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詞能形容詩仙李白(形容詩仙李白的成語)

biang 中華百科 931

本文目錄

  1. 李白的形容女子美貌的詩句
  2. 誇獎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詞語有哪些
  3. 李白的身上有哪些特點該如何形容李白

李白的形容女子美貌的詩句

1.李白關于女子的詩句

2.李白的關于女子的詩句

李白關于女子的詩句 1.李白形容“古代美女”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幹。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袅袅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颦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李白描寫婦女的詩

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1、貴妃

李白有一部分描寫楊貴妃的詩歌,以詩來表現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情思情感。如《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2、宮女

主要描寫帝王後宮的與世隔絕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李白創作了為數不少的此類詩歌。如《怨歌行》、《長門怨》二首、《長信宮》、《中山孺子妾歌》等等。其中以《長門怨》二首最為脍炙人口。

《長門怨》其一雲:

天回北鬥挂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别作深宮一段愁。

3.《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

4.《長相思》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玄。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随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3.李白寫女人美的詩有哪些

李白寫女人美的詩有以下一些:

1.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清平調1》

2.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清平調2》

3.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清平調3》

4.天回北鬥挂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長門怨》

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顔。《西施》

6.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長相思》

李白描寫女人美的詩最著名的就是《清平調》了。

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4.李白什麼詩是寫女人的

李白寫女人的詩如下: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清平調1》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2》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清平調3》

天回北鬥挂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長門怨》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顔。《西施》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長相思》

李白描寫女人美的詩最著名的就是《清平調》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5.李白寫給女人的詩叫什麼

李白為楊貴妃寫的詩是《清平調詞》,一共三首。原主文如下: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或天寶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诏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李白的關于女子的詩句 1.李白形容“古代美女”的經典詩句有哪些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幹。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袅袅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颦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李白寫女人美的詩有哪些

李白寫女人美的詩有以下一些:

1.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清平調1》

2.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清平調2》

3.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清平調3》

4.天回北鬥挂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長門怨》

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顔。《西施》

6.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長相思》

李白描寫女人美的詩最著名的就是《清平調》了。

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3.李白男女古詩詞

1、長幹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顔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迹,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顔老。

早晚下三巴,預将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憶妾深閨裡,煙塵不曾識。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别多。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骢,佳期蘭渚東。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馀,顔色桃花紅。那作商人婦,愁水複愁風。

——從青梅竹馬到結缡,“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這樣不算深愛麼? 2、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帏。——閨門中婦女思念在外的丈夫,算不算寫愛情呢?難道婚外情才算? 3、秋浦歌之十三渌水淨素月,月明白鹭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寫的是一對青年男女歌聲傳情。

4、秋風清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栖複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當然友人之間也可以相思,但從“此時此夜難為情”分析,思念美人可能性更大 5、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颦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怨源自愛而不得。

6、夜坐吟冬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閨,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滅,啼轉多。掩妾淚,聽君歌。

歌有聲,妾有情。情聲合,兩無違。

一語不入意,從君萬曲梁塵飛。——和《西廂》中“琴挑”的場景相似。

7、子夜四時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少婦思念遠征的丈夫,無關乎愛情? 8、子夜四時歌冬歌明朝驿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主題同上9、采蓮曲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骝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蹰空斷腸。

——野外村姑遇見公子,有詩經“邂逅相遇,适我願兮”之意,相思無限。 10、久别離别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至此腸斷彼心絕。

雲鬟綠鬓罷梳結,愁如回飙亂白雪。去年寄書報陽台,今年寄書重相催。

東風兮東風,為我吹行雲使西來。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此乃丈夫在外,接到妻子的家信,想起妻子的模樣。11、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白樂山寫《長恨歌》歌詠愛情,那麼這首同樣寫太真明皇,算不算愛情呢? 12、雙燕離雙燕複雙燕,雙飛令人羨。

玉樓珠閣不獨栖,金窗繡戶長相見。柏梁失火去,因入吳王宮。

吳宮又焚蕩,雛盡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憶故雄。

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接生死相許”,由雁而寫人之愛情,太白此詩則由雙燕寫情。

13、折楊柳垂楊拂綠水,搖豔東風年。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美人思夫 14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遊南嶽吳江女道士,頭戴蓮花巾。霓衣不濕雨,特異陽台雲。

足下遠遊履,淩波生素塵。尋仙向南嶽,應見魏夫人。

——這個有點婚外情的暧昧 15、詠鄰女東窗海石榴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随風發,落日好鳥歸。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怪叔叔對鄰家小蘿莉那點感覺。

16、邯鄲南亭觀妓歌鼓燕趙兒,魏姝弄鳴絲。粉色豔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顧美人,請歌邯鄲詞。清筝何缭繞,度曲綠雲垂。

平原君安在,科鬥生古池。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我輩不作樂,但為後代悲。——雖是狎遊,但逢場歡笑,處處留情。

17、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其二南國新豐酒。東山小妓歌。

對君君不樂。花月奈愁何。

18、思邊去年何時君别妾,南園綠草飛蝴蝶。今歲何時妾憶君,西山白雪暗晴雲。

玉關去此三千裡,欲寄音書那可聞。 19、贈段七娘羅襪淩波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

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這是對風月場所某媽咪動情了。

20、别内赴征三首王命三征去未還,明朝離别出吳關。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

翡翠為樓金作梯,誰人獨宿倚門啼。夜坐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關西。

——對妻子的依依作别,“行行淚盡楚關西”,這種夫妻之愛,讓人羨慕。21、長相思兩首(一)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瀾。

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二)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随。

4.李白的詩有哪些是寫女人的

這問題太泛了,N多……

典型的有《怨情》,寫楊貴妃的3首《清平調》等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清平調詞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再比如還有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雖然不是專指女人,也還有些味道

5.李白描寫婦女的詩

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1、貴妃

李白有一部分描寫楊貴妃的詩歌,以詩來表現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情思情感。如《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2、宮女

主要描寫帝王後宮的與世隔絕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李白創作了為數不少的此類詩歌。如《怨歌行》、《長門怨》二首、《長信宮》、《中山孺子妾歌》等等。其中以《長門怨》二首最為脍炙人口。

《長門怨》其一雲:

天回北鬥挂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别作深宮一段愁。

3.《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

4.《長相思》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玄。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随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6.李白寫給女人的詩叫什麼

李白為楊貴妃寫的詩是《清平調詞》,一共三首。原主文如下: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據晚唐五代人的記載,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或天寶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唐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诏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

7.李白描寫婦女的詩

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1、貴妃李白有一部分描寫楊貴妃的詩歌,以詩來表現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情思情感。如《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2、宮女主要描寫帝王後宮的與世隔絕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

李白創作了為數不少的此類詩歌。如《怨歌行》、《長門怨》二首、《長信宮》、《中山孺子妾歌》等等。

其中以《長門怨》二首最為脍炙人口。《長門怨》其一雲:天回北鬥挂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别作深宮一段愁。3.《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4.《長相思》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玄。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随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

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8.李白為一位酒館女子作的詩句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曆坎坷,思想複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遊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遊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導思想.

李白留給後世人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曆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向往.《梁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書懷》、《書情贈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對此都有繪聲繪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任俠,寫下了不少遊俠的詩,《俠客行》是此類詩的代表作.在長安3年經曆的政治生活,對李白的創作産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現實,發生了尖銳的矛盾,胸中淤積了難以言狀的痛苦和憤懑.憤怒出好詩,于是,便寫下了《行路難》、《古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一系列仰懷古人,壯思欲飛;自悲身世,愁懷難遣的著名詩篇.李白大半生過着流浪生活,遊曆了全國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美詩篇,借以表達出他那種酷愛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懷.在這一類詩作中,奇險的山川與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這種詩在李白的詩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數量,被世世代代所傳誦,其中《夢遊天姥吟留别》是最傑出的代表作.詩人以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盡情地無拘無束地舒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精神上的種種曆險和追求,讓苦悶、郁悒的心靈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成為後人考察李白偉大人格的重要依據.

李白作為一個熱愛祖國、關懷人民、不忘現實的偉大詩人,也十分關心戰争這一重要問題.對保衛邊疆的将士予以熱情的歌頌(如《塞下曲》),對統治者的窮兵黩武則給予無情的鞭撻(如《戰城南》、《丁都護歌》等).李白還寫了不少樂府詩,描寫勞動者的艱辛生活,表達對他們的關心與同情(如《長幹行》、《子夜吳歌》等).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動了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的内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裡的氣勢.比如,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挂鹹陽樹.”這樣一些詩句都是極富感染力的.

極度的誇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讓人感到的卻是高度的真實.在讀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些詩句時,讀者不能不被詩人綿長的憂思和不絕的愁緒所感染.李白的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在《夢遊天姥吟留别》、《蜀道難》等詩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李詩中常将想象、誇張、比喻、拟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采、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韻緻的原因所在.他的語言正如他的兩句詩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明朗、活潑、隽永.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轼、陸遊、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9.李白一生有多少個夫人

1李白結了四次婚,第一次和最後一次,有比較明确的記載,727年與原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第二一次是751年,在梁園與宗楚客孫女結婚。

第二次和第三次,語焉極其不詳,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間。 2跟上面差不多,也許我的死黨硬要加上她自己…… 3李白婦女詩的題材十分廣泛,涉及到了當時的各個階層的婦女。

從皇帝的寵妃、愛妹到當垆的胡姬,從悲憤欲絕的思婦到農家老妪,從白晝殺人的勇婦到語不成聲嬌癡的女妓,從女道士到女仙人,從曆史人物(西施、王昭君)到自己的妻子,這些女性身份各異,包括了上流社會的楊貴妃、公主、中産者的商人婦、征人婦、下層的勞動婦女(農女、采菱女、浣衣女、農媪等)、妓女等社會的各個階層及曆史上的美女,她們莫不具有美的體态和形貌。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1、貴妃李白有一部分描寫楊貴妃的詩歌,以詩來表現楊貴妃的花容月貌、情思情感。如《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第一首中,把木芍藥和楊貴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混融一片。

“雲想衣裳花想容”詩句,把楊貴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着她那豐滿的玉容。“春風拂檻露花濃”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更顯得豔冶,同時也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

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迹,把楊貴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第二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擡高楊貴妃。

第三首從仙境古人返回到現實,楊貴妃為“傾國美人”,并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再來一統,使牡丹、楊貴妃、玄宗三位一體自然融合。“沉香亭北依闌幹”花在闌外,人依闌幹,多麼幽雅風趣。

這三首詩語語濃豔,字字流苑,将花與人融為一體。這樣讓人一讀,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美人玉色,楊貴妃之麗質躍然紙上。

2、宮女主要描寫帝王後宮的與世隔絕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生存困境。李白創作了為數不少的此類詩歌。

如《怨歌行》、《長門怨》二首、《長信宮》、《中山孺子妾歌》等等。其中以《長門怨》二首最為脍炙人口。

《長門怨》其一雲:天回北鬥挂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月光欲到長門殿,别作深宮一段愁。

其一通篇寫景不見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現于紙上,畫外之人呼之欲出。詩的前兩句點出時間是午夜,季節是涼秋,地點則是一座空曠寂廖的冷宮。

這樣給人以異常凄涼之感。後兩句“月光欲到長門殿,别作深宮一段愁”更是巧妙地通過月光引出愁思。

本是宮人見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這兩句詩卻不讓人物出場,把愁說成是月光所“作”,這樣的言外之意是:深宮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處,遍地皆愁,到長門殿隻是“别作”一段愁而已。

從整首詩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副以鬥柄橫斜為遠景,以空屋流螢為近景的月夜深宮圖。境界是那樣陰森冷寂,這樣深宮之人的處境之苦、相思之深就可想而知了。

《長門怨》其二雲: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裡人。

其二開頭“桂殿長愁不記春”不僅揭出“愁”,而且這愁是“長愁”,也就是說,詩中人并非因當前秋夜的凄涼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常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使春臨大地,萬象更新,也絲毫不能減輕愁怨;而由于愁怨難譴,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記憶中已經沒有春天了。

可見這位宮女的精神生活困境之深。這位“長門宮裡人”對季節、對環境、對月光的感受都是與衆不同的。

春季年年來臨,而說“不記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間;屋中的塵土是不屬于任何季節的,而說“起秋塵”,給了塵土以蕭瑟的季節感;明月高懸天上,是普照衆生的,而說“獨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通過這樣描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人間地獄的深宮中過着孤寂凄涼生活的廣大宮人的悲慘景況,揭開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3、征婦如《北風行》、《子夜吳歌》等。《北風行》:燭龍栖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号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别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鞴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複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思婦主要指描寫待字深閨或丈夫不身邊的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生存狀态。

李白的寫民間思婦的詩要比寫宮女的詩相對多一些。象《玉階怨》、《綠水曲》、《拟古》其二、《烏夜啼》、《久别離》、《春思》、《代贈遠》、《巴女詞》、《獨不見》、《代秋情》、《大堤曲》、《代别情人》等,舉不勝舉。

如以下幾首:(1)、《嗚夜啼》:黃雲城邊烏欲栖,歸飛啞啞枝上啼。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怅然憶遠人,獨窗空房淚如雨。。

誇獎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詞語有哪些

詩仙李白李白,盛唐詩人中傑出的一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長于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是繼屈原之後的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成就,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上,達到浪漫主義藝術的頂峰,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對唐代以及後代都産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就已經給他以很高的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代以後的很多作家,如宋代的蘇轼和陸遊,明代的高啟,清代的龔自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的影響并取得不同的成就。本文試就李白的詩歌創作風格發表一點淺論,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盛唐文化,孕育出無數傑出詩人,李白無疑是其中最具神韻的天才詩人,盛唐詩歌的氣、情、神等在李白的詩歌中被發揮得淋漓盡緻。總攬他的詩歌,我們既能看到那種發興無端的澎湃激情,又能領略到那種神奇宏大的美麗想象。在他的詩歌中,既有浩瀚壯觀的瑰麗奇景,又有标舉風神情韻的自然天成的明麗意境;既有“濟蒼生”、“安社稷”的宏偉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義色彩。他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大膽地運用高度誇張的比喻,對眼前所見進行藝術的描繪,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強大藝術感染力。他的想象奇特而豐富,他把自己的形象思維馳騁于悠遠的時間和曠邈的空間之中,而無所拘束。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還運用各種曆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創造出特異驚人的藝術形象。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總是在強烈感情的驅使下,把誇張的比喻、豐富的想象等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和神話傳說巧妙地結合起來,因而使他的許多浪漫主義詩篇具有豪邁的氣勢、昂揚的情調、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從而對讀者産生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加之他那生動、明淨、華美而自然清新的語言,更使他光彩耀人,名垂千古。

李白的上述創作風格生動地體現在他的絕句、律詩以及樂府、歌行等詩歌中。

1、絕句。

李白在絕句創作上,無論是五言還是七言,無不令人神往。《望天門山》是李白七絕佳作中的一首。大自然的山水在李白那開闊的胸襟、浪漫的情懷浸潤下越發顯示出豪放壯闊的神奇。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在大自然懷抱中獲得的審美感悟及片刻情思,是屬興到神會、一揮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第一、二句便已經把夾江對峙、巨浪奔騰的雄奇信手展現,末兩句親切而燦爛的秀景,更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悠遠的情趣。全詩意境開闊,層次清晰,形象生動。那刹那的感覺,無窮的韻味,所表現出的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極富生活情趣,給人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

當然,僅僅憑借一首《望天門山》是不足以說明李白的七絕之妙的。李白的七絕,以山水詩歌和送别詩為多。這些詩歌中,有一種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氣質,詩人以其天真純樸的童心,将感受與山水冥合。無論寫景言情,都有種一氣流貫的俊秀和爽朗,境界清新,而内蘊飄逸潇灑,如《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山中問答》等。廬山自古峰岩奇秀,泉瀑飛湍,無限風光。詩人在《望廬山瀑布》中描寫的隻是廬山香爐峰側的一道瀑布,但在作者筆下,廬山“紫煙”籠罩,紅日映照;瀑布飛流直挂,宛若銀河,何等神奇壯觀,又是何等自然純淨秀雅。“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句,将詩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江陵時的輕快喜悅表達得是多麼俊雅飄逸啊!

李白的七絕是唐人七絕中的冠冕,同樣,李白的五絕也堪稱無人匹敵。在盛唐詩人中,見長五絕和七絕的詩人隻有李白一人。他的五言絕句,往往有一種明快的格調,以明白曉暢的語言,表現出無盡的情思韻味,做到既自然又含蓄,既真實簡練又内涵豐富,這是絕句的最高境界。如《獨坐敬亭山》《勞勞亭》等。絕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間呈現,其開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灑脫的氣質,全都靈感一閃地反映出來,脫口即成絕唱。

2、樂府詩和歌行體

李白不僅絕句的成就卓越,而且樂府和歌行體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績。如樂府詩《蜀道難》。本詩是李白的成名作。詩人初到長安造訪賀知章,以此詩示,賀看後贊歎不已,說:“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稱李白為“谪仙”。《蜀道難》全詩大緻可分三段。從開頭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為第一段。“噫籲,危乎高哉!”先聲奪人,淩空起勢;“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想落天外,聞之聳人。接着追叙秦屬開辟道路之苦,使蜀道之難籠罩一層濃重的神秘而雄齊的悲壯色彩。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标”至“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為第二段,具體描繪青泥嶺的艱危以及悲苦的氛圍、險絕的景況,令人如臨其境。從“劍閣峥嵘而崔嵬”至結尾為第三段,寫劍閣險要、蜀地險惡,規勸友人早返長安。開始、中間、結尾,三呼“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一唱三歎,令人蕩氣回腸。全詩句式錯落有緻,變化多端,運用大膽的誇張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觀感受,以縱橫恣肆的文筆,形成了磅礴的氣勢,将他詩歌創作的發興無端、氣勢壯大的個性特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再如《将進酒》。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氣質帶入樂府,使古題樂府也獲得了新的生命。本詩雖似“拟古”,卻處處有“我”在,突現出他人無法模拟的鮮明個性,把樂府詩歌創作推向無與倫比的高峰。當時詩人縱劍長安,本想施展才華,濟世當代。但長安之行,政治失意,理想空落,于是詩人遂尋仙學道,訪朋會友,飲酒放歌,借以排遣憂愁。詩的發端連用兩組排比長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呼告而出,氣勢酣暢,一瀉千裡,抒發了浩茫遙深的人生感慨。繼而似乎由“悲”一下子翻跌入“歡”“樂”。其實,“盡歡”“為樂”的狂放裡,激蕩着的是詩人滿腔慷慨不平的郁悶悲憤。末句“與爾同銷萬古愁”,回應篇首,戛然而止。全篇情極悲涼,以豪語出之;态極狂放,實則苦悶無奈。李白素有“酒仙”之稱,他的飲酒詩很多,本詩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而李白的歌行創作成就比樂府高。如《夢遊天姥吟留别》《梁園吟》等作品,以自身主觀情感和意向為軸心展開篇章,飛騰想象,虛實相間,筆勢大開大合,時而順流而下,時而逆流而上,時而大跨度的跳躍,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如《夢遊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将李白式的抒情表露無疑,好似暴風驟雨,驟起驟落,如水銀瀉般,仿佛從胸中直接奔湧而出。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變,達到了随心所欲而變化莫測,搖曳多姿的境界。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氣來,情來而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具有壯大奇偉的陽剛之美。

綜觀李白詩歌的作品,我們不難看出:李白是個藝術個性非常鮮明的一位;在中國詩歌史上,他的作品藝術個性也是獨一無二的。

他的詩歌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物象和具體事件做細緻的描述。

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鮮明的特點是:它往往是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地奔湧而出,宛如天際的狂飙和噴溢的火山。與噴發感情表達方式相結合,他的詩歌想象變幻莫測,往往發想無端,奇之又奇。詩歌中的意象多為:大鵬、巨魚、長鲸、大江大河、滄海雪山等壯美雄奇之物。這為其提供了更多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制造了更多的浪漫。

李白詩歌語言風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點,明麗爽朗是其詞語的基本色調。他那些脫口而出,不加修飾的詩,常呈現出透明純淨而又絢麗奪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潔人格。

李白的身世遭遇及對

其創作風格的影響

為什麼李白的創作風格是如此的浪漫飄逸又奔放奇逸?這就使我們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

我覺得,李白的一生由兩條主線所貫穿:一是他的仕途生涯,二是道教對他的影響。

李白出身于一個富有的,有文化教養的家庭。使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他的少年時代生長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氣氛濃郁的地方,環境對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響甚大。道教影響,幾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約18歲左右,他學習縱橫術。我認為,就是因為他青少年時代受到這些東西的影響,使他具有了狂傲飄逸灑脫的氣質,使他詩中也具有那種濃烈,奔瀉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氣勢。

開元十二年(724),李白開始遊曆生活,并多次希求薦用,屢遭失敗。天寶元年,李白奉召入京,這時候是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但不久後,就被權貴們所诋毀,仕途再受打擊,使他對朝廷充滿不滿與失望的情緒,但又關心國家大事,希望建功立業的心情并無減退。安史之亂起,李白以為報國時機已到,入永王幕,慷慨從軍,後卻被定為反叛罪,長流夜郎。在途中被赦免。到李光弼出征東南之時,他再次從軍,無奈半道病還,後病逝。

我認為,李白将盛唐士人積極入世的人生哲學理想化了,同時又具有唐代詩人一般的\\\"濟蒼生\\\",\\\"安社穄\\\"的儒家用世思想,因此,他過于理想化的人生設計必然導緻失敗。但是他始終向往這樣的理想。所以始終在成功與失敗之間不停地來回,使他常陷于悲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着自負,自信和豁達,昂揚的精神風貌。

李白一生受到了道家,縱橫家,儒家思想的影響。其中,貫穿李白的一生,則是道教對他的影響,之所以這部分單獨提出,就是因為神仙道教信仰在他思想中有重要的地位。少年時代生活于道教濃郁的蜀中之地,自然耳濡目染,後又學習了縱橫術。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多次舉行了入道儀式。正因為如此,李白在不少的詩中表現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思想。另外他的狂傲不拘,飄逸灑脫的氣質也來源于這樣的思想基礎,賀知章曾稱他谪仙人\\\"。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點,便是獨立不拘,不受到任何約束。\\\"這是魏晉開始以來人的覺醒發展至巅峰的産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華的産物。

詩聖杜甫

杜甫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展示,這一點使他的詩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這種愛國熱枕,在《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現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國精神的歌頌,更把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出自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麗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緻的表現。一個偉大愛國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現。杜甫的一些詠物、寫景的詩,甚至那些有關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詩中,也無不滲透着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總之,杜甫的詩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藝術記錄。杜甫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無論在怎樣一種險惡的形勢下,他都沒有失去信心,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杜甫詩歌的認識作用、借鑒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杜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常将自己的主觀感受隐藏在客觀的描寫中,讓事物自身去打動讀者。例如《麗人行》中,詩人并沒有直接去斥責楊氏兄妹的荒淫,然而從對他們服飾、飲食等方面的具體描述中,作者的愛憎态度已顯露無遺。

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但卻極見功力。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

杜詩在刻畫人物時,特别善于抓住細節的描寫,如《北征》中關于妻子兒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詩風多變,但總體來看,可以概括為沉郁頓挫。這裡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李白的身上有哪些特點該如何形容李白

詩仙李白,是我國古代曆史上一個濃墨重彩的人物,尤其是在文壇上的成就,無人能出其右。他是詩詞飄逸,浪漫,大氣,富貴,無人能夠模仿和超越。我想這是因為他身上标新立異的特點而決定的,第一他飲酒成瘾,無酒不歡;第二他廣交天下豪傑之士;第三他不入朝為官,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第四他不畏權貴,自信樂觀。

酒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種神奇的存在,人們高興的時候,賓客滿座,滿飲此杯,表示慶祝;人們在惆怅的時候,借酒澆愁,疏解心中郁悶。這讓李白與酒也有了不解之緣,李白關于酒的詩句真是太多了,高興的時候高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悲傷的時候低吟:“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和朋友告别的時候贈送“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觞。”思念親人的時候,心中默念:“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似乎和生命之源水一樣,貫穿他的全部生活。

李白生性豪邁,談笑風生,廣交朋友,他與杜甫、王勃等等詩壇有名的詩人都是好朋友。李白出生在一個富豪商賈之家,他從老都不缺錢,仗義疏财,出遊一年,散金三十萬兩。别人做官是為了謀生計,而後實現政治抱負,在官場上可以忍氣吞聲,爾虞我詐,李白天生不适合走這條路,花錢疏通宮女來到皇帝身邊,舞文弄墨,安安穩穩一生,也是不錯的選擇,他卻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富二代的李白,人生有了很多種可能性。他向唐玄宗辭官之後,遊曆祖國大好河山,寫下許多脍炙人口的詩篇,比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有了能使鬼推磨的金錢,怕唯唯諾諾的朝廷官員做什麼,雖然官場不得意,他依然出口成章,吟誦“長風破浪會有時,雲帆直挂濟滄海。”李白是一個不受約束的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