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京是什麼意思(晉京屬什麼)

biang 中華百科 745

本文目錄

  1. 晉字在古語中是什麼意思
  2. 晉京展是什麼意思
  3. 晉京的意思晉京的意思是什麼
  4. 晉京 什麼意思
  5. 漢字“晉”是什麼意思晉字怎麼寫

晉字在古語中是什麼意思

晉 [jìn]

周代諸侯國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國号為晉,出自《呂氏春秋·慎行論》。

又如:晉用楚材(謂一國聘用别國的人才);晉邦(指春秋時代的晉國);晉陽之甲(喻稱地方官吏不滿朝廷而舉兵向内為興“晉陽之甲”);晉棘(指春秋晉國垂棘之地所産的美玉)

朝代名

司馬炎代魏稱帝,國号晉,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65—316年),共四帝,為前趙所滅。

司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稱東晉(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為劉裕所取代。

五代時,石敬瑭滅後唐稱帝,國号晉,都洛陽,史稱後晉(公元936—946年)

又如:晉年(喻指懷念故朝之思);晉帖(指晉人的書迹或其摹本、刻帖);晉京(晉朝的京城。指洛陽)

水名。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分北、中、南三渠,東流入汾河。

晉京展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進京展演。

“晉”有“進”的意思,《漢語大字典》中就此舉例說“如:晉京”。可見“晉京”跟“進京”的意思是一樣的。

人們說“進京賣菜”不大說“晉京賣菜”。文藝表演,一般用“晉京”,例如“晉京獻演”“晉京彙報演出”“晉京展演”等。

晉(拼音:jì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于商代甲骨文,有人認為它的古字形像兩支箭放在匣、函中,本義指插,是“搢”的初文。

也有人認為它像兩支箭射中靶心。晉的基本義是前進、向上,故有“晉見”“晉級”等說法。晉是周代諸侯國名,也用于朝代名。因山西地處晉國故地,所以山西别稱晉。

“晉”的構型和本義說法不一。甲骨文有晉字,但屬殘片,無法确認字的用法。金文用為國族名。《曾侯乙墓簡》用為兵械杸的修飾語。明确的用為疾進意的,始見篆文。

有人認為甲骨文“晉”上部像兩支倒立的箭(“矢”),下部是像“日”字的靶心,這就是箭要射中的目标。在甲骨文中,常用扁“日”字作符号,表示目标、目的。整個字形表示弓箭一支接一支地射中了靶心。

金文字形與甲骨文大緻相同。小篆的“晉”字,上面變為兩個“至”。甲骨文的“至”指落到地上的箭。其義與甲骨文的“晉”一樣,指兩支箭射中靶心射箭者連續射中目标,就有進一步、跟進、遞進的意思。

所以“晉”的本義就是進、升的意思,如:晉升、晉見、晉級。隸書和楷書将上部的兩支箭大大簡化,已看不出箭形。

也有人認為,“晉”字上部為兩支箭,下部為“日”,其構形所描繪的是:兩支箭一起射向那空中的太陽,即學者們所說的“二矢射日”。

據此,有的學者認為“晉”字是先民根據“後羿射日”的傳說創制的,它的本義指射日之箭。由于“晉”的初形為“二矢射日”,其中包含有前進之義,因此,“晉”便引申為“進、升”等意義。這一說法,也有道理。

文字學家楊樹達先生認為,“晉”字上部像兩支箭,下部的“日”,既不是指靶心,也不是指太陽,而是插箭的器具。“晉”的本義指插,這個意思後來寫作“搢”。箭射出去有向前向上的趨勢,所以“晉”表示前進和上升,這也不無道理。

晉京的意思晉京的意思是什麼

晉京的詞語解釋是:晉朝的京城。指洛陽。進京,到京城。

晉京的詞語解釋是:晉朝的京城。指洛陽。進京,到京城。拼音是:jìnjīng。注音是:ㄐ一ㄣ_ㄐ一ㄥ。結構是:晉(上下結構)京(上中下結構)。

晉京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引證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内容】

⒈晉朝的京城。指洛陽。引晉潘嶽《金谷集作詩》:“朝發晉京陽,夕次金谷湄。”晉潘嶽《河陽縣作》詩之一:“誰謂晉京遠,室_身實遼。”⒉進京,到京城。引《花月痕》第四六回:“這梅歐兩個晉京,得着了試差,小岑卻轉個禦史。”

二、網絡解釋

晉京古都城,晉朝的京城現為河南洛陽市

關于晉京的詩句

誰謂晉京遠千古鐘山擁晉京朝發晉京陽

關于晉京的成語

六卿分晉秦歡晉愛楚才晉用晉陽之甲加官晉爵秦晉之盟朝梁暮晉皮裡晉書唐臨晉帖秦晉之匹

關于晉京的詞語

皮裡晉書京兆畫眉京兆眉妩京辇之下加官晉爵楚才晉用五日京兆六卿分晉秦歡晉愛研京練都

關于晉京的造句

1、此次畫家晉京舉辦畫展,正展示出神都洛陽的厚重曆史、秀美山河,古都新貌、純厚民俗。

2、其中《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狀元與乞丐》、《新亭淚》、《秋風辭》等優秀劇目,曾六度晉京獻演,譽滿京華。

3、三慶戲院始建于乾隆五十五年,是浙江鹽務大臣為給乾隆籌辦八旬“萬壽”,邀集徽班“三慶班”晉京祝壽而建。

4、第二年春節,福州市工藝美術展覽會在晉京舉辦。

5、幼年艱苦,好學博識,曾偕徐秘元晉京,拜訪正一師探讨玄旨。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晉京的詳細信息

晉京 什麼意思

1、晉朝的京城。指洛陽,在河南省。

2、進京,到京城。多用于文藝表演,例如“晉京獻演”、“晉京彙報演出”、“晉京展演”等。

晉( jìn):進,例如晉級、晉升、晉谒(進見),中國周代諸侯國名,中國山西省的别稱:晉劇,中國朝代名。

京(jīng):國都(特指新中國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華。

擴展資料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曆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市有二裡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截至2019年3月,洛陽市共有龍門石窟、漢函谷關、含嘉倉等3項6處世界文化遺産;

2019年末,洛陽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82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30處。洛陽市有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等節日活動。

漢字“晉”是什麼意思晉字怎麼寫

晉jìn進:晉級。晉升。晉谒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

中國山西省的别稱:晉劇

中國朝代名:西晉。東晉

筆畫數:10;部首:日;筆順編号:1224312511筆畫順序:橫豎豎捺撇橫豎折橫橫

詳解

晉_jìn【動】進〖enter〗_,進也。日出,萬物進。

《說文》晉者,進也。

《易·序卦》王提馬而走諸侯晉。

《周禮·田仆》盍孟晉以迨群兮。

班固《幽通賦》又如:晉谒;晉接;晉食晉升。提高地位、級别或榮譽〖promote〗以功晉知府。

《清史稿·桂中行傳》晉封英王。

《陳玉成》又如:晉封;晉秩;晉階;晉号低,俯〖low〗見梓晉然實而俯。

《尚書大傳》又如:晉然授予,尤指在公共典禮中授予〖confer〗。如:晉授晉見,正式地會見,拜訪〖callon〗。如:晉谒晉Jìn【名】周代諸侯國名〖Jinstate〗。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國号為晉,春秋時居有今山西省大部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被其大夫韓、趙、魏所分而亡子夏之晉。

《呂氏春秋·慎行論》晉師三豕過河

晉師己亥涉河

晉于是始墨。

《左傳·僖公三十二

三十三年》又如:晉用楚材;晉邦;晉陽之甲;晉棘朝代名〖JinDynasty〗司馬炎代魏稱帝,國号晉,都洛陽,史稱西晉,共四帝,為前趙所滅晉太原中。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無論魏晉

魏晉氏以下。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晉陶淵明獨愛菊。

宋·周敦頤《愛蓮說》司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稱東晉,共十一帝,為劉裕所取代五代時,石敬瑭滅後唐稱帝,國号晉,都洛陽,史稱後晉背晉以歸染。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又如:晉年;晉帖;晉京山西省的簡稱〖Shan西安province〗。如:晉劇水名〖JinRiver〗。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分北、中、南三渠,東流入汾河晉祠Jìncí〖JinMemorialHall〗中國春秋時代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懸甕山下。創建于北魏以前。晉祠建築以聖母殿為主體,還有獻殿、鐘鼓樓、金人台、關帝廟、難老泉、唐槐、周柏等曆史文物與自然風景。其中,建于宋天聖年間的聖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以及魚沼飛梁合稱為我國古建築中的“三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見jìnjiàn〖callonsb.holdinghighoffice〗進見;前去會見晉級jìnjí〖advancement〗晉升到較高的等級加官晉級晉劇jìnjù〖Jinopera〗山西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由蒲劇派生而成,流行于該省中部地區;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晉升jìnshēng〖advance〗職位上升;晉職他1940年晉升為中尉晉王Jìnwáng〖kingofJininTangDynasty〗李克用,沙陀族,因出兵幫助唐朝鎮壓黃巢起義,受封為晉王。為其一目失明,綽号獨眼龍,為李存_之繼父?晉谒jìnyè〖callon〗進見;拜谒;拜見晉職jìnzhí〖bepromoted〗晉升到較高的職位

出處

[①][jìn][《__》即刃切,去震,精。]亦作“晉1”。進。升,升級。六十四卦之一,坤下離上。内;裡面。抑制;按捺。低;俯。《易·晉》:“_如摧如,_吉,罔孚,裕無咎。”聞一多《古典新義·〈周易〉義證類纂》:“摧_折,_落,___抑_俯_近,故_摧__。”一說,晉,進,謂進攻敵人。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卷三。鼓名。同“_”。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後幾排的,一排稱為一進。通“_”。插。通“_”。戈柄下的銅套,形銳,可以插入地裡。通“箭”。水名。春秋諸侯國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堯之故墟唐,南有晉水,至叔虞子燮父改國号晉。故址在今山西省、河北省南部、陝西省中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後晉為其大夫韓、趙、魏所分。朝代名。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國号晉,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316年為前趙所滅。共四帝,曆五十二年。317年,司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稱東晉。420年為劉裕所滅。共十一帝,曆一○四年。與西晉合稱兩晉。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滅唐稱帝,都汴,國号晉,史稱後晉。946年為契丹所滅。共二帝,曆十一年。山西省的簡稱。姓。戰國魏有_鄙。見《史記·魏公子列傳》。

【辰集上】【日字部】晉;康熙筆畫:10;頁碼:頁495第02【正字通】俗?字。【唐_】【集_】【__】?_刃切。【_文】作?,_也,日出_物_也。【_篇】_省作_。【易·_卦】_,_也。【疏】以今_古,古之_字,_以____。【又】明出地上_

又【周_·春官·典瑞】王_大圭。【疏】_,插也

又【周_·夏官·田_】凡田,王提_而走,_侯_大夫_。【_】_,_抑也

又【周_·地官·鼓人】以_鼓鼓金奏。【_】_鼓_六尺六寸

又【周_·冬官考工_·_人】凡_殳,去一以___。【_】_司_雲:__矛戟下__也。【_文】_如字

又_名。【_·唐__】成王封母弟叔虞於_之故墟,曰唐侯。南有_水,至子燮改__侯

又姓。【__】本自唐叔虞之後,以__氏,魏有_鄙

又【集_】子_切,音箭。水名

又【周_·冬官考工_·_人】__。【_文】又音箭

又【__·登__】__其祥,天_在_。_有命而__兮,跚重斯而肇建。

【卷七】【日部】編号:4182_,[_刃切],_也。日出_物_。從日從_。《易》曰:“明出地上,?。”臣_等案:_,到也。_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