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山鬼上下結構念什麼
山鬼上下結構組成的字為“嵬”。
詳細解釋:
1.漢字構造:在漢字中,“山”與“鬼”上下結構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字——“嵬”。這是漢字構造的一種常見方式,通過部首的組合來表達更為複雜的意義。
2.字義解析:“嵬”字在漢語中有多種含義。首先,它可以形容山的高大、雄偉,如“嵬峨”就是形容山勢高大。其次,“嵬”也可以形容人的高大威猛,如“嵬岸公”即形容人高大有威嚴。此外,該字在一些古文中還有地名或怪獸的名稱的用途。
3.語言運用:在語言中,“嵬”字的應用相對較為特定,常常出現在描述自然景觀或人物特征的語境中。由于其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頻率不是特别高,因此需要在使用時注意其正确性和語境的匹配。
4.漢字文化意義:作為漢字之一,“嵬”字也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它體現了漢字組合的魅力,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自然和英雄的崇敬之情。了解這樣一個具體的漢字,也能增進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解。
以上就是關于“山鬼上下結構念什麼”的詳細解釋。
上面一個山下面一個鬼念什麼字
是嵬字,讀音為: wéi
部首:山
筆畫:12
五筆:MRQC
鄭碼:LLNJ
釋義:
1.山高大的樣子,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
2.高。通“巍”。
3.又如:嵬岌(嵬嵬。高聳的樣子);嵬崿(險峻);嵬峨(高大的樣子);嵬岸(高傲的樣子);嵬崔(高聳的樣子);嵬崛(高大貌)。
4.險詐。如:嵬瑣(險詐奸邪)。
5.怪誕,奇異。通“傀”。
6.又如:嵬說(狂妄不實的言論)。
擴展資料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嵬嵬
[wéi wéi]
高大的樣子。
2.邪嵬
[xié wéi]
邪惡怪僻。
3.嵬瑣
[wéi suǒ]
險詐奸邪。
4.巋嵬
[kuī wéi]
高大。
5.嵬崖
[wéi yá]
喻人孤高。
6.嵬麗
[wéi lì]
高大華麗。
7.馬嵬
[mǎ wéi]
地名。在陝西省興平縣。
山鬼花錢上面的字念什麼
這個問題涉及到中文拼音和漢字的讀音規則。山鬼花錢上的字可以念作“shān guǐ huā qián shàng”。其中,‘山’念作‘shān’,‘鬼’念作‘guǐ’,‘花’念作‘huā’,‘錢’念作‘qián’,‘上’念作‘shàng’。
拓展來看,中文拼音是指用拉丁字母音标來表示漢字發音的系統。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方便國際漢語教學和漢字輸入方法等。而漢字的讀音規則則是通過字音、韻母、聲調等元素來确定一個漢字的發音。其中,字音是指一個漢字所包含的基本音節和聲母,韻母是聲母後面的元音或者音節,而聲調則是指在不同語音環境下表示音調的高低、升降等差異。
在漢字的讀音規則中,中文拼音中的音标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因此,熟悉中文拼音對于發音有非常大的幫助。除此之外,還有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方言之間的發音差異,可能導緻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讀音不同。因此,在學習漢字發音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多聽多讀多比較,尤其是在不同情境和語音環境下進行發音練習。
總的來說,山鬼花錢上的字可以念作“shān guǐ huā qián shàng”。在學習漢字發音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熟悉中文拼音、了解漢字讀音規則,并進行多維度的發音練習。
山鬼是什麼字
山鬼是“峙”字。
該字具體解釋如下:
山鬼是一個漢字,讀音為“zhì”,常用于描述山中鬼怪的形象。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山鬼被描繪為居住在山林之中的神秘生物,擁有變幻莫測的能力。這個字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未知世界的想象。
從字形上看,“山鬼”由山和鬼兩個部分組成,表現了山中鬼怪的特征。在漢字構造中,部首或偏旁的選擇具有很強的表意性,“山”字旁表明了其與山有關的事物或現象。而“鬼”則代表了神秘、超自然的元素。
此外,“峙”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但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偶有所見,用于描繪一種超現實的氛圍或形象。這個字的使用也反映了漢語豐富的詞彙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總之,山鬼指的是“峙”字,該字通過組合山和鬼兩個部分,形象地描繪了山中鬼怪的形象。在傳統文化和神話傳說中,山鬼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和超能力。
山字頭一個鬼念什麼
山字頭一個鬼是“嵬”,讀作wéi。
一、基本信息
拼音:wéi;部首:山;四角碼:22513;倉颉:uhui;86五筆:mrqc;98五筆:mrqc;鄭碼:LLNJ;統一碼:5D6C;總筆畫數:12;筆順:252325113554。
二、基本釋義
1.〔~嵬〕有石頭的土山。
2.山高大的樣子。
嵬,高不平也。——《說文》(嵬是山高大不平的意思。)
擴展資料
“嵬”的組詞
一、嵬嵬 [ wéi wéi ]
高大的樣子。
二、邪嵬 [ xié wéi ]
邪惡怪僻。
三、磊嵬 [ lěi wéi ]
亦作“磥垝”。亦作“磥嵬”。高險貌;高大貌。
四、嵬瑣 [ wéi suǒ ]
1.險詐奸邪。
2.猶委瑣。鄙陋。亦用作自謙之詞。
五、嵬然不動 [ wéi rán bù dòng ]
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亦作巋然不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