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形容農作物的成語有哪些
1、五谷豐登
讀音:[wǔ gǔ fēng dēng]
釋義: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出處:1)《六韬·龍韬·立将》:“是故風雨時節,五谷豐登,社稷安甯。”
2)元吳弘道《青杏子·鬭鹌鹑》套曲:“托賴着一人有慶,五谷豐登。”
造句:今年呢,難得這樣五谷豐登,稻子收得這樣多。
2、顆粒無收
讀音:[kē lì wú shōu]
釋義: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造句:你出售的假農藥,可害人不淺,我們村上百畝玉米是顆粒無收啊!
3、秀而不實
讀音:[xiùér bù shí]
釋義: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比喻隻學到一點皮毛,實際并無成就。
出處:《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造句: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4、歲豐年稔
讀音:[suì fēng nián rěn]
釋義: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同“歲稔年豐”
出處:唐·陸長源《上宰相書》:“今歲豐年稔,谷賤傷農。誠宜出價以斂籴,實太倉之儲。”
造句:乾隆乙酉年,風調雨順,歲豐年稔。
5、歲稔年豐
讀音:[suì rěn nián fēng]
釋義:稔:莊稼成熟。指農業豐收。同“歲豐年稔”。
出處:明·無名氏《十樣錦》第四折:“今日個君聖臣賢治,化育的歲稔年豐快。”
造句:可以預見,随着水利基礎不斷夯實,我國糧食生産根基更加穩固,歲稔年豐的喜人畫卷将繪滿神州。
6、苗而不秀
讀音:[ miáoér bù xiù ]
釋義: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造句: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氣暮氣,苗而不秀。
7、豐年稔歲
讀音:[ fēng nián rěn suì ]
釋義:稔:指莊稼成熟。五谷豐登的好年景。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蔡順奉母》第一折:“八方肅靖,東夷西戎仰化,南蠻北狄歸降,貢麟鳳獻瑞呈祥,産禾苗豐年稔歲。”
造句:中國自古有“豐年稔歲”、“強本節用”的傳統,農業從來就是立國之本,所謂本固邦甯,也因此,“不稼不穑”多遭诟病。
8、不毛之地
讀音:[ bù máo zhī dì ]
釋義: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喪人;錫(賜)之不毛之地。”
造句:傍晚,探險隊在一片不毛之地上搭起了帳篷。
9、寸草不生
讀音:[ cùn cǎo bù shēng ]
釋義:寸草:一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
出處:元·關漢卿《窦娥冤》第四折:“他問斬之時;曾發誓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
造句:在浩蕩的死海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海邊也寸草不生。
10、郁郁蔥蔥
讀音:[ yù yù cōng cōng ]
釋義: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出處:漢·王充《論衡·恢國》:“初者,蘇伯阿望春陵氣郁郁蔥蔥。”
造句:這三個山頭,原來都是松柏成林,郁郁蔥蔥。
不認識農作物怎麼形容
如果你不認識農作物,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形容它們:
1.描述農作物的外觀和特征:例如,你可以描述農作物的葉子顔色、形狀,果實的顔色、大小、形狀等。
2.描述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例如,你可以描述農作物是喜歡陽光、濕潤土壤,還是喜歡在陰涼地方生長。
3.描述農作物的用途:你可以詢問其他人農作物的用途,例如是用來烹饪,還是用來制作飼料或者其他類型的農業用途。
如果還是不能确定農作物,你可以把照片拍下來,請教有經驗的農民或者農業專家。
形容農作物的成語
使用頻率較高的成語主要有:麥海茫茫、麥浪無涯、金色麥浪、麥浪滾滾、稻浪翻滾、金色稻浪、稻浪滔滔、谷子金黃、秧苗茁壯、一片油綠、稻粒灌漿、稻穗泛黃、麥穗彎彎、籽粒飽滿、碎金滾動、顆粒歸倉、倉滿囤尖、稻山麥海、稻香陣陣、五谷豐登、豆糧椒黍、豐收在望、粒粒金黃、顆顆紫紅、粒粒珍珠、米苞綻開、大豆燦黃、綴滿枝頭、顆圓枝滿、飽莢綻開、小米金黃、五谷盡藏、以粟為主、粟谷噴香、谷類作物。
形容農作物句子
滿山坡長出了黃燦燦的谷子,沉甸甸的谷穗随風搖蕩,在燦爛的陽光下泛着金光。
那顔色紫紅的蠶豆花,像害羞似的,深深地隐藏在濃綠的葉片下。
綠瑩瑩的豌豆像翡翠一樣,豆葉上的露水,好像無數銀珠似的晃眼睛。
芸豆長得又大又厚,三個一堆,五個一夥地挂在秧架上,好像等着人們來采摘。
路旁那片豆子,也都是棵棵稈壯葉旺,粒粒豆子把豆莢撐得像一個個胖小孩似的那麼鼓。
這一種種的都是高粱,已經長得高過人頭了,綠油油的像一堵沒有止境的圍牆。
微風吹拂,麥苗輕輕晃動,好像要抖精神,使出全身的力氣往上蹿!
成熟的麥穗顆粒飽滿,粒粒都脹鼓鼓的,像要爆裂開來。一粒粒谷子又碩大又飽滿,像琥珀一樣放着光彩。
形容農作物生長茂盛的成語
形容農作物生長茂盛的成語具體如下:
形容農作物生長茂盛的成語包括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綠樹成蔭、欣欣向榮、根深葉茂、古木參天、綠草如茵、蒼翠欲滴、郁郁蒼蒼、生機勃勃、竹苞松茂、花團錦簇。
還有繁花似錦、蔓蔓日茂、郁郁芊芊、瓊林玉樹、枝葉扶疏、樹大根深、五谷豐登、花紅柳綠、瑤林瓊樹、花繁葉茂、雲樹遙隔、玉樹芝蘭、歲稔年豐、長林豐草、桃紅柳綠、年豐歲稔、碩果累累、枯木逢春。
擴展知識:
成語,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衆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
1、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
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别。
2、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古代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典或著作、曆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
3、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
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确出處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