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滅絕了的動物有哪些
1.柏柏爾獅子:這種獅子主要栖息在北非地區,曾經數量衆多。然而,由于偷獵活動的猖獗,柏柏爾獅子最終滅絕。
2.裡海虎:這種虎主要生活在伊朗、土耳其和中亞地區。由于栖息地的嚴重破壞,人們認為裡海虎在20世紀末已經滅絕。
3.袋狼:也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是生活在澳洲的一種具有掠奪性的有袋類動物。然而,袋狼已經滅絕。
世界已經滅絕的10種動物
1.霸王龍(6500萬年前已滅絕)
霸王龍,作為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之一,身長可達43.3英尺,高16.6英尺,體重估計約7噸。它們擁有兩隻肉食動物,巨大的頭骨依靠長而笨重的尾巴保持平衡。霸王龍的最後一批恐龍類同伴在“白垩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消失。
2.斑驢:半身斑馬,半身馬(自1883年已滅絕)
斑驢是普通斑馬的亞種,一度在南非開普省和奧蘭治自由邦南部大量存在。它們身上前部的斑紋與其他斑馬不同,身體中部條紋褪色變黑,條紋内部空間變寬,前肢是普通的棕色。
3.袋狼:塔斯梅尼亞虎(1936年滅絕)
袋狼是近代很有名的身上附有袋子的食肉類動物,産于澳大利亞和新幾内亞。二十世紀,這個物種已經瀕臨滅絕。通常被人稱為塔斯梅尼亞虎(因其背部的條紋)。
4.斯特拉海牛:無防備的牲畜(自沒告弊1768年滅絕)
斯特拉海牛能長到25.9英尺長,成年的斯特拉海牛一般有3噸重。它們看起來有點像海豹,但擁有強壯的前肢和鲸魚似的尾巴。
5.愛爾蘭大鹿: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大約是7700年前滅絕)
愛爾蘭大鹿又稱為巨鹿,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在“更新統”晚期和“全新統”早期,它們生活在亞歐大陸—從愛爾蘭到貝加爾湖。
6.裡海虎:第三大虎(1970滅絕)
裡海虎有稱為波斯虎,是虎類最西部的亞種。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滅絕之前,它們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哈薩克斯坦、高加索、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
7.歐洲野牛:一種大型牛(1627年滅絕)
歐洲野牛和古代歐洲野牛(據說為現代家牛的祖先)擁有非常龐大的體型。200萬年前,歐洲野牛被引進印度。然後引進到中東,之後是亞洲,最後在25萬年前引進歐洲。
8.大海雀:所有海雀科鳥類中最大的。(自1844年滅絕)
大海雀是海雀類中唯一不飛的物種,體型巨大。來自大西洋,幸存直至當代,很不幸,如今已不見大海雀身影。
9.穴獅:曾經是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獅子(2000年前滅絕)
穴獅,同樣被人稱為歐洲穴獅或是亞歐穴獅。通過化石和豐富的史前藝術得知,穴獅是獅子類中已滅絕的亞種。這個亞種是獅子類中最大的一類。
10.渡渡鳥:滅絕物種的原型(自十七世紀末滅絕)
渡渡鳥是一種不飛鳥。居住在毛裡求斯島。與白鴿(pigeon)和鸠鴿(dove)有近親關系。它站着有三英尺高(1米),以水果為食,生活在陸地。渡渡鳥自十七世紀中後期就已經滅絕了。這個通常是作為滅絕物種的原型,因為它是在有人類記錄的時候開始瀕臨滅絕的。
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在人類存在地球的這些日子中,我們了解到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在這種包含錯誤的人類道路上,許多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有一些動物被認為永遠消失了。好消息是,今天我們掌握了重要的信息,可以去了解和應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例如,擁有最完整的物種保護現狀清單,即被稱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它可以表示物種類别滅絕的風險,并告訴我們哪些動植物正在恢複。而今天,安迪就将為你介紹,世界上正瀕臨滅絕的10種動物。
1、南方長鼻蝠
南方長鼻蝠是幾種龍舌蘭的主要傳粉者之一,因此人們才得以獲得梅斯卡爾酒等龍舌蘭酒。它還履行着對其生活的生态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的生物功能。盡管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動物很重要,但它一直被列為瀕危物種,直到2013年才從瀕危物種名單上消失。
通過科學家、社區和政府機構的共同努力,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可持續的做法包括讓藍色龍舌蘭在田野裡開花。而被稱為“墨西哥蝙蝠俠”的羅德裡戈·麥德林從一開始就參與了這項計劃。此外,這種動物對于拯救最近受到影響的龍舌蘭的遺傳多樣性至關重要。
2、普氏野馬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今天所有現存的普氏野馬都是20世紀初在動物園捕獲并飼養的少數馬的後代。這個物種在1969年被宣布從野生栖息地滅絕。但幸運的是,到1992年,16匹馬被重新引入蒙古的自然環境,該地區後來被指定為蒙古哈斯台國家公園,在那裡它們繼續自由奔跑着。截至2011年,普氏野馬的數量已經達到1400匹,其中250匹生活在野外。從那時起,馬的數量開始繼續增長。
3、座頭鲸
座頭鲸是一種海洋動物,在世界各地遊蕩,遷徙時間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哺乳動物都要長。1988年,這種奇妙的動物面臨着過度捕撈的後果,這使其被列為瀕危物種。
如今,由于國際組織努力保護該物種,大多數種群已經恢複。從1982年開始的國際捕鲸委員會仍然有效的商業捕鲸禁令,似乎依然對座頭鲸的回歸起了決定性作用。
4、白頭鷹
在20世紀70年代,白頭鷹賴以為生的魚類中殘留的農藥殘留以及不加選擇的捕獵,使這種鳥類的數量大量減少,甚至被歸類為瀕危物種。要知道,在美國,這種動物是國家的象征。
在執行了一項恢複計劃之後,增加該物種和擴大被占領領土數目的目标得以實現。1996年,它被認為是最不受關注的物種,2007年,它最終被從瀕危物種名單中删除,但依然保留了對該物種及其巢穴的法律保護。
5、大熊貓
熊貓是一種超級可愛但又孤獨的動物,毫無疑問,它異常的珍貴,而且深受世界各地人的歡迎。它在20世紀80年代被列為稀有物種,在經曆了多年保護之後,如今野生栖息地的個體數量有所增加。
2016年,在熊貓數量增長了近17%之後,熊貓從“瀕危”變成了“易危”。對這些大型哺乳動物的保護對于包括金絲猴、羚牛和朱鹭在内的各種森林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為了确保對大熊貓的保護,必須對其進行保護。這些區域無論是大小還是質量,都包括許多獨特的物種。
6、阿拉伯羚羊
阿拉伯羚羊是一種美麗的羚羊,專門生活在沙漠中,也一直處于阿拉伯半島和西奈沙漠消失的邊緣。
好消息是,自2011年以來,該種群被認為已經穩定下來,目前被列為易危物種。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物種紅色名錄,在1986年至2008年期間,該物種處于滅絕的危險之中。
自2007年以來,從圈養環境中繁殖和重新引進物種的項目取得了成功,其目标是恢複阿拉伯羚羊的曆史分布範圍,并在其自然栖息地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種群。根據最近的報告,阿拉伯半島大約有1220隻野生阿拉伯羚羊。
7、關島秧雞
關島秧雞是西太平洋關島特有的一種非飛行鳥類。到目前為止,它是曆史上第二種被認為已經在野外滅絕的鳥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于一種樹蛇的意外引進,關島秧雞的數量減少了。到1987年,這種樹蛇已經把這種鳥從它的自然栖息地消滅。
經過動物園和一群從事人工飼養繁殖的人們之間長達35年的共同學習,以緻力于恢複關島秧雞。但依然的是,已經很久沒有人看到這種鳥類了,它們很可能已經滅絕了。
8、睫角守宮
睫角守宮是位于澳大利亞海岸的法國新喀裡多尼亞群島的所謂拉撒路分類群的兩種物種之一。人們對這種爬行動物在其自然栖息地的情況知之甚少,自從它再次出現以來,它就被列為易危物種,但它還是經常被人作為寵物養在家裡。
它目前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
9、西印度海牛
另一種正在恢複的海洋動物是西印度海牛,它已經從瀕危物種變成了易危物種。這一消息是由美國漁業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在2017年發布的,被稱為西印度群島的地區範圍很廣,該地區包括美國東南部、波多黎各、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北部以及大安的列斯群島和小安的列斯群島。
雖然它仍然受到威脅,但這一重要成就意味着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正在增加,它們的栖息地也得到了改善。因此,保護該物種的努力和合作正在發揮作用。
10、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是一種亞種大猩猩,生活在中非的一個地區,即所謂的維龍加山脈,由3個國家和4個國家公園組成。
盡管面臨威脅,這種猿類的數量也在增加。2008年估計有680隻,到2018年增加到1000多隻,這是該亞種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字。因此,這種動物從極度瀕危變成了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