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鈞是什麼意思(鴻鈞是天道天道非鴻鈞是什麼意思)

biang 中華百科 864

本文目錄

  1. 先有鴻鈞後有天是什麼意思
  2. 鴻鈞廣運是什麼意思
  3. 一氣化鴻鈞什麼意思
  4. 鴻鈞的意思是什麼
  5. 鴻鈞一氣化三清什麼意思

先有鴻鈞後有天是什麼意思

正所謂“鴻鈞老祖第一仙,弟子盤古初開天。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那說的就是後來人的模樣都是出自陸壓道君。

創始元靈四大弟子:鴻鈞老祖、混鲲祖師、女娲娘娘和陸壓道君,前三者道法功深、開宗立派功德着實開天辟地,偏是這最小的小師弟陸壓道人,生性胡鬧打混,從無一天正經,卻無什麼名聲留下。其師侄太上老君、如來等,尚尊其為小師叔,知道者也尊其為陸壓道君,小輩神仙之中,卻是聞者渺渺了。

陸壓道人乃是離火之精。飛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雲三聖皇,中不理瑤池與天帝(彼時天庭似乎還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極樂地。不歸人王管,不服地府中。潇潇自在任我遊,自自在在散聖仙。

擴展資料:

原文整句是”鴻鈞老祖第一仙,弟子盤古初開天。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或許事先傳唱此評書的龔麗聲老先生,隻是為了押韻或許其他緣由,創作出這一句詞兒,卻對後世神話迷們發生如此大的影響。

陸壓道君的來龍去脈其真實《封神演義》裡寫的很清楚了,他的本體是離火之精,也就是火之精魄修煉成仙,或許來自于太陽,或許是真火成精,都不能夠說比開天辟地的盤古大神更早。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寫纣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隐,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業。後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争,并且摻雜有宗教的鬥争,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纣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于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封神演義

鴻鈞廣運是什麼意思

鴻鈞廣運的意思是大展鴻圖、廣泛發展。這個成語源于古代神話故事,被用來形容一種非常美好的局面。鴻鈞為古代官銜之一,廣運則是指大運營、廣泛發展的意思。在現代經濟中,我們也常用這個成語來表示企業或團隊有着廣大的發展前景和美好的未來。

鴻鈞廣運也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成功和事業順利。如果一個人能夠運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那麼必将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隻有經過長時間的磨練和耐心的積累,一個人的理想和追求才能夠實現。而一個能夠實現自己價值的人,則不僅是對自己的最好回報,更是對社會的貢獻和回饋。

鴻鈞廣運的内涵也包含了積極的人生态度和創造力。在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中,我們需要有積極的心态和勇氣面對困難。隻有敢于創新、不斷突破、勇于挑戰自己的人才能夠在競争中獲得勝利。因此,鴻鈞廣運更是一種勵志精神和生活态度,希望人們在面對生活的時候能夠積極進取、不屈不撓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一氣化鴻鈞什麼意思

一氣化鴻鈞的意思:

盤古化生原始混沌當中(太極);太極分出陰陽兩面(兩儀l)又分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相;鴻元老祖教出嫡傳三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後來都各立門戶形成闡教和截教;各仙家衆多的領導着啊,原來可都是同出自鴻鈞道人(即鴻元老祖)這一門啊。

按:上古正神鴻鈞老祖座下三大弟子,大弟子老子,即太上老君,創立道教;二弟子元始天尊,創立闡教;三弟子通天教主,創立截教。

鴻鈞的意思是什麼

在古代文獻中,“鴻鈞”一詞的含義豐富多樣,常常被賦予了深遠的文化意義。在《樂府詩集》、元代吳澄的《詠雪》、明代張居正的《賀元旦表》以及郭沫若的《湖心亭》等作品中,鴻鈞一詞常被用來形容天或大自然。這些作品中,鴻鈞被比喻為天地萬物運轉的始源,象征着宇宙的初始狀态和自然的力量。

除了指代天或大自然之外,“鴻鈞”還有比喻國柄或朝政的含義。在宋代司馬光的《效趙學士體成口号十章獻開府太師》中,鴻鈞被用來象征國柄,比喻執掌國家政權的人。秦觀的《代賀蔡相公啟》中也提到了鴻鈞,用來形容執掌朝政的大臣。此外,“鴻鈞”有時也被用來指代執掌國柄的大臣,如李商隐的《為绛郡公上李相國啟》中所描述。

除了這些含義之外,“鴻鈞”還有指鴻恩的含義。在唐代蘇颋的《代家君讓左仆射表》以及宋代陸遊的《上王宣撫啟》中,鴻鈞一詞被用來形容巨大的恩惠。這些作品中的鴻鈞,不僅是對個人恩惠的贊美,更是對天地間宏大恩情的頌揚。

在古代文人的筆下,“鴻鈞”一詞不僅承載着對自然、國家以及個人恩惠的頌揚,更是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内涵的體現。鴻鈞的概念,既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也表達了他們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福祉的深切關懷。

鴻鈞一氣化三清什麼意思

鴻鈞一氣化三清”指的是鴻鈞的一種力量,将同一個宇宙的不同元素、外交實體或度量單位,轉化、融合或合并為同一實體,創造出一切事物和存在。

“鴻鈞”是道教的至高神,掌管着天地萬物,創造了宇宙萬物。據傳,鴻鈞是源于黃帝的神靈,擁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一氣”意味着無限的力量,即宇宙之氣,是由鴻鈞所釋放而形成的能量。“化三清”是道教中重要的神職團體。三清是指三位道教神仙——上清大帝、中清靈帝和下清元帝,他們被視為道教中最高的神靈,代表着神的三位一體的形式。

一氣化三清是一個道教術語。晉魏時道教的重要力量,在江南有三支,除了張天師代表的天師正一天道外,還有茅山派與靈寶派。茅山派這個名字聽起有點土鼈,但換成“上清派”立刻高大上了,供奉的祖師也不是張天師,而是女仙魏華存。

陶弘景就是茅山一系的。靈寶派的代表人物是許遜、葛洪一系,這不去說他們。三派的主神大家都明白了吧,上清派供元始、靈寶派就是供靈寶,而正一派還是供原汁原味的老君。上清派這靈感是從佛教來的,當然,從道士的口中說出來與現在也沒啥區别,也就是元始分化出老君,老君下凡成為老子。

區别就是先後有差别,次序被颠倒了,現實是老君化為元始,宗教上說是元始變成了老君。而靈寶,從他的另一個名字“太上大道君”,就可以知道其本來面目了。這就是“一氣化三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