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人怎麼死的(龐貝被誰殺死)

biang 中華百科 768

本文目錄

  1. 龐貝古城的人是怎麼被凍上的
  2. 曆史上龐貝怎麼死的
  3. 古城龐貝是怎麼毀滅的

龐貝古城的人是怎麼被凍上的

龐貝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于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1748年,人們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體遺骸,這才意識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掩埋了一座城市。

在火山噴發的一刹那,無數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氣、火山灰的夾擊中喪生。由于火山灰等噴發物的溫度、化學性質,死屍很難保存下來,當時很多死者的屍體被火山灰裹住了,時間長了以後屍體都腐爛了,但是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殼。科學家為了更好的保存和展示這一曆史用了一個辦法,就是石膏灌注,這樣很容易複制出來死者的雕像。雖然這些人已經逝去近2000年,仍能給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以極大的震撼。這些好像凍住的“人體化石”并不是化石,是現在還原的一種方法。

火山爆發令人畏懼和恐怖,因為它們能以如此多方式造成人員死亡――令人窒息的火山灰、流動的熔岩、潰堤湖泊放水導緻的水災、山崩、泥石流、燃燒的天然氣、沖擊波、地震和海嘯。據統計,在龐貝火山噴發事件中僅龐貝城就死亡2000人,有瞬間被坍塌砸死的砸傷的,火山灰慢慢窒息而死的,當人類在無助的狀态下等死的痛苦過程是非常可怕和讓人難以想象的。

當考古學家發現龐貝的時候,他們意識到,他們應該是發現了裹在氣袋裡的屍骨,這些屍骨被包裹在浮石、火山灰和殘骸層裡。幸運的是,他們想到了一個機智的辦法,可以重新填充氣袋,當他們進入氣袋時,石膏可以确保屍骨在48小時内保持形狀。然後,他們可以鑿碎石膏表面的浮石、火山灰和殘骸。然後石灰就是屍體的形狀。

所以,其實我們看到的龐貝人的殘骸,都隻是石灰,并不是凍住的屍體。這些屍體早就已經腐爛揮發,隻剩下骨頭了。但是,浮石、火山灰和其他殘骸卻能在屍體周圍迅速變硬,就像做成了一個模具。所以,當屍體腐爛後,就會在堅硬的材料内留下原先屍體的輪廓

有些石灰模型是非常震撼的。它們很多并不像我們平時在棺木裡見到的那些屍體,平靜而整潔。龐貝的遺骸有各種姿勢。有些蜷縮在地上;有些抵牆而坐,抱着他們的膝蓋;有些彼此擁抱在一起。

所以,這些人是怎麼死的呢?龐貝古城的人死法不一:有些是火燒而亡,有些是窒息而死,還有被其他殘骸撞擊而死的。

維蘇威火山是在正午的時候爆發的。從那之後,至次日黎明,大約有8英尺,約合2.5米的浮石降落在龐貝城。開始的時候是白浮石,後一半就變成了灰浮石。浮石就像是地獄。在這段時間,大部分的龐貝人都逃了。有些房屋因為浮石的重壓而倒塌,部分龐貝人因此而喪生。但大部分的龐貝人是在浮石層之上被挖掘出來的,這就意味着他麼逃過了此前的火山爆發。

接下來的火山噴發就更慘烈了。這次爆發混合着大面積的火山碎屑。相比于赫庫蘭尼姆,龐貝古城離維蘇威火山更遠,所以龐貝的浮石、火山灰層隻有4米,而赫庫蘭尼姆的火山灰層達到20米。所以,火山噴發的碎屑僅能到達龐貝古城的邊緣地帶。

長久以來,都有一個猜測,是火山噴發散發出的有毒氣體,再加上缺氧,導緻龐貝人窒息而亡。但是,在今天,更為大衆接受的版本是,在第四波火山碎屑襲來時,龐貝人幾乎立即就被高溫奪去了生命。在赫庫蘭尼姆,殘骸都是燒焦的骨頭。那裡要比龐貝熱得多。但是,龐貝的火山碎屑隻有幾英寸厚。但是普遍認為,哪怕一點點的火山灰也能使周圍溫度達到550華氏度,約合300攝氏度,而這足以瞬間奪人性命。科學家認為,這才是龐貝人遺骸呈現現在這些姿勢的原因。

後來,他們就被浮石、火山灰和殘骸掩埋了,由于事發時所處位置的不同,掩埋的時間有早有晚。

1748年,那不勒斯工程師阿勒比爾奉命勘測一條150年前開鑿的引水渠道,地點位于那不勒斯西北部20多千米處,當挖到6米深時,發現一具木乃伊和一些色彩鮮豔的繪畫。經曆史學家考證,此處正是失蹤了1 600多年的古羅馬名城龐貝。于是大規模的挖掘工作開始了,最初挖掘的目的隻是為尋找藝術珍品和金銀财寶。1763年德國人約翰整理出龐貝古城的原貌。

到1860年,經過100多年系統的發掘,龐貝古城重見天日。龐貝古城背山臨海,位于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離那不勒斯23千米,離羅馬241千米。古城略呈長方形,有城牆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内大街縱橫交錯,街坊布局有如棋盤。根據曆史記載它是一座人口稠密、商旅雲集的小城。到公元79年時,這裡已經成為富人的樂園,貴族和富商紛紛到此修建豪華别墅,龐貝古城成為聞名遐迩的酒色之都。城市的街道兩旁有商店、飯館,牆上還有廣告和标語,它們都按行業分街設置。城南還有一座能容納1 200名觀衆的大劇院。此外還有競技場、體育場、酒店、賭場、妓院和公共浴池。這些都顯示出龐貝古城在當時發達的程度。

奇怪的是,在重現的龐貝古城裡,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突然中斷的情景:餐桌上放着沒有吃完的雞蛋和魚,面包爐裡有烤好的面包,商店櫃台上放着硬币。遇難者雖然已經化為化石,但完好保存了遇難時的動作、姿勢、表情,有的人蹲在地上雙手捂着臉,有的人趴在地上不停掙紮,有的人頂着枕頭倉皇外逃,乞丐拼命攥住錢袋,奴隸們則死在掙不開的鐵鍊旁……所有這些就像電影鏡頭一樣定格在一瞬間。龐貝古城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專家已證實龐貝古城毀于維蘇威火山爆發。公元89年8月24日中午,随着一聲巨響,維蘇威火山瞬間噴出高如雲霄的岩漿。濃煙裹着滾燙的火山灰,彌漫着令人窒息的硫黃味,鋪天蓋地向龐貝古城襲來。幾小時内,龐貝古城就被厚厚的火山灰淹沒,生機勃勃的城市在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龐貝古城消失之謎雖然解開了,但有一件事情很奇怪,為什麼那不勒斯當時沒有受到損害?而它比龐貝城更靠近火山。如今,繁盛一時的龐貝古城已經成為曆史遺迹了,而那不勒斯是意大利第四大城市,目前有人口97.8萬,美麗的那不勒斯灣更是享譽世界。也許這就是曆史!不容假設,不能倒退,隻能随時間一起流逝。

長久以來,都有一個猜測,是火山噴發散發出的有毒氣體,再加上缺氧,導緻龐貝人窒息而亡。但是,在今天,更為大衆接受的版本是,在第四波火山碎屑襲來時,龐貝人幾乎立即就被高溫奪去了生命。在赫庫蘭尼姆,殘骸都是燒焦的骨頭。那裡要比龐貝熱得多。但是,龐貝的火山碎屑隻有幾英寸厚。但是普遍認為,哪怕一點點的火山灰也能使周圍溫度達到550華氏度,約合300攝氏度,而這足以瞬間奪人性命。科學家認為,這才是龐貝人遺骸呈現現在這些姿勢的原因。

後來,他們就被浮石、火山灰和殘骸掩埋了,由于事發時所處位置的不同,掩埋的時間有早有晚。

龐貝古城

(亞平甯半島古城)

龐貝古城是亞平甯半島西南角坎帕尼亞地區的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

距羅馬約240千米,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10千米處。西距風光绮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

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于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

2016年6月,龐貝古城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考古發現

1748年,人們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體遺骸,這才意識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掩埋了一座城市。

古物館的人體化石

其實這些“人體化石”并不是化石,當時沒有留下殘骸!由于火山灰等噴發物的溫度、化學性質,死屍很難保存下來,當時很多死者的屍體被火山灰裹住了,時間長了以後屍體都腐爛了,但是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殼,他們用了一個辦法,就是石膏灌注,這樣很容易複制出來死者的雕像[4],這個做法是1860年開始的。1991年用同樣的方法,又複制出來九具屍體,使得人們在災難最後一刻所忍受的痛苦、當時的慘狀了解得更多。

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8世紀,依托于地中海天然良港的一座小漁村龐貝,逐漸發展為城市。幾十年之後,它商賈雲集,成為僅次于意大利古羅馬的第二大城。

它北距羅馬300千米,西接著名的西西裡島,南通希臘與北非。龐貝城内那神奇的太陽神廟、巨大的鬥獸場、恢宏的大劇院、靈驗的巫師堂以及新奇的蒸氣浴室和衆多的商鋪以及娛樂場館,吸引了地中海周城邦多少富商和貴族。加上億萬年來城北那維蘇威火山因多次噴發而帶來的奇異岩漿土、火山石以及地熱溫泉。

公元62年2月8日,一次強烈的地震襲擊了這一地區,造成了許多建築物的毀塌,我們今天在龐貝城看到的許多毀壞的建築都是那次地震造成的。地震過後,龐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華。

公元79年8月24日這一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了。厚約5.6米火山灰毫不留情的将龐貝從地球上抹掉了。

龐貝古城并沒有留下屍體殘骸,現在看到的是現代人用水泥澆築法複制出來的。龐貝古城當時沒有留下殘骸!由于火山灰等噴發物的溫度、化學性質,死屍很難保存下來,當時很多死者的屍體被火山灰裹住了,時間長了以後屍體都腐爛了,但是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殼,他們用了一個辦法,就是水泥灌注,這樣很容易複制出來死者的雕像,這個做法是1860年開始的。1991年用同樣的方法,又複制出來九具屍體,使得人們在災難最後一刻所忍受的痛苦、當時的慘狀了解得更多。

覺得挺悲劇的,一座古老文明的城市就這麼毀了。

說到火山爆發,人們很自然地會想起龐貝城。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葬了龐貝城。火山雷雨産生的泥石流,還覆沒了鄰近的赫庫拉紐姆鎮。目前龐貝城的4/5已經被發掘,龐貝古城博物館成為世界著名旅遊景點,世人得以一睹古羅馬帝國的文明以及大自然的威力。

公元79年時,這裡已經成為富人的樂園,貴族和富商紛紛到此修建豪華别墅,龐貝古城成為聞名遐迩的酒色之都。城市的街道兩旁有商店、飯館,牆上還有廣告和标語,它們都按行業分街設置。城南還有一座能容納1200名觀衆的大劇院。此外還有競技場、體育場、酒店、賭場、妓院和公共浴池。這些都顯示出龐貝古城在當時發達的程度。

在短短18小時内,維蘇威火山共噴發出超過100億噸的浮石、岩石和火山灰.龐貝城遭掩埋遺忘長達1500多年,直到1594年才在挖掘水道時意外重現.挖掘工作至今已持續數百年,這裡的發現震驚了世人――火山灰如同“時間膠囊”般密封了整座城市,保存了神殿、商店、街道和房舍。

最令人心痛的是那些石膏模,罹難者的屍身已朽,隻留下被火山灰包覆的身形.男女、小孩,甚至動物,他們生前的最後一刻因而不朽.有些罹難者甚至留下了身分的線索.

波利比亞斯家中,發現了一具大腹便便的婦女骨骸,旁邊圍繞着她的家人;在格鬥士營區中,一位戴滿首飾的仕女遺骸躺在格鬥士身邊;在廉價旅店的廢墟,一名女奴仍戴着刻字的手镯;在漂布工場附近,有具骨骸仍緊抓着一袋黃金.

維蘇威火山至今仍然主宰着那不勒斯灣,它提供的肥沃土壤吸引人們前。

距今一千九百年前,在羅馬的東南,有座名叫龐貝的古城。這座城市西臨海水湛藍的那不勒斯灣,北靠巍峨峻峭的維蘇戚火山,住着二萬多居民。公元七九年八月二十四日,一場毀滅性的災難降臨到了龐貝城。這天午後一點多鐘,離城約十公裡的維蘇威火山突然噴發了。

滾滾濃煙和無數火星從山頂騰空升起,劇烈的爆炸聲接連不斷。頃刻之間,天色昏暗,大地搖撼,連平靜的那不勒斯灣也翻騰起洶湧的浪濤。那火星是被噴起的熔岩,落地時已凝固成石塊。大量的石塊和火山灰,把火山附近的地面全覆蓋了起來。接着又下起暴雨,引起了山洪暴發。

龐貝的古城

山洪挾帶着無數石塊和火山灰形成一股巨大的泥流,向山下猛烈沖去。龐貝,這座建于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城,就這樣整個地被埋沒起來……一千多年過去了,龐貝城漸漸被人們遺忘。研究曆史的學者隻是在查閱羅馬古書時,才知道有個龐貝城,但它的遺址到底在哪裡,一直是個謎。

古城

十八世紀初,意大利農民在維蘇威火山西南八公裡處修築水渠時從地下挖出了一些古羅馬的錢币,以及經過雕琢的大理石碎塊。一七四八年,人們又在附近挖出一塊石塊,上面刻有“龐貝”的字樣。

原來它就在這裡!古城龐貝之謎終于揭開了!“從一八六0年起,人們對龐貝城開始了有計劃的發掘工作。經過二百多年斷斷續續的開掘,從看到了eeea還有數字110的彭友圈,老公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多歲,真是太棒了!這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羅馬古城,大部分已經重見天日。現在,人們可以象當年進入龐貝城一樣,漫步在寬敞平坦的大街上,領略這座古城的風光。

龐見城的面積約一平方公裡,四周繞有石砌城牆,設有七個城門。

四周繞有石砌城牆

城内最宏偉的建築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個長方形廣場的四周。這裡是龐貝政治、經濟和宗教的中心。廣場的東南,是龐貝城官府的所在地。廣場的東北是商場。從發掘出來的情況看,當時這裡店鋪鱗次栉比,商品琳琅滿目,生意非常興隆。

開掘龐貝城時,發現了許多悲慘受難的石膏像。當火山爆發時,城内約二千人所處的地方恰巧有空隙藏身,因而沒有立即被砸死、壓死,可是被塵埃封住,無法逃出。經過很長時間,人體腐爛了,火山的塵埃卻形成了人體的模型。

城内最宏偉的建築物

考古學家把石膏液灌進這種模型,再現了受難者臨終時的各種姿态神情:許多人用手掩面,一個母親緊抱哭泣着的孩子,不少人趴在牆腳處挖洞,還有一群是用鐵鍊鎖着的角鬥奴……

考古工作慢慢解開了龐貝古城的神秘面紗,使人們完整地了解到公元前羅馬帝國城市的真實情況,也讓世人看到了龐貝原有的繁榮和迷人的光彩。

有一部電影叫《龐貝末日》,說的就是關于龐貝古城的故事,從中得知,龐貝古城是被火山摧毀的。

那麼龐貝古城的人是怎樣被凍上的呢?這涉及到一些物理學知識。我們都知道,人一旦死亡,在細菌的作用下,屍體便會慢慢融化,直至剩下骨頭、頭發和牙齒。而經過發掘,龐貝古城的人卻保持了死亡之前的樣子,讓人驚奇萬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在一個空心的人體形狀灌入石膏,石膏很快凝固定型,這也是我們經常使用石膏來做人體模型的原因,而且石膏還能起到防腐作用。

火山灰也是這樣,火山爆發後,火山灰,泥漿等瞬間覆蓋人的身體,甚至入侵喉嚨等,由于深埋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經過千年雨水的打磨和歲月的洗禮,火山灰和泥漿凝結成固體,使人保留了死亡前的樣子,而考古工作者發現他們後,為了避免被進一步破壞,便往他們體内灌入石膏,使他們能夠長期保留原來的樣子,這就是龐貝古城的人被凍上的原因。

下面我們一起簡單回顧下龐貝古城的曆史

龐貝古城位于意大利境内的亞平甯半島,距離羅馬240公裡,離維蘇威火山 10公裡,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89年被羅馬人占領,由于這裡靠近海邊,風景秀麗,人口越聚越多,商貿發達,很多貴族和商人在此建立豪華别墅。龐貝城人口高峰期接近3萬人,成為當時僅次于羅馬的第二大城市,重要建築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鬥獸場等。

我們都知道,被火山灰覆蓋的土壤特别肥沃,龐貝也是一樣,由于靠近維蘇威火山,這裡種出的葡萄又大又甜,為釀酒佳品,而且火山石又有止血、止痛及安神的作用,還有衆多的地熱溫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紛至沓來,熱鬧非凡。但維蘇威火山卻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但生活在這裡的人并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很多貴族在這裡建立行宮,每天飲酒作樂,享受奢華。公元79年8月24日,在地震的強烈作用下,維蘇威火山突然蘇醒爆發,濃煙滾滾,夾雜着火山灰和泥漿翻滾而下,龐貝古城頓時成為一片火海,人們還沒來得及逃離甚至在睡夢中就被瞬間吞沒。一座曾經無限輝煌的古城就這些消失于曆史中。

1594年,人們在薩爾諾河畔修建飲水渠時發現了一塊上面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1707年,人們在維蘇威火山腳下的一座花園裡打井時,挖掘出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1748年,人們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體遺骸,這才意識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掩埋了一座城市!1750年龐貝古城挖掘工作開始實施,随着挖掘的深入,龐貝古城終于重見天日,露出真容出現在世人面前。

現在的龐貝古城已成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吸引着無數的人過來參觀,是全人類的精神财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龐貝,又被譯作龐培,位于意大利西南沿海的坎帕尼亞地區,是古羅馬的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市。據記載,龐貝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相當于我國的春秋時期。這裡曾人口稠密、商賈雲集,有當時最美麗的莊園、豪華的别墅,還有浴場、體育場、劇場等休閑娛樂設施。城區作坊店鋪林立,并且都按行業分别設置。城中分布有花園花園中廊庑上的壁面和大理石雕像,均顯示了當時極高的藝術水平然而,這座富麗堂皇的古城卻毀于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大爆發。

維蘇威火山海拔1277米,據地質學家考證,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數千年來一直在不斷噴發;而龐貝古城的地基,正處于遠古時期維蘇威火山一次爆發後變硬的熔岩之上。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文物和相關資料,推演了公元79年的某一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的整個過程:瞬息之間,火山噴岀的灼熱岩漿遮天蔽日四處飛濺;濃濃的黑煙,夾雜着滾燙的火山灰,鋪天蓋地地傾落下來,空氣中彌漫着令人窒息的硫磺味;很快,厚約6米的熔岩和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向龐貝噴湧而來,這座古城瞬間被湮沒,龐貝在地球上消失了。

突發的滅頂之災使龐貝古城的生命戛然而止,同時也留下了它在毀滅的那一刻的面貌。它被封存在漸漸冷卻、凝固、變硬的火山灰中,躲過了上千年歲月的侵蝕,以緻後來發掘出來重見天日時,世人還能領略到這一偉大的古代文明的真容。

這處遺址最動人心魄之處,就是它真實地保留着災難來臨時龐貝城及龐貝人的狀況。今天置身此地,人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公元1世紀的古羅馬帝國,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和無常。

曆史上龐貝怎麼死的

一、古羅馬曆史上的龐貝是誰

古羅馬曆史上的龐貝是格涅烏斯·龐培。

格涅烏斯·龐培,又譯龐貝,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公元前48年8月9日,著名的法薩盧戰役是龐培和恺撒進行的最大的也是最後一次決戰。

戰争伊始,龐培集中所有的騎兵打擊恺撒騎兵。恺撒見此情景,立即向早已埋伏的3000步兵發出進攻信号,于是伏兵突然進擊,舉起長矛向龐培騎兵的臉上猛刺。

龐培騎兵難以招架,狼狽而逃。龐培軍左翼徹底潰散,其餘軍團看到左翼已敗,也不戰而退。結果全軍覆滅。龐培在失敗之後,企圖在埃及尋求藏身之所。

公元前48年9月28日,就在他乘坐的小船靠岸之時,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三世的侍從揮劍向他的脊背刺去,結果了他的性命,終年58歲。

擴展資料:

龐培出生在羅馬城一個貴族家庭。其父斯特拉波·龐培不僅是羅馬共和國的一名傑出的統帥,而且也是貴族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前89年他任執政官,在意大利同盟戰争中曾征服薩賓和皮凱努姆地區。他在皮凱努姆地區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被保護民。

龐培在青少年時期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對當時先進的希臘文化有濃厚的興趣。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他酷愛軍事,17歲時就随同父親一起鎮壓意大利人的起義。

在政治上他完全繼承父親的衣缽。其父野心勃勃,在動蕩的年代謀取了國家的最高權力,這在龐培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元前87年斯特拉波·龐培遭雷擊而亡,龐培繼承了他在皮凱努姆的地産,并在那裡生活了六年。這期間,正值馬略和蘇拉為争奪羅馬最高權力在進行内戰。

龐培看到一些豪門貴族紛紛投靠蘇拉,意識到隻有在蘇拉的麾下才能飛黃騰達。于是他不辭艱辛,走遍鄰城招兵買馬。

在很短的時間内,他利用父親在皮凱努姆地區的勢力和影響,招募了一個軍團。在赴蘇拉軍營途中,他初露鋒芒屢次沖破馬略部下的阻攔。

順利通過許多城市,繳獲大批的武器和戰馬。蘇拉看中了軍事上嶄露頭角的龐培,把他看成自己的有力助手。龐培這時僅僅23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龐貝

二、龐貝古城是怎樣滅亡的

您好古城龐貝毀于維蘇威火山的爆發。

風景如畫的意大利西南海岸,一座巍峨峻峭的高山,俯瞰着碧波蕩漾的那不勒斯海灣,那就是著名的維蘇威火山。距今大約260年前,一群意大利農民正在維蘇威火山下挖掘水渠。

突然,“當啷”一聲鐵鍬似乎碰到了什麼金屬物,在翻開的泥土中,露出了金光閃閃的東西。“金币,是金币。”

人們驚喜地叫起來。很快,這個消息就傳開來。

有更多的人來到這裡尋找金銀财寶。人們不斷挖出更多的東西,陶器、經過雕琢的大理石碎塊等等。

不久,有人挖出一塊石頭,上面刻着“龐培”的字樣。人們這才明白,這裡就是被維蘇威火山爆發後的火漿掩埋了的羅馬古城——龐培城。

使龐培城毀滅的那場災難,發生在公元79年8月24日午後。生活在安定祥和中的龐培居民沒有料到,從古以來一直處于“休眠”狀态的維蘇威火山竟突然爆發了。

震耳的爆炸聲,伴着火山口噴出直沖雲霄的滾滾濃煙和燃燒的岩漿,中間還挾着石塊和灰塵。頃刻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

那不勒斯海灣也激起洶湧的波濤,沖擊着海岸。接着,又下起傾盆大雨,山洪挾帶着石塊、泥沙和火山灰,形成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向着山下的龐培城中沖去,慢慢地整座龐培城被吞沒了。

城中2萬多居民大部分逃到了别處,但仍有2千多人遇難。時間過去了千百年,人們從古籍史冊和民間傳說中知道有這麼一座龐培古城存在,可它是什麼樣子,遺址在那裡,卻绐終是個謎。

現在龐培古城的遺址重新被發現,立刻引起整個國家的關注。不久,意大利***開始對古城遺址進行發掘。

經過200多年斷斷續續的挖掘,這座在地下沉睡了1900年的古城初步恢複了原貌,漫步在寬敞平坦的大街上,人們可以領略古城的風光。龐培城面積大約1.8平方公裡,四周環繞着4800多米長的石砌城牆。

由南到北,由東到西各有兩條筆直平坦的大街,把全城分成9個城區,每個城區又有許多小街小巷縱橫相連,路面都用碎石鋪成。大街兩旁有人行道,街面寬達10米,鋪着整塊的大石闆。

街道的十字路口,有雕花石塊砌成的水池,裡面盛着清涼的泉水。泉水從城外山上通過高架渡槽引入城内水塔,分别流向各公用水池和富豪庭園的噴泉池。

大街兩邊的是商店、酒館、水果鋪和雜貨攤。一家商店牆上寫着出售衛生用具和好酒的廣告;另一家商店牆上寫着橫幅标語:“水果商販支持普裡斯庫擔任高級行政官”。

城内最宏偉的建築物,集中在城西南的一個長方形廣場四周,這裡是龐培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殘存的雕花精緻的大理石門框、祭壇和高出地面三四尺的青石地基,讓人可以想象出這座廟宇當年的雄偉壯麗。

***大廈的議會廳、辦公室十分寬敞明亮。法院是一座長方形的兩層建築物,設有法庭和牢房。

它的另一半樓房,分給了商人,作為進行交易和訂立貿易協議場所,東方的香料、寶石、中國的絲綢,非洲的象牙,都在這裡議價成交。廣場東北角是一個商品集散地,當時這裡店鋪鱗次栉比,商品琳琅滿目,生意非常興隆。

一個水果鋪的貨架上,擺滿了杏仁、栗子、無花果、胡桃、葡萄等果品;不過,它們早已幹枯變質了。在一家藥店的櫃台上,還發現一盒藥丸,已經碾成了細末,旁邊有一根細小的圓藥條。

顯然是,當藥劑工正搓藥丸時,災難突然降臨,他便棄之不顧,逃命去了。當時的店鋪往往也是作坊,在一家面包店的烘爐裡,還留下一塊烤熟的面包,不僅保持着原來的形狀,而且上面印着的面包商的名字還清晰可見。

龐培城中有很多富豪的住宅。這些建築的大門,往往有粗大的大理石圓柱和雕花門樓。

走廊和庭園到處擺着天神和野獸的塑像。正廳、餐廳和卧室寬敞明亮,富麗堂皇,四周陳設着精美的白銀相青銅制品。

牆上繪有壁畫,地闆上飾有鑲嵌畫。在一家富戶的客廳,發現了一幅鑲嵌畫:“《馬其頓王亞曆山大與波斯大流士三世作戰圖》,畫寬6.5米,高3.8 3米,由150萬塊彩色玻璃大理石片鑲嵌而成,生動地描繪了公元前333年希波戰役的一個場景。

城的東南角是一座圓形的露天大角鬥場,可容納2萬觀衆,也就是将近全城的居民人數。牆上還留着這樣的字迹:“塞那杜斯是英雄和索命者。”

“費利克斯将鬥熊”。附近還有座體育場,是供人們競技和習武的地方。

古城裡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受難者的石膏像。原來在火山爆發的一刹那間,許多沒有逃出的人,藏身在比較空曠的庭院裡,雖然沒有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但是卻被噴出的火山灰包封起來,窒息而死。

時間過去很久,人體在裡面枯幹了,消失了,隻剩下一些空殼。考古學家就利用這些空殼作模子,把石膏漿灌進去,制成許多和真人一樣形狀的石膏像,再現出了受難者當時那種絕望和痛苦的表情:一個小女孩緊緊抱住母親的膝蓋,掩面大哭;一個拿着一袋硬币的乞丐茫然站在街口;有些人正在牆腳挖洞,尋找逃生之路;有一群被鐵鍊鎖住的角鬥士痛苦地掙紮着,想要擺脫鐵鍊。

很多人雙手掩面或屈着雙臂抱着腦袋;也有的人手裡還拿着一袋袋金币、銀币和貴重首飾。但是,在災難面前,财寶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好運,這些有錢人也同奴隸一起同歸于盡了……龐培古城逐漸掀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向人們完。

三、龐貝古城是怎樣滅亡的

龐貝古城是相當的有名的一座古城,滅亡它的維蘇威火山就在它的北方不遠處矗立著。

在第二次普尼克戰争時,龐貝落入羅馬人手中,并於西元前87年成為羅馬的一個自治城市,人口約兩萬。這座城市西臨海水湛藍的那不勒斯灣,北靠巍峨峻峭的維蘇戚火山。

在當時可算是一個大城市。西元63年,北方這座許久未噴發的維蘇威火山便開始醒來,發生了一次強烈地震,破壞了城内部份建築,可是居民并沒有注意到這是他們的末日先兆,反而更将城市建得更壯麗。

終於在西元79年8月24日,一場毀滅性的災難發生了。離城約十公裡的維蘇威火山突然噴發了。

滾燙的濃煙和無數火星從山頂騰空升起,劇烈的爆炸聲接連不斷,彷佛死神的手從天空降臨。被噴起的熔岩,落地時凝固成石塊。

大量的石塊和火山灰,把火山附近的地面全覆蓋了起來。接著又下起暴雨,引起了山洪暴發。

山洪挾帶著無數石塊和火山灰形成一股巨大的泥流,向山下猛烈沖去。龐貝,這座建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城,就這樣整個地被埋沒起來。

直到西元十八世紀之後,才有人漸漸揭開龐貝古城的過去。

四、龐貝有什麼樣的曆史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灣地區的龐貝古城始建于公元前9世紀,起初是作為防禦外族侵略的屏障而建,但随着幾百年的戰争、民族融合以及對大希臘文化的吸收,龐貝不斷地擴張着其勢力範圍。

公元前 80年,龐貝成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繼續擴大并在各個領域向前發展,尤其是在經濟領域。這主要得益于它肥沃的土地和優越的地理位置。

經濟極大發展和繁榮,使龐貝的人口顯著增長,舒适的生活普及化,也使這裡的城市面貌得到美化。這裡有能容納兩萬觀衆的競技場,全城有30多家面包房,100多家酒吧,3座浴館,還有用于交易的步行街,可容納5000人的劇院。

公元79年8月24日淩晨,龐貝附近維蘇威火山開始爆發。火山噴出的大量火山灰、熔岩和火山礫從天而降,向着龐貝傾瀉而來,覆蓋了整座城市的每一條街道,密不透風地封堵住龐貝古城中每一扇門、每一扇窗戶,封堵住那些在礫石的襲擊中僥幸存活的龐貝人的眼睛和胸腔,令他們最終因窒息而死。

絕大部分的居民争相逃命,但在通向海濱的路上因吸入有毒的氣體窒息而死。僅僅經過了 18個小時,火山噴出物便将整個龐貝古城徹底掩埋。

龐貝從地球上消失了。公元前16世紀,人們在河畔修建飲水渠時發現了一塊上面刻有“龐貝”字樣的石頭。

18世紀初,人們在維蘇威山腳下的一座花園裡打井時,挖掘出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人們以為這些不過是那不勒斯海灣沿岸古代遺址中的文物,沒有人意識到,一座古代城市此刻正完整地密封在他們腳下的火山岩屑中。

五、古城龐貝在曆史上是怎樣記述的

在風景如畫的意大利西南海岸,著名的維蘇威火山下,埋葬着一座羅馬古城——龐貝。

公元79年8月24日的午後,自古以來一直處于“休眠”狀态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了。震耳的爆炸聲,滾滾濃煙和燃燒的岩漿直噴出火山口,挾着石和泥沙向山下的龐貝城沖了過來,整座龐貝城就這樣在瞬間被吞沒了。

千百年來,人們從古籍史冊和民間傳說中,一直知道有這麼一座美麗的古城,可它是什麼樣子,遺址在哪裡,卻绐終是個謎。直到1748年的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農民在深挖自己的葡萄園時,他高舉鋤頭“哐啷”一聲,好像掘到了一塊巨石,但怎麼使勁也拔不出鋤頭。

他連忙喊弟弟、弟媳幫忙。衆人扒開泥土和石塊,發現鋤頭穿透了一個金屬櫃子,于是大家七手八腳把櫃子挖出來,打開一看,裡面竟是一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銀首飾及古錢币。

消息傳開,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葡萄的農民突然想起祖輩相傳的關于龐貝失蹤的傳說,于是盜寶者蜂擁而至,也引來一批曆史學家與考古專家來這裡考古。後來,意大利***根據專家們的建議,開始組織科學家有序發掘龐貝古城。

參與發掘龐貝城的曆史學家瓦尼奧說:“那是多麼令人驚駭的景象啊!許多人在睡夢中死去,也有人在家門口死去,他們高舉手臂張口喘着大氣;不少人家面包仍在烤爐上,狗還拴在門邊的鍊子上;奴隸們還帶着繩索;圖書館架上擺放着草紙做成的書卷,牆上還貼着選舉标語,塗寫着愛情的詞句……這些景象,充分展示了當時古城的數萬生靈是怎樣突然被活生生地扯斷了生活鍊!我在龐貝看到現場用密封玻璃裝着展出的各種形态的男女老少屍體時(多已成化石),不覺一陣陣發憷。在永恒的宇宙與自然界面前,人,首先得尊敬自然,*保護生态,跟大自然抗衡,人們顯得多麼渺小無力啊!”。

六、古羅馬曆史上的龐貝是誰

古羅馬曆史上的龐貝是格涅烏斯·龐培。

格涅烏斯·龐培,又譯龐貝,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公元前48年8月9日,著名的法薩盧戰役是龐培和恺撒進行的最大的也是最後一次決戰。

戰争伊始,龐培集中所有的騎兵打擊恺撒騎兵。恺撒見此情景,立即向早已埋伏的3000步兵發出進攻信号,于是伏兵突然進擊,舉起長矛向龐培騎兵的臉上猛刺。

龐培騎兵難以招架,狼狽而逃。龐培軍左翼徹底潰散,其餘軍團看到左翼已敗,也不戰而退。

結果全軍覆滅。龐培在失敗之後,企圖在埃及尋求藏身之所。

公元前48年9月28日,就在他乘坐的小船靠岸之時,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三世的侍從揮劍向他的脊背刺去,結果了他的性命,終年58歲。擴展資料:龐培出生在羅馬城一個貴族家庭。

其父斯特拉波·龐培不僅是羅馬共和國的一名傑出的統帥,而且也是貴族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公元前89年他任執政官,在意大利同盟戰争中曾征服薩賓和皮凱努姆地區。

他在皮凱努姆地區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被保護民。龐培在青少年時期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對當時先進的希臘文化有濃厚的興趣。

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他酷愛軍事,17歲時就随同父親一起鎮壓意大利人的起義。在政治上他完全繼承父親的衣缽。

其父野心勃勃,在動蕩的年代謀取了國家的最高權力,這在龐培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元前87年斯特拉波·龐培遭雷擊而亡,龐培繼承了他在皮凱努姆的地産,并在那裡生活了六年。

這期間,正值馬略和蘇拉為争奪羅馬最高權力在進行内戰。龐培看到一些豪門貴族紛紛投靠蘇拉,意識到隻有在蘇拉的麾下才能飛黃騰達。

于是他不辭艱辛,走遍鄰城招兵買馬。在很短的時間内,他利用父親在皮凱努姆地區的勢力和影響,招募了一個軍團。

在赴蘇拉軍營途中,他初露鋒芒屢次沖破馬略部下的阻攔。順利通過許多城市,繳獲大批的武器和戰馬。

蘇拉看中了軍事上嶄露頭角的龐培,把他看成自己的有力助手。龐培這時僅僅23歲。

古城龐貝是怎麼毀滅的

龐貝古城是因為火山噴發而毀滅的。龐貝古城地處亞平甯半島,與羅馬大約相距240公裡。就地理位置來說,這是一座背靠大山面臨大海的避暑勝地。龐貝古城背靠的那座大山為維蘇威火山,而維蘇威火山則是一座活火山。維蘇威火山被稱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這一稱呼是人們根據這座火山過去噴發時所造成的毀滅性後果給出的判定。維蘇威火山造成過的毀滅性後果之一便就是龐貝古城的毀滅。

臨海的龐貝古城大約是在公元前八世紀的時候形成的,初時就隻是一個小漁村。後來憑借地理優勢,龐貝逐漸發展成為規模僅次于羅馬的一個城市,衆多商人、貴族在此雲集。龐貝人雖然知曉背靠的維蘇威火山是一座火山,但是卻并不知曉這是一座活火山。這一錯誤認知來自于一位名叫斯特拉波的地理學家,此人曾在對維蘇威火山的地形地貌進行研究之後判定這是一座死火山。

對這一判定深信不疑的龐貝人自此放松會維蘇威火山的警惕,改而對它抱持滿不在乎的态度。他們在這座火山的山體兩側種上了各種農作物、水果,卻不曾想一場災難卻在悄然生成。公元六二年的時候,龐貝古城遭遇了一場地震。這場地震緻使龐貝古城遭遇了不小的損毀,但是龐貝人又很快重建了城市。與此同時,這場地震也對維蘇威火山的噴發起到了催化作用。

等到了公元七九年,因一直沉寂而被誤當成死火山的維蘇威火山終是迎來大爆發。猝不及防的火山爆發讓龐貝人根本來不及逃亡,所以整座龐貝古城就此被火山灰、泥漿等物掩埋。因為整座古城無人生還,所以龐貝古城的存在就此被抹去。後來直至1594年的時候,才有人因修建水渠而偶然看到一塊刻有“龐貝”的石頭。不過,這塊石頭并未引發太多關注。而後又有人在1707年挖到三尊女性雕像,但是同樣未給予太多關注。

待到了1748年的時候,深埋在地底下的龐貝人遺骸被發現,至此龐貝古城才引發重大關注。随着發掘的深入,這座因火山爆發而被徹底掩埋的古城終于再一次出現在人前。考古人員發現,古城内的人體遺骸呈現各種姿勢,有的呈逃跑狀,有的手握神像……然而不管是嘗試逃跑的,還是尋求神明庇護的,最後都沒能自這場火山爆發中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