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三國裡面的名将死的順序,怎麼死的
何進,字遂高,189年被十常侍所殺
孫堅,字文台,191年被劉表偷襲而死
董卓,字仲穎,192年被呂布所殺
公孫瓒,字伯圭,197年易京之戰兵敗自焚
典韋,197年戰死宛城
高順,198年死于白門樓
陳宮,字公台,198年死于白門樓
呂布,字奉先,198年死于白門樓
袁術,字公路,199年敗亡
孫策,字伯符,200年遇刺身亡
袁紹,字本初,202年官渡而亡
審配,字正南,204年兵敗被殺
許攸,字子遠,204年口出狂言被殺
太史慈,字子義,206年病故
郭嘉,字奉孝,207年病故
劉表,字景升,207年病故
周瑜,字公瑾,210年病故
荀彧,字文若,212年病故(一說自殺)
馬騰,字壽成,212年被曹操所殺
荀攸,字公達,214年病故
龐統,字士元,214年攻雒城中流矢而亡
魯肅,字子敬,217年病故
樂進,字文謙,218年病故
夏侯淵,字妙才,219年被黃忠所殺
楊修,字德祖,219年被曹操處死
龐德,字令明,219年兵敗被殺
關羽,字雲長,219年兵敗被殺
關平,219兵敗被殺
曹操,字孟德,220年病故
程昱,字仲德,220年病故
夏侯惇,字元讓,220年病故
黃忠,字漢升,220年病故
法正,字孝直,220年病故
呂蒙,字子明,220年病故
甘甯,字興霸,220年病故
劉璋,字季玉,220年病故
于禁,字文則,221年羞愧而死
張飛,字益德,221年被部下刺殺
張遼,字文遠,222年病故
馬超,字孟起,222年病故
馬良,字季常,222年死于夷陵之戰
許靖,字文休,222年病故
劉備,字玄德,223年病故
賈诩,字文和,223年病故
曹仁,字子孝,223年病故
曹丕,字子恒,226年病故
韓當,字義公,226年病故
徐晃,字公明,227年病故
王朗,字景興,228年病故
呂範,字子衡,228年病故
曹休,字文烈,228年病故
孟達,字子度,228年被司馬懿擒殺
馬谡,字幼常,228年失街亭被斬
趙雲,字子龍,229年病故
鐘繇,字元常,230年病故
曹真,字子丹,231年病故
張郃,字儁乂,231年戰死木門道
曹植,字子建,232年去世
曹洪,字子廉,232年病故
劉協,漢獻帝,234年病故
諸葛亮,字孔明,234年病故
魏延,字文長,234年被馬岱所殺
張昭,字子布,236年病故
曹睿,字元仲,239年病故
諸葛瑾,字子瑜,241年病故
陸遜,字伯言,245年因牽連立儲,憂憤而死
董允,字休昭,246年去世
蔣琬,字公琰,246年去世
步骘,字子山,247年去世
曹爽,字昭伯,249年被司馬懿夷滅三族
司馬懿,字仲達,251年病故
孫權,字仲謀,252年病故
費祎,字文偉,253年遇刺身亡
諸葛恪,字元遜,253年被孫峻所殺
司馬師,字士元,255年平叛時眼珠蹦出而死
曹髦,字彥士,260年被成濟所殺
諸葛瞻,字思遠,263年戰死綿竹
劉谌,北地王,263年蜀漢滅亡時自刎
鄧艾,字士載,264年被司馬昭所殺
鐘會,字士季,264年被亂軍所殺
姜維,字伯約,264年兵敗自殺
司馬昭,字子尚,265年病故
三國演義中各名将是怎麼死的
蜀國:
關羽——斬首;
張飛——遇刺;
趙雲——病故;
馬超——病故;
黃忠——戰死;
魏延——遇刺(馬岱);
夏侯霸——戰死;
姜維——自刎;
關平——斬首;
關興——病故;
張苞——傷病(墜馬);
王平——終老;
馬谡——斬首;
諸葛尚——戰死;
諸葛瞻——戰死;
周倉——戰死;
廖化——病故;
嚴顔——病故;
李嚴——病故;
吳班——戰死;
沙摩柯——戰死;
馬岱——病故
吳懿——病故
雷銅——戰死
魏國:
張遼——傷病(箭傷);
徐晃——傷病(箭傷);
典韋——戰死
許褚——病故
張郃——戰死
于禁——病故
樂進——病故
李典——病故
夏侯淵——戰死
夏侯惇——病故
夏侯尚——病故
夏侯德——病故
夏侯傑——吓死
曹休——病故
曹仁——病故
曹真——病故
曹洪——病故
曹彰——暴斃
鄧艾——被殺(鐘會)
鐘會——被殺(謀反失敗)
王雙——戰死
龐德——戰死
高覽——戰死
吳國:
周瑜——病故
魯肅——病故
呂蒙——病故
陸遜——病故
太史慈——箭傷
甘甯——戰死(中箭)
淩操——戰死
淩統——病故
程普——病故
黃蓋——病故
韓當——病故
周泰——病故
潘璋——被殺
馬忠——被殺
陳武——戰死
董襲——溺水(船覆)
徐盛——病故
丁峰——終老
其他:
呂布——勒死
馬騰——斬首
馬休——斬首
馬鐵——戰死
孫堅——戰死
孫策——病故(箭傷)
袁紹——病故
袁術——病故(吐血)
顔良——戰死
文醜——戰死
華雄——戰死
李傕——戰死
郭汜——戰死
樊稠——毒死
張濟——戰死
張繡——病故
董卓——被殺
宋憲——戰死
魏續——戰死
高順——斬首
潘鳳——戰死
紀靈——戰死
蔡瑁——斬首
張允——斬首
張任——斬首
差不多了吧?再多實在懶得打了。
關興張苞三國中張苞和關興是怎麼死的
1,三國中張苞和關興是怎麼死的關興,關羽的次子,蜀國後期名将,三國演義第74回登場。關興原随關羽在荊州,關羽水淹七軍後,關興前往漢中報喜。後荊州失陷,關羽被殺,關興與張飛之子張苞結拜為兄弟,一起随劉備伐吳,殺死吳将潘璋,奪回青龍堰月刀。關興後随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于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病逝。2,三國演義關興張苞怎麼死的關興弱冠後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幾年後病逝。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内。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受傷而死。張苞,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臣,車騎将軍張飛的長子。早夭。有一子張遵。在曆史上沒有關于張苞過多的記載,而在《三國演義》中,張苞被描寫為蜀漢中期一員重要的将領。張苞是張飛的兒子,并與關羽次子關興結義,并使用父親的家傳蛇矛為兵器,他和他父親一樣勇猛,剽悍。可惜正當風華正茂之時,卻死于腦外傷。關興,字安國,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期蜀臣,是漢末三國時期名将關羽之子,繼承了父親漢壽亭侯的爵位。他年少時即受諸葛亮器重,在蜀漢擔任侍中、中監軍之職,但數年後便英年早逝。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關羽次子,關平之弟。官至侍中、中監軍,繼承其父漢壽亭侯爵位。有子關統、關彜。關興從小就有好名聲,丞相諸葛亮十分器重他。關興弱冠後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幾年後病逝。3,關興張苞厲害嗎張苞與關興在小說三國演義裡是不錯的優秀武将,并且被人稱做“小關張”。張苞,張飛之子。為替父報仇,随劉備東征伐吳。用丈八蛇矛,打仗勇猛,武藝高強,與關興是當時蜀軍中的優秀将領。随諸葛亮伐魏時,在戰事中不慎趺落山中,頭部受傷,不久死去。4,見龍卸甲裡關興和張苞到底誰厲害.....争強好勝.雖是名門之後啊...可是就都不是很有本事...曆史上鳴鳳山這一戰确實把趙雲逼入了絕境,趙雲自己都認為會死在那裡了,可偏偏最危急的關頭,關興張苞趕到,成功的救出了趙雲,完全不是影片裡的過程。關興張苞最初不合,相互較勁,誰都不服誰,都認為自己比對方強,甚至大打出手,後來劉備教育了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結為了義兄弟,關興張苞活躍的時期很短暫,但是表現是非常突出的,都立下過很多戰功,隻可惜都在三十幾歲的時候就死了,關興是病逝的,張苞在追擊敵将的時候馬失前蹄摔下馬去,摔壞了腦袋,救治無效死亡了。至于誰比誰強,這個并沒有記載,應該是旗鼓相當的。都好強的要命,最後都死了,英雄就是踩着别人的頭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兩個都不厲害~~~好強,自負沒有5,關興和張苞怎麼去世的在《三國演義》中,關興死于疾病,張苞死于意外。其中張苞在二出祁山伐魏時,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内。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而後關興成為諸葛亮北伐曹魏的主将之一,殺董禧、斬越吉,表現大為出色。後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點将,準備出兵,突然有人來報,關興病死。諸葛亮聞聽此言,放聲大哭,昏倒于地,半天才醒過來。擴展資料:關興和張苞,勇猛善戰,跟随劉備伐吳,斬将立功,黃忠被東吳大軍包圍,危急時刻,關興和張苞殺入重圍,救了黃忠。另外,關興還親手殺死了東吳大将潘璋,為其父報了仇。關興和張苞跟随諸葛亮北伐,在鳳鳴山,趙雲被魏軍包圍,趙雲殺了一天一夜沒沖出來,危急時刻,關興和張苞殺入重圍,救了趙雲。關興和張苞兩個人,奮勇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五虎上将相繼去世,而關興和張苞也英年早逝,加上關平和劉封此時也已死去,蜀漢的将二代,基本後繼無人了。隻剩下了趙雲的兩個兒子趙廣和趙統,可惜,他們未能有出色的表現。6,關興張苞的武将戰功關興張苞将門虎子身份模式在一回合内,發動父魂并獲得武聖和咆哮後,至少殺死不同陣營的魏、吳勢力角色各一名。銳不可當身份模式獲得100場身份模式遊戲勝利。關興張苞(新)龍兄虎弟身份模式使用關興張苞(新)在一局遊戲中發動父魂使用殺造成傷害至少3次。漢室中興身份模式獲得100場身份模式遊戲勝利。蜀漢建興七年夏四月,諸葛亮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陰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将前後攻殺魏将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内。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趙雲是老死的,屬于自然死亡。關興,關羽的次子,蜀國後期名将,三國演義第74回登場。關興原随關羽在荊州,關羽水淹七軍後,關興前往漢中報喜。後荊州失陷,關羽被殺,關興與張飛之子張苞結拜為兄弟,一起随劉備伐吳,殺死吳将潘璋,奪回青龍堰月刀。關興後随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于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病逝。7,三國關興張苞之前關興是和關羽一起守荊州的,後因為關羽水淹七軍命關興到漢中報喜,關興才離開荊州的。張苞和關興的武功應該是自己父親教的。張飛對張苞就難說了,因為張飛應該很忙。(個人意見)并不是親生的張苞是張飛親生的關興不是關羽親生的。。。張飛關羽教的唉,你仔細想想,漢中是張飛守,荊州是關羽守,那益州呢?隻有兄弟親人才可相信啊,關興當然是跟張苞守益州。而且你看看張苞的武器,明顯是趙雲教的。關羽守荊州時關興在益州,關平和關羽一起,從關羽傳似乎找不出為什麼關興不和關羽一起守荊州的原因,但是我們看其他傳記好多留守在外的大将都有将其兒子送到都城作為"人質"的事情,為了防止他們反叛吧,或許當時就是這樣的風氣。關于他們的武藝未見記載,但是張苞很早就死了,沒有什麼關于他的任何記載。《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志》改編,但是作者羅貫中在此書中明顯偏向劉備,因為劉備是漢室皇族,但是《三國演義》其本身就帶有一點神話色彩。所以,在其中明顯有多處地方帶有神話色彩。就以見到關羽其魂舉例,一是為了突顯關羽,二是作者認為關興和張苞他們不足以打敗羌兵,所以神化出關羽這個有着明顯特色在《三國演義》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關羽跟關興和張苞有着密切的聯系,是關興的義父。所以作者會神化關羽。而且當時明末清初各種小說層出不窮,作者可能也是順應當時的神話潮流。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死後被神化的次數是最多的,可見關羽在作者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關興乃關羽之子,張苞乃張飛之子。8,關興張苞是怎樣死的他倆武藝怎麼樣謝謝了大神幫忙啊關興字安國,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生卒年不詳。關興,關羽之子,于關羽死後繼承爵位。關興從小就有好名聲,丞相諸葛亮十分器重他。關興弱冠後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幾年後病逝。張苞``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張飛字益德……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仆射。苞子遵為尚書,随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三國志:蜀侍中、中監軍。關羽次子,于羽死後襲爵。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三國演義:蜀龍骧将軍。關羽的次子。興原随父羽在荊州,羽水淹七軍後,興前往漢中報喜。後荊州失陷,羽被殺,興與張飛子苞拜為弟兄,随先主伐吳,殺吳将潘璋,奪回青龍堰月刀。後随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於亮第六次北伐前病逝。張苞腦外傷死于非命張苞是張飛的兒子,他和他父親一樣勇猛,骠悍。可惜正當風華正茂之時,卻死于腦外傷。蜀漢建興七年夏四月,孔明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陰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将前後攻殺魏将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内。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于地,衆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後人有詩歎曰: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從《三國演義》中看。張苞的死亡原因是"腦外傷"無疑了。關興、張苞此二人在書中露臉機會有限但是書中也有提到關興的射術和騎術應稍強于張苞.但是從父親的遺傳基因來說純武力方面張飛是比關羽稍強的.隻是張飛智謀比關羽遜色.我有印象的就是書中寫他們二人的父親拖夢給他們他們找回了父親的兵器并殺了仇人.所以綜合這兩人應該是關興武力91張苞90他們兩個都是病死的。9,三國演義的張苞和關興是怎麼死的【張苞】張苞,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臣,車騎将軍張飛的長子。早夭。有一子張遵。在曆史上沒有關于張苞過多的記載,而在《三國演義》中,張苞被描寫為蜀漢中期一員重要的将領。張苞是張飛的兒子,并與關羽次子關興結義,并使用父親的家傳蛇矛為兵器,他和他父親一樣勇猛,剽悍。可惜正當風華正茂之時,卻死于腦外傷。蜀漢建興七年夏四月,諸葛亮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陰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将前後攻殺魏将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内。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于地,衆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關興】關興,字安國,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期蜀臣,是漢末三國時期名将關羽之子,繼承了父親漢壽亭侯的爵位。他年少時即受諸葛亮器重,在蜀漢擔任侍中、中監軍之職,但數年後便英年早逝。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關羽次子,關平之弟。官至侍中、中監軍,繼承其父漢壽亭侯爵位。有子關統、關彜。關興從小就有好名聲,丞相諸葛亮十分器重他。關興弱冠後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幾年後病逝。蜀漢建興七年夏四月,諸葛亮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陰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将前後攻殺魏将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内。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蜀漢龍骧将軍,關羽的次子。關興原随父關羽在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水淹七軍後,關興前往漢中報喜。後來荊州失陷,關羽被殺,關興與張飛子苞拜為弟兄,随漢昭烈帝劉備讨伐吳國,殺死吳将潘璋,奪回青龍堰月刀。建興六年(公元228年)随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于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病逝。都是病死的張苞是摔倒卡破頭了估計是破傷風張苞是摔下馬頭撞到石頭而死的。關興後面就不見描寫了。。好像是病死的。。。《三國演義》中的關興蜀龍骧将軍。字安國關羽的次子。興原随父羽在荊州,羽水淹七軍後,興前往漢中報喜。後荊州失陷,羽被殺,興與張飛子苞拜為弟兄,随先主伐吳,殺吳将潘璋,奪回青龍堰月刀。後随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於亮第六次北伐前病逝。關興是關羽之子,自幼習武,弓馬娴熟。關羽死後,關興随劉備伐吳,殺死殺父仇人潘璋。諸葛亮北伐時,關興出任龍骧将軍、左護衛使,後病死。正史當中的關興關興,字安國。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關羽次子,關平之弟。官至侍中、中監軍,繼承其父漢壽亭侯爵位。有子關統、關彜。關興從小就有好名聲,丞相諸葛亮十分器重他。關興弱冠後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幾年後病逝。都是說他病死的《三國演義》中的張苞張苞是張飛的兒子,并與關羽次子關興結義,并使用父親的家傳蛇矛為兵器,他和他父親一樣勇猛,剽悍可惜正當風華正茂之時,卻死于腦外傷。蜀漢建興七年夏四月,諸葛亮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陰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将前後攻殺魏将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爬山而走。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内。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于地,衆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看來諸葛亮的死和他也有點關系啊呵呵正史中的張苞我隻在三國志·中看到·卷三十六·蜀書六:張飛字益德……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仆射。苞子遵為尚書,随諸葛瞻于綿竹,與鄧艾戰,死。在曆史上沒有關于張苞過多的記載,而在《三國演義》中,張苞被描寫為蜀漢中期一員重要的将領。*我個人認為張苞頂多就是個文官因為張飛的兩個女人都嫁給劉禅當皇後了不肯能在讓皇帝的大舅哥在到前線去受一個丞相的指揮打仗去吧*--------純屬個人觀點演義中的内容是再網上查得正史記載的純屬個人知識獻醜了演義裡張苞是從山崖上掉下去然後不治身亡關興是病死的10,關興關平張苞魏延一切以事實說話,本人研究三國演義中全部357場單挑。形成以下定理。一、評定武力的幾條公理: 1.若在較為正常的情況下面對面單挑,一方失敗,可認為其武力不如對方 2.兩人單挑達200回合以上不分勝負的,可認為雙方武力相等 3.在“突襲”情況下殺敗或殺死對方,都不能作為武力高于對方的依據(如魏延殺王雙、姜維殺徐質),尤其在對方不把己方當敵人時(如關羽殺顔良、田續殺鄧艾),下面讨論單挑,均指在較為正常情況下的單挑,排除突襲。4.用箭射中對方,隻能作為武力的參考依據二、評定武力的幾條定理:(可能有的大家不贊同) 1.場合與情境會影響武将武力的發揮(如關興戰謝旌,第一場是平手,第二場一刀就剁了) 2.赤兔馬在單挑中明顯發揮了優勢作用(演義中多次提到由于馬快勝敵) 3.年齡對武将的武力有影響,一般到了50歲後武力開始衰退(很多武将都是50多歲時中箭而死,如甘甯、張遼、徐晃) 4.在較正常情境下,兩員武将單挑100回合以上不分勝負的,可認為二者武力相差甚微,屬于同一檔次 5.在較為正常的情境下,甲武将與乙武将交手超過30回合,打成了平手;而丙武将在這30回合以内打敗了乙武将,可認為丙武将武力至少不低于甲武将。 6.在較正常情境下,兩員武将單挑70回合以上不分勝負的,也可認為二者武力相差甚微,基本屬于同一檔次 7.若甲武将與乙武将交手若幹回合,屬于誘敵,那麼,在這若幹回合之内,甲武将與乙武将至少是平手(因為在這若幹回合之内,乙未能把甲戰敗,而甲還保存了實力) 8.雙方戰50合平手,不能說明雙方的武力在一個檔次,但相差不會超過一個檔次三、由公理、定理可以得出來的結論: 1.公理1的結論:關羽〉華雄,顔良〉徐晃,文醜〉徐晃,呂布〉夏侯敦,馬超〉張合,趙雲〉張合,張飛〉夏侯淵,龐德〉魏延 2.公理2的結論:典韋=許褚=馬超=張飛 3.定理4的結論:呂布與張飛同一檔次,黃忠、關羽、龐德同一檔次,孫策、太史慈同一檔次 4.定理5的結論:趙雲、馬超不低于張飛、張遼(以張合為參照),張飛不低于關羽(以紀靈為參照),顔良、文醜不低于許褚(以徐晃為參照),呂布不低于關羽(以夏侯敦為參照) 5.定理6的結論:太史慈與張遼基本屬于同一檔次四、根據以上結論以及武将的表現,特排出三國演義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如下:(一)超一流武将的定義: 1.武力在95以上,單挑從未失敗過; 2.曾擊敗過一流武将(一流武将的定義見下一篇),或與其他曾擊敗過一流武将的人單挑達200回合以上; 3.往往有超人的表現,其勇猛明顯異于一流武将(二)入選名單(11人):呂布、趙雲、顔良、文醜、張飛、典韋、許儲、馬超、龐德、關羽、黃忠(三)超一流武将的英勇事迹(入選超一流的依據): 1.呂布打敗過夏侯敦,張飛打敗過夏侯淵,馬超、趙雲打敗過張合,顔良、文醜打敗過徐晃,龐德打敗過魏延 2.典韋、許儲、馬超、趙雲都曾同時力戰過四将以上,且都取勝 3.呂布曾經與關張戰30合平手,與曹操6将戰,全身而退 4.典韋曾把人當武器扔 5.許儲曾“立殺十餘将” 6.趙雲曾匹馬沖陣,殺死“曹營名将50餘員”,後曾使張合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7.關羽曾過五關斬六将,刮骨療毒,曾于千軍之中,取顔良首級(雖顔良是因不作準備被殺,但也可見關羽膽氣之壯),曾斬掉了華雄 8.龐德曾與曹操手下大将車輪戰,并受到各将誇獎 9.黃忠曾沖陣斬掉了夏侯淵(雖然夏侯淵不作準備,但黃忠出手之準之狠,可見一斑) 10.趙雲曾沖陣槍挑與張合齊名的高覽(高覽曾與許儲戰,不分勝負) 11.典韋與許儲戰數百合,馬超與許儲戰230合,馬超與張飛戰220合,都不分勝負(四)一些比較或缺點(決定超一流武将武力的具體數值): 1.關羽從未嬴過一流武将,且被龐德用箭射正面射中 2.黃忠從未嬴過一流武将,且與李嚴戰四五十合,勝負不分 3.馬超與曹洪戰四五十合,雖戰上風,但不能取勝 4.呂布、關羽好多次與一流武将單挑時,都占了赤兔馬的好處 5.文醜與關羽僅戰三合就心怯,缺乏勇氣 6.關羽雖有放松戒備的因素,但差點就被黃忠射死 7.關羽曾與紀靈戰30合不分勝負,而紀靈10合就被張飛刺死 8.張合曾視張飛如小兒,與其大戰30~50合不分勝負,但在有徐晃壯膽的情況下,不敢與趙雲接戰,且曾被趙雲、馬超分别于30合、20合内擊敗(被馬超擊敗時,馬超身負血仇、于禁接戰8~9合就敗了,對張合都有一些不利影響) 9.徐晃被顔良20合擊敗、與文醜戰數合即料敵不過,但與許儲從容戰50合、與關羽戰80合占上風(其時關羽右臂少力) 10.夏侯淵曾被張飛奮力殺退,但與黃忠戰20合不分勝負 11.呂布與夏侯敦戰不久夏侯敦就敗走(不超過10合),關羽與夏侯敦戰10餘合不能取勝雖然11人都屬于同一檔次,但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超一流武将間還是有一點點差别的,下面,就請看:(五)三國演義超一流武将武力排行榜排名第一:呂布100注1排名第二:趙雲99注2排名第三:顔良98文醜98注3排名第四:馬超97張飛97典韋97許儲97注4排名第五:龐德96注5排名第六:黃忠95關羽95注6注1.(輕松擊敗夏侯敦,與關羽張飛在30合内戰成平手,諸多表現,呂布天下第一當之無愧)注2.(獨戰張合,30合将其殺敗,後同時面對張合徐晃,令其心驚膽戰不敢迎敵)注3.(都曾輕松擊敗徐晃,雖然死得早,但其武力絕對超一流)注4.(互相大戰200合以上,武力相等,許儲與徐晃戰50合不分勝負,不能輕松擊敗徐晃,武力比顔良文醜差了一點;張飛50合都不能擊敗張合,比趙雲差點;馬超敗張合雖也屬較為正常情境,但張合明顯處于較不利狀況)注5.(奮力殺退魏延,一箭射中關羽,比關羽強一點點)注6.(張飛能殺退夏侯淵,黃忠戰夏侯淵20合不下,戰張合20合也不下,戰李嚴50合不下;關羽戰紀靈30合不下,戰夏侯敦10合不下,而呂布輕松擊敗夏侯敦)關興、關平、張苞、魏延四人均非超一流武将,不知道你怎麼對他們有興趣。個人認為:張苞>關興>魏延>關平張苞>關興的理由:張飛>關羽關興>關平關興是關羽親子,關平是養子,關興深得關羽家傳關興>魏延魏延和關羽同時代就不是一流武将,而關興深得關羽家傳1.魏延.自古說法他就是排名第八.2.關平.他與關羽大戰龐德久戰不下(關羽年老時),他應稍次于魏延.3.關興弓箭稍強于張苞,随意射中雁群第3隻燕子.4.張苞隻會使父親的丈八蛇矛槍張遼,徐晃,華雄,張郃,魏延,顔良,文醜,程普,黃蓋,關平,關興,關平同意樓上魏延第一,這不用說,魏延是僅次與五虎将的大将(如果黃忠不用弓箭,未必能赢魏延)關平跟着關公那麼多年,肯定要比關興厲害些,畢竟理論和實戰相結合,又有名師一旁指導關興,張苞武藝不分上下,應該是平手.魏延>張苞>關平>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