兩大主流。
康定斯基1912年在慕尼黑《藍騎士年鑒》發表震驚國際藝壇的重要論文《論形式的問題》,文中指出:「藝術有兩大主流,一是大寫實,一是大抽象。兩者猶如一棵樹分成的兩大枝幹,而我想将大抽象此一枝幹發揚光大。」這篇論文直指「抽象」與「寫實」是藝術表現的兩個極端,并形成美術史上相反但恒久不變的趨勢。的确,看抽象畫就像欣賞音樂,人們不用透過「聽懂」音符,就可以感受貝多芬在「第三号交響曲」表現出對他心目中「英雄」的特殊感情與崇敬之情,像音樂這種不依附自然,就是純抽象的藝術。所以康定斯基曾說過:「繪畫是形象與色彩的一種組合與安排,一種心情的表徵,而非物象的再現。」他還說:「抽象畫是『視覺的音樂』。」
在欣賞抽象畫時,把形象、色彩、線條及空間這些組成抽象藝術的元素,幻化成等同音樂般對内在情感的真實感受,用心靈去體會它帶給你的沖擊,用情緒去感受作者要傳達給你的訊息,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強加辨識,最終将與其産生共鳴的美,這就是「視覺的隐喻」,而不是「視覺的叙述」,進而達到康定斯基所說的「無可名之形」。
抽象畫不同于其他繪畫,抽象畫的鑒賞實際上是去欣賞作者賦予這幅作品的感情(情感),或從構圖上,或從色彩上...事實上,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抒發作者情感的,從古到今繪畫作品都是社會上的一小部分具有高尚審美水平的群體來欣賞的,畫家創作作品多是由一定的目的性,并不是出一個謎語叫大家猜的。抽象畫隻不過是畫家對于現實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提煉,是一種概念化的表現形式。
抽象畫是什麼意思
抽象畫就是與自然物象極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而又具強烈的形式構成面貌的繪畫。但在一些人看來,抽象是一種不美觀的事物。
構成一幅抽象畫須具備下列兩個要件:
第一,繪畫中不含任何“可辨識的形象”(recognizable forms)。其形象為康定斯基說的“無可名之形”,而非自然或現實的“相對物”(counterparts in nature or reality)。
第二,繪畫系由形象、色彩、線條及空間等純粹繪畫元素所構成的獨立秩序與構成的“造型世界”(plastic world)而與寫實的“現實世界”(actual world)截然不同。因此可以說是神創造了現實世界,而畫家創造了造型世界。
20世紀的抽象藝術已不再重現自然或現實,而以造型的概念來建立其獨立的秩序和構成,故“抽象藝術”又稱“非物象藝術”(non-ojective art)或“非具象或非重現藝術”(non-figurative art or non-representational art)。
美國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The 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以專門典藏和陳列20世紀抽象藝術作品為主。1937年在紐約成立時稱為“非物象美術館”,稍後才以其創始者古根海姆之名為名。
抽象一詞原指“萃取”、“提煉”或“去除”等意,它泛指從衆多事物或經驗中抽取最基本或類屬的形象。據此,“抽象藝術”即指逐步舍棄自然外貌或物象之外相,并逐漸簡約或萃取最基本簡單造型元素的一種藝術。
蒙德裡安早期創作的《樹》、《教堂》及《少女之頭》,還有雷克(Van Leck)《騎驢子的人》等作品均屬此類抽象意義的典型作品。故當一個畫家改變方式不從自然出發而完全以造型概念來建立其獨樹之秩序與構成時,則稱此作品為“非具象”藝術似較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