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形容“少年”詞語有哪些
1、【成語】:龍駒鳳雛
【拼音】: lóng jū fèng chú
【解釋】:駒:小馬;雛:細鳥。比喻英俊秀穎的少年。常作恭維語。
【出處】:《晉書·陸雲傳》:“雲字士龍,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少與兄機齊名,雖文章不及機,而持論過之,号曰‘二陸’。幼時吳尚書廣陵闵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舉例造句】: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來“雛鳳清于老鳳聲”,未可量也。★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五回
2、【成語】:初生之犢
【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解釋】: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知北遊》:“德将為汝美,道将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舉例造句】:以初生之犢的勇氣,站在一切戰鬥的前列。★夏衍《戲劇抗戰三年間》
3、【成語】:翩翩少年
【拼音】: piān piān shào nián
【解釋】:翩翩:形容舉止灑脫。形容言談舉止灑脫的青年男子。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4、【成語】:少年老誠
【拼音】: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解釋】:指人年紀雖輕,卻很老練。同“少年老成”。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現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見的那個少年老誠的玉郎了。”
5、【成語】:慘綠少年
【拼音】: cǎn lǜ shào nián
【解釋】:慘綠:淺綠,指服色。原指穿淺綠衣服的少年。後指講究裝飾的青年男子。
【出處】:唐·張固《幽閑鼓吹》:“喜曰:‘皆爾之俦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阙杜黃裳。’”
【舉例造句】:他是一個慘綠少年。
關于“青少年”的詞語有哪些
1、朝氣蓬勃
【解釋】:朝氣:早上的空氣,引伸為新生向上,努力進取的氣象;蓬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
2、伶牙利齒
【解釋】:伶:聰明,乖巧;利:流利,鋒利。口齒流利。形容為人機靈,能說會道。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襲人本來老實,不是伶牙利齒的人,薛姨媽說一句,他應一句。”
3、揮斥方遒
【解釋】:揮斥,奔放。《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郭象注:“揮斥,猶縱放也。”遒,強勁。揮斥方遒,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出自】:毛澤東填寫的詞《沁園春·長沙》(1925年)
4、溫爾文雅
【解釋】:溫文:态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争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陳錫九》:“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5、年輕力壯
【解釋】:壯:健壯。年紀輕,體力強。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一回:“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實在我們年輕力壯的人,捆上十個也趕不上。”
6、少年老成
【解釋】:原指人年紀雖輕,卻很老練。現在也指年輕人缺乏朝氣。
【出自】:漢·趙岐《三輔決錄·韋康》:“韋元将年十五,身長八尺五寸,為郡主簿。楊彪稱曰:‘韋主簿年雖少,有老成之風,昂昂千裡之駒。’”
7、才華橫溢
【解釋】: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示例】:他從小就流露出才華橫溢的天資來。
8、生機勃勃
【解釋】: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
【示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第三産業生機勃勃,發展非常迅速。
9、歡蹦亂跳
【解釋】: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潑、生命力旺盛的樣子。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勻出你們歡蹦亂跳這倆去買瓦;留下房上滾下來的和爐坑裡掏出來的那倆,先把這院子破瓦揀開。”
10、精神煥發
【解釋】: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蓮香》:“生覺丹田火熱,精神煥發。”
11、神采奕奕
【解釋】: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出自】: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玩具·晉唐小楷真迹》:“韓宗伯所藏曹娥碑,為右軍真迹。絹素稍暗,字亦慘淡。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然。”
描寫“青少年”的詞語有哪些
描寫心理的詞語:
大喜過望、平心靜氣、暴跳如雷、驚魂未定、心平氣和、心有餘悸、心安理得、心如刀割、
心如死灰、心馳神往、心曠神怡、心亂如麻、心膽俱裂、心神不定、心神恍惚、心悅誠服、
心驚肉跳、心花怒放、心慌意亂、心煩意亂、心驚膽戰、心猿意馬、心潮澎湃、心急如焚、
樂不可支、樂以忘憂、百感交集、感慨萬端、歡天喜地、歡欣鼓舞、悲痛欲絕、憂心如焚、
憂心忡忡、痛快淋漓、痛哭流涕、義憤填膺、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痛不欲生、痛心疾首、
悶悶不樂、欣喜若狂、怏怏不樂、膽戰心驚、柔腸寸斷、悔恨交加、驚喜交集、喜不自勝、
形容年輕青春的詞語有哪些
1、朝氣蓬勃
讀音是zhāo qì péng bó,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充滿了生氣和活力的樣子。出自李曉明《平原槍聲》。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生氣勃勃充滿希望。
示例:青少年應該朝氣蓬勃,不能死氣沉沉。
2、意氣風發
讀音是yì qì fēng fā,形容俊偉豪邁。形容精神振奮,氣概豪邁,出自三國·魏·曹植《魏德論》。
成語舉例:偉大的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地建設自己的祖國。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
3、風華正茂
讀音fēng huá zhèng mào,漢語成語,意為外表或面色明亮,通常反映出光明和歡快的内在精神。形容朝氣蓬勃,才華橫溢。出自《沁園春·長沙》。
用法:多用來修飾年輕人;有作為的人。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近義詞:年富力強、朝氣勃勃、年輕有為
反義詞:老态龍鐘、年逾古稀、風燭殘年、日薄西山
4、生龍活虎
讀音 shēng lóng huó hǔ。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另有同名電影。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語法用法: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産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活,不能讀作“huó”。
成語辨析:生龍活虎與“龍騰虎躍”有别:生龍活虎側重于形容人、物的體态;“龍騰虎躍”側重于形容人、物的動态
5、生氣勃勃
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勃勃:旺盛的樣子。出自于清·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全國各方面皆生氣勃勃,精力彌滿。”
示例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帶有極大想象的東西。(徐遲《特寫選·序言》)
近義詞生機勃勃、朝氣蓬勃
反義詞暮氣沉沉、死氣沉沉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描寫青少年的詞語有哪些
1.生龍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
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九五:“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便把捉不得。”
2.風華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風華:風采、才華;茂:旺盛。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
出處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3.年富力強[ nián fù lì qiáng ]
年富:未來的年歲多。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
出處《論語·子罕》:“後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4.血氣方剛[ xuè qì fāng gāng ]
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
出處《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5.朝氣蓬勃[ zhāo qì péng bó ]
朝氣:早上的空氣,引伸為新生向上,努力進取的氣象;蓬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
例句我們青少年精神飽滿,~,而不應該死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