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用如果……就……造句
造句:
1、如果我是一名教師,我就要讓我的學生開心地學習,愉快地遊戲。
2、如果想得到收獲,就要奮鬥。
3、如果你因為學習成績好而驕傲自大,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4、如果沒有農民工的辛苦,就沒有城市的繁華。
5、如果世界上沒了空氣,人類就滅亡了。
6、如果舍棄一粒粒的小石子,就沒有一條條的大馬路。
7、如果我聽媽媽的話,我就不會拉肚子了。
8、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成績就不會有提高。
9、如果沒有你的幫助,就沒有我的成功。
10、如果想要得到友誼,就要付出真心。
擴展資料:
如果:
【拼音】[ rú guǒ ]
【解釋】連詞。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假設,下半句推出結論或提出問題,常用“那麼”“那”“則”“就”等詞呼應。
【出處】清代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如果文章會做,我提拔他。”
【譯文】如果他會做文章,我就提拔他。
【用法】連詞,表假設。
【示例】如果不了解而過得去,那再好不過了。——村上春樹。
假如我是什麼媽媽的微笑就是什麼讓我什麼造句
小草、雨露。
1、假如我是小草,媽媽的微笑就是陽光雨露,讓我茁壯成長;假如我是船兒,媽媽的微笑就是指路燈塔,讓我安心遠航;假如我是星星,媽媽的微笑就是浩瀚夜空,讓我大放光彩,媽媽的微笑總能給我無窮力量,讓我不斷成長。
2、這句話出自小學三年級課文《媽媽的微笑》,主要講述了媽媽的事情。
“媽媽,假如我變成了” 怎麼造句
1、假如我變成一把小傘,我要在下雨制天為母親遮風擋雨。
2、假如我變成了七色花,我要竭盡全力實現母親的願望。
3、假如我變成了大樹,我要在夏季為母親遮陽。
4、假如我變成小鳥,我要在母親疲憊時為她獻上最美的悅音。
5、假如我變成了魔法師,我要為母親變一朵充滿愛的花兒。
擴展資料:
打比方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東西具體地說出,借其他類似事物加以說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飾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動,突出特點,渲染氛圍,側面烘托。
如果我是___媽媽就是__将我__造句
如果我是小鳥,媽就是那廣闊的天空;如果我是小草,媽就是那無邊的大地;如果我是星,媽就是那閃爍的星空;如果我是小樹,媽就是那堅強的土地…如果我是一朵花,媽就是那溫暖的太陽;如果我是一條魚,媽就是那碧綠的大海;如果我是一片樹葉,媽就是那肥沃的土地;如果我是一隻蜜蜂,媽就是那辛勤的園丁…媽是我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我是大樹,媽就是那參天的大手;如果我是小鳥,媽就是那寬大的羽翼。如果我是一隻小狗,媽就是那溫柔的雙手;如果我是一朵花,媽就是那芬芳的花香;如果我是一條小河,媽就是那寬廣的河床;如果我是一隻小鳥,媽就是那蔚藍的天空。
如果就的造句怎麼寫
如果就的造句怎麼寫如下:
1.如果我有超能力,就可以救火救人。
2.如果我有個小狗,就可以有個好夥伴。
3.如果我不做作業,就會被老師批評。
4.如果我做錯了,就應該勇敢承認錯誤。
5.如果我學會了自行車,就可以和朋友一起騎車去公園。
6.如果我長大了,就可以幫爸爸媽媽一起打理家務。
7.如果我有一本好書,就可以開啟一段神奇的旅程。
8.如果我可以飛,就可以穿越天空去看遍全世界。
9.如果我能夠畫畫,就可以創造出美麗的世界。
10.如果我會彈琴,就可以給人們帶來美妙的音樂。
11.如果我是個科學家,就可以發明許多好玩的東西。
12.如果我去動物園,就可以看到大象、獅子等各種動物。
13.如果我去北京,就可以看到故宮、長城等名勝古迹。
14.如果我在學習上努力,就可以取得好成績。
15.如果我遇到了困難,就應該勇敢面對,不退縮。
16.如果我有時間,就可以學習新技能、鍛煉身體等。
17.如果我可以做一件事讓别人開心,就是最大的快樂。
18.如果我可以在災難中保持鎮靜,就可以救更多人。
19.如果我有夢想,就要努力追求,實現它。
20.如果我有愛心,就可以關心周圍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1、性格軟弱的人在談判中極易相信客戶為讨價還價而發出的各種抱怨,不但對這種假抱怨信以為真,而且會向上級彙報。如果銷售部門中這樣的人太多,銷售經理就會被許多虛假的信息所包圍。
22、蘆荟的葉進化為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水分。如果蘆荟幾天沒澆水的話,它就會自動把貯存的水分拿出來用。這讓我知道蘆荟力是多麼頑強!并且知道了有葉子的花生命力反而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