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曆史上商鞅是怎麼死的 商鞅的妻子是誰有後代嗎
曆史上商鞅被公子虔指為謀反,戰敗死于彤地,屍身車裂,全族被殺。商鞅的妻子和後代史書都沒有記載。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衛國頓丘(今河南省安陽市内黃縣梁莊鎮)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
并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統率秦軍收複了河西之地,賜予商于十五邑,号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後,商鞅被公子虔指為謀反,戰敗死于彤地,屍身車裂,全族被殺。
擴展資料:
商鞅之死背後故事:
商君之法太過刻薄寡恩,設連坐之法,制定嚴厲的法律,尤其是軍功爵制度,造成秦國貴族多怨。秦國公族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
宜“歸十五都,灌園于鄙”、“不貪商、于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商鞅不聽。公元前339年的一天,趙良去見商鞅。
商鞅對他說:“當初秦國的習俗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開,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變了秦國的教化,使他們男女有别,分居而住。
我征調士卒大造宮廷城阙,把秦國營建得像魯國、衛國一樣。您看我治理秦國,與五大夫百裡奚比,誰更有才幹?”
趙良說:“五大夫出任秦相,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走遍國中,不用随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他的功名永載史冊,他的德行施教于後代……您又在封地南面稱君。
天天用新法來逼迫秦國的貴族子弟。公子虔閉門不出已經8年了,您又殺死祝歡,用黥刑處罰公孫賈。這幾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
您一出門,後邊跟着數以十計的戰車,車上都是頂盔貫甲、身強力壯、持矛操戟的貼身警衛,離開這些警衛,您肯定不敢自己出門。
您的處境就好比早晨的露水,面臨很快消亡的危險。您還打算要延長自己的壽命嗎?那為什麼不把封地交還給秦國,到偏僻荒遠的地方澆園自耕。
勸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賢才,贍養老人,撫育孤兒,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這樣才可以稍保平安。
您還要貪圖封地的富有,以獨攬秦國的國政為寵幸,聚集百姓的怨恨,秦王一旦舍棄賓客而不能當朝,秦國想要拘捕您的人還能少嗎?您喪身的日子就會像擡起腳來那樣迅速地到來。”
但商鞅沒有聽從趙良的勸告,依然我行我素。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想傳位于商鞅,商鞅推辭不接受。同年,秦孝公去世,其子惠文王嬴驷即位,即秦惠王。
這時,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王說:“大臣功高蓋主就會危害國家社稷,對身邊的人過于親近就會惹來殺身之禍。現如今秦國的男女老幼隻知道商鞅的新法,而不知道君上您。
況且君上您與商鞅有仇,願君上早下決斷。”正在這時,公子虔等人借機告發商鞅謀反,秦惠文君于是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亡至邊關。
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任何憑證,便告訴他說“商君之法”(即商鞅之法)規定,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連坐”治罪的。
商鞅感歎“制定的新法竟然遺害到了這種地步”,這就是成語“作法自斃”的來曆。商鞅想逃到魏國去避難,但魏國因他曾經背信攻破魏帥,并生擒公子昂,拒絕他入境。
無奈,商鞅便潛回到他的封地商邑,立即組織邑兵北出擊鄭國(今陝西省華縣)。秦國遂發兵讨之,商鞅兵敗,被殺于鄭國黾池(今河南渑池)。
其屍身被帶回鹹陽,秦惠王又下令處以“車裂之刑”,商鞅的家族人員也被殺害。商鞅雖死,他所推行的新法并沒有被廢除,而是一直影響着秦國乃至以後的秦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商鞅
商鞅的妻子是誰
商鞅的妻子史無記載,但是他們的下場是被司馬遷記下來的,他們都與商鞅一起被殺,商鞅是斷子絕孫了。
商鞅的妻子是誰?
商鞅的妻子史無記載。
嬴熒玉是孫皓晖先生的長篇小說《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中虛構的女主角,也是劇中商鞅的老婆。熒玉是秦獻公的小女兒,秦孝公和公子虔的小妹。她是一個非常開朗陽光的美麗公主,不帶一點嬌氣,頗有巾帼豪俠氣概,且心懷家國,為了國家和愛人可以做任何事。
曾化名黑林,男裝跟随景監去打探六國分秦之事。在安邑洞香春見到衛鞅,心生傾慕之意。
後來衛鞅迫于情勢,與白雪分離而娶熒玉公主為妻。熒玉給與衛鞅最大的理解和包容,她用自己最真摯的愛和最全面的體貼,赢得了衛鞅的愛和敬重。熒玉還希望衛鞅把白雪接來一起生活。秦孝公病危時,熒玉為了完成兄長的心願,不顧身孕飛馬去接遠在墨家的玄奇,為此她失去了孩子。
秦孝公死後,衆元老陷害商鞅,秦惠文王也借此欲除商鞅這個權臣。
熒玉痛罵秦惠文王,又深恨自己救不了商鞅,怨憤悲痛之下竟一夜白頭,衰弱将死。景監,車英,令狐送昏迷的熒玉去雲陽國獄見商鞅。商鞅見了熒玉,悲痛萬分。商鞅知道自己将死,而熒玉愛他甚于生命,為了讓衰弱的熒玉可以好好的活下去,商鞅把她安排到玄奇的隐居地,希望玄奇能慢慢的為她療傷。
商鞅與白雪的遺體被百姓運回商於。下葬時沒有陪葬的衣飾。這時有蒙面的女子(玄奇)趕到,送來了熒玉為商鞅白雪準備的30套衣飾。
曆史上的商鞅家族
商鞅是戰國時期衛國人,是衛國國君的庶枝,因此商鞅又稱公孫鞅,也稱衛鞅。入秦後因軍功被封于商,因此稱商鞅。衛國在戰國時期已經十分弱小,周邊的魏國、韓國、趙國經常向衛國征夫。魏國更是經常幹涉衛國的内政,到了商鞅時期,衛國基本上成了魏國的附庸國。
商鞅離開衛國求學于法家早期代表人物李悝,而李悝則是孔子弟子子夏的門生。之後商鞅為魏相公叔座的門客,任中庶子之職。公叔痤死之前向魏王推薦了商鞅,并請魏王如果不用衛鞅則殺掉。魏王沒有采納公叔痤的建議,衛鞅逃離了衛國,來到了秦國。當時秦獻公死,秦孝公剛即位不久。當時的秦國自秦獻公即位之時就已經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初見效果,在與魏國的幾次交戰中都取得了勝利。秦孝公即位時21歲,他想使秦國進一步強盛,因此下令求賢。衛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入秦的。
衛鞅入秦後,通過秦孝公寵臣景監的關系見到了秦孝公。開始時衛鞅對秦孝公講帝道、王道之術,都沒有引起秦孝公的興趣。後來商鞅對孝公大談強國之術,引起孝公的重視,于是任用衛鞅進行變法。變法初期,新法遭到了秦國上下的反對,孝公的太子公子驷犯罪,商鞅就處罰了公子驷的兩個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兩人。新法實行了10年,秦國國力有了極大的提升,在與魏國的戰争中幾乎把魏國打的滿地找牙。而且魏國其間也數次敗于齊國,因此最後被逼遷都大梁(河南開封)。衛鞅因軍功被封于商,因此商鞅号稱商君。
商鞅在推行新法過程中,完全靠的是秦孝公的支持。而且法家的措施并不注重禮樂的作用,而一味任用重刑酷法。變法使秦國富強,最終滅掉六國,結事了戰國列國紛绉的局面,便是他的弊端最後也把秦朝推向了絕路,使秦朝曆二世就驟然滅亡。
商鞅本人在變法過程中得罪了公子虔等人。公子虔在第二次違法時,商鞅把他處以劓刑,就是割去了鼻子。秦孝公死,公子驷即位,是為秦惠文王。他對商鞅沒有好感,而公子虔等人告商鞅謀反。于是商鞅就想逃往魏國,但是魏國恨他曾欺騙公子卬而破魏軍,于是不接納。商鞅沒辦法,隻好返回秦國,到了他的封地商邑。他利用自己的私家武裝進攻鄭(陝西鄭縣),秦軍進攻商鞅,并在渑池殺掉了商鞅,其屍體被處以車裂,全家也被處斬。
成語“作法自斃”說是就是商鞅的故事。
商鞅是哪個學派的?
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變法是指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并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郡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開始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秦國在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于山東齊、楚、燕、趙、魏、韓這六個大國。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産生和賦稅改革,都比山東各國晚了很久。如魯國“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國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後186年。可是這時,秦國已使用鐵制農具和牛耕,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這不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産生過程,而且還引起社會秩序的變動。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即位,下令廢除人殉的惡習。次年又遷都栎陽。
曆史商鞅的妻子是誰
嬴熒玉。
熒玉,全名嬴熒玉,是孫皓晖先生的長篇小說《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中虛構的女主角。熒玉是秦獻公的小女兒,秦孝公和公子虔的小妹。她是一個非常開朗陽光的美麗公主,不帶一點嬌氣,頗有巾帼豪俠氣概,且心懷家國,為了國家和愛人可以做任何事。
曾化名“黑林”,女扮男裝跟随景監去魏國打探六國分秦之事。在安邑洞香春見到衛鞅,心生傾慕之意。後來衛鞅迫于情勢,與白雪分離而娶熒玉公主為妻。熒玉給與衛鞅最大的理解和包容,她用自己最真摯的愛和最全面的體貼,赢得了衛鞅的愛和敬重。
擴展資料:
商鞅年幼是在魏國長大的,當時魏國是很富裕的,和楚國齊國是齊名的,而且在當時魏國的商業非常發達,有很多的那種下棋吃飯的地方,其中當時有一家是當時最繁華的地段,彙聚了很多的能人異士,商鞅經常去那裡下棋。
商鞅的棋藝也是非常高超的,相傳商鞅在那裡曾遇見一個十分機靈的女子,無論是才智還是美貌,都是一流的。當時商鞅就非常的動心,後來兩個人在一起經常的切磋棋藝,讨論政治,那女子十分地欣賞商鞅,暗暗下決心要和商鞅厮守到老。關于這個女子,曆史上的記載少之又少。
後來,商鞅遇見了廣納天下賢士的嬴渠梁,也就是當時秦國的皇帝,嬴渠梁當時和商鞅見面,說了三天三夜的話,把酒問政治,得到了嬴渠梁的信任和支持。在嬴渠梁的支持下,商鞅實行了變法,并且将變法很快的推廣起來。
嬴渠梁有一個妹妹,性格也是非常的開朗,和老秦人一樣,懂事熱情,而且她也對商鞅是一見傾心,後來,老太後知道閨女的這一心思,有意将閨女許配給商鞅,商鞅為了自己的變法,為了政治上更加順利,于是迎娶了這位公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