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夫人遊春圖哪個是(虢國夫人遊春圖哪個是虢國夫人請充分說明理由)

biang 中華百科 970

本文目錄

  1.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作者是誰
  2. 虢國夫人遊春圖上面哪個是虢國夫人
  3. 在《虢國夫人遊春圖》中,哪一個是虢國夫人呢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作者是誰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作者是唐代畫家張萱。

張萱,生卒年不詳,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代開元天寶間享有盛名的傑出畫家。在當時“唐尚新題”風氣的影響下,畫家采取現實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題材,創作出主題如此突出的傑作,與大詩人杜甫的《麗人行》史詩交相輝映,有其深遠曆史意義。

公元723年(玄宗開元十一年),與楊畀、楊甯同任史館畫直。工畫人物,擅繪貴族婦女、嬰兒、鞍馬,名冠當時,與周昉不相上下。所畫婦女,慣用朱色暈染耳根,為其特色。又善以點簇筆法構寫亭台、樹木、花鳥等宮苑景物。傳世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簡介:

《虢國夫人遊春圖》重人物内心刻畫,通過勁細的線描和色調的敷設,濃豔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闆滞。全畫構圖疏密有緻,錯落自然。人與馬的動勢舒緩從容,正應遊春主題。

畫家不著背景,隻以濕筆點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圖中用線纖細,圓潤秀勁,在勁力中透著妩媚。設色典雅富麗,具裝飾意味,格調活潑明快。畫面上洋溢著雍容、自信、樂觀的盛唐風貌。

唐朝的統治階層非常重視繪畫的社會功能,他們招納畫家、收藏名畫,對美術的發展起了直接的推動力。到了開元、天寶年間,經過了近百年發展的唐朝,政權更加穩固,經濟空前富足,整個封建社會迎來了它的巅峰時期。

虢國夫人遊春圖上面哪個是虢國夫人

《虢國夫人遊春圖》中,判斷誰是虢國夫人,需要從多個角度考慮。根據史料,虢國夫人肯定是女性,但畫中人物着裝并無性别之分,增加了判斷難度。首先,排除了那些穿着仆人裝束的四位,因為按照唐朝的禮儀,她們不太可能在這樣的畫作中以仆人的身份出現。其次,仔細觀察後,發現隻有四個仆人所騎的馬沒有系紅球球,紅球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可以排除丫鬟小厮中是虢國夫人。接着,觀察穿得像雙胞胎姐妹的人物,發現上方佳麗的姿勢不太莊重,而且身體被馬遮擋,按規範重要人物不應被遮擋,因此排除了她們是虢國夫人的可能。下方佳麗雖然身體未被遮擋,但其騎的馬檔次較低,排除了她們是虢國夫人的可能性。最後,騎着最高檔次“三花馬”的隻剩下前排男裝大姐和後排抱孩兒的大媽。通過細緻觀察,發現畫家張萱特别給這位大媽添了皺紋,強調年齡差距,這與虢國夫人的形象不符,因為她與皇帝關系最好,且長相極美。因此,這位應是虢國夫人女兒的保姆,而非虢國夫人。而前排男裝大姐的身份地位尊貴,從她騎的三花馬比其他馬大一圈,穿着繡有金絲團鳳紋的衣服,以及馬飾明顯高級等細節,可以确信她就是虢國夫人。盡管官方對此存在争議,但在沒有确鑿證據的情況下,依據這些證據,她就是畫中的虢國夫人。

在《虢國夫人遊春圖》中,哪一個是虢國夫人呢

一、誰是正牌的虢國夫人

從古至今,曆史上的丹青高手,簡直是數不勝數。他們流傳後世的佳作,更是多如牛毛,但由于各種原因,有很多的名畫,都存在着未解之謎,并且謎團大多将永遠無法解開,就像《虢國夫人遊春圖》中不知道哪位才是虢國夫人。可是這道看似無解的謎題,通過仔細觀察,充分分析之後,就可以大緻得到正确答案。

提起張萱,可能大多數人都感到陌生,但是如果提起宋徽宗,大家應該都知道他,雖然他當皇帝不算出色,但是他藝術天賦極高,甚至還在書法領域,創造了“瘦金體”,以供後人臨摹。據野史記載,宋徽宗曾經臨摹過幾幅佳作,其中就有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和《搗練圖》。張萱是唐代畫家,生卒年代不詳,其大作雖然至今已無一遺存,但是據資料記載,他曾入宮任畫師一職,并有許多著名作品。

現存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就是宋代的摹本,雖然未必出自趙佶之手,但是這幅畫的作者,也必定是位技藝高超的名家,這幅畫通過纖細的線條,描繪出了虢國夫人及其家眷遊春之景,虢國夫人就是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三妹,畫家通過對色彩的精細把握,做到了鮮豔與素雅并存,精細和留白一體,疏密有别,精緻自然。畫中洋溢着盛唐獨有的樂觀風貌。

現存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就是宋代的摹本,雖然未必出自趙佶之手,但是這幅畫的作者,也必定是位技藝高超的名家,這幅畫通過纖細的線條,描繪出了虢國夫人及其家眷遊春之景,虢國夫人,就是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三妹,畫家通過對色彩的精細把握,做到了鮮豔與素雅并存,精細和留白一體,疏密有别,精緻自然。畫中洋溢着盛唐獨有的樂觀風貌。

可是這幅名畫卻留下了一個千古謎團:畫中一共有六個女子,究竟哪一個才是虢國夫人呢?

為何畫中的六個女子(其中一個是小女孩),不能判斷出哪個才是虢國夫人?

因為她們的馬匹差不多大小,身材差不多大小,相貌、衣服和頭飾等級基本差不多,故此,按照主次有序,地位尊卑,衣飾有别,主要人物會被畫家刻意放大等方法,分辨出哪位是虢國夫人的方法,真的是不好使。

二、四匹馬都戴着紅纓球的馬

哪一個才是虢國夫人,一直以來争議不斷,大緻可以分為四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有位姓張的學者認為虢國夫人是最後一排抱着公主的女子;

第二種觀點則認為是右側第一位,陳教授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虢國夫人位于畫面重要位置,氣度不凡;

第三種看法則是右邊第四位,楊、徐兩位專家認為,在古人追崇的北鬥構圖法中,這位女子處于最中央,所以她才是虢國夫人。

近年來,學界還出現了一種更“扯”的觀點,那就是沒有虢國夫人存在。因為這幾位女子的裝束差别都不大,反而像是一幅普通的皇家出遊圖,但是筆者認為,這種看法實在是有失偏頗,從一個神奇而“合理”的角度,可以解開究竟誰才是真正的虢國夫人,但是需要借助一種動物,那就是“馬”。

首先仔細觀察這幅畫,可以看到這幅畫中,有四匹馬的馬脖子下面,都戴着奇怪的紅球,這可不是簡單的裝飾物,據史籍記載,天寶年間,隻有皇宮裡尊貴的馬,才會挂上紅纓球類的裝飾,以顯示不同于宮外的馬匹。在著名的建陵石馬,馬脖子下面,就戴有紅纓球。還有許多對盛唐宮中描寫的作品中,也都有紅纓球的出現,可以初步認定,虢國夫人就坐在四匹戴紅纓球的馬上。

我們仔細端詳畫中最前面的人,就可以發現,雖然他騎的馬最為高大雄壯,但是他是一個男性,雖然有專家認為這是“男扮女裝”,但是筆者認為虢國夫人不可能做“打頭陣的人”,古代皇室宮妃出遊,都須有宦官做“從監”,在前面引路,虢國夫人畢竟是一國夫人,最基本的規矩自然不能少,所以使用排除法,就可以确定,第一個人,絕對不是虢國夫人。而最後一個騎在紅纓球的馬上,懷裡抱着嬰兒的女兒,也不會是虢國夫人,她應該是一位“保姆”。

接着我們看剩下是兩匹帶着紅纓球的馬。

靠近看畫者的女子,騎在紅纓球的馬上,目視前方;而遠離看畫者的騎在紅纓球的馬上的女子,正瞧着靠近看畫者的女子,從道理來講,目不斜視的女人,才是身份最尊貴的,接着我們再上一個“鐵證”,證明靠近看畫者的女子就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虢國夫人。

馬和馬不同,虢國夫人因為在畫中,身份最尊貴,故此,他應該騎着最好的馬,四匹戴紅纓球的馬有三匹是普通馬,隻有一匹是走馬。

三:隻有騎走馬的人,才是真正的身份尊貴

什麼是走馬呢?《漢書》裡寫道:“多捐金寶走馬,賂遺蓋主。”顔師古批注道:“走馬,馬之善走者”。為什麼馬的品類中,會出現這種特殊的馬呢?大家都知道馬在奔跑的時候,由于使用了全身的力氣,所以身體起伏很大,人騎在上面,就會覺得很颠簸。

但是走馬不同,它們經過了人的特殊訓練,當奔跑的時候,會左右兩邊的蹄子兩兩為一對,分别離地,這樣就可以保證人在上面的時候,十分平穩,騎在這種馬上,就像是在平地中走路一樣。著名的“馬踏飛燕”的銅雕,就是走馬的代表姿勢,由于訓練困難,走馬本身數量極其稀少,能坐得上走馬的人,自然是身份特殊,地位尊貴。

同時,虢國夫人作為其中地位最顯赫的人,自然應當騎馬走馬,而畫中,隻有一匹走馬,人群中簇擁的那個才是虢國夫人。

為何憑着一匹走馬,就說那個女人是虢國夫人?舉個例子,章懷太子墓壁畫《狩獵出行圖》中,為了确定章懷太子李賢的具體位置,就已經有專家使用“走馬”作為依據,并給出了走在第一個的人,就是騎着走馬的章懷太子李賢。

虢國夫人位于全畫的中心位置,雙頰豐潤有光澤,淡描峨眉,略擦脂粉,着一身淡青色窄袖上衣,披一條絲綢,繡鞋輕放在馬蹬上,氣質十分淡雅,同時又不失妩媚,這才是夫人應有的模樣,當然,僅靠一匹走馬,就判定虢國夫人的位置,當屬一家之言,希望在不遙遠的未來,專家們通過研究,可以給出更加準确的證據,來證實畫中的女子,哪一位才是真正的“虢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