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 蒙古 蒙騙怎麼讀(蒙騙和蒙古的拼音)

biang 中華百科 663

本文目錄

  1. 蒙怎麼讀,有什麼意思
  2. 蒙字怎麼讀
  3. 蒙是什麼多音字怎麼讀
  4. 蒙字怎麼組詞

蒙怎麼讀,有什麼意思

一、蒙是一個多音字,有三個讀音,分别是méng、mēng和měng。

二、基本釋義

[ méng ]

1、蒙昧:啟蒙。

2、遮蓋:蒙上頭巾。

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

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

5、忠厚的樣子。

6、“蒙眬”的“蒙”。

[ mēng ]

1、欺哄:休想蒙人。

2、随便胡猜:瞎蒙。

3、昏迷:頭發(fā)蒙。

[ měng ]

蒙古族。

三、組詞有啟蒙、蒙蔽、蒙昧、童蒙、彌蒙、欺蒙、蒙童、蒙事、冥蒙、鴻蒙、蒙混、蒙垢、發蒙、蒙受等。

擴展資料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蒙,王女也。從艸,冡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蒙,最大的女蘿草。字形采用“艸”作邊旁,采用“冡”作聲旁。

三、相關組詞

1、啟蒙[qǐ méng]:開導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陳學昭《工作着是美麗的》上卷三:“四哥是珊裳思想上的一個啟蒙大師,她常常和他談她所想的種種。”

2、蒙蔽[méng bì]:欺騙,隐瞞真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我縱使處處留心,也怕免不了人家的蒙蔽。”

3、蒙事[mēng shì]:方言。作假騙人。

侯寶林《一貫道》:“别信他們這套,純粹蒙事。”

4、蒙騙[mēng piàn]:欺騙。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四章:“這種人在戰争裡,用投機取巧的辦法,用别人的鮮血,固然可以蒙騙一時,但是在最殘酷的考驗下就要現原形了。”

5、蒙懂[měng dǒng]:糊塗;不明事理

《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何小姐精明也精明不到此;安公子懞懂也懞懂不到此。”

蒙字怎麼讀

蒙的讀音為:mēng,méng,měng。

一、釋義

[mēng]

1、欺騙:蒙騙,蒙事,欺上蒙下。

2、昏迷,眼發黑:蒙頭轉向。

3、胡亂猜測:瞎蒙。

[méng]

1、沒有知識,愚昧:啟蒙,發蒙,蒙昧。

2、遮蓋起來:蒙罩,蒙子,蒙蔽。

3、受:承蒙,蒙難,蒙塵,蒙垢。

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

[měng]

1、蒙古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

2、受。

二、組詞

蒙蒙黑、蒙蒙亮、蒙騙、蒙事、蒙松雨、蒙蒙雨、蒙頭轉向、蒙娜麗莎、蒙古、荷爾蒙、蒙太奇、蒙古包、王蒙、蒙古族、蒙恬、蒙特卡洛、啟蒙運動、内蒙、内蒙古自治區、鴻蒙、蒙汗藥、蒙古人種、吳下阿蒙、啟蒙、蒙蒙、阿蒙、承蒙、坑蒙拐騙、内蒙古高原、蒙蒙亮。

蒙皮、蒙面、蒙昧、迷蒙、蒙蒙細雨、蒙得維的亞、空蒙、蒙眬、蒙學、蒙騙、蒙藥、蒙蔽、多蒙、烏蒙、蒙括、計蒙、蒙以養正。

蒙的例句:

1、碧千裡的草原上,散落着一個圓頂的蒙士包。

2、今天早晨霧很大,猶如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3、這樣的顔色和此刻封閉的環境,再加上整個空間裡彌漫着的一股酥油和藏香的味道,使得昏黃不定的酥油燈燈光籠罩下的蒙古包裡,流轉着一股神秘的東西。

4、山上樹木稀疏,秋草枯黃,全山就像蒙上了一大張獅子皮。

5、一會兒地上就像蒙上一層霜花,白白的我片,忽然一陣大風吹起,雪花漫天飛舞,接着鵝毛般大雪紛紛而至。

6、一望無際的清新碧波,密密層層的柔嫩牧草,平展地延伸着。那星星點點的雪白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揚起的白帆,炊煙袅袅,蘊含着無限的生命力。

7、火紅的太陽從草原升起,開闊平緩的大地反射着遍野的綠色,點綴在綠色海洋中的幾座乳白色的蒙古包。

8、一碧千裡的草原上,散落着一個圓頂的蒙士包。

9、雪峰的紅光映射到這遼闊的牧場上,形成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們,都鍍上了一色的玫瑰紅。

10、一望無際的清新碧波,密密層層的柔嫩牧草,平展地延伸着。那星星點點的雪白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揚起的白帆,炊煙袅袅,蘊含着無限的生命力。

蒙是什麼多音字怎麼讀

一、蒙是一個多音字,有三個讀音,分别是méng、mēng和měng。

二、基本釋義

[ méng ]

1、蒙昧:啟蒙。

2、遮蓋:蒙上頭巾。

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難。

4、形容雨點細小:蒙蒙細雨。

5、忠厚的樣子。

6、“蒙眬”的“蒙”。

[ mēng ]

1、欺哄:休想蒙人。

2、随便胡猜:瞎蒙。

3、昏迷:頭發(fā)蒙。

[ měng ]

蒙古族。

三、組詞有啟蒙、蒙蔽、蒙昧、童蒙、彌蒙、欺蒙、蒙童、蒙事、冥蒙、鴻蒙、蒙混、蒙垢、發蒙、蒙受等。

擴展資料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蒙,王女也。從艸,冡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蒙,最大的女蘿草。字形采用“艸”作邊旁,采用“冡”作聲旁。

三、相關組詞

1、啟蒙[qǐ méng]:開導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陳學昭《工作着是美麗的》上卷三:“四哥是珊裳思想上的一個啟蒙大師,她常常和他談她所想的種種。”

2、蒙蔽[méng bì]:欺騙,隐瞞真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我縱使處處留心,也怕免不了人家的蒙蔽。”

3、蒙事[mēng shì]:方言。作假騙人。

侯寶林《一貫道》:“别信他們這套,純粹蒙事。”

4、蒙騙[mēng piàn]:欺騙。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四章:“這種人在戰争裡,用投機取巧的辦法,用别人的鮮血,固然可以蒙騙一時,但是在最殘酷的考驗下就要現原形了。”

5、蒙懂[měng dǒng]:糊塗;不明事理

《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何小姐精明也精明不到此;安公子懞懂也懞懂不到此。”

蒙字怎麼組詞

蒙有四種讀音

【拼音】:[mēng] [méng] [měng] [Méng]

蒙 mēng

部首筆畫

部首:艹部外筆畫:10總筆畫:13

五筆86:APGE五筆98:APFE倉颉:TBMO

筆順編号:1224511353334四角号碼:44232 Unicode:CJK統一漢字 U+8499

基本字義

1.欺騙:~騙。~哄。~事。欺上~下。

2.昏迷,眼發黑:~頭轉向。

3.胡亂猜測:瞎~。

詳細字義

〈形〉

1.(字源見該字 méng聲)昏迷,暫時失去知覺的 [unconscious;senseless]。如:頭發蒙;一下摔蒙了;被一猛拳打蒙了

〈動〉

1.欺騙 [deceive;hoodwink]。如:别蒙人;你在蒙我吧?

2.胡亂猜測 [make a wild guess]。如:蒙對了;别瞎蒙

3.另見 méng;měng

常用詞組

1.蒙蒙黑 mēngmēnghēi

[dusk]天剛擦黑;天沒完全黑的時候

2.蒙蒙亮 mēngmēngliàng

[dawn;the first glimmer of dawn;daybreak]黎明;拂曉

3.蒙騙 mēngpiàn

[cheat;deceive;delude;dupe;hoodwink]欺騙或哄騙

4.蒙事 mēngshì

[cheat;deceive;delude;dupe;hoodwink]〈方〉∶欺騙人;蒙哄人

5.蒙松雨 mēngsōngyǔ

[drizzle;fine rain]〈方〉∶雨很小,很細;蒙蒙雨

6.蒙頭轉向 mēngtóu-zhuànxiàng

[lose one's bearings;be utterly confused]頭腦糊塗,暈頭轉向的狀态

蒙 méng

基本字義

1.沒有知識,愚昧:啟~。發~。~昧。

2.遮蓋起來:~罩。~子。~蔽。

3.受:承~。~難。~塵。~垢。

4.形容雨點細小:~~細雨。

5.姓。

6.同“艨”。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艸,冡( méng)聲。本義:草名)

2.草名。即菟絲 [dodder]。旋花科。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本。莖很細,呈絲狀,黃白色,随處生有吸盤,附着在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上。葉退化,開白色小花。種子入藥

3.指蒙童 [ignorant children]。如:蒙幼(蒙昧幼稚的兒童);蒙稚(幼稚無知);蒙館(舊時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地方);蒙學(即蒙館);蒙塾(即蒙館)

4.雲氣 [cloud]

秋天雖是晝夜停勻時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氣傳光,還覺得夜是短的。——《老殘遊記》

5.又如:蒙氣傳光(日出之前與剛落之後,光線雖不能直接照射大地,地上仍相當明亮,這是因為空中大氣的折光作用所緻);蒙氣(古指包圍地球外面的大氣)

〈動〉

1.遮蔽;覆蓋 [cover]

葛生蒙楚。——《詩·唐風·葛生》

葛生蒙棘。

以幕蒙之。——《左傳·昭公十三年》

蒙絡搖綴。——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時蒙卷軸。——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2.又如:蒙絡(掩蓋纏繞);蒙翳(掩蔽,覆蓋);蒙覆(覆蓋;掩蔽);蒙幕(覆蓋);蒙袂(用袖子蒙住臉。謂不願見人)

3.欺騙,隐瞞 [cheat]

上下相蒙。——《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4.又如:蒙事(方言。作假騙人);蒙混(用欺騙手段使人相信虛假的事物);蒙騙(欺騙);蒙哄(用虛僞的手段欺騙别人)

5.承繼,繼承 [inherit;succeed]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韓愈《祭十二郎文》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承接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漢·賈誼《過秦論》

6.蒙受 [suffer from]

以蒙大難。——《易·明夷》。鄭注:“遭也。”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李密《陳情表》

蒙其賞賜。——東漢·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7.又如:幸蒙大恩;蒙斧铖湯镬;蒙羞(蒙受恥辱);蒙辜(受罪);蒙澤(蒙受恩澤);蒙難(遭受災難)

8.敬詞。承蒙 [receive]

昨日蒙教。——宋·王安石《答司馬谏議書》

過蒙拔擢,豈敢盤桓。——李密《陳情表》

9.又如:不蒙見察;蒙君實視遇;蒙幸(猶幸蒙,幸運地受到);蒙恩(承蒙恩惠);蒙允(承蒙允許);蒙教(承蒙教誨)

〈形〉

1.迷茫,廣闊而看不清。彌漫籠罩 [vast and hazy]。如:蒙晦(迷茫昏暗貌);蒙漠(迷茫昏暗);蒙翳(彌漫)

2.幼稚,暗昧不明 [ignorant;naive;uncultured]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易·蒙》

3.又如:蒙士(蒙昧無知,學識淺薄的人);蒙幼(不懂事的幼童);蒙師(啟蒙的老師,教育孩童的老師)

4.陰暗 [dusky;dim]

曰蒙,恒風若。——《書·洪範》。傳:“蒙,陰暗也。”

5.引申為蒙昧無知

民非蒙愚也。——《戰國策·韓策》

6.又如:蒙陋(蒙昧淺陋);蒙士(淺學無知之士);蒙迷(猶蒙昧)

7.自稱謙詞。猶愚 [my]

蒙之所見,及此而已。——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8.又如:蒙拾(學識不高的人拾取前人文詞綴連成章,不敢自言創作,便稱蒙拾)

9.雜亂 [in disorder]。如:蒙茸(雜亂的樣子);蒙戎(雜亂的樣子);蒙尨(蕪雜,紊亂)

10.茂盛 [flourishing]。如:蒙茂(猶茂密;茂盛);蒙籠(草木茂盛的樣子)

11.通“蒙”。盲,目失明 [blind]

循蒙招尤。——《素問·五藏生成篇》

〈形〉

1.細雨的樣子 [drizzling]

我來自東,零雨其蒙。——《詩·豳風·東山》

2.又如:蒙雨(毛毛細雨);蒙蒙松松(細雨迷茫的樣子)

3.廣大 [vast]。

〈動〉

1.彌漫,籠罩 [cover]

但見愁雲漠漠,慘霧蒙蒙。——《三國演義》

2.又如:蒙昧(迷茫,昏暗);蒙漠(迷茫昏暗)

〈形〉

1.忠厚的樣子 [honest and tolerant;sincere and kindly]

那呆子雖是心性愚頑,卻隻是一味蒙直。——《西遊記》

2.又如:蒙直(忠厚老實)

常用詞組

1.蒙蔽 méngbì

[hoodwink;deceive]欺騙隐瞞

偏見常常蒙蔽了判斷

2.蒙蔽 méngbì

[hoodwink;hide the truth from;befool;befudle;cheat;deceive;delude]隐瞞真相,欺騙人

蒙蔽群衆

蒙蔽輿論

3.蒙塵 méngchén

[go into exile]舊指帝後流亡在外,蒙受灰塵

主上蒙塵。——《三國志·諸葛亮傳》

靖康年間,金人圍困汴梁,徽、欽二帝蒙塵北狩,一時後妃公主被虜去的甚多。——《初刻拍案驚奇》

4.蒙垢 ménggòu

[be humiliated]受到污辱恥笑

5.蒙館 méngguǎn

[elementary school]舊時指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私塾

6.蒙汗藥 ménghànyào

[sleeping-draught;sleeping-drug;knock-out drops]舊戲曲小說中指能使人暫時失去知覺的藥

輕則蒙汗藥麻翻,重則登時結果。——《水浒傳》

7.蒙哄 ménghǒng

[deceive;cheat;hoodwink]使…信假為真

當我們年輕時,容易被蒙哄

8.蒙混 ménghùn

[deceive or mislead people]用以假充真的手段欺騙

蒙混過關

9.蒙茏 ménglóng

[dense]草木茂盛的樣子

蒙茏的大草原

10.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méngluò-yáozhuì,cēncī-pīfú

[be covered with,twine,shake,link,be not uniform and wave with wind]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随風飄蕩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柳宗元《柳河東集·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11.蒙昧 méngmèi

(1) [uncultured;barbaric;uncivilized]∶指未開化的原始狀态

蒙昧時代

(2) [ignorant;benighted;illiterate]∶愚昧,不通事理

蒙昧無知

12.蒙蒙 méngméng

[drizzly]雨雪雲霧迷茫的樣子

蒙蒙細雨

宴坐雨蒙蒙。——宋·沈括《夢溪筆談》

13.蒙難 méngnàn

[fall into the clutches of the enemy;meet a fatal accident;be confronted by danger]遭受到人為的災禍

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易·明夷》

14.蒙皮 méngpí

[envelop]把…包起來或封起來,把…裹起來

15.蒙求 méngqiú

[initiate]《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指蒙昧的人求我不斷解決疑難。後來用“蒙求”做啟蒙的書名。如唐代李翰有《蒙求》,宋朝周守忠有《曆代名醫蒙求》,清朝王筠有《文字蒙求》

16.蒙茸 méngróng

[jumbled]蓬松;雜亂的樣子

雜花蒙茸

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嚴複譯《天演論》

17.蒙師 méngshī

[first teacher]啟蒙的老師;教育孩童的老師

我小時候聽蒙師講的,卻又是一樣講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18.蒙受 méngshòu

[suffer;sustain]無故承受某種痛苦

蒙受斷臂割鼻的苦難

19.蒙塾 méngshú

[elementary school]蒙館

20.蒙太奇 méngtàiqí

[montage]指剪接組合鏡頭,以形成完整的電影片

21.蒙恬 Méng Tián

[Meng Tian]秦将。始皇時領兵三十萬北逐匈奴,修築萬裡長城

22.蒙頭蓋面 méngtóu-gàimiàn

[mask]〈方〉∶遮遮掩掩

你說話為什麼這麼蒙頭蓋面的,不願意說明白?

23.蒙學 méngxué

[private school]蒙館。也指學童啟蒙的功課

24.蒙藥 méngyào

見“蒙汗藥”

25.蒙冤 méngyuān

[be wronged]蒙受冤屈

蒙冤而死

26.蒙在鼓裡 méng zài gǔ lǐ

[be kept in the dark]比喻受人蒙哄,好像裝在鼓裡,不知道外面的事

27.蒙罩 méngzhào

[be shrouded]輕輕地蓋着,即籠罩

蒙罩了一層陰影

28.蒙子 méngzi

(1) [cover]∶表盤上用以保護表的玻璃罩

(2) [dial plate]〈方〉∶表盤

表蒙子

蒙 měng

基本字義

1.〔~古族〕a.中國少數民族之一。B.蒙古國的主要民族。

2.受

詳細字義

〈名〉

1.蒙古族的簡稱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如:蒙漢人民

2.蒙古簡稱 [Mongolia]。如:中蒙會談

常用詞組

1.蒙懂 měngdǒng

(1) [bewildered;confused]糊塗;不明事理

(2)另見 mēng;méng

2.蒙古包 měnggǔbāo

[ger;Mongolian tent]蒙古族人居住的圓頂的氈子帳篷

3.蒙古人種 Měnggǔ rénzhǒng

[Mongoloid]發源于亞洲的一種種族,通常以人類的主要種族種類之一而著稱,包括亞洲北部與東部的民族、馬來西亞人、愛斯基摩人、通常還包括美洲印地安人在内,他們具有黃膚、粗黑直發、稀少的胳腮胡、矮小身材、圓頭、鼻小而顴骨突出的寬扁臉以及帶有内眦贅皮的眼睛等特點

蒙 Méng

詳細字義

〈名〉

1.古水名 [Meng River]

2.沱江支流。在四川省彭縣境

3.即蒙江。在今廣西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