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二怎麼死的(阮小二的死因)

biang 中華百科 1.0K+

本文目錄

  1.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都怎麼死的啊
  2. 阮小二是怎麼死的
  3. 阮小七(《水浒傳》中的)最後怎麼死的
  4. 揭秘梁山好漢阮小二是怎麼死的
  5. 水浒阮氏三兄弟怎麼死的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都怎麼死的啊

阮小二武器∶玄鐵霸王刀(*一百十六回)

宋江攻打方臘時,阮小二率水兵襲擊南軍水寨,遭南軍火排襲擊,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挂鈎搭住,他不願受辱,自刎而亡。

阮小五職業∶水軍副都督兼弩船營指揮(*一百十八回)

武器∶鳄魚爪

他與童威一起駐守梁山東北水寨。後随宋江征讨方臘時随李俊去詐降,結果被守城丞相殺死!

阮小七職位∶水軍副都督兼快艇營指揮(*一百二十回)

武器∶龍王刺

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着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六十壽終。

白日鼠白勝(患瘟疫,寄留杭州,後病逝于杭州)

阮小二是怎麼死的

宋江攻打方臘時,阮小二率水兵襲擊南軍水寨,遭南軍火排襲擊,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挂鈎搭住,他不願受辱,自刎而亡。

立地太歲阮小二,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邊石碣村人,個個武藝出衆,義氣當先,敢為兄弟赴湯蹈火。赤發鬼劉唐浪迹江湖,探聽到生辰綱消息,吳用說服阮氏三兄弟撞籌,與晁蓋一起,在黃泥岡用蒙汗藥麻倒楊志,搶了生辰綱。濟州府派何濤到郓城縣捉拿晁蓋等,幸虧有宋江事先通知,衆好漢避到石碣村,官軍追到時,被阮小二兄弟在蘆葦港全部消滅幹淨。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頭,建立奇功偉業。征方臘時在烏龍嶺水路兵敗自刎。死後追封:忠武郎。

阮小七(《水浒傳》中的)最後怎麼死的

阮小七是壽終而死。

阮小七,綽号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小七在阮氏三兄弟中年紀最小,跟随兩個哥哥行走江湖。

在黃泥岡和晁蓋等用藥酒麻倒青面獸楊志,劫了生辰綱。浔陽江上救宋江,打敗官軍。梁山泊裡駕舟踏浪,先打敗何濤,再打敗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漢們刮目相看。

他與童猛一起駐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着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60歲壽終。

擴展資料:

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覺得有趣而穿着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

後易名蕭恩獲得一顆寶珠,頂在頭上入水,可以避水開路。後來成為蕭恩的女兒蕭桂英與花榮之子花逢春訂親的信物。

蕭恩與衆兄弟分手後,帶女兒在江邊打魚為生。遇故人李俊攜友倪榮來訪,同飲舟中。因天旱水淺,打不上魚,欠下了鄉宦丁士燮的漁稅,丁士燮遣丁郎催讨漁稅,李、倪斥之,得罪了丁府。

丁府派教師爺率家丁鎖拿蕭恩,蕭恩忍無可忍,将衆人打得落花流水。而後蕭恩又上衙門,狀告漁霸丁士燮。

但丁府與官衙勾結,縣官呂子秋反将蕭恩杖責四十,且逼其過江至丁處賠禮。蕭恩憤恨之下大發英雄神威,帶着女兒黑夜過江,以獻寶珠為名,夜入丁府,殺了漁霸全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阮小七

揭秘梁山好漢阮小二是怎麼死的

阮小二是怎麼死的

水浒中戰功赫赫,為人俠肝義膽一腔熱血的阮小二究竟是怎麼死的?

阮小二劇照

提到阮小二,不得不說到他參與的那些戰事,例如智取生辰綱,大戰高俅水軍,攻打祝家莊等,哪一個不是衆所周知,這足以說明阮小二在梁山泊好漢中算得上是個人物了。阮氏三兄弟夥同晁蓋、吳用搶了生辰綱,也因此遭到官兵追捕,便與兄弟上了梁山,當時的山寨王怕晁蓋能力超過他,想要趕他們下山去投靠别處,無奈,吳用便使計讓林沖殺了山寨王,于是晁蓋頂了山寨王的位置。就這樣,可以說阮氏三兄弟是梁山泊築基的元老級人物。但這樣的一個人物,人稱立地太歲的阮小二究竟是在什麼情況下死的?

說到這個就一定要提到征讨方臘這件事,但在征讨方臘時遭到敵方的襲擊,這也可以看出,方臘方面早就做好了準備,就等着阮小二等人中計。軍火排的攻勢确實難擋,同行的童威童蒙見狀,竟然棄了船隻,但船上的大火連着燒起來。阮小二無計可施隻好跳水逃跑,不料衣服剛好被船上的鈎子鈎住。由于阮小二個性剛烈,擔心方臘等人将他虜去,心中想着不願受辱,便在烏龍嶺水路選擇自刎。阮小二在死後也被追封為忠武郎。

明末清初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曾評價阮小二此人,論實力和能力以及資曆,阮與楊雄、石秀等人一樣,可以被評為中上者。

阮小二是誰

阮小二,本是梁山泊附近的石碣村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巨野縣人。梁山泊好漢排名27位,阮氏三兄弟的大哥,綽号“立地太歲”。

阮小二畫像

阮小二為人講義氣,好正義,願為兄弟兩肋插刀。在劉唐打聽到生辰綱的消息後,吳用便向晁蓋推薦阮小二兄弟三人。于是晁蓋聯合吳用和阮氏兄弟一起施計搶了生辰綱。官府派兵前來捉拿,梁山泊好漢們提前去石碣村躲避,官兵一路追趕,但被阮小二、阮小五等人埋伏襲擊,在蘆葦港将官兵們一網打盡,盡數消滅,這才有了後來的上梁山,落草為寇一茬事。除了智取生辰綱,阮小二還參與了三打祝家莊、大破高俅水軍等戰事,戰功頗多。與兄弟上了梁山後,當時的山寨王怕晁蓋能力超過他,想要趕他們下山去投靠别處,吳用便使計讓林沖殺了山寨王,于是晁蓋頂了山寨王的位置。可以說阮氏三兄弟是梁山泊的元老,同時也成為晁蓋的心腹。也正是因為早早地上了梁山,所以此後發生的一些大的征讨活動幾乎都有參加。

有史書記載,阮小二是宋江起義軍的三十六頭領之一,這足以說明阮小二在梁山泊好漢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在征讨方臘時遭到襲擊,阮小二無計可施隻好跳水逃跑,不料衣服剛好被鈎子鈎住。由于阮小二個性剛烈,不願受辱,便在烏龍嶺水路選擇自刎。在阮小二死後也被追封為忠武郎。

阮小二和阮小五

提起阮氏三雄,想必熟識《水浒傳》的人都知道,這阮氏兄弟三人皆是武力超強,更是重義氣的好漢子。

阮小二劇照

阮小二,阮氏三兄弟的大哥,梁山泊好漢排名27位,綽号“立地太歲”。本是梁山泊附近的石碣村人,但為人講義氣,好正義,願為兄弟兩肋插刀。在劉唐打聽到生辰綱的消息後,晁蓋聯合吳用和阮氏兄弟一起搶了生辰綱。官府派兵前來捉拿,梁山泊好漢們提前去石碣村躲避,官兵一路追趕,但被阮小二、阮小五等人埋伏襲擊,在蘆葦港将官兵們一網打盡,盡數消滅,這才有了後來的上梁山,落草為寇。除了智取生辰綱,阮小二還參與了三打祝家莊等戰事,戰功頗多,但在征讨方臘時兵敗,遂,自刎。阮小二死後被追封為忠武郎。

阮小五,阮氏兄弟的二哥,梁山泊好漢中排名29位,綽号“短命二郎”。原本隻是與兄弟一起靠打漁謀生,但是又不甘心隻做漁民。與晁蓋,吳用等人,在黃泥岡搶了生辰綱。與兄弟上了梁山後,當時的山寨王怕晁蓋能力超過他,想要趕他們下山投靠别處,吳用使計讓林沖殺了山寨王,讓晁蓋頂了山寨王的位置。官兵再次追捕,阮小五與兩兄弟把官兵引到一艘船上後,放火燒了敵船,助梁山好漢們打敗官兵。招安後的阮小五戰功亦不少,後又幫宋軍将方臘生擒。之後的阮小五随宋江征讨方臘時,先與李俊商量詐降行動,但不幸的是阮小五卻在這一戰中被殺害。

阮小二綽号

梁山好漢各有各的綽号,那麼阮小二綽号是什麼,為何被稱作這個綽号?排名第二十七位的好漢立地太歲即阮小二。

阮小二劇照

他本是梁山泊附近的石碣村人氏,有兩個弟弟分别是阮小五和阮小七,兄弟三人皆為重義氣的好漢子。個個武力超強,為兄弟們出生入死,被我們所熟識的智取生辰綱就是他參與的。傳說阮小二的一雙胳膊就有千斤力氣,長得虎背熊腰,胸前一帶盡生黃毛,雙目極為有神,似乎能射出幾道寒光。他這個人本身性格就較為剛烈,不僅不能被人欺負,也不準别人被惡人欺負的事發生。正因如此,大家都知道阮小二性格剛烈,都直呼他“立地”。而所謂太歲,就是肉靈芝,都說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否則肯定會招來禍事。既然都叫阮小二是活“太歲”,那他肯定是有過人之處,便無人敢主動招惹這個人了。

阮小二曾是晁蓋的舊部下,想要一同上梁山創業,便召集弟兄們一起智取生辰綱。由于宋江提前通知,官兵捉拿晁蓋等人便失策了,衆好漢都躲避在石碣村,阮小二兄弟便埋伏在官兵必經之路上,将前來捉拿的官兵一網打盡,全部消滅在蘆葦港。雖說好漢們都上了梁山,但高俅幾次三番地攻打梁山泊,阮小二便帶領水軍兄弟前去迎戰,屢次出戰皆能建功。因此阮小二的綽号“立地太歲”愈發準确的形容了阮小二這個人。

史進宋江阮小二

史進、宋江、阮小二都是《水浒傳》中的梁山英雄好漢。史進在向王進拜師學藝後便開始了他的英雄生涯。宋江别名及時雨,作為梁山泊的領軍人物,是帶領人民發起起義的首領,他的軍事指揮領導才能很強,宋江不僅十分孝順,而且還有着俠形仗義的情懷。

阮小二圖片

宋江還善于發現利用人才,即便在剛開始,他的人力,物力資源都很少,但憑借着他強大的戰略部署,讓他在不久就擁有了許多精兵強将。史進在結識了宋江後,準備同宋江一起進攻東平府,史進還說他認識東平府的一個人,可以讓她幫助我們了解内部信息,于是宋江便答應了,結果史進找的這個線人出賣了他們,他們從獄中出來後,史進帶着怨恨把這個線人的全家都殺掉了。這便是宋江與史進之間發生的主要故事内容。

阮小二别名立地太歲,他十分看重兄弟之間的情義而且武功高強。即便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險他也會為兄弟兩肋插刀。隻要在梁山泊受到威脅的時候他便會帶領着兄弟義無反顧的阻擋,創下了赫赫戰功。宋江和阮小二的主要故事是這樣發生的,他們一行人準備奪取生辰綱,結果被官府到處追捕,由于宋江給他們及時送了情報,才躲掉了官府的追捕,而且提前做好埋伏,把官府派來的軍隊全都消滅掉了。他們三人作為梁山好漢的領頭人物,即便他們與***是對立的,但他們的目的卻是造福人民。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在施耐庵寫的這本《水浒傳》裡,寫了很多梁山上的兄弟兵。這些兄弟兵為梁山好漢的形象增添了不少光彩,不過要數最出彩的一家,估計要數從第十五回登場的阮氏三雄了。

阮氏三雄

在大梁山上的各位元老中,王倫被火并,晁蓋戰死,按照上山的順序來算,除了王倫時期留下的四個頭領外,就得說是晁蓋時期的七位頭領: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和白勝。在這七個人中,吳用和公孫勝都是軍師,劉唐和白勝是步兵頭領,而阮氏三雄則是梁山水軍的創建者,從無到有靠的就是這阮氏三兄弟。

吳用還曾這樣評價過這三位的:“我尋思起來,有三個人,義膽包身,武藝出衆,敢赴湯蹈火,同生共死,義氣最重。隻除非這三個人,方才完得這件事。”這份評價很高的,即使林沖、魯智深、武松、李逵,也隻能落得這樣的評價,不會比這多很多的。

阮氏三雄的居住地離梁山泊最近,就在附近的石碣村裡。那裡都是小漁港,杈灣甚多。三兄弟當中,老大則是立地太歲阮小二,已經婚娶,獨立成家。老二名是短命二郎阮小五,老三叫活閻羅阮小七,都沒有成家,和母親住在一起。關于這三個人的綽号都是非常可怕的,阮小二的綽号是“太歲”、阮小五是“短命二郎”、阮小七是“閻羅”個個聽起來都是非常的令人害怕。他們三個都是漁民,仗着自己會武藝,也做過私商勾當,但是不同的是,他們是以打漁為職業的,那些勾當隻是沒錢湊手的時候幹。除此之外,三個人的性格也是非常不同的,阮小二在三個兄弟中居長,性格比較沉穩,這也許跟他個人有了家室有關。阮小五比較喜歡賭錢,但性格有點抑郁。阮小七則為人開朗多了。

水浒阮氏三兄弟怎麼死的

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頭,建立奇功偉業。在征讨方臘攻取烏龍嶺時失利,逃生無路,自刎身亡,後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

阮小五在水中奮勇殺敵,屢次挫敗敵軍。在征讨方臘攻取清溪縣時被婁敏中所殺,後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未及數月,因穿着龍袍戲耍,得罪朝廷官員,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重回石碣村打魚,侍奉年邁的老母親,活到七十無病而終。

擴展資料

三阮屬于典型的水上豪傑,在數次梁山保衛戰中發揮了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招安之後梁山集團大本營撤出水泊梁山,三阮獨特的水上本領失去了用武之地。征大遼、征田虎和王慶,一直是馬軍和步軍唱主角,水軍能做的隻能是搞搞後勤,押運糧草。

因而三兄弟在梁山集團的地位一降再降,并一度被邊緣化,這段時間無疑是三阮最壓抑最不得志的日子。當初在梁山泊,三阮雖受到宋江的冷落,不過三兄弟至少還可通過梁山保衛戰顯示自身價值。離開梁山後就不一樣了,失去水泊就意味着失去了體現價值的載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阮氏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