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有哪些圖片(黃山奇石有哪些圖片加名字)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黃山奇石有哪些石頭的圖片
  2. 黃山奇石的圖片
  3. 黃山奇石的名稱帶圖片
  4. 黃山奇石有哪些奇石名稱及圖片
  5. 黃山奇石圖片

黃山奇石有哪些石頭的圖片

黃山奇石有:童子拜觀音、天狗望月、天女繡花、猴子望太平、夢筆生花、松鼠跳天都、鳌魚馱金龜、烏龜爬山、仙人下棋、夫妻談心、筆架峰、仙人曬靴、飛來鐘、蘇武牧羊、太白醉舊、武松打虎、達摩面壁等。

黃山奇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态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态各異,形象逼真。

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黃山奇石: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态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态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以上内容參考:百度百科-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的圖片

黃山奇石圖片如下:

1、

2、

3、

4、

5、

擴展資料:

黃山奇石的介紹:

1、黃山奇石,星羅棋布,點綴在波瀾壯觀的黃山峰海中。它們形态别緻,或大或小,争相競秀,意趣無窮。黃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異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魚馱金龜”、“孔雀戲蓮花”"天狗望月"。

2、有的宛如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天女繡花”、“夫妻談心”、“童子拜觀音”;有的形同各種物品,如“夢筆生花”、“筆架峰”、“飛來石”“仙人指路”;有的又以曆史故事、神話傳說而命名,如“蘇武牧羊”、“太白醉酒”、“武松打虎”、“達摩面壁”等。

3、這些黃山奇石,或叫怪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如仙桃峰、筆鋒,老人峰等,這些亦峰亦石的景觀,它們之所以能成為稱奇于世的奇峰,蓋由于這些峰上形象生動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觀海”上的“猴石”,“鳌魚吃螺蛳”中的“螺蛳石”等。

4、塊石大小均在3米以内,如雕如塑,妙趣橫生。有的怪石因觀賞角度改變,景緻随之變化,具有移布換景的奇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的名稱帶圖片

黃山奇石有夢筆生花、仙人指路、飛來石、老僧采藥、猴子觀海。

1、夢筆生花

峰尖石縫中,長有一株奇巧古松,盤旋曲折,綠蔭一團,宛如盛開的鮮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遊人稱此景為“夢筆生花”,為黃山勝景。筆峰旁有筆架峰、上升峰。

2、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位于雲谷寺至皮篷路口。一怪石屹立峰巅,其狀似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舉起,似為遊客指引進入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石”,又名“仙人指路峰”。它之所以頗負盛名,不僅僅在于外形酷似,而且因為有一段對世人頗有啟發作用的故事。

3、飛來石

飛來石位于安徽省黃山風景區平天矼的一塊平坦岩石上,為自然風化生成。兩大岩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上一石似從天外飛來,故名“飛來石”。地質學家認為,飛來石這一奇觀是地質變化過程中形成的,真可謂天設地造。

4、老僧采藥

老僧采藥位于安徽黃山雲谷景區。在雙貓捕鼠下面,有一直立的怪石,狀如身披袈裟的僧人;面前一片奇松,狀似采藥,故取名“老僧采藥”。

5、猴子觀海

在獅子峰北一座平頂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靜觀雲海起伏,人稱“猴子觀海”。當雲霧消散後,石猴又如在遠眺太平縣境(即今黃山市所屬黃山區)的綠野平疇,故亦名“猴子望太平”。

黃山奇石有哪些奇石名稱及圖片

黃山,中國旅遊的瑰寶,以其千奇百怪的奇石著稱于世。下列是黃山上一些令人稱奇的石頭:

1.九龍屏:位于黃山風景區的九龍屏,巨大的奇石形态猶如九條巨龍齊聚水邊。

2.龍爪石:坐落于黃山北海景區,其形态宛如巨龍爪子,氣勢磅礴。

3.虎頭岩:位于黃山西海景區,此石形狀酷似一隻怒目圓睜的虎頭。

4.猴子觀海:黃山西海景區的猴子觀海奇石,其獨特形狀仿若一隻猴子凝視着遠方的大海。

5.天都峰:作為黃山東海景區的标志性奇石,天都峰宛如仙境,被譽為“黃山之冠”。

6.壯嶽石:位于黃山西海景區,形狀宛如一座直插雲霄的山峰,氣勢雄偉。

7.掌狀石:位于黃山飛來石景區,此石形狀酷似一隻巨大的手掌,引人注目。

8.菩薩明檔石:坐落于黃山蓮花峰下,形狀宛如一尊端坐的菩薩,莊嚴而神秘。

這些黃山奇石,各具特色,意蘊深遠,等待着遊客前來一一探訪。

黃山奇石圖片

黃山奇石圖片如下:

1、

2、

3、

4、

5、

擴展資料:

黃山奇石的形成:

1、黃山千岩萬壑,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許多姿态不同的奇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石“怪”就怪在從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狀。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大公雞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門”。

2、但登上龍蟠坡回首再故,這隻一唱天下白的雄雞卻仿佛搖身一變,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黃山峰海,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夢筆生花、以及老僧采藥、蘇武牧羊、飛來石等。

3、據說黃山有名可數的石頭的就達1200多塊,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從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塊冥頑不靈的石頭憑空有了精靈跳脫的生命。欣賞時不妨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創造力,可獲更高的審美享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山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