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馬的藝術品有哪些
馬的藝術品有《照夜白圖》,《奔馬圖》,漢代綠釉陶馬,《百馬圖》,北魏灰陶馬,《牧馬圖》,《八駿圖》等。
1、《照夜白圖》。是唐代傑出畫家韓幹的作品。圖中所畫的照夜白,是唐玄宗所喜愛的禦馬。
2、《奔馬圖》。這件作品是畫家徐悲鴻在1948年贈給史學家鄧蜀生的禮物。
3、《百馬圖》。指唐代韋偃的《百馬圖》,被故宮博物院收藏,也指楊明光《百駿圖》。
4、《牧馬圖》。是唐代畫家韓幹創作的衣服絹本淡設色畫作。現收藏與台北故宮博物館。
5、北魏灰陶馬。泥質灰陶,素面陶塑。軀體、四肢、尾分件制作組裝而成,連接處有榫頭。
6、《八駿圖》。是近代畫家徐悲鴻所創作的一幅畫。本畫以周穆王的八匹駿馬做為題材,畫中,八匹馬形态各異,飄逸靈動。
馬的文物有什麼十個以上
好多了
舊石器時代有岩畫上面有馬
戰國秦漢的瓦當上面有
從秦開始的所有傭類裡面都有馬,比如秦兵馬俑,漢景帝陽陵的小馬,唐代狩獵傭,三彩馬,宋代儀仗傭,元代車馬,清代倒是比較少,但是也有。
青銅器如樓上馬踏飛燕,
有些漆器上也繪有馬的紋飾
漢代有騎馬的玉仙人,
清代玉器裡面有個代表作就是青玉馬
還有各個朝代的馬銜馬镖馬镫,車馬飾品。皮鞭什麼的都應該算吧?
關于馬的文物有哪些
好多了
舊石器時代有岩畫上面有馬
戰國秦漢的瓦當上面有
從秦開始的所有傭類裡面都有馬,比如秦兵馬俑,漢景帝陽陵的小馬,唐代狩獵傭,三彩馬,宋代儀仗傭,元代車馬,清代倒是比較少,但是也有。
青銅器如樓上馬踏飛燕,
有些漆器上也繪有馬的紋飾
漢代有騎馬的玉仙人,
清代玉器裡面有個代表作就是青玉馬
還有各個朝代的馬銜馬镖馬镫,車馬飾品。皮鞭什麼的都應該算吧?
有關馬的文物有哪些
1、東漢銅奔馬
東漢銅奔馬,别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淩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别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2、明玉卧馬
此展品為明代文物。馬作卧伏狀,四肢盤曲,馬首回顧,玉色不純,一面以灰綠為主,一面灰綠中半呈灰黃綠,似系片裂所緻,馬之神态極其安閑。現收藏于臨海市博物館。
3、唐三彩騰空馬
唐三彩騰空馬,于1966年西安市蓮湖區制藥廠唐墓出土,通高38cm,長52cm。這件文物釉色沉穩,造型優美,特别是四蹄張開的造型在已經發現的文物中絕無僅有,它稱得上是舉世無雙的孤品,無價之寶。
4、唐三彩馬
唐三彩馬是唐三彩陶器中最常見的題材。一般作為随葬品,在唐代非常盛行。唐朝末年,由于國力日衰,三彩陶器生産開始逐步萎縮,包括三彩馬在内的器物質量大不如前。宋遼時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藝和裝飾已與唐代三彩器有了明顯的不同。
5、明火燒玉卧馬
此展品為明朝文物,長11.5cm,寬4cm,高6cm,白玉質,鮮紅豔麗的皮色充滿器身。作品立雕而成,玉馬回首伏卧,雙耳豎立,尾巴繞于身前,肢體健碩,姿态恬靜平和,俗稱“龍頸馬”。現收藏于觀複博物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東漢銅奔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唐三彩騰空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明玉卧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唐三彩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明火燒玉卧馬
出土文物有哪些
我國出土文物有: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馬踏飛燕、唐朝獸首瑪瑙杯等。
一、四羊方尊
商四羊青銅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甯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炭河裡遺址),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二、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前十四世紀至前十一世紀)鑄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内。
三、越王勾踐劍
春秋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中國一級文物,1965年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現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四、曾侯乙編鐘
戰國曾侯乙編鐘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一套大型禮樂重器,國家一級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縣(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為該館“鎮館之寶”。
五、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雷台的東漢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六、唐朝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又被稱為鑲金獸首瑪瑙杯。杯身通高6.5厘米,長15.5厘米,口徑5.9厘米,1970年出土于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以上内容參考:百度百科-商四羊青銅方尊
以上内容參考:百度百科-商後母戊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