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可以怎麼形容(冥想怎麼描述)

biang 中華百科 738

本文目錄

  1. 冥想的有哪些好處
  2. 如何冥想
  3. 苦思冥想的近義詞

冥想的有哪些好處

現如今,工作占據了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長期處于工作壓力和工作競争的情況下,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容易産生焦慮,煩躁,孤獨等不良情緒,甚至還會出現失眠的情況,導緻現在的人們身心疲憊,但是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适當的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緒放松下來,而冥想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去思考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冥想可以幫助我們放下各種情緒,讓我們真正的安靜下來,去思考,去理解,這樣會讓我們敢于直面自己的負面感受,深入觀察自己,解析自己,重構認知,療愈我們的心靈。

冥想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提升自我意識

冥想可以在無形中增加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通過不同方式的引導,來學會觀察自己,在靜心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往深刻的層次去了解,通過冥想的方法将其引導到更加正面、更加積極地去思考,特别是付出型人格,這類人往往總是把考慮到别人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積極的引導認識自己,可以讓自己更加自信。

冥想可以很好的減少焦慮

冥想可以讓人很好的放松和安靜下來,當我們長期處于工作,學習的壓力下的時候,頭腦的思緒會比較混亂,容易産生焦慮的情緒。當我們安靜放松下來後,它在無形中訓練我們的思想,擺脫衆多的壓力和擔憂,可以讓我們減少焦慮和抑郁的情況。

冥想可以改善睡眠質量

長期失眠的人總是因為在準備睡眠之前,總是放松不下來,大腦想了很多事情,大腦長期處于一個興奮的狀态,就導緻睡眠不足或者失眠,如果長期失眠就會引發神經緊繃,更嚴重會産生情緒低迷的情況而導緻抑郁,而冥想可以很好的改善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冥想讓我們自己的心靜下來,釋放自己的内心,讓自己更加專注,思考更加深刻,這是一種出自内心的享受,伴随着自己的呼吸,身邊的一切都是浮雲,隻能感受到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冥想

一定要看完對你有幫助該如何正确而又行之有效地習練冥想?這是許多初練冥想的修習者最關心但卻又最糊塗的問題,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冥想這個詞的真實含義:冥想一詞,極易誤導并誤解,因為中文裡有一個成語叫苦思冥想,所以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冥想修行者都錯以為冥想就一定是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在靜思或靜悟些什麼,其實冥想的真實含義并非如此,這個詞義的解釋,以我個人的心得和體會覺得應該這麼解,即“冥想”如同“命運”一樣實際上是由不同的二個字所構成的,“命運”指的是先天之命+後天之運之總和,“冥想”就應是冥+想的合體。冥這裡的意思指的是虛空渺茫(參見《莊子·在宥》裡——至道之精,窈冥冥。)和靜默(參見歸有光《項脊軒志》裡——冥然兀坐,萬籁有聲),想則是念想,故“冥想”一詞的真意就是空渺靜默之念。

明白了冥想是什麼後就可以着手開始學習冥想了。本着普及冥想的初衷,這裡主要針對的是尚未入門的初學者或剛入門的修習者,内容主要涉及初級冥想的習練與方法(關于中級冥想和深度冥想會在後續文章中接着論述),在上篇中我已經說明了初級冥想的實質就隻是一種感知狀态,從感知中獲取的某種狀态。那麼究竟該如何去感知呢?某種狀态又究竟是怎麼樣的狀态呢?要想很好地感知,你首先要做的必須是靜下心來,三種姿勢比較有利于靜心,一是坐(常見于中國式和日本式冥想及高級瑜伽術),二是躺(常見于印度式冥想),三是站(常見于部分瑜伽功法和中國的氣功站樁),習練者可以從這三種姿勢中任選一種最适合自己的姿勢來修習冥想,當然,從我個人的角度還是比較推薦坐式冥想,原因是躺着雖然最節約體力但卻容易睡着或昏沉,站着雖較易保持清醒但卻體力消耗大容易疲勞,所以坐姿才是冥想的基礎,是初級冥想者的主流方式,無論是中國佛家或道家的打坐還是高級瑜伽術的坐定或是西方超心理神秘術裡的靜心,初學者無一例外地幾乎全用的是坐式冥想。坐姿主要分為二類,端坐和盤坐,端坐是腳自然垂下的坐姿,盤坐是盤腿而坐的姿勢(又分為散盤,單盤和雙盤三種)。

選好了适合自己的坐姿後,你就可以坐下開始冥想練習了,接下來的事很單純,就是先去感知,後去體會狀态。對于初學者來說“感知”是一件挺難的事,因為你會發現自己思緒翻滾,萬念俱飛。怎麼辦?不同的冥想系列有着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把修煉者的思想集中到一個“點”上,使人的思想專注于一個所謂的“點”從而忽視了其他所有的事物或思想,這些方法對于初學者和入門者來說都很不錯都很有幫助,比如中國道家的“觀想”和“意守”,佛家密宗的“持咒”,淨土宗的“念佛”和禅宗的“數息”或“參話頭”,曼特拉冥想的“瑜伽語音”,噢姆冥想的“念誦聽和”,尼太-弋爾冥想的“詠唱語音”和瑪丹那·莫漢那冥想的“群組誤音冥榻”等等。初級冥想第一層(普通人——冥想入門者):

因為感知狀态是人内心的感覺,所以隻可意會很難言傳,那麼究竟該如何去意會去體會什麼叫做“感知狀态”呢?這裡特别推薦一個非常給力的法門适合大家去做,首先請你随意挑選一個小東西用來做你自己的“信物”(最好是那種可以随身攜帶的東西),然後坐下或半躺着(無所謂姿勢舒服就行),把你的“信物”放置在你面前,把你的思想專注在你的“信物”上,用柔和的眼光專心地凝視着看着它,看吧看吧看吧......一直看着,直到把自己看“傻”了,看“出神”了,看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隻要你做到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找到了最原始最基礎的初級“感知狀态”!下面你所要做的就是去熟悉它,去親近它,去體會和品味它。因為那個“信物”很小可以随身攜帶很方便,所以你就有可能有機會經常去做,去練習這種方法,去熟悉初級“感知狀态”。

(注意事項:“信物”放置的距離不宜太遠或太近,40CM-150CM為宜。)

初級冥想第二層(入門者——“菜鳥”):

當你已經可以做到不用凝視哪怕是閉着眼睛也可以有那種感覺的時候,你就可以進入第二層的習練了。此時你可以選擇坐着或躺着,平心靜氣地閉上雙眼,記住一定要帶着那種“感知狀态”的感覺去做一件你喜歡的事情,比如聽某種聲音(音樂)或聞某種味道(燃香)或感覺自己的呼吸氣息或默念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詞或一句話(詩句或佛号或咒語)或感覺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或體會觀察自己的中軸線等等等等,總之一定要做件事就成,千萬别讓自己空下來沒事做。你就這麼練着,這叫“感知狀态”的積累和蛻變,堅持就這麼做下去,也許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有了新的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就是“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态”,是“愛”和内在“聲音”内在“光芒”對你的召喚(雖然你還感受不到“愛”也“聽”不到内在“聲音”“看”不到内在“光芒”),但是恭喜你,就因為你獲得了“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态”,你就可以進入下一層了。

(注意事項:此階段相當關鍵,最重要的是無論身體或意識出現什麼好與壞的感覺(比如身體某處發熱發漲發緊跳動或意識裡出現什麼境界什麼幻象等等),通通别去管它别去理會,否則将步入歧途,“感知狀态”将無法完成積累并蛻變為“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态”。)

初級冥想第三層(“菜鳥”——“老鳥”):

嚴格來說從這一層起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冥想,前二層隻是打個基礎做“準備活動”,目的隻有一個——獲取“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态”,而一旦成功獲取了,就可以開始真正意義層面上的冥想了,就用這種“連綿不斷的感知狀态”的感覺坐下來,開始開啟“内在智慧與喜悅”的冥想吧,此時的你,過去的所有做法全須抛掉,什麼持咒,什麼随息,什麼意守,什麼觀察看破等等所有的所有全部丢掉,不再做任何事情,這就叫無為至簡,什麼也不理什麼也不做,一切念頭任其來去,不糾纏不參與不跟随不縱不迎不拒,所有你要做的事就是“傻傻呆呆”地“等待”,“等待”空渺靜默之念從意識層次過渡到心靈層次,完成“漸進”中的量變妙化。

(注意事項:此階段難就難在不懈的堅持和漫長的“等待”,所以請你一定要堅持做下去!)

苦思冥想的近義詞

苦思冥想的近義詞有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煞費苦心、搜腸刮肚、搜索枯腸。

1、冥思苦想

冥思苦想,漢語成語,拼音是míng sī kǔ xiǎno,冥:深沉;苦:盡力;絞盡腦汁,深入地思索。

出處:《十月》雜志1981年第2期:“這會兒你在這兒冥思苦想,腦子裡一定在盤算:怎麼樣再?”

2、絞盡腦汁

絞盡腦汁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ǎo jìn nǎo zhī,意思是形容苦思積慮,費盡腦筋,想盡辦法;費盡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顯出絞盡腦汁的樣子,替他思索。”

3、煞費苦心

煞費苦心,漢語成語,拼音是shà fèi kǔ xīn,意思是形容費盡心思、費盡心機。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三回:“這煎煙方法,我是煞費苦心,三番五次的試驗,方才研究得精密。”

譯文:這煎煙的方法,是我費盡心思,經過三番五次的試驗,才得出來的這麼精密的。

4、搜腸刮肚

搜腸刮肚,拼音sōu cháng guā dù,漢語成語,比喻費盡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出處:明·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隻覺得口内生煙。

譯文:費盡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不覺得饑餓,不覺得口渴,隻覺得口裡面要冒煙一樣。

5、搜索枯腸

搜索枯腸,漢語成語,拼音是sōu suǒ kū cháng,形容動腦筋極力思索(多指寫詩文)。

出處:唐·盧仝《走筆謝孟谏議寄新茶》詩:“三椀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譯文:第三碗刮幹我的胃腸,最後留下的隻有文字五千卷。