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秋天有怎樣的景象有哪些含有“秋”的成語描繪忙
秋天的景象:秋天在田野裡。田野裡的稻子都熟了,黃澄澄的,仿佛是一塊大金子。東邊,人們開着收割機,正向這邊開來,他們讓每一粒稻子都進了倉庫。秋天在樹林裡,各種樹木的葉子都黃了,一片一片地落在了池塘、地上。然而松樹仍然擡頭挺胸,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風裡,身上的葉子還是那麼蔥綠。秋天在花園裡。花園裡菊花怒放,紅的,黃的,綠的,白色,橘紅的……這些菊花的花瓣就像細細的蘿蔔絲一樣。有的菊花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花芯;有的菊花才展開兩三瓣;還有的菊花的着朵兒,好像馬上就要展開花瓣似的。秋天在果園裡,果園裡的蘋果、桔子、香蕉等果實都成熟了。叔叔阿姨們拿着籃子,把果子一個一個地摘了下來。那些沒有摘下的果子,好像在說:“快把我們摘下來吧!那些要買水果的人們等着我們呢!”
相關詞組:
1.春華秋實[ chūn huá qiū shí ]
解釋: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出自:《三國志·魏志·刑颙傳》:“而桢禮遇殊榮,颙反疏簡,私懼觀者将謂君侯習近不肖,禮賢不足,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後漢書》卷五十二:“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愛登其質。
示例:春華秋實,沒有那浩蕩的春風,又哪裡會有這滿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峻青《秋色賦》
語法:複句式;作主語、分句;用于比喻句。
2.多事之秋[ duō shì zhī qiū ]
解釋: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出自: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滅迹匿端,無為綠林之嚆矢也。”
示例: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隻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廢,将來又是怎樣個了局?
◎《老殘遊記》第十二回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3.秋後算賬[ qiū hòu suàn zhàng ]
解釋:本指秋收後結算賬目。比喻待到事後再對反對自己的一方行清算處理。
4.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
解釋: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示例: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清·沈複《浮生六記·閑情記趣》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5.秋高氣爽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解釋:形容秋季晴空萬裡,天氣清爽。
出自: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示例:方拟秋高氣爽,遣将西征。
◎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随筆·史閣部書》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秋天的成語100個
秋天的成語100個
一、描寫秋天的詞語有哪些
1、(解釋):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
2、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3、五谷豐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4、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5、迷叠香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香料植物,生長季節會散發一種清香氣味,有清心提神的功效。
6、7個初老現象|睡覺習慣
7、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8、《九九豔陽天》有獎征集|歌聲中的中國|央視配音演員
9、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0、(解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别的細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11、一陣秋風吹來,金黃的樹葉經不住吹襲,從樹上飄飄悠悠打着旋兒落下來,像美麗的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地上的樹葉厚厚的,像給大地鋪上了一條無邊的金毯。螞蟻兄弟急急忙忙趕來,鑽了進去,把它當成自己的棉被。
12、萬古千秋:形容延續的時間極久。
13、出處: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複年,生歌死哭長相守。”~,他覺得自己真的老了。
1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5、與其相忘江湖,不如點擊“藍字”關注
16、利析秋毫:形容管理财務極細心、精明。
17、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18、瓜果飄香:瓜果成熟時的芳香,一般用來描寫秋天。
19、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20、秋風過耳:像秋風從耳邊吹過。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
二、描寫秋天的詞語有哪些四字成語
1、橙黃橘綠:指秋季景物。宋·蘇轼《贈劉景文》:“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2、春蚓秋蛇:比喻字寫得不好,彎彎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3、解釋: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像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4、(出自):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5、歡迎你把有書親子共讀推薦給你的家人朋友
6、秋高氣爽、一葉知秋、春花秋月、
7、描寫秋天的兩字詞語有(1)名稱秋景秋色秋風秋意秋涼秋水秋分金秋立秋中秋仲秋深秋(2)負面感覺凄涼凄冷陰沉蕭瑟蕭條瑟索(3)正面的感覺甜蜜飽滿明朗美麗豐碩(4)秋天的顔色金波金浪金黃鵝黃火紅赭紅殷紅金黃鵝黃黃澄澄可以用蕭瑟這個詞來形容秋天蕭瑟,拼音xiāosè;拟聲詞,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形容詞,形容環境冷清、凄涼。出自唐·杜甫《北征》、明·楊珽《龍膏記·傳情》、老舍《四世同堂》等。形容詞,稀疏。出自唐·唐扶《使南海道長沙題道林嶽麓寺》
8、春秋無義戰:春秋,指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我國西周的一段曆史。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争。也泛指非正義戰争。
9、見到落地的黃葉,知道已經是秋天快到了,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三個事情。
10、田野裡,玉米棒子正在變黃的衣服裡懶洋洋地睡覺,半紅半綠的辣椒象害羞的小姑娘,用衣服遮住了自己的小臉。農民伯伯忙碌着,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11、秋天,樹葉黃了,挂在樹上,好像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飄在空中,好像一隻隻黃色的蝴蝶;落進小河,仿佛是一葉葉金色的小船。
12、秋天悄悄地來了,大地換上七彩的盛裝,黃的、紅的、紫的、綠的……色彩絢麗,五彩缤紛,裝點着這個瑰麗、芬芳的世界。
13、秋天,那永遠是藍湛湛的天空,會突然翻臉而露出險惡的顔色,熱帶台風夾着密雲暴雨,洪水潛流着,複蘇的草原又泛起點點蒼蒼的顔色.
14、西風落葉:形容秋天景象。比喻事物已趨衰落。
15、秋風蕭瑟,層林盡染,一片金黃;陽光下,走在這密林之中,确有一番别樣味道。
16、葉子從大樹上落下,像蝴蝶翩翩起舞。地上鋪滿落葉,像一條金光大道,載着我的夢想伸向遠方。
17、月旦春秋:比喻評論人物的好壞。
18、菊花仙子也毫不示弱,它們争奇鬥豔。有的穿上了紫色的連衣裙,有的穿上了雪白的花裙子,有的穿上紅彤彤的衣袍,還有的穿上了金黃的晚禮服。
19、又一陣風刮來了,來的是那麼猛烈,又是那麼深沉。漫卷着楓葉,也一片片飄落。我看着一片片飄落的楓葉,不禁思緒萬千。葉落無痕,的确,落葉是那麼甯靜地落下來了,無聲無息,令人絲毫無察覺。
20、落英缤紛,相思的枯葉成堆,各色的葉子變換着最後的秋裝,裝點着樹下幽徑。腳步聲聲,敲打着清冷的闆路,西風瑟瑟,數不清的葉子舞蹈在風中,是别離還是回歸?
三、描寫秋天的詞語有哪些四字
1、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秋風送爽、秋菊怒放、果實累累、北雁南飛、滿山紅葉、五谷豐登、蘆花飄揚、秋菊傲骨、秋色迷人、秋色宜人、金桂飄香
2、待到秋來九月我花開盡白花煞;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3、秋姑娘來了,把大地打扮得一片金黃。地上的小草黃了,像披上一條黃地毯,樹上的葉子黃了,一陣秋風吹來,一片片葉子像一隻隻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4、(出自):魯迅《述香港恭祝聖誕》:“金風送爽,涼露驚秋。”
5、金風送爽:金風:指秋天的風。秋風帶來了涼意。
6、平分秋色: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7、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8、秋風過耳:像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自己無關,毫不在意。
9、年豐時稔:稔:莊稼成熟。年成好,莊稼大豐收。
10、天高雲淡、大雁南飛、秋高氣爽、山河壯美、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秋收冬藏、一葉知秋、層林盡染、一叢金黃、秋意深濃、秋色宜人、秋蘭飄香、秋雨綿綿、秋風蕭瑟、春蘭秋菊、春花秋月、春種秋收、秋風過耳、丹楓迎秋、楓林如火、秋風習習、秋高氣爽、瓜果飄香、秋雨綿綿、春華秋實、金秋時節、景色宜人、層林盡染、疊翠流金、疊翠流金、五谷豐登、平分秋色、秋風瑟瑟、春花秋月、春華秋實、落葉枯黃、秋雨綿綿、秋風蕭蕭、秋風蕭瑟、秋風瑟瑟、金風送爽、秋月春風、秋月寒江、紅衰翠減、霜天紅葉、楓林盡染、一葉知秋、霜葉知秋、秋陽杲杲、秋風紅葉、秋高氣肅、秋高馬肥、金桂飄香、桂子飄香、稻谷飄香、無邊落木蕭蕭下
11、秋天的落葉落英缤紛,層林盡染,就連詩人龔自珍也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愛秋天,我更愛秋天的落葉!
12、紅葉滿山、香山紅葉、秋風掃落葉、秋荼密網、秋菊盛開、衰草連天、碩果累累、層林盡染、丹桂飄香、落葉紛飛、疊翠流金、五谷豐登、紅衰翠減、霜天紅葉、一葉知秋、霜葉知秋、丹楓迎秋、秋草枯黃、秋風紅葉。絕大多數植物在秋天都會繼續生長.并不會在地球上消失,所以秋天有很多很多的植物,如:菊花桂花紫薇松冬青構骨銀杏玉蘭白蘭桦蘆葦孔雀草一竄紅.
13、一片,兩片,三片落葉用自己最後的力量,把自己的營養回報給了大地母親。
14、金色的麥田:秋天麥子成熟了,看上去一片金黃色。所以稱為金色的麥田。
15、出處:《史記·平準書》:“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16、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17、形容秋季晴空萬裡,天氣清爽。
18、春露秋霜: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19、出處:東漢末年曹操《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意思是周圍是蔥茏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将宇宙吞沒。
20、出處:唐·白居易《賀殺賊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臨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載之德,順春生秋殺之令。”
四、描寫秋天的詞語有哪些
1、(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葉落知秋,舉一明三。”
2、生如秋。曆經春的耕耘,夏的生長,已積澱了幾許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有幾何?青春歲月已随流水逐日逝去。
3、天朗氣清:意為天色明朗,大氣清和。多指秋天。
4、秋天的果園:枝頭結柿子,架上挂葡萄,黃澄澄的是梨,紅彤彤的是栆。
5、怯怯的焰子讓大屋頂壓着,喘不出氣來。我們隔着燭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層煙霧。外面是連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隻有遠近幾聲犬吠,教我們知道還在人間世裡。
6、春蚓秋蛇秋風過耳春蘭秋菊春露秋霜春秋筆法
7、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8、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9、一陣微風吹過,樹上的樹葉“沙沙”做響,我低頭撿起一片樹葉,這片樹葉像一隻小手,頭尖的紅色仿佛要滴下來,咦,為什麼楓葉到秋天就會變紅,哦,原來是因為秋天的氣溫比較低,破壞了楓葉裡面的葉綠素,把葉綠素變成了花青素,所以秋天的楓葉是紅色的。
10、千秋萬代:一千年,一萬代。指世世代代,時間久長。
11、一日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别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12、寵辱不驚才是對時光最好的态度
13、金桂飄香秋風送爽金秋佳人秋色撩人層林盡染人間情疊翠流金秋之戀天高雲淡情清淺大雁南飛來年秋秋高氣廣精神爽山河壯麗美人憶五谷豐登秋海棠
14、楓林如火:秋天的楓樹林,紅得像火一樣。
15、林寒澗肅:秋冬間林木凋零澗水枯落的景象。
16、德澤有加焉,猶尚若此,
17、秋天到了!秋天到了!美麗的秋姑娘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秋天裡有許多事物都變了,讓我帶你一起看看在秋天裡動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吧。
18、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隻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19、秋天的莊稼: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飽,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20、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五、寫四個描寫秋天的詞語有哪些
1、中國民歌大會|盼中秋|中國夢·祖國頌
2、中小學必讀名著聽書合集
3、葉落知秋: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4、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侬。都将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5、疾風掃秋葉:比喻力量強大、行動迅速,象暴風掃除落葉一樣。
6、覺得不錯就快來點贊吧!
7、秋風落葉:原指秋風掃盡了落葉,一片凄涼的場景,現多比喻為一掃而光。秋高氣爽: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淨,氣候涼爽宜人。一葉知秋:意思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别的細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8、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秋色宜人:秋天的景色,格外漂亮。
10、春去秋來、秋月春花、秋高氣和、
11、秋風習習:秋天的風一陣一陣的吹過來。
12、推薦|俞敏洪:我用這三招讓孩子愛上學習
13、秋扇見捐:見,被;捐,棄。秋涼以後,扇子就被抛在一邊不用了。舊時比喻婦女遭丈夫遺棄。
14、秋雨綿綿:指金秋時節的雨,預示着豐收與喜悅。
15、葉子之間碰撞出的響聲似乎在向大地母親報喜,離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激動的心情是無以用言語表達的,也不需要表達,因為秋風已經悄悄地告知大地。
16、指見到落地的黃葉,知道已經是秋天快到了。
17、出處: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詩:“由來碧浪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18、暗送秋波: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19、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20、望穿秋水: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對遠地親友的殷切盼望。
有關秋天的成語有哪些
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一葉知秋、
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
秋風蕭瑟、秋雨綿綿、一葉知秋、一叢金黃、一叢火紅、
秋意深濃、秋蘭飄香、秋雨綿綿、春花秋月、秋風過耳、
丹楓迎秋、楓林如火、秋風習習
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袅袅: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将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臯: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甯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别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谯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别序》
落霞與孤骛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骛: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别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績《野望》
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餘不多。
唐·王維《阙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顔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遊休禅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禦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沣州觐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裡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着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裡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淨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裡,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着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台階。
唐·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李商隐《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裡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裡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來鹄《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窦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别稱。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範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蘇轼《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轼《九日次韻王鞏》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潇潇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霜風:秋風。關河:關塞河流。殘照:夕陽的餘晖。
宋·柳永《八聲甘州》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霁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斷虹:殘餘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背西風:背向秋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谯門
衰草:枯草。畫角:軍中用的号角。斷:盡。谯門:城上鼓樓,用以了望敵情。
三句寫孤城秋景。
宋·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遊南岩和範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紅蕖(音同“渠”):荷花。卻:開盡。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麼大。
宋·楊萬裡《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遊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塍:田間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隻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壑(音同“賀”):山谷。
元·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裡,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飛鴻:大雁。
元·白樸《天淨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淺深随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變秋聲:江流随着夏去秋來而改變聲響。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龍、王西樵、程穆情諸君登慧光閣飲于竹圃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