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漢獻帝怎麼死的(三國漢獻帝結局)

biang 中華百科 834

本文目錄

  1. 漢獻帝劉協怎麼死的,求真正曆史,三國志。
  2.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怎麼死掉的
  3. 三國的全部人物都是怎麼死
  4. 三國演義中孫堅是怎麼死的
  5. 三國劉協怎麼死的

漢獻帝劉協怎麼死的,求真正曆史,三國志。

漢獻帝劉協壽終正寝。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後,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劉協後來逃出長安。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并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劉協被曹丕控制,随後被迫禅讓于曹丕。曹魏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壽終正寝,享年54歲,葬于禅陵,谥号孝獻皇帝。

擴展資料

劉協登基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董卓的軍隊在洛陽劫掠财物,奸淫婦女,無惡不作,後并把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

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诏,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将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董承遂與左将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将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劉協立其女曹節為皇後。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劉協禅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玺绶诏冊,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禅壇,接受玉玺,即皇帝位。

随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号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号太祖,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于當時盛傳劉協被殺,所以劉備便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漢(史稱“蜀漢”,劉備便是漢昭烈帝),追谥劉協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協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怎麼死掉的

曹操是病死的,他一直以來就有頭疾的毛病,犯病的時候頭疼欲裂,最後病死,享年六十六歲。

《三國演義》裡對曹操的頭疾有過很多次詳細的描寫。第一次描寫曹操的頭疾時,是在官渡之戰的時候,當時曹操身患頭疾,隻能躺在床上。而袁紹的交戰檄文已經傳來。為袁紹寫檄文的是主簿陳琳,他洋洋灑灑寫了一整篇文章,把曹操從頭到尾,連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個遍。

曹操剛看到檄文的時候,氣得渾身冰冷,大喊一聲,想不到頭疾竟然不藥而愈。因此他才帶領士兵在官渡擊敗了袁紹。

後來,在曹操占領河北的時候,曾經在袁紹的墳前說過這事,而且他愛惜陳琳的文章,最後也沒有殺陳琳,而是讓他繼續跟在自己身邊當官。

另一次曹操頭疾發作時,找來了當時天下聞名的神醫華佗。華佗為曹操看了病之後對他說,要治愈頭疾隻能用斧頭把頭劈開,然後治療頭疾。曹操聽了非常生氣,認為華佗想要殺害自己,于是下令将華佗打入牢中。不久之後,華佗在牢中被曹操賜死。

有意思的是,傳說曹操死後,下令在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七十二座疑冢,以防盜墓賊發現他的墳墓。因為曹操手下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叫做“摸金校尉”,專門挖掘富豪的墳墓,将墳墓裡的陪葬品作為軍費。所以曹操害怕他死後也有人盜他的墓,因此設立了七十二座疑冢,這樣盜墓賊就找不到他真正埋葬的地方了。

三國的全部人物都是怎麼死

董卓:被呂布殺死。

王允:自盡。

呂布:曹操殺死。

李儒:呂布殺死。

漢獻帝:曹丕殺死。

典韋:張繡殺死。

郭嘉:病死。

袁紹:病死。

曹操:病死。

曹操手下大多病死。龐德:關羽殺死。

張郃:劍閣道被射死。

夏侯淵:黃忠殺之。

劉備:連氣帶病,雙管齊下而死。

關羽:潘璋擒之,孫權殺死。

張飛:範疆(qiang)張達刺殺。

趙雲:老死。

馬超:病故。

黃忠:潘璋誘殺。

魏延:馬岱殺之。

劉封:劉備殺之。

孟達:司馬懿殺之。

諸葛亮:病死。

龐統:被射殺。

姜維:大概會氣死。但自刎而死。

楊儀:羞憤而死。

法正:病死。

馬谡:諸葛亮以軍法斬殺。

孫策:被人暗殺。

孫權:老死。

程普,韓當,黃蓋,魯肅,呂蒙,陸遜,甘甯,淩統,病死。

周瑜:氣死。

司馬懿:老死。

司馬師:戰死。

司馬昭:笑死。

王朗:諸葛亮罵死。

張苞:摔死。

許攸:弟弟許褚殺死。

呂伯奢:義子曹阿瞞殺死。

三國演義中孫堅是怎麼死的

孫堅在與黃祖的戰争中中箭身亡。

孫堅,據傳為孫武的後代,于漢末征讨黃巾有功,被拜為長沙太守。董卓亂政之際,孫堅為“十八路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作為諸侯聯軍的先鋒,表現得十分活躍,但因袁術存在私心,拒不發糧,而被董卓的大将華雄擊敗;并且華雄殺了孫堅的大将祖茂。

後董卓遷都長安,孫堅進駐洛陽,意外發現傳國玉玺,遂起私心,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洩漏,因此與袁紹、劉表結仇。不久,孫堅在與劉表手下黃祖的交戰中,中埋伏而死。

擴展資料

蕭常:“自董卓稱亂,四方倡義而起者非一,然皆負恃其衆,因之以自封殖,卒無一人嬰其鋒者;獨堅一戰而敗之,遂使西走,修複園陵,祗祀廟社,此其忠義奮發,豈袁、劉輩可同日語哉!惜其孤軍無繼,功弗克就,而其志有足尚也。”

郝經:“破虜以雄才壯略,遭漢衰末,慨然有撥定之志。崛起吳會,陵蹈中原,讨滅黃巾,勸誅董卓,識度遠矣。逮卓廢立劫遷,奮其忠烈,以偏師追亡逐北,使不敢東。修塞園陵,保完漢玺,威震函洛,向非袁術掣肘,扶義而西,漢未必亡。”

王夫之:“孫堅之始起,斬許生而功已著,參張溫之軍事,讨邊章而名已立,非不可傑立而稱雄也;奮起誅卓,先群帥而進屯陽人,卓憚之而與和親,乃曰:‘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吾死不瞑目。’獨以孤軍進至雒陽,埽除宗廟,修塞諸陵,不自居功,而還軍魯陽。當斯時也,可不謂皎然于青天白日之下而無慚乎?故天下皆舉兵向卓,而能以軀命與卓争生死者,孫堅而已矣。其次則曹操而已矣。”

羅貫中:“誰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誅董卓安天下,為首長沙太守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孫堅

三國劉協怎麼死的

漢獻帝劉協,字伯和,祖籍江蘇沛縣,生于洛陽。生年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卒年青龍二年(公元234年)。父漢靈帝,其生母是王美人,由于備受漢靈帝的寵愛,被嫉妒心極強的何皇後設計殺害了。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崩,劉協為陳留王。劉協随劉辯在袁紹等人誅殺宦官時,被宦官張讓和段圭綁架,遇到董卓。董卓曾和少帝談話,少帝語無倫次,再和劉協談話,劉協則将事情經過完整交代。董卓認為劉協賢能,且為董太後所養,又自以為與董太後同族,遂有廢立之意。董卓後來立劉協為漢獻帝。在董卓等人挾持漢獻帝作亂時,他采取以虎驅狼的辦法,利用曹操保駕卻被曹操控制。漢獻帝不甘為曹操控制,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曾經發衣帶诏密令舊臣除去曹操,結果事情敗露,使多人喪命。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欲聯合劉備、孫權殺死曹操,又因事情敗露而緻使宗族200餘人喪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漢獻帝立其女為皇後。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漢獻帝禅位曹丕,自己被封為山陽公,死後葬于禅陵。

董卓為了立威,于是廢少帝,立當時九歲的劉協為皇帝,以使他挾天子而令諸侯。董死後,劉協成為諸侯争奪的目标,李傕、郭氾執政,後來李、郭二人内讧戰鬥。他被迫流亡,屢被劫持。196年,曹操迎劉協到許昌。改稱許都。但劉協依然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曹操雖然利用劉協來試圖實現他統一中國的目的,卻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為皇帝。劉協試圖謀殺曹操的計劃未能實現。先有大臣董承聯同劉備等謀殺曹操,後有伏皇後,但事情洩露,董、伏等被殺。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兒子曹丕認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經足夠穩固,于是逼迫劉協禅讓帝位給他,開辟了魏國。劉協被封為山陽公。由于當時盛傳劉協被殺,所以劉備以此為借口,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漢。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獻帝駕崩,魏明帝以素服為他發喪。八月壬申,葬于禅陵。

220年10月,漢獻帝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玺绶诏冊,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禅壇,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進入許都,改建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号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号太祖。廢獻帝為山陽公,曹皇後為山陽公夫人,勒令搬出宮去,但仍然可以用漢天子禮樂,算是另眼看待。漢獻帝做了大半輩子的傀儡,到最後也沒有擺脫被取代的命運。十四年之後,即魏青龍二年(234年),獻帝死去,終年54歲。魏明帝曹睿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禅陵,谥号為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