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喬小喬怎麼死的(三國大喬小喬後來去哪裡了)

biang 中華百科 613

本文目錄

  1. 三國大喬和小喬結局是怎樣的大喬小喬怎麼死的
  2. 大小喬怎麼死的
  3. 三國中大喬小喬分别是怎麼死的
  4. 三國姐妹花大喬和小喬,她們兩人的結局是怎樣的
  5. 三國演義中大喬和小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三國大喬和小喬結局是怎樣的大喬小喬怎麼死的

大喬小喬被羅貫中形容是絕世美女,大喬嫁給了孫策,周瑜則是取了小喬。不過關于大喬小喬的晚年生活卻是一個迷,正史裡連大小喬去世的日期也沒有記載,那大小喬最後到底怎麼樣了呢?要說大喬小喬的命也是不好,孫策和周瑜都死的比較早,導緻夫人很早就成了寡婦,因為大小喬出嫁的年齡也很小,但之後好像也沒改嫁,那她們到底幹什麼去了呢?

大喬小喬是曆史上的絕世美女,也是古代名著《三國演義》中稍有的女性人物。都是當時的名門閨秀,她們的大名在皖城的鄰裡間都婦孺皆知。當孫策攻陷皖城時,發現了她們,就把姐妹倆帶到了東吳。大喬小喬就分别嫁給了孫策和周瑜。

大喬小喬簡介

史書上對大喬小喬的記載特别少,陳壽在《三國志》中《吳書·周瑜傳》中有提到兩人,裴松之在對這部傳記作注解的時候也提到了,不過都隻有一句話。其他的關于大喬小喬的描述基本上的演義的。

《吳書·周瑜傳》中描述大喬小喬的句子大意為周瑜和孫策進攻皖城,攻陷了它,随即得到了橋公的兩個女兒,都是傾國傾城美女,孫策自己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另外,裴松之的注解是孫策淡定地跟周瑜開起玩笑,說:橋公的兩個女兒雖然有迷人的美貌,不過得到我們兩個人做女婿,也應該知足和快樂了。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四個關于大喬小喬的信息,其一,從父親為橋公可知她們應該是姓橋的,沒有具體的名字,就用大喬小喬來稱呼。雖然戲曲《鳳凰二喬》中稱她們為喬靓和喬婉,但是沒有相關史載可以證明。其二,大喬小喬的籍貫不得而知,隻知道是在皖城發現她們的。其三,大喬小喬确實具有出色的美貌,光彩照人,絕世出塵。其四,皖城被攻克後,孫策和周瑜是二十五歲,推斷還位出閣的大喬小喬大概在十六七歲。

大喬小喬的結局是怎樣的

大喬小喬雖然嫁給了三國的風雲人物,但是她們命途多舛,先是皖城被侵占作為戰利品成為了孫策和周瑜的夫人,後是丈夫的英年早逝令她們的後半生沒有了保障。如此一來,大喬小喬的結局好不到哪裡去。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大喬的結局。大喬嫁給孫策兩年左右就被許貢的人刺殺了,當時大喬應該是生了孫紹的,但是年幼的兒子執掌不了東吳的權勢。孫權掌權後,孫策沒有被追封為先皇,孫紹就封了個侯爵。孫紹的兒子孫奉因為有人要立他為帝的謠言被時任皇帝的孫權之子孫皓誅殺。由此推斷大喬在孫策死後不好過,《三國志·後妃傳》沒有提到她的死,要是先于孫紹死還好一點,生活在孫奉被殺時就可悲了。

再來看看小喬的結局,小喬比姐姐稍微好一點,跟丈夫多過了幾年,然而周瑜在三十六歲的時候也離世了,留下了周循、周胤和一個女兒,也沒有說是小喬生的。周循很早就死了,周胤本來應該繼承爵位的,但是孫權以不當行為流放了他,即使得以複位也沒享受到就死了。那麼小喬的日子也不會好,再從她的墓葬跟周瑜分隔兩地推斷她是死在周家沒落的時期。

大喬小喬都是東漢末年的傾世美女,兩人的命運也差不多,在皖城被帶到江東,分别嫁與孫策和周瑜這兩位當時的大人物,卻雙雙遭遇丈夫的英年離世。大喬小喬的結局在她們的丈夫死後成了謎,史上沒有确定的記載,後人也隻能感歎兩人美貌絕倫的美女命運坎坷了。

大小喬怎麼死的

小喬為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于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祯時毀于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孫策納大喬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歲,大喬是十八歲。後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當時,大喬才二十出頭,青春守寡,身邊隻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三國中大喬小喬分别是怎麼死的

一、大喬死亡無具體史料記載事件,曆史僅有下列記載:

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孫策于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并除奸讨逆,使大喬隻好打消原來念頭。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公元 229年)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甯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二、小喬應屬自然死亡,具體原因無記載曆史僅有下列記載:

小喬和周瑜情深恩愛,生活在一起,随軍東征西戰,并參加過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這時,小喬也不過三十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美人命薄,二喬在如詩如畫的江南,過着寂寞生活。吳黃武二年小喬病逝,終年四十七歲。明人曾有詩曰:“凄凄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小喬墓有封無表,平地起墳,漢磚砌成。到1914年,嶽陽小喬墓上還有墓廬。現在尚有刻着隸書“小喬墓廬”的石碑。

三國姐妹花大喬和小喬,她們兩人的結局是怎樣的

大喬和小喬結局相比之下,大喬可能比較悲劇,小喬則比較幸福了。

說起來大喬、小喬其實原本姓橋。根據《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記載,周瑜跟着孫策奪取皖城時,獲得了橋公的兩個女兒。橋氏二女都長得國色天香,于是孫策自己納了大橋,周瑜則納了小橋。

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隻不過後世人大多以大喬、小喬稱呼橋氏二女。像杜牧的《赤壁》就寫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還有《三國演義》中也是将她們寫成了大喬、小喬。因此大喬、小喬這個稱呼,反而蓋過了她們的本來名字。

史書上關于橋氏二女的記載不多,更沒有提及她們最後的歸宿,所以她們的結局如何,隻能用相關史料來進行推測了。

大喬、小喬和孫策、周瑜的關系,一直有所争議。有些人認為《三國志》裡用“納”而不是“娶”,說明孫策、周瑜隻是分别納大喬、小喬為妾,而不是娶為正妻。不過在《三國志》裡,迎娶正妻的時候,用“納”字的例子也不少。比如說袁熙娶甄宓的時候,陳壽就寫為“納之”,劉禅後來迎娶張飛的長女為太子妃時,也是用了“納”字。所以大喬、小喬的身份具體是妻還是妾,依然是一個謎。

但是不管是妻是妾,孫策奪取皖城是在公元199年年底,此時他和周瑜都是二十四歲,正是青春少年,而且兩個人長得樣子也好。從這點來說,雖然大喬、小喬和孫策、周瑜并非兩情相悅以後結婚,但是在亂世裡能有這樣的夫婿,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也難怪孫策會對周瑜說“橋公二女雖然流離,不過有我們兩個人作夫婿,也應該滿意了。”

(孫)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江表傳》)

問題是,孫策在公元200年5月就因為遇刺重傷身亡,這樣大喬和他實際隻成婚五六個月的樣子,就已經做了寡婦。考慮到期間孫策還要忙于征戰和政務,兩個人實際在一起的時間更短,不要說培養夫妻感情,可能連孩子都沒有。

古人結婚比較早,大喬此時應該還二十歲不到。漢代時對于寡婦比較寬容,大多允許改嫁。正常情況下,大喬應該還有機會再去尋找一個合适自己的人。可是以孫策在江東的地位,顯然沒人敢娶寡居的大喬。

更糟糕的是,孫策臨終時因為兒子孫紹年紀太小,所以決定讓弟弟孫權繼位。孫權為了避免有人利用孫策的家人做文章,勢必在厚待他們的同時,會嚴加管束,限制他們和外人接觸,以免發生意外。這麼一來,大喬自然也隻能和孫策其他的家人一起困守府中度過餘生,連外人見一面都難,不免有些悲劇了。

相比之下,小喬就要幸福一些了。周瑜死于公元210年,死的時候是三十五歲。雖說這個年紀在三國時期,也算英年早逝了,可是畢竟比孫策多活了十年。如果小喬沒有因為意外死在周瑜之前的話,那麼兩個人婚後一起生活的時間比大喬就要長很多了。

而且按照周瑜和小喬婚後共同生活的時間來看,周瑜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中,有可能就有小喬所生的,這樣就算周瑜死的比小喬早,那麼有兒女陪伴在身邊,小喬之後的日子,也不至于太孤單。更何況雖說以周瑜的身份,小喬也不大可能改嫁,但是她畢竟不像大喬那樣身份敏感,寡居生活更為自由。所以相比之下,小喬比大喬就要幸福多了。

三國演義中大喬和小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大喬:建安四年,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虜獲二橋姐妹,孫策納大橋為妾。然而孫策四個月後就去世,大喬自此淪為了寡婦。

根據清朝時期薛福成的《庸盒筆記之卷五》橋夫人歸桓王(即孫策)未及兩年,桓王遽薨,夫人哭泣數月亦卒。傳說大喬在跟了孫策不到兩年,孫策死後,大喬哭泣數月而卒。

小喬:建安四年,周瑜随從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破城後獲得了橋公的兩個女兒。其中年齡較小的被周瑜所納。建安十五年,周瑜36歲英年早逝,小橋之後并無曆史記載。

大橋、小喬,廬江郡皖縣人,中國東漢末的女性,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并稱為“江東二喬”,傳說為絕世美女。

擴展資料

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就正史而言,她們就是勝者的戰利品,擁有或者缺少對戰争影響不大。二喬的姓本作“橋”,可以稱為橋氏;至于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隻好以“大橋”、“小橋”來區别。

其中特别是大喬,在破皖後,大喬被直接送回駐地吳郡,孫策此時卻在四處征戰,二人并沒有實際接觸。四個月後孫策就去世,所謂的丈夫,不過是霧裡看花罷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小喬

百度百科-大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