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米羅作品有哪些 畫家米羅的代表作有哪些
米羅作品有哪些
1、《哈裡昆的狂歡》是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圖畫,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
2、《繪畫》是最完整的非人物畫,而且在運用暗色調方面,也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作品。
3、《荷蘭室内之二》繪畫中是一些無定形的形狀,漂浮在含糊的空間裡,是一幅生動的夢間幻影。
畫家米羅作品及簡介 畫家米羅的代表作有哪些
1、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2、在1920年代中期,他在他的新天地中,探索了非常困難的一些方面,從《哈裡昆的狂歡》的複雜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鳥一石子》這類作品非常有魅力的單純性。
3、米羅認為,情欲是最自然、最合乎本性和情理的現象,是生命的原動力。他對女性的魅力十分着迷,可以說他終生探讨最多的也是女性和關于男女性生活。但在生活中,米羅不沾女色,他一生隻愛過兩個女人: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
4、1983年12月25日,米羅因心髒病突發,永遠告别了他深愛的妻子比拉和女兒多蘿娜,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大師,歐洲文化藝術界把1993年定為“米羅”年,舉辦了盛況空前的作品展覽和藝術活動。如果大師地下有知,一定會得到莫大的安慰。
5、代表作品:《哈裡昆的狂歡》《犬吠月》《人投鳥一石子》。
米羅的作品
米羅的作品有:《哈裡昆的狂歡》、《加泰隆風景》、《繪畫》、《荷蘭室内之二》和《靜物和舊鞋》等。
1、《哈裡昆的狂歡》。
《哈裡昆的狂歡》是第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圖畫:在一個奇特的空間逆轉感。室内舉行着狂熱的集會,隻有人類是悲哀的,那人帶有頗為風雅的胡子,叼着長杆的煙鬥,憂傷地凝視着觀者。圍繞着他的是各種各樣的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全都十分快活。沒有什麼特别的象征意義,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
2、《加泰隆風景》。
《加泰隆風景》中的幻想,雖然神秘但很生動。在畫中,黃色和橙黃的兩塊平面,相交于一條曲線。獵人和獵物都畫成幾何的線條和形狀。一些不可思議的物體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認,有些好象暗示海上的生物或顯微鏡下的生物。
3、《繪畫》。
《繪畫》是最完整的非人物畫,而且在運用暗色調方面,也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作品。如柔和的綠色藍色以及退暈的褐色調子。在很有氣氛的色彩背景上,漂浮着以黑色為主體的抽象有機的形狀。有一塊勾白色的色塊,另一塊是鮮亮的紅色,其它一些隻是勾了黑輪廓。與米羅1920年代的繪畫相比,這件作品恬靜而神秘。
4、《荷蘭室内之二》。
《荷蘭室内之二》米羅從斯蒂恩的繪畫《貓的舞蹈課》着手,把它改畫成《荷蘭室内之二》,這是一些無定形的形狀,漂浮在含糊的空間裡,是一幅生動的夢間幻影。斯蒂恩原畫當中的多數人物和物體,都有保留在畫裡,如何解釋這些人物和物體,看來是令人迷惑的。從窗洞裡窺視的人物,已經變成了一團鬼氣。
米羅畫的一組人、物,都包羅在一個略呈橢圓狀的色塊之内,端部有一個箭頭和一個小怪物,看上去是受到斯蒂恩畫中緊湊的人物構圖的啟發。
5、《靜物和舊鞋》。
更令人激動的作品是《靜物和舊鞋》(Still Life with Old shoe)它顯示了這位非政治的藝術家,為反對西班牙内戰的法西斯分子而做出的深切的反應。
《靜物和舊鞋》的形象是明确的,有舊鞋、酒瓶、插進叉子的蘋果,還有一端變成一個頭蓋骨的一條切開的面包。所有這一切都有安排在一個捉摸不定的空間裡,色彩、黑色和兇險的形狀令人厭惡。這件作品并不是特别的象征,而是反映了米羅對發生在他所熱愛的西班牙事變的痛感和厭惡之情。
他是以物體、色彩和形狀來聲讨腐朽、災難和死亡的。在這個時期,米羅畫了一幅線描自畫像。瞪大的眼睛和緊縮的嘴唇,反映了他的恐怖觀念。嚴酷的繪圖和催人入眠的正面化形象,标志着他繼承了自己的早期風格。
米羅的作品名稱叫什麼
《哈裡昆的狂歡》是一幅超現實主義的圖畫:在一個奇特的空間逆轉感。室内舉行着狂熱的,隻有人類是悲哀的,那人帶有頗為風雅的胡子,叼着長杆的煙鬥,憂傷地凝視着觀者。圍繞着他的是各種各樣的野獸、小動物、有機物,全都十分快活。沒有什麼特别的象征意義,畫家充分地描繪了一種輝煌的夢幻形象。《加泰隆風景》中的幻想,雖然神秘但很生動。在畫中,黃色和橙黃的兩塊平面,相交于一條曲線。獵人和獵物都畫成幾何的線條和形狀。一些不可思議的物體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認,有些好象暗示海上的生物或顯微鏡下的生物。《托兒所的裝飾畫》是
米羅的一生有哪些作品
米羅(1893年—1983年)是西班牙畫家、陶藝家、雕塑家。布勒東稱之為“最超現實的畫家”。他獨創一系列潛意識象征符号。1893年4月20日出生于巴塞羅那,是金銀匠的兒子,從青年時代起就顯露了他的繪畫才能。1913年取得父親的同意進入藝術學校學習,從此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從1917年在巴塞羅那創作第一張畫起,到1982年為世界足球賽作畫時止,在他漫長的藝術生活中創作了5000多幅作品。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倒立的人》米羅西班牙米羅的藝術的特點是超現實主義的,他稱自己的作品是通向未來文明的橋梁。1918年一1922年間,米羅由于在藝術上受立體主義的影響和同畢加索相交頗深,形成了一種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原始風格。1920年米羅移居巴黎,20年代中期轉向超現實主義,正是在這個時期,米羅開始創作那些線條流暢,色彩鮮豔,夢境般的繪畫。他在1937年西班牙内戰時創作了一幅名為《收割者》的巨大版畫。1940年又創作了《星座》、《巴塞羅那》組畫,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40年代末,他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的繪畫作品,如《太陽面前的女人》、《倒立的人》、《血紅的太陽》等等。50年代末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了兩幅巨型壁畫,60年代在世界各地舉辦畫展。70年代。他為巴塞羅那機場和馬德裡議會大廈作畫。80年代,為美國休斯頓中央廣場雕刻一尊高18米的銅像。1983年12月25日下午。米羅在他的帕爾馬私人住宅逝世,終年90歲。他的逝世在西班牙和國外曾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和王後索菲娅在唁電中說,米羅的去世使西班牙失去了一位傑出的藝術家。
《記憶的永恒》達利西班牙達利(1904年—1989年)是西班牙著名畫家,超現實主義著名畫家。他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1921年進入美術學校學習。1928年第一次訪問巴黎,深受布魯東的超現實主義理論和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繪畫的影響和沖擊。1929年他定居巴黎。他的繪畫藝術熱衷于描繪“夢境和偏執的幻想”,并成為這個運動中最有成就和最負盛名的成員之一。1940年他遷居美國,并在那裡住了15年,1955年他回到西班牙。
達利一生作品很多,著名的有《記憶的永恒》、《内戰的預感》、《醒前刹那間的夢》、《麗達》等。他在藝術上追求潛意識的夢境和非理性。是一個具有天才和豐富想像力的藝術家,對超現實主義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