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沫手敬書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心經最後沫手敬書是什麼意思洗手恭敬書寫。最好是沐浴焚香後恭敬抄寫。
由于佛經為法舍利,所以應當懷着一顆恭敬之心去禮拜書寫。《金剛經》:“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法華持驗記中講到又昔有高僧。跪誦法華三十年。忽見一青衣童子謂曰。師誦法華甚久。但每度洗手。蘸水而已。不如法淨洗。穢觸法寶。且當受罪。僧悚然曰。得何罪報。童子曰。當堕糞蛆。言訖不見。僧大恐。後乃淨洗如法。按洗滌法。先用土灰。後用澡豆(即肥皂)擦抹。洗手有淨手咒。洗身有淨身咒。各念七遍。不念咒。雖洗盡四大海水。亦不得淨。淨手咒雲。。主迦剌耶莎诃。洗身咒雲。。賀曩密栗帝莎诃。
問題二:沫手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洗手恭敬書寫。最好是沐浴焚香後恭敬抄寫。
由于佛經為法舍利,所以應當懷着一顆恭敬之心去禮拜書寫。《金剛經》:“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法華持驗記中講到又昔有高僧。跪誦法華三十年。忽見一青衣童子謂曰。師誦法華甚久。但每度洗手。蘸水而已。不如法淨洗。穢觸法寶。且當受罪。僧悚然曰。得何罪報。童子曰。當堕糞蛆。言訖不見。僧大恐。後乃淨洗如法。按洗滌法。先用土灰。後用澡豆(即肥皂)擦抹。洗手有淨手咒。洗身有淨身咒。各念七遍。不念咒。雖洗盡四大海水。亦不得淨。淨手咒雲。。主迦剌耶莎诃。洗身咒雲。。賀曩密栗帝莎诃。
問題三:入心經是指什麼意思/入心經是指什麼意思入心經是指中藥在身體内的歸屬。即中藥内服以後,有效成分在體内進入心經循行部位及心髒部位發生藥效。
沐手敬書是什麼意思沐手敬書的解釋
1、沐手敬書,既表示恭敬,又有佛法禅意通過五指澤潤内心的意思。這是佛家教徒用手抄寫經文時的用語。
2、沐手與“焚香沐浴”意思相近,表示洗淨後對書籍、佛祖的尊敬。語出東漢思想家王充《論衡·譏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實等也。”
3、白話意思是:況且“沐”是為了洗去頭上的髒東西。“洗”是除掉足上的髒東西,“盥”是除掉手上的髒東西,“浴”是除掉身上的髒東西,都是洗去同一個身體上的髒東西,它們是同一回事。
4、“敬”表示敬語,西周金文中敬字多用為嚴肅、肅敬之義,恭敬之義始見于春秋金文。《詩經》雅、頌部分多用為嚴肅、恭敬之義。後來“敬”也指有禮貌地進獻、虔誠地供奉、敬意等。
沐手敬書是什麼意思
沐手敬書,既表示恭敬,又有佛法禅意通過五指澤潤内心的意思。這是佛家教徒用手抄寫經文時的用語。
沐手與“焚香沐浴”意思相近,表示洗淨後對書籍、佛祖的尊敬。語出東漢思想家王充《論衡·譏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實等也。”
白話意思是:況且“沐”是為了洗去頭上的髒東西。“洗”是除掉足上的髒東西,“盥”是除掉手上的髒東西,“浴”是除掉身上的髒東西,都是洗去同一個身體上的髒東西,它們是同一回事。
“敬”表示敬語,西周金文中敬字多用為嚴肅、肅敬之義,恭敬之義始見于春秋金文。《詩經》雅、頌部分多用為嚴肅、恭敬之義。後來“敬”也指有禮貌地進獻、虔誠地供奉、敬意等。
擴展資料
佛教抄經不同一般書法,每一步驟皆是修行,藉專注于抄寫佛經,達到身心安泰,一心不亂的境界。寫經是一次心靈蕩滌的過程,雙手是觸及萬物之表,因此,抄寫心經一定要手心潔淨,一定要沐手,否則寫出來的是污經。
同時抄經忌字迹雜亂,寫經是将崇高的經文一字一字地抄寫下來,所以先決條件是字體要寫工整,最好是以正楷書寫。抄經不是打手稿,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信筆揮毫,要一心一意,專心緻志,字字準确,千萬不要寫錯字,或有脫漏、重覆的情形。
在抄寫以前要以最虔誠、恭敬的心來抄寫,并且最好先讀誦過一遍。既來之則安之,禅宗說要活在當下,來到這裡就用最虔誠、恭敬的心好好的來抄寫,并且最好是能先讀誦過一遍,最重要的是在于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以培養自己長期的精進心。
求科普,抄經書供菩薩,是什麼意思
手抄經是禅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對于剛入門者,抄經就是基本功,是培養定力、收攝心神的重要方法之一。一個人有了定力,對于自己的情緒也比較能夠控制,不管做什麼事,心意都比較能集中,無明煩惱就會相對地減少。
抄寫經文,簡稱為“手抄經”,是用最虔誠、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說的法,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下來。金剛經裡有雲:“若複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說明抄經的功德十分殊勝!
其次,抄經還能增強我們背誦佛經的記憶力。口到、眼到和手到,還能增加我們對于經義的理解。有時我們對佛經裡面所講的并不了解,通過抄經,心力集中,就能慢慢地了解經文。
沐手抄經如面佛。抄經的傳統從古至今就有,最具代表的是康熙、乾隆、雍正等皇帝(康熙皇帝至今留下來的筆迹墨寶中,手抄經《心經》就多達752篇!),還有人以刺血寫經來表示對佛法的虔誠恭敬,譬如佛門泰鬥釋本煥老和尚,三十歲曾以指血和舌血抄寫了《普賢行願品》等19部佛經共20餘萬字,堪為佛門典範!
沐手敬書什麼意思
沐手敬書的意思是佛家教徒用手抄寫經文時的用語,表示洗淨手後對書籍、佛祖的尊敬。既表示恭敬,又有佛法禅意通過五指澤潤内心的意思。沐手與“焚香沐浴”意思相近,語出東漢思想家王充《論衡·譏日》:“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實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