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算動詞的句子(哪些算動詞的句子呢)

biang 中華百科 933

本文目錄

  1. 動詞的句子有哪些
  2. 動詞的句子
  3. 含有動詞的句子
  4. 帶“動詞”的詞語有哪些

動詞的句子有哪些

動詞的句子有:

1、我從床上爬起來,穿好衣服,刷過牙,吃了早飯,就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2、小明走進教室來到自己的課桌前,放下書包掏出語文課本就讀起書來。

3、回答:他打開院門走近屋門開鎖後推門進房間放下包,摘下口罩馬上進洗手間洗完手才去倒杯水喝。

4、她開心的手舞足蹈,像個孩子一樣。

5、兒子的錄取通知書到了,兒子開心的跳了起來。

6、他跳着跑過來,攀上高高的柳樹,捉住了正在叫喚的知了。

7、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駿馬。

8、我出去散步的時候,看到了她,叫她一起去吃火鍋,然後再去唱歌。

9、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

10、我把毛巾擰幹扔在了桌子上。

11、無論媽媽打我罵我,我都會好好聽的,我不會逃走,也不回頂嘴,因為我要做個好孩子。

12、媽媽拿出一個精美的盤子,擦幹淨後,用它來端茶給客人。

13、十字路邊有一個老婦人,略微有些駝背,胖胖的身軀,費力地打着傘在空曠的路上艱難地行走。

14、我走到教室裡,把書包放下,然後去擦黑闆。

動詞的句子

帶有動詞的句子如下:

1.我輕輕彎下腰,撿起弄壞的小紅花,憐愛的撫摸着。

2.老師轉過身來,笑着看看我,伸出雙手捏了捏我的臉蛋。

3.老師推開門,拿着書依靠在牆上。

4.他拿起筆,看着泛黃的照片,準備給遠方的親人寫信道平安。

5.我回到家,放下書包,拿出書來寫作業。

6.推開家門,換上拖鞋,來到客廳。

7.我喜歡邊玩手機邊上網,嘴裡含着一根棒棒糖。

8.她戴着墨鏡坐在沙灘上曬太陽。

9.看,他左手拿着書包,右手挽着同學。

10.我們在河邊搬開石頭,捉到一條螃蟹,我們開心得手舞足蹈。

11.下課了,同學們跑着、跳着、鬧着,好開心啊。

12.來到海邊,看着茫茫的大海,聽着海浪的滔滔。

13.老師拿着書,推開門走進教室。

14.他彎下身子撿起錢來遞給我。

15.他一進門打開冰箱找冷飲。

16.我拿起一個饅頭,張開嘴巴,咬上一口,慢慢咀嚼起來。

17.每當太陽升起時,五星紅旗都會随風飄揚,廣場上的人們都嚴肅地伫立着。

18.他戴上草帽、披上雨衣,沖進雨幕中。

19.下課了,同學們都跑到操場上,有的唱歌,有的跳遠??

20.我放下書包,拿出書,大聲地讀起課文來。

21.夏天,天氣很熱,打開空調,拿出冰淇淋吃。

含有動詞的句子

含有動詞的句子如下:

1、說時遲,那時快。那個摔倒在地上的運動員,手一撐,腳一踮,猛地爬了起來。左腳尖頂住起跑線,膝蓋一彎,穩穩地蹲着。兩手就像兩根木柱插在地上,整個身體微微前傾,那架勢,就像一隻起飛的雄鷹。

2、我把地上的稻草掃到了兩邊,地面露了出來,之後我把帳篷支了起來,一不留意把水瓶弄到了地上,水撒在了地上。

3、上課了,我快步走進教室,拿出課本,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課害腸憤段莅燈縫犬俯華。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舉手并站起來問老師,再把老師所說的話記到腦子裡去,這樣就能夠進步很快。

4、我把地上的稻草掃到了兩邊,地面露了出來,之後我把帳篷支了起來,一不留意把水瓶弄到了地上,水撒在了地上。我把帳篷的邊邊角角系好,騎着馬看了看環境,倒也算清淨。然後把馬拉了回來,拴在了樹上。周圍突然靜了下來,罩在灰蒙蒙的霧中。

5、我背上書包,走到學校,打開教室的門,走到了座位上,放下書包,取出書本,開始讀起來。

6、小麗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腳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見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張開的兩個手指一合,夾住了粉蝶的翅膀。小麗高興得又蹦又跳。

帶“動詞”的詞語有哪些

動詞(Verb)一般就是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态的詞彙。在英語中,動詞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謂語動詞,另一類是非謂語動詞。

人物動作動詞:

1、關于眼的動作

看望瞥視盯瞧窺瞄眺瞪瞅

俯視遙望凝視探望看護鄙視蔑視斜視歧視打量環顧

鳥瞰

察言觀色左顧右盼虎視眈眈袖手旁觀面面相觑凝神注視

不屑一顧眼珠一轉東張西望眼睛一閃明察秋毫直眉瞪眼

目睹一切目擊現場

2、關于耳的動作

探聽打聽聆聽谛聽靜聽細聽

豎耳靜聽側耳傾聽洗耳恭聽垂手恭聽耳聞目睹

3、關于嘴的動作

咬吞吐吮吸啃喝吃咀嚼

噘嘴嘟嘴努嘴撇嘴

舔舔嘴唇抿着嘴笑小嘴一翹細嚼慢咽狼吞虎咽

4、關于頭頸的動作

颔首俯首仰頭點頭搖頭低頭擡頭伸頸縮頸歪頸

伸長脖子歪着腦袋搖頭晃腦抱頭鼠竄交頭接耳垂頭喪氣

點頭贊許低頭沉吟探頭探腦昂首挺胸埋頭苦幹仰天長嘯

搖頭擺尾搖頭反對

5、關于手臂的動作

攙抱摟扶捉擒掐推拿抽撕摘揀撿打播擊捏撒按彈撞提扭捶持揍披搗搜托舉拖擦敲挖抛掘擡插扔寫抄抓捧擲撐攤倒摔劈畫搔撬揮攬擋捺撫搡拉摸拍搖剪拎拔擰撥舞握攥

6、關于腿腳的動作

退進奔跑趕趨遁逃立站跨踢跳走蹬竄

打個趔趄東倒西歪腳步不穩蹦蹦跳跳縱身一跳踮起腳尖

逃之夭夭聞風而逃原地踏步裹足不前迎頭趕上遠走高飛

拔腿就跑跛着腳走飛檐走壁屈膝下跪打個踉跄自由馳騁

碎步而行跺腳賭氣拳打腳踢直趨而過閑庭信步弓腿跨步

躊躇不前大步流星垂足而立長驅直入

7、關于腰身的動作

屈身轉體倒立貓腰蜷曲側卧俯卧仰卧躺下睡下趴下蹲下彎腰弓身挺身俯身哈腰

挺直腰闆彎腰弓背扭動腰肢身體後傾彎腰作揖一搖三擺打拱哈腰

三、動詞的分類: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存在變化等的詞。例如:

表示動作行為:說、看、走、聽、笑、拿、飛翔、跑、吃、唱、喝、敲、坐、吆喝、盯、踢、聞、摸、批評、宣傳、保衛、學習、研究、進行、開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變化消失:在、死、有、等于、發生、演變、發展、生長、死亡、存在、消滅

表示心理活動:想、愛、恨、伯、想念、打算、喜歡、希望、害伯、擔心、讨厭、覺的、思考

表示判斷:是、為、乃

表示可能意願必要(助動詞):能、能夠、會、可以、願、願意、肯、敢、要、應當、應該、配、值得、甯可

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上、下、進、出、回、開、過、起、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開來、過來、起來、去、上去、下去、進去、出主、回去,開去、過去

表示發展動詞:如生長、枯萎、發芽、結果、産卵;

四、動詞的語法特點:

1.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動作短暫”或“嘗試”的意思,是時态的表示法。

單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試——試試講——講講

雙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BAB

學習——學習學習批評——批評批評

讨論——讨論讨論休息——休息休息

動詞比較複雜,有的需要加以說明。

1.動詞“是”

I.“是”用在名詞前邊是動詞,這種“是”常常表示主語“等于什麼”或“屬于什麼”。例如“魯迅就是周樹人”、“牛是反刍動物”、“他是個開車的”、“是他救了我”;此外,“這一年,人家都是豐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沒吃的了”等裡面的“是”仍是動詞,作謂語。

II.“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實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語氣副詞,作狀語,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這樣做〔是〕好”。

2.動詞“有”

“有”隻當動詞用,不能當副詞用。例如:

請問,這裡有賣鋼筆嗎?(錯)請問,這裡有鋼筆賣嗎?(對)

李光有在嗎?(錯)李光在嗎?/李光在不在?(對)

李老師有教過你嗎?(錯)李老師教過你嗎?/李老師曾經教過你嗎?(對)

有受傷嗎?(錯)受傷沒有?(對)

3.助動詞

助動詞是指動詞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裡的詞。助動詞可以作謂語,如“這樣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們經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作狀語,表示動作者的主觀意願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春天到了,天氣[應該]暖和了”。

4.趨向動詞

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如“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還經常用在别的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如“拿<出>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一本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